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6750发布日期:2019-02-15 22:4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借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源充电模组其移动电源的固定通过锁孔结构实现,即在移动电源充电模组上设置锁定结构,在移动电源表面设置与锁定结构位置对应的锁孔,降低了移动电源的id(industrlaldesign)外观视觉体验。

因此,如何改善移动电源的锁定结构,以避免在移动电源表面开设锁孔,提高移动电源的id外观视觉体验,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借还装置,以改善移动电源的锁定结构,避免在移动电源表面开设锁孔,提高移动电源的id外观视觉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电源借还装置,包括电池仓、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托盘组件和驱动托盘组件进出所述电池仓的驱动组件,所述电池仓的一端为用于供所述托盘组件进出的开放端,所述电池仓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承托移动电源的托板和设置在所述托板上用于对所述移动电源的外周限位的限位板。

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电源借还装置中,所述电池仓具有上盖、下盖和后板;

所述下盖具有供所述托盘组件滑动的第一滑槽;

所述上盖具有供所述移动电源滑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对布置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通过所述后板封闭形成所述封闭端,所述空腔的另一端为所述开放端;

所述下盖的壁厚小于所述上盖的壁厚,所述上盖的侧壁压紧于所述限位板的上端。

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电源借还装置中,所述上盖的壁厚与所述下盖的壁厚的尺寸差等于所述限位板的厚度;

所述第二滑槽的上壁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移动电源的上表面的压块。

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电源借还装置中,所述上盖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连接立柱,所述下盖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立柱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立柱,所述第一连接立柱和所述第二连接立柱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电源借还装置中,所述第二滑槽的沿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上端面与所述托盘组件相抵接。

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电源借还装置中,所述压块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型;

所述压块沿上盖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3cm;

所述压块的下端面与所述移动电源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1-0.3mm。

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电源借还装置中,所述限位板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斜面。

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电源借还装置中,所述托板的用于取出所述移动电源一端设置有便于取出所述移动电源的凹槽。

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电源借还装置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电池仓连接;

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丝杠上;以及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螺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盘组件连接,所述电池仓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板运动的滑动孔。

优选的,在上述移动电源借还装置中,所述后板上设置有感应开关和与所述感应开关进行通信连接的电路板。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包括电池仓、设置于电池仓内的托盘组件和驱动托盘组件进出电池仓的驱动组件。本方案通过托盘组件实现对移动电源外周的锁紧,优选的,限位板围设形成的形状与移动电源的外周形状适配,对移动电源的外周各处进行有效限位,有效减少移动电源在托盘组件内的滑动,实现对移动电源的外周的有效锁紧。移动电源在进出电池仓时是托盘组件带动移动电源运动,即通过托盘组件滑动代替现有技术中移动电源滑动,从而有效降低了对移动电源的磨损。本方案通过托盘组件锁紧移动电源,不仅不需要在移动电源上开设锁孔,而且不需要对移动电源进行改进,有效提高了移动电源的外观视觉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翻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托盘组件伸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垂直于移动电源进出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电池仓,11、上盖,111、第二滑槽,12、下盖,121、第一滑槽,13、后板,14、支撑条,15、压块,2、步进电机,3、托盘组件,4、丝杠,5、l型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借还装置,以改善移动电源的锁定结构,避免在移动电源表面开设锁孔,提高移动电源的id外观视觉体验。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翻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托盘组件伸出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垂直于移动电源进出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借还装置,包括电池仓1、设置于电池仓1内的托盘组件3和驱动托盘组件3进出电池仓1的驱动组件。

其中,电池仓1的一端为用于供托盘组件3进出的开放端,电池仓1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托盘组件3通过开放端进出电池仓1;

托盘组件3用于承托移动电源,且对移动电源的外周进行限位。

驱动组件驱动托盘组件3进出电池仓1,为托盘组件3的运动提供动力,托盘组件3位于电池仓1外时用于自托盘组件3取走移动电源或者向托盘组件3放置移动电源,托盘组件3位于电池仓1内时不能对移动电源进行取放操作。

