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路内停车服务管理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8136发布日期:2019-01-29 17:3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RFID路内停车服务管理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停车管理技术领板块,具体涉及一种rfid路内停车服务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停车设施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缓解停车设施的供需矛盾,很多城市启用路内停车设施,在城市道路的两侧或一侧划出若干路面供机动车限时停放。然而,由于目前对路内停车缺乏有效的监管工具和方法,造成道路资源常常被滥用,导致交通堵塞,严重影响交通,违背了设置路内停车设施方便市民的初衷。因此,急需一种路内停车服务管理平台,使路内停车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监管,实现路内停车管理的智能化,为科学调控交通提供决策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fid路内停车服务平台,它实现了路内停车服务智能化、管理自动化,为交通管理机构决策层提供有效利用路网资源的基础信息,进而根据道路压力灵活动态调整路内停车位资源,操作人性化,管理可视化。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服务功能板块、交易功能板块、监管执法功能板块、安全保障功能板块,服务功能板块、交易功能板块、监管执法功能板块、安全保障功能板块之间相互连接传输信息。

所述的服务功能板块是实现路内停车服务所有场景的全部功能,并为“交易功能板块”所需要的全部参数要素,包括以下功能:

(1.1)、城市道路路内停车带现场的规划和设立,停车位标志、标线的设置;

(1.2)、停车位状态的监控、管理及停车位状态信息的生成;

(1.3)、停车服务的申请信息及受理确认,以及这些信息和服务队列的生成及处理;

(1.4)、停车位驻车服务时长计算和服务类别信息的生成;

(1.5)、依据路内停车设施现场设备的信号以及巡逻人工提供的信息,对停车服务的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认或纠偏;

(1.6)、发送服务消费所产生的与用户现场交互或者给予用户提示的各种信息;

(1.7)、将上述(1.1-1.5)所产生的数据信息推送至本平台指定传输路径,作为“交易功能板块”的输入参数,并生成事务记录;

(1.8)、实现即时响应管控中心的指令进行实时数据传输。

所述的交易功能板块:在“服务功能板块”提供的充分输入参数的前提下,依据业务规则策略,实现停车服务消费交易全过程的全部功能,包括以下功能:

(2.1)、实现可预配置的服务计费策略和规则的功能;

(2.2)、实现单次、多次合计等消费计费和数据汇总的功能;

(2.3)、实现在各种客户账户设置及服务约束条件下进行清分结算数据的功能;

(2.4)、实现消费者信用信息管理,包括黑名单、白名单、红名单等的功能;

(2.5)、实现消费服务交易风险判定,对有潜在风险的交易如欠费、账户余额不足、黑名单中的客户等进行提示或报警的功能;

(2.6)、实现自动稽查和审核“计费”、“清分”、“结算”各个环节数据、状态并进行分析判定的功能;

(2.7)、实现即时执行管控中心的指令,提供实时数据的功能。

所述的监管执法功能板块是实现处理违规使用服务和违章停车,以及监管现场巡逻人员工作情况的全部功能,包括以下的流程功能:

(3.1)、巡逻调度流程:指挥调度机构接收到各类需要人工巡检的任务,自动向最近的巡逻人员或手工指定派发电子任务单→任务单被推送到巡逻人员的终端,接受任务并执行→不接受任务则退回重新派工流程→接受任务后巡逻人员到现场,违规停车则执行违章取证流程→设施故障则执行设备维护流程→其他现场突发情况,则执行相关协调流程。

(3.2)、执法取证流程:服务管理平台探测到违章信息,自动派出巡检任务→搜索并推送任务到最近巡逻人员的终端→巡逻人员接受任务,根据提示到现场进行核实→车辆驶离则销单,车辆未驶离则拍照取证→确认是否违章,未违章则销单,确认违章则开具违规通知单,并上传违章记录到后台→进行确认后执行撤销违规纪录或交警代收罚款。

(3.3)、客户投诉处理流程:服务消费者通过拨打电话、移动应用app、服务网站等提交争议→客服人员与消费者电话沟通,消费者认可沟通结果,则处理结束;沟通结果未被认可,则提交投诉处理申请单→指挥调度中心查看并判断是否为缴费争议→是,则执行缴费争议处理流程;否,则与责任部门沟通后,填写处理结果反馈,向消费者回访解释→消费者接受处理结果则流程结束;未接受,则重新执行用户投诉处理流程。

