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347发布日期:2018-11-07 20:4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算法,人脸识别次数越多、识别越精准,该技术在实名人脸、人证识别考勤上得到成功应用。

考勤闸机门禁一般由一个以上考勤通道、一套以上上班考勤机、一套以上下班考勤机构成,当考勤闸机门禁包含多个考勤通道时,其中一些考勤通道用作进入通道、另一些考勤通道用作外出通道,当仅包含一个考勤通道时,该考勤通道既作为进入通道、也作为外出通道。上班考勤机面向上班进入的工作人员进行考勤,下班考勤机面向外出的工作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实名人脸或人证识别考勤。

目前,上班考勤机的支架和下班考勤机的支架通过多个螺钉安装在同一闸机或不同闸机的顶部面板上,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两套考勤机在现场安装费用和后续维护费用偏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单向考勤闸机进行升级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以降低其考勤机的安装和后续维护费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包括设置在闸机顶部的空心立柱、在所述空心立柱顶部设置的支架、以及在所述支架上安装的身份识别装置、双向人脸识别装置和红外感应器,其中,所述双向人脸识别装置具有面向闸机第一通道口的第一摄像头和面向闸机第二通道口的第二摄像头。

进一步地,上述支架包括圆台部、位于圆台部顶部的倒八字形支腿、以及支撑在所述倒八字形支腿上的框架部,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和红外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圆台部,所述双向人脸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框架部。

进一步地,上述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还包括适合固定至闸机柜的顶板的指示灯孔上的转接装置,其中,所述空心立柱固定至所述转接装置上。

进一步地,上述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还包括闸机柜,所述闸机柜的顶板上具有与所述转接装置配合的指示灯孔。

进一步地,上述转接装置包括上固定罩和下固定座,其中,所述下固定座包括贯穿所述指示灯孔的外螺纹套和位于闸机顶板内侧的外定位环,所述上固定罩包括内螺纹套和自所述内螺纹套顶部倒扣延伸的扣罩,其中,所述外螺纹套与所述内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空心立柱的下端部与外螺纹套紧配合。

进一步地,上述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双向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摄像头同侧设置的第一补光/指示灯和/或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同侧设置的第二补光/指示灯。

进一步地,上述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第一补光/指示灯位于第一摄像头上方呈横条状延伸。

进一步地,上述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双向人脸识别装置为具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的平板电脑,其中,所述平板电脑的电源外置。

进一步地,上述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支架能够偏转地设置在空心立柱上。

进一步地,上述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空心立柱为长度可调的伸缩立柱。

与现有采用双考勤机的考勤闸机相比,双向识别减少单位通道的硬件设备数量,大幅降低了设备成本,另外,空心立柱通过转接装置设置在闸机柜的顶板的指示灯孔上,使得设备安装及后续维护成本大幅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双向考勤机不仅可用于三辊闸机系统,还可用于翼闸、摆闸、对开门闸等闸机门禁系统。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的侧面示意图;以及

图3是图2所示闸机装置的B-B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4是图3所示闸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实名制人脸识别双向考勤机包括闸机柜110、在所述闸机柜的顶板上设置的空心立柱120、在所述空心立柱120顶部设置的支架130、在所述支架上安装的红外感应器140、身份识别装置150、以及双向人脸识别装置160。

其中,所述双向人脸识别装置160包括面向闸机第一通道口的第一摄像头161和第一补光/指示灯162、以及面向闸机第二通道口的第二摄像头和第二补光/指示灯(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空心立柱设置在所述闸机柜的顶板111的指示灯孔113上。

当闸机仅有一条考勤通道时,闸机第一通道口和闸机第二通道口分别对应考勤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当闸机有一进一出的双考勤通道时,闸机第一通道口对应一条考勤通道的进口,闸机第二通道口对应第二考勤通道的进口。

其中,闸机柜110可以是辊闸、翼闸、摆闸、对开门闸机对应的闸机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向考勤机,同一台双向人脸识别装置同时实现上班考勤和下班考勤的实名人脸、人证识别,本双向考勤机可以在一进一出的双考勤通道上使用,也可以在单考勤通道上作为双向考勤使用。

与现有采用双考勤机的闸机相比,双向识别减少单位通道的硬件设备数量,大幅降低了设备成本,另外,空心立柱设置在闸机柜的顶板的指示灯孔上,使得设备安装及后续维护成本大幅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双向考勤机不限于在三辊闸机上使用,还可在翼闸、摆闸、对开门闸等闸机门禁系统上使用。

