一种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20809阅读:16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物品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手图书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图书是最主要的纸张消耗途径,节约用纸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最佳措施。而目前,市场上的图书多以新书为主,人们也更倾向于购买新书,但在阅读过后,图书往往被搁置浪费,甚至被当作废品处理。

由于现有的二手图书回收店铺较少,大多数人们也不愿意花费时间或太多精力去售卖二手书,导致了图书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简单方便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二手图书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用户向回收柜投放二手图书时,接收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建立用户与图书容纳袋的对应关系;

发放图书容纳袋给用户;

在用户将二手图书放入图书容纳袋并投放到回收柜内的指定空间后,存储用户与所述图书容纳袋的对应关系信息;

将所述对应关系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到服务器;

回收各个回收柜内的图书容纳袋,分别评估获取每个图书容纳袋内的二手图书的价格信息,通过网络向用户发送其对应的二手图书的价格信息,并向用户支付相应金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用户想要售卖二手图书时,回收柜接收用户的身份信息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号码,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等,将图书容纳袋与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用户将二手图书使用图书容纳袋装袋后,放入回收柜的二手图书的存放空间,此时用户就不用其他操作了,只需等待收取回收费用。

回收柜的图书存储到一定数量后,二手图书回收的单位会根据服务器上回收柜的情况适时回收回收柜的二手图书到仓库,在仓库中评估员会分别评估每个图书容纳袋内的所有二手图书的总价格,通过网络向用户发送其对应的二手图书的总价格信息,用户可登陆相关网站查询具体信息,并在用户选择支付方式后,回收单位向用户支付相应金额。

通过本发明二手图书回收方法,用户不用在家等待或预约回收人员,可自己选择任意时间,对二手图书进行处理,且在回收柜前的操作简单、时间短,无须现场等待,放置二手图书到回收柜后,在线接收售卖的二手图书的评估金额即可,因为公司的规模效应,二手图书的评估准确且省时省力。本发明二手图书回收方法回收效率高,节能环保,简单易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本发明方法用户不用在售卖环节花费精力,而是在线接收二手图书的评估金额即可,因为公司的规模效应,二手图书的评估准确且省时省力。本发明二手图书回收方法回收效率高,节能环保,简单易推广。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手图书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用户向回收柜投放二手图书时,接收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建立用户与图书容纳袋的对应关系;

发放图书容纳袋给用户;

在用户将二手图书放入图书容纳袋并投放到回收柜内的指定空间后,存储用户与所述图书容纳袋的对应关系信息;

将所述对应关系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到服务器;

回收各个回收柜内的图书容纳袋,分别评估获取每个图书容纳袋内的二手图书的价格信息,通过网络向用户发送其对应的二手图书的价格信息,并向用户支付相应金额。

本发明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用户想要售卖二手图书时,回收柜接收用户的身份信息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号码,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等,将图书容纳袋与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用户将二手图书使用图书容纳袋装袋后,放入回收柜的二手图书的存放空间,此时用户就不用其他操作了,只需等待收取回收费用。

回收柜的图书存储到一定数量后,会进行回收到仓库,在仓库中评估员会分别评估每个图书容纳袋内的所有二手图书的总价格,通过网络向用户发送其对应的二手图书的总价格信息,用户可登陆相关网站查询具体信息,并在用户选择支付方式后向用户支付相应金额。

进一步的,上述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所述图书容纳袋设有唯一标识码。

进一步的,上述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所述唯一标识码为二维码。

由上描述可知,每次建立用户与图书容纳袋的对应关系可为,通过二维码扫描装置扫描将要使用的图书容纳袋的二维码得到二维码信息,将二维码信息与用户身份信息绑定,使之后的图书容纳袋的相关信息与用户关联,便于之后的管理使用。

进一步的,上述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所述“接收用户的身份信息”为通过键盘或触摸屏接收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号码,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等,并通过网络上传服务器进行验证。用户可以用身份信息查询或接收售卖的二手图书的相关信息,如物流信息,期限信息等。

进一步的,上述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所述回收柜上还设有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用于获取回收柜附近环境的视频数据,并将所述视频数据周期性通过网络发送到服务器。上述设置保证了二手图书的安全性,并为之后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留下证据。

