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9607发布日期:2018-10-26 17:2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社会环境日益复杂,治安、刑事犯罪时有发生,因此,小区、学校、公司等等办公及休闲娱乐区域的安防门禁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门禁技术手段大多保安人员观察、刷卡等,保安人员观察的方法费时费力,可靠性不高,刷卡的方式容易产生形同虚设的问题,同样可靠性不高,人们的安全仍然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镜头下的采集区域画面;

所述近红外采集设备,用于当感知到人的存在时采集所述采集区域画面对应的全景视频流并发送至控制器主机和大数据库中;

所述控制器主机,用于采集所述全景视频流中所有人脸的不同角度的二维图像,同步对每张人脸提取人脸特征值,基于所述人脸特征值,对该张人脸的所述二维图像和所述大数据库中所述控制器主机的唯一编码对应的图像数据组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匹配,若所述每张人脸均匹配成功,则向控制器发送开启指令,否则,将匹配失败的所述人脸特征值及其对应的所述二维图像发送至报警单元;

所述报警单元,用于同步基于每个所述匹配失败的所述人脸特征值,对其对应的所述二维图像和所述大数据库中的黑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成功的所述二维图像,分别向报警系统发送报警信息,并通知所述显示屏凸显该二维图像;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开启指令,并控制门禁锁开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采用的显示屏可显示预设区域范围的现场识别区域,增大了待识别的人脸数目,提高了识别效率,避免了门禁处拥堵问题;其次,采用的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可在任何光线下进行视频流采集,避免了光线弱的情况下无法门禁的正常工作;另外,采集的控制器主机可将在门禁处采集的人脸图像分别与大数据库中的白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极大提高了门禁有效性,同时,将不匹配的人脸图像与报警系统的黑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当存在匹配成功的人脸图像时,向报警系统发送报警信息,帮助安防人员及时处理安全隐患,进一步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有助于公安系统及时抓获不法分子或通缉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图像数据组包括:长期权限数据组和临时权限数据组;

则所述系统还包括:

临时权限申请单元,用于接收临时访客通过门卫终端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和临时访问时间段,从公安系统中调取所述身份证号码对应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备案图像数据,采集所述临时访客的人脸图像,并对所述备案图像数据和所述人脸图像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将所述身份证号码、所述临时访问时间段和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临时权限数据组中;还用于根据所述临时访问时间段,定期在所述临时权限数据组中删除所述身份证号码和所述人脸图像。

本发明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临时访客可以在门禁办理处办理临时门禁(临时闸机开设业务),方便访客的临时出入,其中,办理临时闸机开设业务时,接收身份证号码并采集人脸图像,并从公安系统中调取该身份证号码对应的身份信息,对身份信息和脸部特征进行核实无安全隐患后方可通过申请,避免了犯罪人员使用假身份证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采集区域画面对应的采集区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所述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进行设定;

所述显示屏的尺寸根据实际所需采集图像大小进行设定;

所述报警系统包括:保安系统和/或公安系统。

本发明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采用大屏幕或增大采集画面,可以增多采集画面中的人脸个数,同步对多张人脸进行识别匹配,提高识别效率,防止门禁处拥堵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所述唯一编码、所述全景视频流、所述匹配失败的所述人脸特征值对应的所述二维图像和/或所述控制器主机所在位置的电子点图。

本发明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向报警系统发送门禁所在位置的电子地图,有助于安保人员及时的找到危险区域,防止因位置原因错失最佳破案时间,方便了安保人员,进一步保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主机,还用于从所述全景视频流中实时动态获取每张人脸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上传至所述大数据库,所述位置关系包括:前后顺序关系和/或左右顺序关系。

本发明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通过采集每张人脸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上传至大数据库,便于在报警系统得到报警或是其它需要的情况下,安保人员可以从大数据库调取该位置关系,以用于例如针对团伙作案相关案子的破案或侦查等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1、显示屏显示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镜头下的采集区域画面;