本方案通过托盘组件3实现对移动电源外周的锁紧,优选的,限位板围设形成的形状与移动电源的外周形状适配,对移动电源的外周各处进行有效限位,有效减少移动电源在托盘组件3内滑动,实现对移动电源的外周的有效锁紧。移动电源在进出电池仓时是托盘组件带动移动电源运动,即通过托盘组件滑动代替现有技术中移动电源滑动,从而有效降低了对移动电源的磨损。

本方案通过托盘组件3锁紧移动电源,不仅不需要在移动电源上开设锁孔,而且不需要对移动电源进行改进,有效提高了移动电源的外观视觉体验。

本方案增设了托盘组件3,通过托盘组件3实现了对移动电源的锁紧,而不需要单独设置锁定结构,简化了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移动电源随托盘组件同步运动,且移动电源与托盘组件之间没有相对滑动,从而有效减少了移动电源的表面与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延长了移动电源的外观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电源借还装置,其中电池仓1具有上盖11、下盖12和后板13。上盖11与下盖12相对设置,下盖12具有与托盘组件3配合的第一滑槽121,上盖11具有与移动电源配合的第二滑槽111,上盖11与下盖12配合后,第一滑槽121和第二滑槽111连通形成空腔,电池和托盘组件3则在该空腔内运动。空腔的一端为开放端,用于供电池仓1进出,空腔的另一端通过后板13封堵形成封闭端。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下盖12的壁厚小于上盖11的壁厚,即第一滑槽的壁厚较第二滑槽的壁厚小,且第一滑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滑槽的宽度,第一滑槽的外壁宽度等于第一滑槽的外壁宽度,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下盖12和上盖11的壁厚均指下盖12和上盖11沿垂直于移动电源进出电池仓1的方向的厚度。

由于上盖11的侧壁壁厚大于下盖12的侧壁壁厚,即上盖11与下盖12配合完成后,上盖11的侧壁的下端面与限位板的上端相抵。上盖11的侧壁的下端面与下盖12的底壁之间形成放置托盘组件3的导向槽,托板沿着下盖12的底壁滑动,限位板沿着导向槽滑动,且上盖11的侧壁的下端面能够对限位板起到压紧作用。上盖11和下盖12的壁厚尺寸差形成了对托盘组件3的导向结构,保证托盘组件3能够在电池仓1内稳定滑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托盘组件3带动移动电源在电池仓1内滑动,代替现有技术中由移动电源直接在电池仓1内滑动的方式,托盘组件3替代移动电源滑动,移动电源随托盘组件3同步滑动,避免移动电源滑动,从而对移动电源起到了保护作用。

优选的,上盖11的壁厚与下盖12的壁厚的尺寸差等于限位板的厚度。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板的厚度为沿垂直于移动电源进出电池仓1的方向的厚度。第一滑槽121的设计对能够实现下盖12对托盘组件3的导向,第二滑槽111的设计能够实现上盖11对移动电源的导向。本发明实施例中,下盖12的第一滑槽121实现对托盘组件3的导向和限位,上盖11的第二滑槽111实现对移动电源的位于托盘组件3外的部分的导向和限位。

第二滑槽111的上壁设置有压块15,压块15用于按压移动电源的上表面。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滑槽111的上壁为第二滑槽111的与移动电源的上表面相对应的内壁。

压块15按压移动电源的上端,避免移动电源上下运动。本方案通过托盘组件3和压块15配合实现了对移动电源的有效锁紧,避免移动电源在取放的过程发生沿自身周向或者上下方向的运动,有效降低了对移动电源的磨损。

