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6653发布日期:2019-01-05 09:4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施工安全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安全设施,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施工安全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行业是最危险的行业之一,每年因为高空落物、坠落而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都居高不下。

为减少工作人员受到伤害的几率,在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要求必须佩带安全帽,禁止非专业人员无保护操作电气设备等。

虽然现有的施工场地都有以上安全要求,但是实际操作时,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很多时候工作人员很难做到上述安全规定,导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安全监管系统,可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施工安全监管系统,包括设置于施工场所进出口的防护门和多个安全帽,所述防护门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启闭的门禁系统,所述门禁系统包括设置于防护门的门禁电锁、用于控制门禁电锁的门禁控制器以及门禁卡,所述门禁控制器包括配合门禁卡使用的门禁读卡器以及数据连接门禁读卡器的现场控制器,所述现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于门禁电锁,所述门禁卡设置于安全帽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要想通过防护门,就必须携带有安全帽,以便利用安全帽上的门禁卡打开防护门上的门禁系统,从而本发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制工作人员携带安全帽,从而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在施工场所时的安全隐患,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帽上固定连接有卡盒,所述卡盒开设有用于容纳门禁卡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一侧开口,且在开口盖合连接有封盖,所述门禁卡置于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禁卡通过连接在安全帽的卡盒内实现安装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帽包括帽壳以及设置于帽壳内的帽衬,所述卡盒固定连接于帽衬,且位于帽衬和帽壳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盒安装固定在帽衬上,从而在将现有的安全帽改造成本发明的安全帽时更为简单方便,且不会对安全帽的帽壳做出过多损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门朝外侧设置有存储柜,所述存储柜开设有多个储物腔体,所述储物腔体一端开口,且开口处盖合连接有适配的柜门,所述储物腔体的体积大于安全帽的体积,且开口供安全帽出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场所的进出口外设置存储柜用于供工作人员放置安全帽在,从而工作人员在离开施工场所后可以方便的存储安全帽至存储柜,以便下次再次取用,避免工作人员因为携带问题不慎遗忘等影响使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储物腔体分为两种,分别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连通第一腔体和外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储物腔体存储其他东西,利用工作服,工作鞋等,且工作鞋可以放置在第一腔体内,加强使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帽上还设置有监管机构,所述监管机构包括加速度传感器、电信号连接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微控制单元以及电信号连接于微控制单元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无线连接有监控计算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场所的监管人员可以通过监控机计算机配合加速度传感器对安全帽的运动情况监测,即对工作人员的运动情况做监测,以判断工作人员是否在正常移动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控制单元预设告警触发时间值和告警信息,当安全帽静止时间超出告警触发时间值,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告警信息至监控计算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全帽长时间静止,即工作人员长时间静止时,微控制单元会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告警信息至监控计算机,以提示相应的监管人员及时作出反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微控制单元以及无线通讯模块均设置于卡盒,所述监控机构的主供电回路连接有启闭开关,所述启闭开关的触发端位于卡盒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全帽处于非使用状态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闭开关停止监管机构,以避免处于闲置状态的安全帽对正常使用造成干扰。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施工场所进出口设置防护门,防护门上设置门禁系统,设置安全帽,安全帽上设置门禁卡,从而本发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制工作人员携带安全帽,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在施工场所时的安全隐患,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在安全帽上设置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微控制单元以及无线通讯模,且无线通讯模块无线连接有监控计算机,从而施工场所的监管人员可以通过监管计算机配合监管机构对工作人员的运动情况进行监控,当工作人员不慎受伤晕倒,此时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感知到工作人员长时间静止,以及时发现并作出反应,从而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护门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以展示防护门的结构;

图2为本发明的防护门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以展示门禁电锁的安装结构;

图3为本发明的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安全帽的整体结构;

图4为本发明的安全帽的局部剖图,主要用以展示安全帽的内部结构;

图5为本发明的卡盒的局部爆炸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门禁系统的系统框图,主要用以展示门禁系统的控制结构;

图7为本发明的存储柜的局部爆炸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监管机构的系统框图,主要用以展示监管机构的控制结构。

图中:1、防护门;21、门禁电锁;22、门禁控制器;221、门禁读卡器;222、现场控制器;23、门禁卡;3、安全帽;31、帽壳;32、帽衬;4、卡盒;41、容纳槽;42、封盖;5、存储柜;51、储物腔体;511、第一腔体;512、第二腔体;52、柜门;53、透气孔;6、监管机构;61、加速度传感器;62、微控制单元;63、无线通讯模块;64、监控计算机;65、启闭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施工安全监管系统,参照图1和图3,包括防护门1和多个安全帽3,其中防护门1安装在施工场所进出口的位置,用于限制人员出入,安全帽3用于供使用者佩戴。

参照图2,在防护门1上设置有门禁系统,门禁系统包括门禁电锁21、用于控制门禁电锁21的门禁控制器22以及配合使用的门禁卡23。门禁系统连接有电源,且为了对门禁系统控制,门禁控制器22通信连接相应的门禁管理计算机。