步骤2、所述近红外采集设备当感知到人的存在时采集所述采集区域画面对应的全景视频流并发送至控制器主机和大数据库中;

步骤3、所述控制器主机采集所述全景视频流中所有人脸的不同角度的二维图像,同步对每张人脸提取人脸特征值,基于所述人脸特征值,对该张人脸的所述二维图像和所述大数据库中所述控制器主机的唯一编码对应的图像数据组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匹配,若所述每张人脸均匹配成功,则向控制器发送开启指令,否则,将匹配失败的所述人脸特征值及其对应的所述二维图像发送至报警单元;

步骤4、所述报警单元同步基于每个所述匹配失败的所述人脸特征值,对其对应的所述二维图像和所述大数据库中的黑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成功的所述二维图像,分别向报警系统发送报警信息,并通知所述显示屏凸显该二维图像;

步骤5、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开启指令,并控制门禁锁开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通过显示屏显示预设区域范围的现场识别区域,增大了待识别的人脸数目,提高了识别效率,避免了门禁处拥堵问题;其次,通过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在任何光线下进行视频流采集,避免了光线弱的情况下无法门禁的正常工作;另外,将在门禁处采集的人脸图像分别与大数据库中的白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极大提高了门禁有效性,同时,将不匹配的人脸图像与报警系统的黑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当存在匹配成功的人脸图像时,向报警系统发送报警信息,帮助安防人员及时处理安全隐患,进一步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有助于公安系统及时抓获不法分子或通缉犯。

进一步,所述图像数据组包括:长期权限数据组和临时权限数据组;

则所述步骤3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6、临时权限申请单元接收临时访客通过门卫终端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和临时访问时间段,从公安系统中调取所述身份证号码对应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备案图像数据,采集所述临时访客的人脸图像,并对所述备案图像数据和所述人脸图像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将所述身份证号码、所述临时访问时间段和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临时权限数据组中;还用于根据所述临时访问时间段,定期在所述临时权限数据组中删除所述身份证号码和所述人脸图像。

进一步,所述采集区域画面对应的采集区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所述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进行设定;

所述显示屏的尺寸根据实际所需采集图像大小进行设定;

所述报警系统包括:保安系统和/或公安系统。

进一步,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所述唯一编码、所述全景视频流、所述匹配失败的所述人脸特征值对应的所述二维图像和/或所述控制器主机所在位置的电子点图。

进一步,所述步骤3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主机从所述全景视频流中实时动态获取每张人脸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上传至所述大数据库,所述位置关系包括:前后顺序关系和/或左右顺序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100,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屏,近红外采集设备,控制器主机,报警单元,以及控制器。

显示屏用于显示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镜头下的采集区域画面;近红外采集设备用于当感知到人的存在时采集采集区域画面对应的全景视频流并发送至控制器主机和大数据库中;控制器主机用于采集全景视频流中所有人脸的不同角度的二维图像,同步对每张人脸提取人脸特征值,基于人脸特征值,对该张人脸的所述二维图像和大数据库中控制器主机的唯一编码对应的图像数据组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匹配,若每张人脸均匹配成功,则向控制器发送开启指令,否则,将匹配失败的人脸特征值及其对应的二维图像发送至报警单元;报警单元用于同步基于每个匹配失败的所述人脸特征值,对其对应的二维图像和大数据库中的黑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成功的二维图像,分别向报警系统发送报警信息,并通知显示屏凸显该二维图像;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开启指令,并控制门禁锁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只包括近红外摄像头,也可同时包括近红外摄像头和普通摄像头,两者组合使用,当光线的强度达到第一预设值时,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采用普通设备进行视频流采集,当光线很弱,低于第二预设值,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采用近红外摄像头进行视频流采集,根据实际考勤现场约束,当采集区域内,一边光线的强度达到第一预设值,而另一边光线的强度低于上述第二预设值时,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同时开启近红外摄像头和普通摄像头,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识别精度。