所述的安全保障功能板块是实现平台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运行的全部功能:包括如下流程功能:

(4.1)、数据备份与恢复:支持本地和异地实时数据备份;支持主次服务互为备份,异常情况下主次平台自动切换。

(4.2)、异常监控:现场停车设施设备通讯冲断、拆除等异常报警;主服务平台运行异常报警。

(4.3)、运行监控措施:监控平台硬件如cpu、内存、磁盘空间等的实时使用情况,可配置报警参数;记录平台运行和维护日志。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实现了路内停车智能管理,支持包括射频技术(rfid)的现场停车设施,为交通管理机构决策层提供有效利用路网资源的基础信息,实现可视化地根据道路压力灵活动态调整路内停车位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总体功能需求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外部接口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内部接口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外部接口列表;

图6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内部接口列表;

图7a为实施例中停车方式a-e的示意图;图7b为实施例中停车方式f-j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6,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服务功能板块1、交易功能板块2、监管执法功能板块3、安全保障功能板块4,服务功能板块1、交易功能板块2、监管执法功能板块3、安全保障功能板块4均相互连接传输信息。

所述的服务功能板块1是实现支撑现场停车服务所有业务的全部功能,并生成“交易功能板块”所需现场及前端系统提供的全部输入条件,包括以下步骤:

(1.1)、路内停车现场设施的规划、设立、标识,含停车位的设立,标志、标线的设置;

(1.2)、路内停车现场设施中停车位状态的管理及车位状态信息的生成;

(1.3)、路内停车服务的申请及响应确认,以及服务处理和信息队列的生成;

(1.4)、停车位驻车服务时长计算和服务类别信息的生成;

(1.5)、接收路内停车设施现场设备的信号以及巡逻人工提供的信息,对停车服务的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认或纠偏;

(1.6)、发送服务消费所产生的与用户现场交互或者给予用户提示的各种信息;

(1.7)、将上述(1.1-1.5)所产生的数据信息推送至本平台指定传输路径,作为“交易功能板块”的输入参数,并生成事务记录;

(1.8)、实现即时响应管控中心的指令进行实时数据传输。

所述的交易功能板块2:在“服务功能板块”提供的充分输入参数的前提下,实现服务消费交易全过程的全部功能,还包括以下步骤:

(2.1)、实现可预配置和灵活定义变更的服务计费策略和标准;

(2.2)、实现单次、多次合计等服务消费计费和数据汇总;

(2.3)、实现在各种客户账户设置及服务约束条件下进行清分结算数据的功能;

(2.4)、实现消费者信用等级管理,包括黑名单、白名单、红名单等;

(2.5)、实现服务消费交易风险判定,对有潜在风险的交易如欠费、账户余额不足、黑名单中的客户等进行提示或报警;

(2.6)、实现自动稽查和审核“计费”、“清分”、“结算”各个环节数据、状态并进行分析判定;

(2.7)、实时执行管控中心的指令,提供实时现场数据。

所述的监管执法功能板块3包括如下流程:

(3.1)巡逻调度流程:指挥调度机构接收到各类需要人工巡检的任务,自动向最近的巡逻人员或手工指定派发电子任务单→任务单被推送到巡逻人员的终端,接受任务并执行→不接受任务则退回重新派工流程→接受任务后巡逻人员到现场,违规停车则执行违章取证流程→设施故障则执行设备维护流程→其他现场突发情况,则执行相关协调流程。

(3.2)、执法取证流程:服务管理平台探测到违章信息,自动派出巡检任务→搜索并推送任务到最近巡逻人员的终端→巡逻人员接受任务,根据提示到现场进行核实→车辆驶离则销单,车辆未驶离则拍照取证→确认是否违章,未违章则销单,确认违章则开具违规通知单,并上传违章记录到后台→进行确认后执行撤销违规纪录或交警代收罚款。

