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六对光电管的翼闸通行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18243发布日期:2018-08-21 17:0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票的闸机,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六对光电管的翼闸通行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检票闸机及网络技术工业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在景区电子门票管理系统中,检票是一个重要环节,在采用翼门式闸机进行检票时,游客持票进入翼门式闸机,需经过检票、安全过翼闸,同时检票系统要进行检票(门票有效时开翼闸,反之关翼闸)、计数、防尾随判断(未检票者尾随报警)、防夹判断(安全通行)、关门,从而来实现翼闸正常开启和关闭、准确计数、方便游客安全通行;在通行者通过翼闸时的这个判断过程中,通常选用光栅或光电管来实现检测,其中光电管检测造价成本较低,通常被广泛采用,但在翼闸上配置多少光电管,安置在什么位置,其逻辑关系如何,成为了翼门式闸机检票的技术关键和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六对光电管的翼闸通行系统及控制方法,在翼门式闸机的翼闸两侧合理布局安装六对光电管,有效门票检票后,对游客通行者正常过闸机通道时,实施翼闸门开启并防尾随检测、防夹检测、预备关门检测以及计数检测的判断及信息反馈,经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逻辑处理,实现翼门式闸机的正常开启和关闭,准确计数,方便游客通行者安全通行,从而达到景区门禁系统的检票处理高效、准确、安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六对光电管的翼闸通行系统,包括翼门式闸机和安装在翼门式闸机上的六对光电管,所述翼门式闸机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机身,两个机身之间构成闸机通道,翼门式闸机的翼闸门位于闸机通道内,翼门式闸机的入口右侧机身顶部设置有检票口和通行标志,在翼门式闸机的入口右侧机身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通行标志,所述翼门式闸机的机身长1600mm,高1000mm,所述检票口距离翼门式闸机的机头200mm,所述翼闸门距离翼门式闸机的机头900mm,距离翼门式闸机的机尾700mm,六对光电管中的每对光电管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机身的内侧面,所述六对光电管包括用于开启和防尾随检测的第一对光电管、用于防夹检测的第二对光电管和第五对光电管、用于计数检测的第三对光电管和第四对光电管以及用于预备关门检测的第六对光电管,所述第一对光电管设置在机身850mm的高度位置,且第一对光电管距离翼门式闸机的机头450mm,所述第二对光电管和第五对光电管都位于机身200mm的高度位置,且第二对光电管和第五对光电管分别位于翼闸门的两侧,并分别与翼闸门水平距离170mm,所述第三对光电管、第四对光电管以及第六对光电管都位于翼闸门与机尾之间的机身上,且第三对光电管和第四对光电管与翼闸门的水平距离都是150mm,第六对光电管与翼闸门的水平距离是300mm,其中,第三对光电管和第六对光电管都位于机身850mm的高度位置,第四对光电管位于机身550mm的高度位置,所述六对光电管的检测信号分别发送给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接收六对光电管的检测信号并进行逻辑处理,控制翼门式闸机的翼闸门开启和关闭。

一种采用六对光电管的翼闸通行控制方法,包括:

检票口检票为无效票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无效票语音提示,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保持默认关闭状态,第一对光电管被遮挡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报警提示;