大数据库中的数据可按照属性(包括业主、推销员、送餐员等)分类,也可按照控制器主机的唯一编码进行图像数据的存储。

随着社会环境日益复杂,通过安检发现身份异常、提前处置比事后处置效率要高的多。犯罪嫌疑人大多有反刑侦行为,经常故意隐藏真实身份。例如:使用假身份证、虚假冒充公司员工、快递员、送餐员等。所以,在安检口需要快速判断核查人员是否是本小区人员或者白名单(例如送餐员、快递员、保洁员等),人脸检测的认证非常重要。

本实施例的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采用的显示屏可显示预设区域范围的现场识别区域,增大了待识别的人脸数目,提高了识别效率,避免了门禁处拥堵问题;其次,采用的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可在任何光线下进行视频流采集,避免了光线弱的情况下无法门禁的正常工作;另外,采集的控制器主机可将在门禁处采集的人脸图像分别与大数据库中的白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极大提高了门禁有效性,同时,将不匹配的人脸图像与报警系统的黑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当存在匹配成功的人脸图像时,向报警系统发送报警信息,帮助安防人员及时处理安全隐患,进一步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有助于公安系统及时抓获不法分子或通缉犯。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图像数据组包括:长期权限数据组和临时权限数据组,如图2所示,则系统100还包括:临时权限申请单元。

临时权限申请单元用于接收临时访客通过门卫终端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和临时访问时间段,从公安系统中调取身份证号码对应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包括备案图像数据,采集临时访客的人脸图像,并对备案图像数据和人脸图像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将身份证号码、临时访问时间段和人脸图像发送至临时权限数据组中;还用于根据临时访问时间段,定期在临时权限数据组中删除身份证号码和人脸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临时权限申请单元会根据临时访问时间段自动在临时权限数据组中删除对应的身份证号码和人脸图像,提高了门禁管理的效率,同时保证了每个临时闸机开设业务只在预设时间内起作用,进一步保证了园内的安全。

临时访客可以在门禁办理处(门卫)办理临时门禁(临时闸机开设业务),方便访客的临时出入,其中,办理临时闸机开设业务时,接收身份证号码并采集人脸图像,并从公安系统中调取该身份证号码对应的身份信息,对身份信息和脸部特征进行核实无安全隐患后方可通过申请,避免了犯罪人员使用假身份证的问题。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采集区域画面对应的采集区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进行设定;显示屏的尺寸根据实际所需采集图像大小进行设定;报警系统包括:保安系统和/或公安系统。

采用大屏幕或增大采集画面,可以增多采集画面中的人脸个数,同步对多张人脸进行识别匹配,提高识别效率,防止门禁处拥堵现象的发生。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报警信息包括:唯一编码、全景视频流、匹配失败的人脸特征值对应的二维图像和/或控制器主机所在位置的电子点图。

向报警系统发送门禁所在位置的电子地图,有助于安保人员及时的找到危险区域,防止因位置原因错失最佳破案时间,方便了安保人员,进一步保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器主机,还用于从全景视频流中实时动态获取每张人脸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上传至所述大数据库,位置关系包括:前后顺序关系和/或左右顺序关系。

例如,a、b、c、d四个人,b的前面一个人是a,b的后面一个人是c,知道c的前面一个人是b,c的后面一个人是d,那么知道b的位置后,就能推导出b的后面第二个人是d。

通过采集每张人脸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上传至大数据库,便于在报警系统得到报警或是其它需要的情况下,安保人员可以从大数据库调取该位置关系,以用于例如针对团伙作案相关案子的破案或侦查等工作。

实施例六

一种大数据门禁管理方法200,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210、显示屏显示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镜头下的采集区域画面。