(3.3)、客户投诉处理流程:服务消费者通过拨打电话、移动应用app、服务网站等提交争议→客服人员与消费者电话沟通,消费者认可沟通结果,则处理结束;沟通结果未被认可,则提交投诉处理申请单→指挥调度中心查看并判断是否为缴费争议→是,则执行缴费争议处理流程;否,则与责任部门沟通后,填写处理结果反馈,向消费者回访解释→消费者接受处理结果则流程结束;未接受,则重新执行用户投诉处理流程。

所述的安全保障功能板块4包括如下流程:

(4.1)、事件告警处理流程:后台系统告警采集,提醒,生成告警通知→指挥调度中心进行告警处理和调度,确认是否故障类告警→否,则审核后销单;是,则指挥运维中心派出作业工单,消息通知后下发运维团队处理工单,执行处理后填写处理反馈结论,并执行相关销单流程。运维中心获消息通知后,如遇重大故障,需报告领导决策层进行相应处理。

(4.2)、设备维保流程:指挥调度中心下发设备故障通知单→巡检人员获取短信或pda提醒→现场确认,填写设备状态,是否为设备故障→否,则销单;是,则生成维修申请单、设备维修工单,判断处理方→维保人员自行处理及厂家/服务商处理,均需短信、电话、邮件、传真、函件等发送维修工单,设备维修或更换后执行巡检人员验收、填写故障处理结论、销单等相关流程。

服务现场“应急状态”处理方案及流程(主要指大面积设备故障,网络故障、严重交通拥堵、社会突发事件,政府紧急管制,重大自然灾害等情况下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时的处置和自保措施)。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系统的硬件包括:数据库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呼叫中心及接入网关、无线中继、射频型无线车位探测器、车载射频卡、巡检pda、充值卡发行终端。

其中,数据库服务器:承载服务所需的数据库存储服务,包含主实时数据库、备份实时数据库和查询数据库;

云计算服务器:为服务端软件提供硬件运行平台,使用虚拟机方式提供服务软件的堆叠和冗余备份;

呼叫中心及接入网关:完成客户服务和手机电话支付;

无线中继:负责管理车位监测器,将停车位传感网络与互联网连接的网关设备;

射频型无线车位检测器:负责监测车位的停车状态,并根据需要读取激活车载射频卡送出车辆识别账号信息;

车载射频卡:标识车辆账号信息;

巡检pda:用于工作人员维护设备和处理异常状况的设备;

充值卡发行终端:用于快速发行停车充值卡。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系统的软件包括:

a、数据库软件:pgsql或者mysql;

b、操作系统:linux;

c、后台管理软件:web后台管理;安卓平台后台管理软件;ios平台后台管理软件;

d、云服务管理模块:

d1、支付接口api;

d2、巡检执法api;

d3、事件告警订阅和通知api:用于对外提供事件通知和告警的app;

d4、车位查询及交易api:用于实现手机支付app;

e、智能路内停车服务平台:实现车位管理、状态报告、完成服务功能板块的核心平台;

f、用户app软件;

g、巡检app软件;

h、微信公众接入软件。

所述的系统接口包含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内部接口是指系统内部各个板块之间的通讯接口。外部接口是指平台系统与交委指挥平台、交警违章处理平台、支付平台等外部交互所使用的接口。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系统服务能力:

5.1、系统容量:全系统支持服务和管理十五万个路内停车位。

5.2、服务收费及监管:全平台的服务收费采取电子收费方式,现场支持人员仅负责违章监管及停车设施维保工作,不参与收费;支持在“应急”状态时,可通过控制指挥中心在平台内特别授权,现场人员人工介入服务及收费流程。

5.3、平台服务准确率:对正常停车状态及服务的判断准确率高于98%,对服务消费交易的正确率不低于99.95%。

5.4、平台自纠错能力:现场停车设施的传感、通讯设备具备故障自查、自检能力,支持平台远程控制和软件升级。

5.5、违章判断:对未缴费停车及超时停车等违章停车行为识别准确率96%以上,并能实时通知现场服务人员。

5.6、数据采集能力:通过现场停车传感设备自动采集停车位状态,支持通过现场服务人员的手持终端确认和传输违章信息等数据。

5.7、数据分析能力:提供图形化的停车位周转率、停车位使用频率、停车位使用时段分布等停车决策指标数据,具备较强的数据统计、决策、分析能力。

平台操作需求:

