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机房的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5535发布日期:2019-03-27 12:3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机房的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机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机房的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机房面积不断增大,机房中的设备不断增多,机房内对应运维的工作人员工作种类以及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对于机房传统的出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进出管理门禁系统是门卫人员人工核对工作人员和进入机房的工作票或者一卡通信息,然后工作人员手工填写进出机房信息,再由机房门卫人员代领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即目前信息机房虽然实现了门禁卡的统一管理,但是对于工作人员信息的采集和通过门禁实现工作人员分类或者分级管理进出机房的功能没有实现,且进出机房效率和安全性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机房的门禁系统,实现进出机房工作人员分类或者分级管理,实现工作人员进出机房便捷管理,提高信息机房管理效率,增加信息机房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机房的门禁系统,包括设置于机房入口的人脸识别单元,门禁控制器,电控锁,rfid卡,和与人脸识别单元、rfid卡无线连接的门禁服务器,所述的门禁控制器上设置rfid读写器;

所述的人脸识别单元包括机房进入人员的信息储存模块,识别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的识别模块用于识取进入人员的人脸信息,并将进入人员的人脸信息传输至信息储存模块进行匹配,判定是否符合识别信息;

所述的rfid卡包括天线、射频接口、微控制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所述的天线用来接收rfid读写器发送的信号,并把数据信息回传给rfid读写器;所述的微控制单元识别和执行rfid读写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传输至数据存储单元进行匹配,判定是否符合识别信息;

所述的门禁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的识别信息,若所述识别信息与信息储存模块匹配成功,则控制所述的电控锁打开;

所述的门禁服务器与人脸识别单元的信息储存模块、rfid卡的数据存储单元无线连接;

所述的门禁服务器包括多组机房进入人员的后端信息录入模块;人脸识别单元的信息储存模块设置有与所述的多组机房进入人员的后端信息录入模块一一对应无线传输的第一前端信息输入模块;所述的rfid卡的数据存储单元设置有与所述的多组机房进入人员的后端信息录入模块一一对应无线传输的第二前端信息输入模块;

所述的门禁控制器与人脸识别单元、rfid卡连接,所述的门禁控制器上设置显示和警报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分布于机房各个区域的指示单元,所述的指示单元与显示和警报单元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将可进入机房的进入人员的可行身份的信息分类的录入每组机房进入人员的后端信息录入模块中。人脸识别单元以及rfid卡根据后端信息录入模块的数据库信息判定机房的进入人员是否可进入以及进入到哪个区域,并由门禁控制器控制电控锁打开,不仅达到机房进入人员的严格控制要求,而且实现机房的进入人员的信息关联匹配,根据录入的可行身份的信息,识别进入机房内对应工作种类的区域,效率变高。且这样避免现有的机房的门禁系统,门卫人员现场人工开票引用,管理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一种应用于机房的门禁系统,包括设置于机房入口的人脸识别单元10,门禁控制器20,电控锁30,rfid卡40,和与人脸识别单元10、rfid卡40无线连接的门禁服务器50,所述的门禁控制器20上设置rfid读写器21;

所述的人脸识别单元10包括机房进入人员的信息储存模块11,识别模块12和信号传输模块13;所述的识别模块12用于识取进入人员的人脸信息,并将进入人员的人脸信息传输至信息储存模块11进行匹配,判定是否符合识别信息;

所述的rfid卡40包括天线41、射频接口42、微控制单元43,数据存储单元44;所述的天线41用来接收rfid读写器21发送的信号,并把数据信息回传给rfid读写器21;所述的微控制单元43识别和执行rfid读写器21的指令;并将该指令传输至数据存储单元44进行匹配,判定是否符合识别信息;

所述的门禁控制器20用于接收所述的识别信息,若所述识别信息与信息储存模块11匹配成功,则控制所述的电控锁30打开;

所述的门禁服务器50与人脸识别单元10的信息储存模块11、rfid卡40的数据存储单元44无线连接;

所述的门禁服务器50包括多组机房进入人员的后端信息录入模块51;人脸识别单元10的信息储存模块11设置有与所述的多组机房进入人员的后端信息录入模块51一一对应无线传输的第一前端信息输入模块11a;所述的rfid卡40的数据存储单元44设置有与所述的多组机房进入人员的后端信息录入模块51一一对应无线传输的第二前端信息输入模块44a;

所述的门禁控制器20与人脸识别单元10、rfid卡40连接,所述的门禁控制器20上设置显示和警报单元22。

进一步的,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分布于机房各个区域的指示单元60,所述的指示单元60与显示和警报单元22连接。

本发明采用将可进入机房的进入人员的可行身份的信息分类的录入每组机房进入人员的后端信息录入模块51中。人脸识别单元10以及rfid卡40根据后端信息录入模块51的数据库信息判定机房的进入人员是否可进入以及进入到哪个区域,并由门禁控制器20控制电控锁30打开,不仅达到机房进入人员的严格控制要求,而且实现机房的进入人员的信息关联匹配,根据录入的可行身份的信息,识别进入机房内对应工作种类的区域,效率变高。且这样避免现有的机房的门禁系统,门卫人员现场人工开票引用,管理更便捷。

具体的,采用本发明系统,通过对机房内所有的工作人员的信息采集,关联对应进入机房工作人员人脸识别单元10、rfid卡40,实现工作人员进出机房便捷管理,提高信息机房管理效率,增加信息机房的安全性。其针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机房门禁卡设备,通过人脸识别单元10、rfid卡40实现身份可信认证,且确保机房的进入人员的可行身份的信息安全,避免可以现有的工作票或者一卡通的相关信息,实现工作人员的机房进出安全管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管理效率会大大提高,消除了目前门卫人员人工核对工作人员和进入机房的工作票信息,然后工作人员手工填写进出机房信息,再由机房门卫人员代领工作人员进入机房。通过本发明可以将上述工作信息全部集成,实现工作人员直接合法方便进出机房。

本发明采用的rfid卡40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的自动识别。其主要由线41、射频接口42、微控制单元43,数据存储单元44组成。其中,天线41用来接收rfid读写器21发送的信号,并把数据信息回传给rfid读写器21;射频接口42电路主要包括有波形变换器、调制/解调器、整流器、电压调节器、振荡器,波形变换器接收rfid读写器21上的无线电调制信号,一方面送调制/解调模块,另一方面进行波形转换,将正弦波转换为方波,然后对其整流滤波,由电压调节模块对电压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最终输出供给rfid卡40上的工作电路,振荡器产生用于调制/解调的高频信号和微控制单元的时钟信号;微控制单元43实现rfid卡40的识别和执行rfid读写器21的指令。rfid卡40的读写原理:rfid读写器21向rfid卡40发射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在电磁波的激励下,rfid卡40内的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额定电压时,此电容可作为电源为其他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rfid卡40内的数据发射出去或接收rfid读写器21的数据。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