步骤220、近红外采集设备当感知到人的存在时采集采集区域画面对应的全景视频流并发送至控制器主机和大数据库中。

步骤230、控制器主机采集全景视频流中所有人脸的不同角度的二维图像,同步对每张人脸提取人脸特征值,基于人脸特征值,对该张人脸的二维图像和大数据库中控制器主机的唯一编码对应的图像数据组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匹配,若每张人脸均匹配成功,则向控制器发送开启指令,否则,将匹配失败的人脸特征值及其对应的二维图像发送至报警单元。

步骤240、报警单元同步基于每个匹配失败的人脸特征值,对其对应的二维图像和大数据库中的黑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成功的二维图像,分别向报警系统发送报警信息,并通知显示屏凸显该二维图像。

步骤250、控制器接收开启指令,并控制门禁锁开启。

本实施例的大数据门禁管理系统通过显示屏显示预设区域范围的现场识别区域,增大了待识别的人脸数目,提高了识别效率,避免了门禁处拥堵问题;其次,通过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在任何光线下进行视频流采集,避免了光线弱的情况下无法门禁的正常工作;另外,将在门禁处采集的人脸图像分别与大数据库中的白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极大提高了门禁有效性,同时,将不匹配的人脸图像与报警系统的黑名单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当存在匹配成功的人脸图像时,向报警系统发送报警信息,帮助安防人员及时处理安全隐患,进一步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有助于公安系统及时抓获不法分子或通缉犯。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图像数据组包括:长期权限数据组和临时权限数据组,则在所述步骤230之前,如图4所示,方法200还包括:

步骤260、临时权限申请单元接收临时访客通过门卫终端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和临时访问时间段,从公安系统中调取身份证号码对应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包括备案图像数据,采集临时访客的人脸图像,并对备案图像数据和人脸图像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将身份证号码、临时访问时间段和人脸图像发送至临时权限数据组中;还用于根据临时访问时间段,定期在临时权限数据组中删除身份证号码和人脸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临时权限申请单元根据临时访问时间段自动在临时权限数据组中删除对应的身份证号码和人脸图像,提高了门禁管理的效率,同时保证了每个临时闸机开设业务只在预设时间内起作用,进一步保证了园内的安全。

步骤260可以与步骤210同步进行,也可在步骤210之前或之后,可在步骤220之前或之后,本发明不做限定,凡符合处理逻辑即可。

临时访客可以在门禁办理处办理临时门禁(临时闸机开设业务),方便访客的临时出入,其中,办理临时闸机开设业务时,接收身份证号码并采集人脸图像,并从公安系统中调取该身份证号码对应的身份信息,对身份信息和脸部特征进行核实无安全隐患后方可通过申请,避免了犯罪人员使用假身份证的问题。

实施例八

在实施例六或实施例七的基础上,采集区域画面对应的采集区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近红外图像采集设备进行设定;显示屏的尺寸根据实际所需采集图像大小进行设定;报警系统包括:保安系统和/或公安系统。

采用大屏幕或增大采集画面,可以增多采集画面中的人脸个数,同步对多张人脸进行识别匹配,提高识别效率,防止门禁处拥堵现象的发生。

实施例九

在实施例六至实施例八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报警信息包括:唯一编码、全景视频流、匹配失败的人脸特征值对应的二维图像和/或控制器主机所在位置的电子点图。

向报警系统发送门禁所在位置的电子地图,有助于安保人员及时的找到危险区域,防止因位置原因错失最佳破案时间,方便了安保人员,进一步保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实施例十

在实施例六至实施例九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230还包括:

控制器主机从全景视频流中实时动态获取每张人脸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上传至大数据库,位置关系包括:前后顺序关系和/或左右顺序关系。

例如,a、b、c、d四个人,b的前面一个人是a,b的后面一个人是c,知道c的前面一个人是b,c的后面一个人是d,那么知道b的位置后,就能推导出b的后面第二个人是d。

通过采集每张人脸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上传至大数据库,便于在报警系统得到报警或是其它需要的情况下,安保人员可以从大数据库调取该位置关系,以用于例如针对团伙作案相关案子的破案或侦查等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