本双向考勤机能够实现以下功能: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待考勤人员时,触发双向人脸识别装置和身份识别装置进入工作状态,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读取身份证件例如身份证或员工身份卡上存储的身份信息,并利用人证对比程序自助式实名采集持卡人的人脸特征,实现实名人脸、人证识别功能,控制闸机、闸口设备。

现有闸机的顶板上设有指示灯孔,该指示灯孔中设置指示灯,用于指示禁止通过(×)和允许通过(→),本实用新型利用该指示灯孔113来固定立柱,原闸机的指示灯由双向人脸识别装置160上的第一补光/指示灯和第二补光/指示灯实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双向考勤机还包括转接装置,该转接装置包括上固定罩112和下固定座114,其中,下固定座114包括贯穿所述指示灯孔113的外螺纹套1141和位于闸机顶板内侧的内定位环1142和外定位环1143,其中,所述外定位环1143与顶板111贴合,上固定罩112包括内螺纹套1122和自所述内螺纹套顶部延伸的扣罩1121,其中,所述外螺纹套1141与所述内螺纹套1122螺纹连接,空心立柱120的下端部1211与外螺纹套1141紧配合,如此实现空心立柱在闸机顶板上的固定安装。

与现有闸机考勤机通过支架和多个螺钉安装在闸机顶板相比,本实施例的闸机利用原有闸机上的指示灯孔,实现空心立柱的免工具安装,降低了安装和后续维护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空心立柱还通过螺纹结构、防拆的卡勾结构、或者单组件膨胀固定结构等转接装置实现空心立柱在指示灯孔上的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双向考勤机不包括闸机柜110。在本实施例中,继续使用原有闸机的闸机柜,利用转接装置将空心立柱固定在原有闸机柜的指示灯孔上即可,节省建设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补光/指示灯162位于第一摄像头161上方呈横条状延伸,该第一补光/指示灯162在摄像头拍照时实现补光功能,后续通过颜色变化实现“允许通过”(例如绿色)和“禁止通过”(例如红色)的指示功能。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补光/指示灯162呈环形,环绕双向人脸识别装置的显示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架130包括圆台部131、位于圆台部131顶部的倒八字形支腿132和支撑在倒八字形支腿132上方的框架部133,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圆台部,所述双向人脸识别装置嵌设于所述框架部,红外感应器的窗口设置在圆台部的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双向人脸识别装置位于身份识别装置的上方,其圆台部及由倒八字形支腿限定的空间适合置放身份证件,例如居民身份证或企事业单位的员工ID卡片,如此设计符合用户打卡、人脸采集使用习惯和人体工程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向人脸识别装置160使用具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的平板电脑,并且所述平板电脑的电源外置。

在本实施例中,平板电脑通过市购获得或厂家定制或自制获得,并将平板电脑(PAD)的电源(电池)外置,由外部电源供电,如此可使PAD免维护。

在一实施例中,PAD配置为其正反两面均具有显示屏,在另一实施例中,PAD配置为单屏,在闸机后方的墙面上设置显示器,该显示器与PAD信号连接,以显示人脸图像及其识别的人名。

在一实施例中,支架相对于立柱能够位置偏转,如此在紧邻的一进一出双考勤通道上使用时非常适用。具体地,两个紧邻的一进一出考勤通道由左侧闸机柜、中间闸机柜和右侧闸机柜构成,此时中间闸柜适合作为双向考勤机的闸机柜,当支架相对于空心立柱偏转时,两个摄像头分别正对一进一出考勤通道的通道进口。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电动伺服机构驱动支架绕空心立柱的轴向偏转。

在一实施例中,空心立柱为高度可调的伸缩立柱,具体地,该空心立柱由套设在一起的第一管段121和第二管段122和带调节手柄的紧固螺栓123构成。通过调节空心立柱的高度,可适合不同身高人群。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升降伺服机构实现自动升降无级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双向考勤机的空心立柱在闸机柜上快速免工具安装,可调节高低,旋转角度,可以同步兼顾进出通道的人脸识别和人证比对,实现自组网、远程监控和云计算等,进而能够实现无人值守、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分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双向考勤机具有以下特点:1、双摄、双向人脸识别,人体感应前后补光;2、基于人工智能的人脸生物特征精准识别,云计算;3、可调节立柱高度和识别角度,免开孔快速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