本平台的关键操作:车位探测器的安装和初始化、车载射频卡的安装、无线中继的安装、车位探测器与无线中继的适配、车位探测器和停车位的适配、服务器的安装和维护。

6.1、车位探测器的安装和初始化:车位探测器安装支持分体安装和二合一安装两种。其中分体安装方式的地磁模块安装需要进行初始化操作。

6.2、车载射频卡的安装:车载射频卡安装在机动车的后视镜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位置。防拆卸安装时使用强力隔热双面胶粘在前挡风玻璃的顶部中间位置(即后视镜后)。安装、维护的都比较方便。

6.3、无线中继的安装:无线中继有两种安装方式。a:太阳能板安装在独立立柱的高端避免被其他物体遮挡阳光。电池盒主机盒放入防盗防水盒中,然后将防盗防水盒固定在独立立柱的1.5m-2m高度(根据维护要求设定)的位置;b:太阳能板安装在防盗防水盒上部,选择停车道路附近的楼宇上的阳面的阳台、楼台或者墙面固定。。

6.4、车位探测器和无线中继的适配:车位探测器与无线中继支持自动适配,车位探测器与无线中继可配置主备多个无线中继。

6.5、车位探测器和车位的适配:根据车位探测器的唯一识别地址在后台进行适配对应的停车位。

实施例:

参看图7a、图7b本实施例有如下停车方式:

ⅰ、停车方式a:车轮在白线以内

此类停车方式车位探测器检测到车辆的准确率达到99%;如果车上安装了车载射频卡,则读卡准确率达到99%。

当探测到机动车停靠后1分钟内触发读卡一次,如果没有读到卡则5分钟内再读卡一次,如果还未读到则在10分钟内再启动一次读卡,但是在此期间如果车辆已经离开或者离开过则取消定时读卡(即车离开时取消本车位的所有定时操作)。

ⅱ、停车方式b:车轮进车位不足车宽的三分之一

此类停车方式要求车位探测器探测不到车辆停放,准确率达到70%;如果已经探测到有车,则此种情况卡不应读到卡,读到卡的几率要求低于10%。即此类情况读到卡的几率低于3%。

ⅲ、停车方式c:停车位有车临道堵车且临道车压在停车位外线

此类停车存在以下情况:

ⅲ-1、停车位已经有车并且已经读卡或者缴费,则不会出现异常;

ⅲ-2、如果在临道车停车时车位读卡,且临道车有卡时,应读不到临道车卡,准确率应达到99%。应采用其他校验措施达到100%不会使用临道卡付费;

ⅲ-3、在临道车未走而车位车离开时应100%识别车辆离开。

ⅳ、停车方式d:车位无车临道车轻微压线停放

此类情况检测到车辆的几率要求低于3%,如果检测到车辆要求读到卡的几率低于3%,即整体误读率低于0.9%。应配合其他算法做到100%不使用临道卡付费。

ⅴ、停车方式e:车位有车临道车在线外

此类情况只有当车位车辆无卡且未缴费时才会出现异常,要求读到临道卡的几率为0;

ⅵ、停车方式f:车位无车临道白线外停放

此类情况应检测到无车无卡,车位探测器检测到有车的几率低于2%,配合算法应100%做到不使用临道卡付费;

ⅶ、停车方式g、h:

此类情况为异常停车,要求gh其中至少一个位置可以检测到有车,从而可以发出异常停车告警。

ⅷ、停车方式i:

此类情况为异常停车,由于车头朝内检测到有车的几率比较低,要求可以做到40%检测到车辆的几率以便触发异常停车告警;

ⅸ、停车方式j:

此类情况为异常停车,要求做到检测到车辆的几率达到90%以便触发异常停车告警。

为了提高射频方式路内停车探测的准确率,做到宁少计费不多计费。车载射频卡和无线中继提供群读功能辅助一对一读卡:

无线中继定期采集管理范围内的所有车载射频卡;

对管理范围的停车位的异常情况进行辅助运算校正;

接受范围内的车载射频卡的异常告警,并上传到管理平台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