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9715发布日期:2020-05-29 12:5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门禁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门锁虽然能够部分解决忘记带钥匙和门卡的问题,但都是采用单一的识别手段,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按键密码或nfc智能卡等。然而,上述任意识别手段均存在容易被破解的问题,进而导致安全性比传统高等级机械门锁安全性更差。

而且,现有的智能门锁,对于用户开锁信息没有进行音视频记录,存在被盗后无法快速提供有效信息用于破案的隐患。同时,如果主人不在家,到访人员无法通过智能门锁联系到门锁主人,故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门锁。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门锁,包括:生物特征采集单元,用于对门外到访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采集;密码键盘,用于供门外到访用户进行密码信息输入;微处理器,用于对通过生命特征采集单元所采集的至少一个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生物身份识别,得到生物身份识别结果;还用于对通过密码键盘所输入的密码信息进行密码身份验证,得到密码身份验证结果;还用于根据生物身份识别结果和密码身份验证结果生成门控指令;执行单元,用于根据微处理器所生成的门控指令执行相应的开关门操作。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微处理器相连的人体检测传感器,用于当检测有门外到访用户时,发送触发指令至微处理器,以由微处理器进一步触发生物特征采集单元和密码键盘进入活跃状态,以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还用于当未检测由门外到访用户时,自动进入低功耗模式。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微处理器相连的供电切换模块,用于当有外部供电时,使用外部供电;还用于当没有外部供电时,使用电池供电。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供电切换模块相连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接市电,能够起到过流过热保护。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特征采集单元包括如下单元至少之一:图像采集单元、声音采集单元、指纹采集单元;当所述生物特征采集单元为图像采集单元时,用于采集门外到访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或虹膜特征信息,或视频信息。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微处理器相连的网络通信模块;其中,当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得到门外到访用户的视频信息时,通过微处理器将所述门外到访用户的视频信息经由网络通信模块发送至门锁主人。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相连的记录仪,用于记录通过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门外到访用户的开锁过程的视频信息。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照明模块,用于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为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中摄像头进行补光。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门内的与微处理器相连的显示模块,用于将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中摄像头所采集的门外图像信息经微处理器传输至门内的显示模块,以实现智能门镜。

综上,本发明通过如上任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智能门锁,从而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至少之一:1)多重安全认证,在不影响使用体验的前提下,实现高安全等级智能门锁功能;2)可以实现智能门镜,摄像头将外部图像传输到门内显示屏,方便查看外部情况的同时避免了传统门镜容易作为撬锁的通道的问题;3)记录仪可以对开门情况录像,保存开门历史记录;4)通过智能远程通信将请求开门视频发送给主人,方便判断情况;5)可以选择不用连接手机等其他智能设备即可使用,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不依赖与其他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多功能智能门锁的一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多功能智能门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功能智能门锁的一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功能智能门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门锁,包括:生物特征采集单元101,用于对门外到访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采集;密码键盘102,用于供门外到访用户进行密码信息输入;微处理器103,用于对通过生命特征采集单元所采集的至少一个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生物身份识别,得到生物身份识别结果;还用于对通过密码键盘所输入的密码信息进行密码身份验证,得到密码身份验证结果;还用于根据生物身份识别结果和密码身份验证结果生成门控指令;执行单元104,用于根据微处理器所生成的门控指令执行相应的开关门操作。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生物特征采集单元101包括如下单元至少之一:图像采集单元1011、声音采集单元1012、指纹采集单元1013;当所述生物特征采集单元101为图像采集单元1011时,用于采集门外到访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或虹膜特征信息,或视频信息。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单一的识别手段,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按键密码或nfc智能卡等,均存在容易被破解的问题,进而导致安全性比传统高等级机械门锁安全性更差,充分结合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门锁,可以实现使用多种生物识别算法组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智能门锁的安全性和易用性。使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声纹识别、指纹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方法组合来实现高安全性的智能门锁,同时保留密码按键在人体特征出现问题无法正确识别时使用,每次开锁至少需要两种安全验证通过才能开锁。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不需要接触只需要通过人脸和声纹(语音口令)即可实现开锁,方便双手拎着东西不方便开锁的情景。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多功能智能门锁还包括:与微处理器103相连的人体检测传感器105,用于当检测有门外到访用户时,发送触发指令至微处理器103,以由微处理器103进一步触发生物特征采集单元101和密码键盘102进入活跃状态,以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105,还用于当未检测由门外到访用户时,自动进入低功耗模式,从而达到节点的目的。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智能门锁还包括:与微处理器103相连的供电切换模块106,用于当有外部供电时,使用外部供电;还用于当没有外部供电时,使用电池供电。这样,本发明使用市电供电来满足智能门锁的供电需求,同时避免了使用电池的门锁待机时间不长的问题,避免了更换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市电断开时使用备用电源来供电,可以满足一年至几年的待机时间,当正常市电供电后对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在所述供电切换模块106上设置有门外备用电源接口。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门外备用电源接口可以为通用的usb接口,能够防高压,以保护门锁不被恶意破坏。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智能门锁还包括:与供电切换模块106相连的适配器107,所述适配器107接市电,能够起到过流过热保护。这样,适配器插在插座上,将市电转换成安全电压,使用fpc软排线方式进行传输,保证安全的同时,可以实现占用空间最小化,避免传统线缆太粗需要改变线路或者破坏墙体的麻烦。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智能门锁还包括与微处理器103相连的网络通信模块108;其中,当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011采集得到门外到访用户的视频信息时,通过微处理器103将所述门外到访用户的视频信息经由网络通信模块108发送至门锁主人。这样,本发明能够通过智能门锁语音对话实现发送请求开锁小视频等,可以选择不用连接手机等其他智能设备即可使用,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不依赖与其他设备。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智能门锁还包括: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011相连的记录仪109,用于记录通过图像采集单元1011所采集的门外到访用户的开锁过程的视频信息。如此,能够记录每次开锁时小视频,以供后续通过查询历史记录来获得需要的信息。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智能门锁还包括:照明模块110,用于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为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011中摄像头进行补光,从而方便昏暗环境中对人脸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011中摄像头可以与舵机相连,以实现自动调节摄像头角度,从而达到对不同身高的用户进行人脸识别的目的。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智能门锁还包括设置在门内的与微处理器103相连的显示模块111,用于将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011中摄像头所采集的门外图像信息经微处理器103传输至门内的显示模块111,以实现智能门镜。即当需要查看门外情况的时候,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外面的信息,如果摄像头被挡住可以通过人体传感器检测外面是否有人。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智能门锁还可以包括扬声器112,用于声音输出以警告非法用户,或与前述网络通信模块108协作,从而实现来访用户与门锁主人之间的语音通信,语音对话等。

在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智能门锁还可以包括门关闭传感器113,用于检测门是否关闭。其中,所述门关闭传感器113可以使用霍尔传感器或者触碰开关、光电对管等来实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