进一步的,上述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所述回收柜上设有用于封闭指定空间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还用于当用户进行身份识别通过后自动解锁打开指定空间,并在用户将图书容纳袋投放到回收柜内的指定空间后加锁封闭指定空间。

进一步的,上述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所述回收柜的指定空间的底部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当检测到指定空间的重量超过预设值后,通过网络发送提示信息至服务器。所述重量传感器的设置,可检测回收柜的指定空间是否达到饱和,避免工作人员回收回收柜的二手图书时,二手图书太少提高运输成本,积压太多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

进一步的,上述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所述回收柜上设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发布视频,图片或语音信息。此设置可加强回收柜与用户的互动,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一

一种二手图书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方法中使用的回收柜包括回收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输入装置、二维码读取装置、图书容纳袋存放腔和图书容纳腔;所述图书容纳袋存放腔内存放有表面设有二维码的图书容纳袋;所述输入装置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二维码读取装置用于读取图书容纳袋上的二维码;所述图书容纳腔上设有用于封闭或打开图书容纳腔的电子锁;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与远程的服务器进行网络通讯;所述输入装置、二维码读取装置、电子锁和通讯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在用户向回收柜投放二手图书时,接收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建立用户与图书容纳袋的对应关系;所述图书容纳袋设有唯一标识码。所述唯一标识码为二维码。

发放图书容纳袋给用户;

在用户将二手图书放入图书容纳袋并投放到回收柜内的指定空间后,存储用户与所述图书容纳袋的对应关系信息;

将所述对应关系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到服务器;

回收各个回收柜内的图书容纳袋,分别评估获取每个图书容纳袋内的二手图书的价格信息,通过网络向用户发送其对应的二手图书的价格信息,并向用户支付相应金额。所述“接收用户的身份信息”为通过键盘或触摸屏接收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

所述回收柜上还设有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用于获取回收柜附近的视频数据,并将所述视频数据周期性通过网络发送到服务器。所述回收柜上设有用于封闭指定空间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还用于当用户进行身份识别通过后自动解锁打开指定空间,并在用户将图书容纳袋投放到回收柜内的指定空间后加锁封闭指定空间。所述回收柜的指定空间的底部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当检测到指定空间的重量超过预设值后,通过网络发送提示信息至服务器。所述回收柜上设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发布视频,图片或语音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用户想要售卖二手图书时,回收柜接收用户的身份信息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号码,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等,将图书容纳袋与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用户将二手图书使用图书容纳袋装袋后,放入回收柜的二手图书的存放空间,此时用户就不用其他操作了,只需等待收取回收费用。

回收柜的图书存储到一定数量后,二手图书回收的单位会根据服务器上回收柜的情况适时回收回收柜的二手图书到仓库,在仓库中评估员会分别评估每个图书容纳袋内的所有二手图书的总价格,通过网络向用户发送其对应的二手图书的总价格信息,用户可登陆相关网站查询具体信息,并在用户选择支付方式后,回收单位向用户支付相应金额。

本发明提供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通过二维码扫描装置扫描将要使用的图书容纳袋的二维码得到二维码信息,将二维码信息与用户身份信息绑定,使之后的图书容纳袋的相关信息与用户关联,便于之后的管理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所述回收柜的指定空间的底部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当检测到指定空间的重量超过预设值后,通过网络发送提示信息至服务器。所述重量传感器的设置,可检测回收柜的指定空间是否达到饱和,避免工作人员回收回收柜的二手图书时,二手图书太少提高运输成本,积压太多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二手图书回收方法中,所述回收柜的指定空间的底部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当检测到指定空间的重量超过预设值后,通过网络发送提示信息至服务器。所述重量传感器的设置,可检测回收柜的指定空间是否达到饱和,避免工作人员回收回收柜的二手图书时,二手图书太少提高运输成本,积压太多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

通过本发明二手图书回收方法,用户不用在家等待或预约回收人员,可自己选择任意时间,对二手图书进行处理,且在回收柜前的操作简单、时间短,无须现场等待,放置二手图书到回收柜后,在线接收售卖的二手图书的评估金额即可,因为公司的规模效应,二手图书的评估准确且省时省力。本发明二手图书回收方法回收效率高,节能环保,简单易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