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IDC巡检机器人的身份认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34741发布日期:2019-06-28 23:0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用于IDC巡检机器人的身份认证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用于idc巡检机器人的身份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idc机房的准入凭证为准入证或准入牌,由于该凭证为人工发放和收取,不可避免会出现漏发或错发的情况,导致机房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申请提供了用于idc巡检机器人的身份认证方法,采取身份证信息与人脸识别结合的身份认证方法避免现有技术中人工发放准入凭证存在的凭证已丢失或发错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用于idc巡检机器人的身份认证方法,在巡检机器人中预存有准入人员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语音唤醒指令后发出刷取身份证的语音提示;

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获取到身份证信息,则将获取到的身份证信息与预存的准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首次对比;

如果首次对比成功,则发出提示进行获取人脸识别的语音提示;

在获取到人脸信息后,则将获取到的人脸信息与预存的准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二次对比;

如果二次对比成功,将当前进行身份认证用户的信息组合为认证包,将认证包传输至门禁管理设备,赋予当前用户机房准入权限。

可选的,所述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身份认证信息,表明接收到的语音唤醒指令为误操作,令巡检机器人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如果首次对比失败,则记录当前获取到的身份校验信息,并在采集当前认证用户的图像后结合身份校验信息生成伪造信息包,将伪造信息包发送至监控中心,同时发出未授权的语音提示,令巡检机器人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如果二次对比失败,则生成与当前认证用户对应的认证次数,并对所述认证次数进行数值加一操作;

再次进行人脸识别,发出再次获取人脸识别的语音提示。

可选的,所述将认证包传输至门禁管理设备,赋予当前用户机房准入权限包括:

在门禁管理设备获取到认证包后,将认证包中的信息进行存储;

在身份信息有效期内,对认证包对应的用户进行免于人脸识别的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取身份证信息与人脸识别结合的身份认证方法,能够有效防止单一认证方案导致的片面性,提高身份认证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人工发放准入凭证存在的凭证已丢失或发错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用于idc巡检机器人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赋予当前用户机房准入权限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idc巡检机器人的身份认证方法,在巡检机器人中预存有准入人员的身份信息,如图1所示,所述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11、在接收到语音唤醒指令后发出刷取身份证的语音提示;

12、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获取到身份证信息,则将获取到的身份证信息与预存的准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首次对比;

13、如果首次对比成功,则发出提示进行获取人脸识别的语音提示;

14、在获取到人脸信息后,则将获取到的人脸信息与预存的准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二次对比;

15、如果二次对比成功,将当前进行身份认证用户的信息组合为认证包,将认证包传输至门禁管理设备,赋予当前用户机房准入权限。

本实施例中提出的身份认证方法主要包括身份证信息对比以及人脸识别两个步骤,前者用于将采集到的身份证信息与预先存储在巡检机器人中的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只有在信息完全一致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人脸识别步骤。人脸识别步骤是为了防止其他人拾取到具有认证权限人员的身份证后骗取idc准入权限。通过采取身份证信息与人脸识别结合的身份认证方法,能够有效防止单一认证方案导致的片面性,提高身份认证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人工发放准入凭证存在的凭证已丢失或发错的缺陷。idc为internetdatacenter的缩写,意为互联网数据中心。

具体的,上述身份认证方法本质上包括三重认证。

其一、语音唤醒

大部分情况下,进行上述身份认证操作的巡检机器人都会处于低功耗的休眠状态,只有语音模块处于工作状态,目的就是为了接收触发身份认证的语音唤醒指令。考虑到仅有idc机房准入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获取不同idc机房处巡检机器人的语音唤醒指令,错误的语音唤醒指令时不可能唤醒休眠状态的巡检机器人,也不可能进行后续的双重认证步骤,因此步骤11中的语音唤醒指令可以作为身份认证的第一重认证方式。

其二、身份证信息验证

身份证作为最普遍的证件,具有广泛的身份识别基础。因此在无需办理其他证件的基础上,依靠身份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是最为简便的方式。

目前所使用的二代身份证中除了反面印刷的照片、身份证号外,在内置的芯片中还存储有持有者的指纹信息,这样步骤12获取到身份证信息后,与内置的具有进入权限的准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只有在各项信息均一致的前提下才完成验证。

除了进行身份证验证外,在步骤12中还增加了第一预设时间内获取身份证信息的时间限定。目的在于执行步骤16。

16、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身份认证信息,表明接收到的语音唤醒指令为误操作,令巡检机器人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除了步骤16之外,还包括与步骤13对应的对比失败的步骤

17、如果首次对比失败,则记录当前获取到的身份校验信息,并在采集当前认证用户的图像后结合身份校验信息生成伪造信息包,将伪造信息包发送至监控中心,同时发出未授权的语音提示,令巡检机器人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这里之所以生成伪造信息包,目的是为了对当前存在可能拾取或盗取具有准入权限的身份证的用户行为进行识别。将可能存在盗刷的身份证信息以及当前进行盗刷的用户图像以伪造信息包的方式发送至监控中心,进行后续识别。

其三、人脸识别

步骤14提出了在身份证信息验证后的人脸识别步骤。该步骤基于对当前进行验证的图像与步骤12中获取到的身份证信息中的照片进行对比结果判断是否为同一人。

与步骤15对应的,存在验证失败的步骤18-19。

18、如果二次对比失败,则生成与当前认证用户对应的认证次数,并对所述认证次数进行数值加一操作;

19、再次进行人脸识别,发出再次获取人脸识别的语音提示。

考虑到拍摄角度、拍照环境的因素,在进行人脸识别时巡检机器人会以不同的曝光值进行多次拍照以避免环境因素影响。同时设置认证次数机制,每当认证失败后,会再次进行识别操作,只有三次人脸识别均失败后,退出人脸识别步骤。

在进行上述身份认证步骤后,步骤15中给出了赋予准入权限的操作。

步骤15的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151、在门禁管理设备获取到认证包后,将认证包中的信息进行存储;

152、在身份信息有效期内,对认证包对应的用户进行免于人脸识别的操作。

在实施中,如果用于经过前述身份认证步骤获取机房准入权限,则门禁管理设备获取该用户经过认证的全部信息构成的认证包,将认证包内的全部信息进行存储后赋予该用户一个符合规章制度的有效期,在有效期内,只要在步骤11或13确定身份后直接给予完成认证的结果,无需进行人脸识别认证。这样可以提高日常工作人员出入情况,避免进行人脸识别时更正拍摄角度的反复操作,符合实际需求。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idc巡检机器人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语音唤醒指令后发出刷取身份证的语音提示;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获取到身份证信息,则将获取到的身份证信息与预存的准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首次对比;如果首次对比成功,则发出提示进行获取人脸识别的语音提示;在获取到人脸信息后,则将获取到的人脸信息与预存的准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二次对比;如果二次对比成功,将当前进行身份认证用户的信息组合为认证包,将认证包传输至门禁管理设备,赋予当前用户机房准入权限。通过采取身份证信息与人脸识别结合的身份认证方法,能够有效防止单一认证方案导致的片面性,提高身份认证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人工发放准入凭证存在的凭证已丢失或发错的缺陷。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