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校园宿舍管理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0538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校园宿舍管理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校园,具体涉及适用于校园宿舍管理的机构。



背景技术:

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简而言之,要做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

如同智慧地球一样,“智慧校园”与时下如火如荼的物联网技术密不可分。IDC的最新数据预测,截至2020年,全球将有310亿个互联设备联网工作。届时,人们将体验到连续的、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而“智慧校园”的首要目标,也正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校园网中的各个物件。从技术上来说,智慧的地球涉及用RFID、二维码、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和设备。

但是“智慧校园”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不同的提出者给予不同的诠释,这现象类似于当初的云计算。厂商的参与使得“智慧校园”与特定的产品捆绑,如由江苏省电信所倡导的“智慧校园”,其重要载体是校园翼机通,通过融合物联网与3G技术的信息化应用平台,翼机通手机集门禁卡、借书证、零钱包等用途于一身。同样可以预见的是,在运营商对学校市场高度青睐的今天,有可能下一个想从“智慧校园”中分得一杯羹的会是移动或者联通,他们同样也会对“智慧校园”有基于自身产品的诠释因此,相关质疑免不了产生:由厂商所提出并且实施的“智慧校园”是否可以让高校的信息化健康、稳健、可持续发展?江苏某高校一位信息化工作者旗帜鲜明地表示:由厂商主导的“智慧校园”和以前由银行主导建设一卡通存在着同样的机遇和问题。

此外,“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的区别是什么?这几乎是每个接触到“智慧校园”概念的人共同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升级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数字校园发展的一个阶段。由此,可以看到的是,“智慧校园”的基石是前期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也就意味着,“智慧校园”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要拥有有线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其次,要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现有技术中存在宿舍传统管理模式采用查寝的方式确定外出不归的人员,需要辅导员亲自到达学生宿舍查看或委托他人查看,工作起来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宿舍传统管理模式采用查寝的方式确定外出不归的人员,需要辅导员亲自到达学生宿舍查看或委托他人查看,工作起来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适用于校园宿舍管理的机构,其应用时能够实现辅导员无需达到宿舍现场亲自查看情况,只需要通过指纹采集的出入记录,就能够实时掌握学员是否回到宿舍,辅导员可以联系没有回到宿舍的学员,了解学员情况,避免突发情况的发生,加强辅导员与学员之间的联系,促进师生关系。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适用于校园宿舍管理的机构,包括封闭门、壳体、微处理器、第一指纹采集器、第二指纹采集器、摄像头、触摸显示屏、无线通讯模块、存储模块,壳体设置在封闭门的内侧,所述封闭门上设置有电磁锁,电磁锁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设置在壳体正面上半部分,无线通讯模块内置在壳体内部并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设置在壳体内部,微处理器与触摸显示屏连接,第一指纹采集器设置在触摸显示屏的侧面,第二指纹采集器设置在封闭门的外侧,摄像头设置在触摸显示屏的下方,其中:第一指纹采集器,用于采集出门指纹信息,并将出门指纹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第二指纹采集器,用于采集进门指纹信息,并将进门指纹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摄像头,用于采集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触摸显示屏,用于接收微处理器发出的信息,并将信息通过触摸显示屏显示,同时用于采集输入的信息,并将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微处理器发出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数据共享平台;存储模块,用于接收微处理器发出的存档信息,并将存档信息存储;微处理器,用于接收出门指纹信息,并控制电磁锁的断开;用于接收进门指纹信息,并控制电磁锁的断开;同时接收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存档到存储模块;用于接收输入信息,并处理输入信息。

校园宿舍出入大门采用封闭门,封闭门通过电磁锁来控制门的开启与关闭,第一指纹采集器和第二指纹采集器采集指纹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电磁锁的通断,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确认出去的人员是否回到宿舍,将人员出入的信息存档到存储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存档的人员出入信息传输到共享数据平台。辅导员通过共享数据平台了解学员是否在宿舍,不在宿舍的学员辅导员可以通过联系学员,了解学员情况,促进辅导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

进一步的,适用于校园宿舍管理的机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采用WIFI芯片或GPRS芯片。通过WIFI芯片或者GPRS芯片保证将学员出入信息上传至共享数据平台。

进一步的,适用于校园宿舍管理的机构,所述封闭门设置有闭门器。闭门器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学员在进出封闭门以后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校园宿舍管理的机构,辅导员通过共享数据平台了解学员是否在宿舍,不在宿舍的学员辅导员可以通过联系学员,了解学员情况,促进辅导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

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校园宿舍管理的机构,电磁锁控制封闭门的自动开启,闭门器控制封闭门自动关闭,便于学员进出。

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校园宿舍管理的机构,无需人工管理宿舍的进出,节省劳动力,提高宿舍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闭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壳体、2-摄像头、3-微处理器、4-触摸显示屏、5-存储模块、6-第一指纹采集器、7-无线通讯模块、8-封闭门、9-第二指纹采集器、10-电磁锁、11-闭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适用于校园宿舍管理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门8、壳体1、微处理器3、第一指纹采集器6、第二指纹采集器9、摄像头2、触摸显示屏4、无线通讯模块7、存储模块5,壳体1设置在封闭门8的内侧,所述封闭门8设置有闭门器11,所述封闭门8上设置有电磁锁10,电磁锁10与微处理器3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4设置在壳体1正面上半部分,所述无线通讯模块7采用WIFI芯片或GPRS芯片,无线通讯模块7内置在壳体1内部并与微处理器3连接,微处理器3设置在壳体1内部,微处理器3与触摸显示屏4连接,第一指纹采集器6设置在触摸显示屏4的侧面,第二指纹采集器9设置在封闭门8的外侧,摄像头2设置在触摸显示屏4的下方,其中:第一指纹采集器6,用于采集出门指纹信息,并将出门指纹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3;第二指纹采集器9,用于采集进门指纹信息,并将进门指纹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3;摄像头2,用于采集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3;触摸显示屏4,用于接收微处理器3发出的信息,并将信息通过触摸显示屏4显示,同时用于采集输入的信息,并将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3;无线通讯模块7,用于接收微处理器3发出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数据共享平台;存储模块5,用于接收微处理器3发出的存档信息,并将存档信息存储;微处理器3,用于接收出门指纹信息,并控制电磁锁10的断开;用于接收进门指纹信息,并控制电磁锁10的断开;同时接收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存档到存储模块5;用于接收输入信息,并处理输入信息。

封闭门8采用不锈钢制成,壳体1采用冷轧钢板,无线通讯模块7优选WIFI芯片,摄像头2采用1080P高清摄像头,微处理器3的优选INTEL80368EX。封闭门8设置在学校宿舍楼出口处,将壳体1放置在宿舍楼内并靠近封闭门8的内侧,壳体1正面上半部分镶嵌有触摸显示屏4,触摸显示屏4内置在壳体1的内部与微处理器3连接,在触摸显示屏4侧面设置个第一指纹采集器6,用于采集出宿舍大楼人员的指纹,同时在封闭门8外侧设置有第二集文采集器9,用于采集进入宿舍的学员的指纹,同时壳体上设置有摄像头2,采集出入宿舍大楼的人员的影像,通过双从设定确定出入人员的身份,判断学院是否在宿舍楼。存储模块5进行信息存储,微处理器3将采集到的学员进出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7传输到共享数据平台,辅导员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时浏览学员是否在宿舍的情况,如学员在晚上没有在宿舍,辅导员可以通过联系学员,询问学员情况,避免辅导员因为学员不在宿舍而担心。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