门禁电锁21安装在防护门1内,且位于其活动侧(开合侧),使得防护门1可以锁合固定。

门禁控制器22包括门禁读卡器221以及数据连接于门禁读卡器221的现场控制器222。

a、门禁读卡器221安装在防护门1上,且读卡端置于防护门1外,以便后续读卡操作。每个防护门1上均设置有两个门禁读卡器221,且读卡端分别位于防护门1的前后侧;之所以每个防护门1的前后面上均设置有门禁读卡器221,是为了起同样的引导作用。

b、现场控制器222数据连接于门禁读卡器221,其选择市场上常规的双向控制器即可,以配合两个门禁读卡器221使用。现场控制器222电信号连接于门禁电锁21,以根据从门禁读卡器221获取的信息控制门禁电锁21。

门禁卡23安装固定在安全帽3上。当本发明被安装使用后,工作人员要想进入施工场所,则必须从管理人员手中获取安全帽3,然后在到达防护门1时,拿着安全帽3用安全帽3上的门禁卡23靠近门禁读卡器221,门禁读卡器221获取门禁卡23内存储的信息,并传输给现场控制器222,现场控制器222对信息识别,若识别通过,现场控制器222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门禁电锁21开启,以便工作人员人员通过。由于此时一定不意义上“强制”提醒工作人员携带有安全帽3,所以使用本发明后工作人员佩戴安全帽的几率必定大大增加,从而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在施工场所时的安全隐患,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参照图4和图5,安全帽3包括帽壳31和帽衬32,帽衬32固定连接在帽壳31内。在帽衬32连接有卡盒4,在卡盒4上通过缝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的子面,在帽衬32顶部朝向帽壳31一侧缝接有魔术贴的母面,以将卡盒4粘接在帽衬32上。

卡盒4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纳槽41,容纳槽41契合门禁卡23;容纳槽41呈上开口结构,且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适配的封盖42。使用时,门禁卡23置于容纳槽41内。卡盒4连接在帽衬32上,可以避免对安全帽3的帽壳做出不必要的损坏,同时因为是连接在帽衬32上,所以将对原有的安全帽改造较为方便,改造成本更低。

参照图7,考虑到工作人员离开施工场所后携带安全帽3不便,且有外访人员到访时拿取安全帽3(标示于图4)不便的情况,在防护门1的侧面于施工场所外安装有存储柜5,存储柜5开设有多个储物腔体51,储物腔体51一端开口,且开口处盖合连接有适配的柜门52。储物腔体51的开口以及内腔大于安全帽3的体积,从而在工作人员离开施工场所后,可以将安全帽3存储在储物腔体51内,方便下次再次取用。存储柜5可选择电子储物柜,以加强安全性。

由于在使用后,仅仅使用存储柜5放置安全帽3相对不合理,工作人员还会用于放置工作服、工作鞋等,所以对存储柜5做出如下的改进,以加强使用效果:将多个储物腔体51分为两种,一种为主要用于放置鞋子的第一腔体511;另一种为主要用于放置安全帽3的第二腔体512;其中第一腔体511设置在存储柜5的两侧边位置,且其内壁开设有若干贯穿存储柜5侧壁的透气孔53,透气孔53连通第一腔体511和外界,以便在工作鞋等放入后用作透气用。

参照图8,为了能够进一步对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进行监管,安全帽3上还连接有监管机构6,监管机构6包括加速度传感器61、微控制单元62以及无线通讯模块63。

在卡盒4(标示于图5)内开设安装槽,监管机构6安装在安装槽内;在卡盒4上还为监管机构6配备有电池组。其中加速度传感器61用于感知安全帽3,或者说感知工作人员是否在移动。微控制单元62(mcu)电信号连接加速度传感器61和无线通讯模块63,无线通讯模块63数据连接一监控计算机64。为了能够有效连接监控计算机64,在施工场所内配合路由器建立内部局域网,并建立相应的服务器,无线通讯模块63选择可无线连接路由器的型号,以建立监管机构6和监控计算机64之间的通信。

在微控制单元62内预设告警触发时间和告警信息。使用时:微控制单元62通过加速度传感器61感知安全帽3的运动情况并采用内部计时模块计时,当计时超出预设告警触发时间,即工作人员长时间静止,微控制单元62通过无线通讯模块63将告警信息传输到监控计算机64,以提示相应的监管人员。监控计算机64安装在监控中心,由相应监管人员管理。通过监管机构6可以监测工作人员是否在正常移动作业,并在在工作人员发生意外晕倒后相对及时的做出反应,以提高施工安全性。

参照图5,在卡盒4上安装有启闭开关65,启闭开关65串联在监管机构6的主电源回路上,用于监管机构6启闭。启闭开关65的触发端,即操作端置于卡盒4外,且位于卡盒4的侧面,以便工作人员操作。

使用过程:当工作人员需要进入施工场所,先从存储柜5内拿取安全帽3,然后利用安全帽3上的门禁卡23打开门禁电锁21通过防护门1。此时工作人员触动启闭开关65,打开监管机构6,并在随后戴上安全帽3。

当安全帽3静止不动,或者说工作人员一定时间内静止不动时,微控制单元62通过加速度传感器61感知移动情况并计时,在计时超出预设告警触发时间后微控制单元62通过无线通讯模块63将告警信息传输到监控计算机64,以提示相应的监管人员及时做出反应。

当工作人员需要出来时,也必须要携带有安全帽3,以开启门禁系统,从而“强制”使得工作人员在施工场地时佩戴好安全帽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