本发明实施例增设了托盘组件3和压块15,通过托盘组件3和压块15配合就实现了对移动电源的锁紧,相对于单独设置锁定结构的方式,简化了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本发明实施例中上盖11和下盖1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上盖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连接立柱,下盖12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立柱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立柱,第一连接立柱和第二连接立柱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滑槽1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支撑条14,支撑条14的上端面与托盘组件3相抵。具体的,支撑条14为长方体形支撑条14,支撑条14的长度与下盖12的长度相等。两个支撑条14之间的距离小于托板的宽度,以保证支撑条14对托盘组件3的有效支撑,优选的,支撑条14沿着下盖12的侧壁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条14与下盖12一体成型。

支撑条14的设置减小了托盘组件3与下盖12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托盘组件3与下盖12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对托盘组件3的磨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移动电源的取出难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对移动电源嵌入托盘组件3起到了导向作用,保证移动电源能够一次放置到位。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压块15与上盖11一体成型,降低了对电池仓1的制作难度。

优选的,压块15沿上盖1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3cm。

为了降低对移动电源上端的摩擦,压块15的下端面与移动电源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1-0.3mm,使得在移动电源随托盘组件运动时不会磨损移动电源的上表面。

为了方便移动电源的取出操作,托板的用于取出移动电源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取出移动电源的凹槽。取出移动电源时,手指通过凹槽可以直接接触移动电源,从而取走电池,降低了移动电源的取出难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步进电机、丝杠4、螺母和连接板。

具体的,步进电机与电池仓1连接,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步进电机与电池仓1的下盖12连接;

丝杠4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螺母设置于丝杠4,且螺母通过连接板与托盘组件3连接。

具体的,所述连接板为l型连接板5,l型连接板5的一端与螺母连接,另一端与托盘组件3连接,电池仓1上开设有供l型连接板5运动的滑动孔。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下盖12开设滑动孔。

具体的,滑动孔具有一定的长度,托盘组件沿该滑动孔滑出电池仓后,能够方便移动电源的取放。

步进电机带动丝杠4转动,使螺母沿着丝杠4的轴线运动,螺母通过连接板5带动托盘组件3运动,进出电池仓1。

步进电机的转动方向不同,托盘组件3的运动方向相反。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后板13上设置有感应开关和与感应开关进行通信连接的电路板。电路板与手机app应用程序通信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向移动电源借还装置发送信号,实现对移动电源的借还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借取移动电源的步骤为:

移动电源借还装置接收到手机app发出的借取移动电源信号;

步进电机驱动丝杠4正向旋转,使螺母沿丝杠4的轴线运动,螺母带动l型连接板5运动;

l型连接板5带动托板3沿着电池仓2滑动,托板3送出电池仓2;

使用者通过托盘3的凹槽取走移动电源;

使用者在手机app中确认移动电源借取成功;

步进电机驱动丝杠4反向旋转,使螺母沿丝杠4的轴线运动,螺母带动l型连接板5运动;

l型连接板5带动托板3沿着电池仓2滑动,托板3收回电池仓2内。

退还移动电源的步骤为:

移动电源借还装置接收手机app发出的退还移动电源信号;

步进电机驱动丝杠4正向旋转,使螺母沿丝杠4的轴线运动,螺母带动l型连接板5运动;

l型连接板5带动托板3沿着电池仓2滑动,托板3送出电池仓2;

使用者将退还的移动电源放回托盘3;

使用者在手机app中确认移动电源退还成功;

步进电机驱动丝杠4反向旋转,使螺母沿丝杠4的轴线运动,螺母带动l型连接板5运动;

l型连接板5带动托板3沿着电池仓2滑动,托板3和移动电源收回电池仓2内。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感应开关和电路板的设计提高了移动电源借还装置的工作精度和工作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上盖11、下盖12和托盘组件3的耐磨性和滑动性,本发明实施例中上盖11、下盖12和托盘组件3采用rom材料制作。

压块15的个数至少为两个,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压块15的个数为3个,且沿着上盖11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且压块15沿垂直于移动电源表面方向的尺寸根据移动电源的表面形状进行设置。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