检票口检票为有效票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有效票语音提示,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打开处于开启状态,通行者从翼门式闸机的闸机通道内通过,首先经过第一对光电管使第一对光电管被遮挡,然后经过第三对光电管和第四对光电管使第三对光电管和第四对光电管同时被遮挡,则计数一次有效,最后经过第六对光电管使第六对光电管被遮挡,且预设的延时时间结束后,在六对光电管均没有被遮挡的状态下,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恢复至默认关闭状态。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检票口检票为有效票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有效票语音提示,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打开处于开启状态,通行者从翼门式闸机的闸机通道内通过,在通行者通过期间,第二位通行者尾随进入检票口检票为有效票时,则翼门式闸机按有效票重复工作;第二位通行者尾随进入检票口检票为无效票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无效票语音提示,在第二位通行者经过第一对光电管使第一对光电管被遮挡,则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保持开启状态,翼门式闸机发出尾随报警提示。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检票口检票为有效票时,通行者最后经过第六对光电管使第六对光电管被遮挡,预设的延时时间是200ms,200ms结束后,在六对光电管均没有被遮挡的状态下,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恢复至默认关闭状态。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检票口检票为有效票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有效票语音提示,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打开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对光电管未被遮挡,预设的延时时间结束后,在六对光电管均没有被遮挡的状态下,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恢复至默认关闭状态。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对光电管未被遮挡,预设的延时时间是60s,60s结束后,在六对光电管均没有被遮挡的状态下,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恢复至默认关闭状态。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优选,通行者在翼门式闸机的闸机通道内通过期间,任何一对光电管在被遮挡的状态下,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均控制翼闸门保持开启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翼门式闸机的翼闸两侧合理布局安装六对光电管,有效门票检票后,对游客通行者正常过闸机通道时,实施翼闸门开启并防尾随检测、防夹检测、预备关门检测以及计数检测的判断及信息反馈,经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逻辑处理,实现翼门式闸机的正常开启和关闭,准确计数,方便游客通行者安全通行,从而达到景区门禁系统的检票处理高效、准确、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翼门式闸机的入口右侧机身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第一对光电管,2-第二对光电管,3-第三对光电管,4-第四对光电管,5-第五对光电管,6-第六对光电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采用六对光电管的翼闸通行系统,包括翼门式闸机和安装在翼门式闸机上的六对光电管,翼门式闸机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机身,两个机身之间构成闸机通道,翼门式闸机的翼闸门位于闸机通道内,翼门式闸机的入口右侧机身顶部设置有检票口和通行标志,在翼门式闸机的入口右侧机身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通行标志,翼门式闸机的机身长1600mm,高1000mm,检票口距离翼门式闸机的机头200mm,翼闸门距离翼门式闸机的机头900mm,距离翼门式闸机的机尾700mm,六对光电管中的每对光电管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机身的内侧面,六对光电管包括用于开启和防尾随检测的第一对光电管1、用于防夹检测的第二对光电管2和第五对光电管5、用于计数检测的第三对光电管3和第四对光电管4以及用于预备关门检测的第六对光电管6,其中,第一对光电管1设置在机身850mm的高度位置,且第一对光电管距离翼门式闸机的机头450mm,第二对光电管2和第五对光电管5都位于机身200mm的高度位置,且第二对光电管2和第五对光电管5分别位于翼闸门的两侧,并分别与翼闸门水平距离170mm,第三对光电管3、第四对光电管4以及第六对光电管6都位于翼闸门与机尾之间的机身上,且第三对光电管3和第四对光电管4与翼闸门的水平距离都是150mm,第六对光电管6与翼闸门的水平距离是300mm,其中,第三对光电管3和第六对光电管6都位于机身850mm的高度位置,第四对光电管4位于机身550mm的高度位置,六对光电管的检测信号分别发送给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接收六对光电管的检测信号并进行逻辑处理,控制翼门式闸机的翼闸门开启和关闭。

基于上述翼闸通行系统的一种采用六对光电管的翼闸通行控制方法,包括:

检票口检票为无效票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无效票语音提示,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保持默认关闭状态,第一对光电管1被遮挡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报警提示;

检票口检票为有效票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有效票语音提示,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打开处于开启状态,通行者从翼门式闸机的闸机通道内通过,首先经过第一对光电管1使第一对光电管1被遮挡,然后经过第三对光电管3和第四对光电管4使第三对光电管3和第四对光电管4同时被遮挡,则计数一次有效,最后经过第六对光电管6使第六对光电管6被遮挡,且预设的延时时间结束后,在六对光电管均没有被遮挡的状态下,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恢复至默认关闭状态;本控制方法中预设的延时时间是200ms,200ms结束后,在六对光电管均没有被遮挡的状态下,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恢复至默认关闭状态。

检票口检票为有效票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有效票语音提示,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打开处于开启状态,通行者从翼门式闸机的闸机通道内通过,在通行者通过期间,第二位通行者尾随进入检票口检票为有效票时,则翼门式闸机按有效票重复工作;第二位通行者尾随进入检票口检票为无效票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无效票语音提示,在第二位通行者经过第一对光电管1使第一对光电管1被遮挡,则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保持开启状态,翼门式闸机发出尾随报警提示。

本控制方法在检票口检票为有效票时,翼门式闸机发出有效票语音提示,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打开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对光电管1未被遮挡,预设的延时时间结束后,在六对光电管均没有被遮挡的状态下,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恢复至默认关闭状态;本控制方法中,预设的延时时间是60s,60s结束后,在六对光电管均没有被遮挡的状态下,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翼闸门恢复至默认关闭状态。

本控制方法中,通行者在翼门式闸机的闸机通道内通过期间,任何一对光电管在被遮挡的状态下,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均控制翼闸门保持开启状态;有效保证通行者的安全。

将景区翼门式闸机上合理布局六对光电管,每对光电管根据要求安装在不同位置,并得到不同的逻辑定义,便于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控制管理,其中:开启和防尾随检测一对、防夹检测两对、预备关门检测一对、计数检测两对,并将该六对光电管产生的信号反馈给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逻辑处理,即根据检票流程来判断检票、防夹、计数、预备关门、关门等一系列动作,从而使翼门式闸机的检票流程正确处理、计数准确、通行安全;其中翼门式闸机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的逻辑处理是根据检票流程来判断检票(有效/无效)、通行检测(尾随报警)、防夹检测(安全)、计数(准确)、预备关门(安全)、关门(正常运行)等一系列动作的逻辑关系处理。

本发明在翼门式闸机的翼闸两侧合理布局安装六对光电管,有效门票检票后,对游客通行者正常过闸机通道时,实施翼闸门开启并防尾随检测、防夹检测、预备关门检测以及计数检测的判断及信息反馈,经翼门式闸机的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逻辑处理,实现翼门式闸机的正常开启和关闭,准确计数,方便游客通行者安全通行,从而达到景区门禁系统的检票处理高效、准确、安全;目前,本发明已应用在多处景区电子门票管理系统下的翼门式闸机检票环节中,并达到了本发明描述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