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9037发布日期:2018-10-23 16:51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业务处理终端,尤其是一种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属于自助拍照、办证、证件签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国出入境人数迅猛增长,由此产生的出入境管理业务和服务需求也快速增长。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虽然采用了延长办公时间、增设便民服务工作站等多项措施,但受限于警力资源、业务场所、办理时间等诸多因素,群众办理出入境证件申请、核验、受理、签证、签注、缴费等业务还要排队等候、往返奔波,存在不方便、成本高、负担大等问题,传统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方便快捷的要求。

顺应“机器代替人”政务智能设备的发展趋势,因此全国各地的办证厅相继推出了各种自助拍照、自助办证和自助签注设备,以满足居民出入境办证和签注的需求。

现有的自助设备依然存在不合理的设计,居民办证仍然有诸多不便,具体如下:

1)一台自助设备往往只具有单一功能,例如自助拍照设备只支持出入境证件照片的拍摄;自助办证设备只支持出入境证件办理申请;自助签注设备只支持出入境证件的二次签注;居民办理不同的出入境业务需要多次排队并且学习不同设备的操作,非常不方便,也影响体验。

2)由于自助设备功能单一,为了满足需求就需要占用更多空间去摆放更多的设备,占用更多公共资源。

3)另外有些自助设备,可以同时支持出入境证件办理申请和出入境证件的二次签注,但当有居民在进行相片拍摄或者办证申请的时候,其他办理二次签注业务的居民只能在一旁等待,办证效率低。

4)现有的自助设备仍局限在办证大厅使用,居民办证仍需要到办证大厅,办证难度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该终端在机箱上划分出办证受理区和证件签注区这两大区域,能够实现多业务的并行处理,从而有效地实现人员分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包括机箱、第一输入/输出装置、第二输入/输出装置、拍照装置、证件签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机箱上设有办证受理区和证件签注区,所述第一输入/输出装置设置在办证受理区,所述第二输入/输出装置设置在证件签注区,所述证件签注区设有证件签注出入口,所述拍照装置、证件签注装置和控制装置设置在机箱内,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输入/输出装置、第二输入/输出装置、拍照装置、证件签注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还包括证件转向装置,所述证件签注出入口与证件签注装置的证件出入口呈90度,所述证件转向装置设置在机箱内,证件转向装置位于证件签注出入口方向与证件签注装置的证件出入口方向正交的位置上,并与控制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证件转向装置包括证件识别机构、证件传动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证件识别机构设置在证件传动机构的上方,所述证件传动机构设置在转动机构上,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证件传动机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90度。

进一步的,所述证件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若干第一同步轮、若干主动滚轮、若干从动滚轮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转动机构上;

所述若干第一同步轮设置在固定架一侧外壁,其中一个第一同步轮与第一电机相连,并通过第一皮带与其余的第一同步轮相连,其余的第一同步轮与主动滚轮之间、主动滚轮与从动滚轮之间均为一一对应,每个主动滚轮通过主动滚轮轴与对应的第一同步轮相连,并与固定架的两侧相连,每个从动滚轮设置在对应的主动滚轮上方,并通过从动滚轮轴与固定架的两侧相连,所述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之间形成证件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皮带、第二同步轮和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与第二电机相连,并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三同步轮相连,所述证件传动机构固定在第三同步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拍照装置包括相机和移动模块,所述相机设置在移动模块上,所述移动模块用于带动相机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模块包括移动机构和支架,所述相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设置在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支架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轨道,所述支架设置在移动轨道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架沿移动轨道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还包括双目摄像装置,所述双目摄像装置设置在办证受理区,并与控制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证件签注出入口设有电磁铁和挡片。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具有两个输入/输出装置,且机箱上设有办证受理区和证件签注区,其中一个输入/输出装置设置在办证受理区,配合拍照装置可以完成拍照和证件受理,另一个输入/输出装置设置在证件签注区,配合证件签注装置可以完成通行证的签注,即证件办理业务和证件签注业务可以并行处理,一站式轻松完成智能照相、在线申请、自动核验与受理、自助签注、自助缴费、快递领取等全业务,避免用户多次排队和多次学习使用设备功能;采用多业务并行处理模式,合理、高效的划分功能区域,有效地实现人员分流。

2、本实用新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只需要一台设备的空间即可以提供办理多项业务,把空间利用率提升到极致,满足公共业务少占资源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可以实现远程在线办证受理,将办证便民服务延伸至街道、社区、家门口,有效地提升办事效率,改善民生服务环境,助力“互联网+警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和便捷化。

4、本实用新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采取单向传输、专网对专网传输的数据安全传输机制,通过1~N台终端多点联网互联、协同工作,实现网内终端软件自动更新升级。后台管理平台实时监测设备工作状态,进行业务信息统计和数据预警等业务安全监控,不但可以确保用户所提交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还可满足对终端运行的状态把控和软件的更新。

5、本实用新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依托“基于表面信息可擦写证件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通过证件签注装置进行卡面自动翻转、卡面自动识别、卡面自动擦除和打印,让用户在完成签注之后,自动将原有签注信息擦除,将新信息打印在卡面上;同时,通过在机箱内设置证件转向装置,可以使证件签注出入口与证件签注装置的证件出入口呈90度,从而减少整台终端的厚度。

6、本实用新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的拍照装置包括相机和移动模块,移动模块可以带动相机移动(水平移动和/或升降),通过嵌入式3D红外人像传感器,进行活体检测,辅以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系统,自动识别人脸,并根据用户的人脸高度自动调整相机的高度,系统自动抓拍最佳影像,被拍摄人无需按拍照按钮,即可轻松完成人像拍照。

7、本实用新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设置了双目摄像装置,可以与嵌入式3D红外人像传感器配合,辅以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系统,集成动态人脸识别捕捉追踪、面部特征提取、肢体运动跟踪检测、图像分层定位、背景矫正、光线色彩识别和动态调整等技术,实时精确识别被拍摄人的头部、身体姿态和眼神,并与证件照片进行比对,保证拍摄、签字和按压指纹的与证件持有者为同一人。

8、本实用新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的证件签注出入口带有电磁铁和挡片的设计,用户只能在系统提示插入通行证时,才能把需要通行证插入插卡口,避免提前插入通行证造成出错,影响用户体验。

9、本实用新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配备了一套成熟可靠的智能灯光系统,内部四周设立了多组补光灯,确保360度立体补光,完美呈现人像拍摄效果;且各组补光灯均是独立可调的,系统自动检测被拍摄居民的肤色肤质和实际照明情况,并自动调整各组灯光的亮度,无论用户的肤色是偏白皙还是偏黝黑、肤质是偏油性还是偏干性都能自动适应,确保照相环境完美呈现人像,以达到最佳拍照效果。

10、本实用新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可以在机箱的后固定架内部设置背部补光灯,背部补光灯可以根据用户所选的证照类型要求改变颜色,方便拍不同背景颜色的证件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其中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的左侧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的右侧视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证件转向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证件转向装置正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证件转向装置后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证件转向装置左侧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证件转向装置与证件签注装置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拍照装置其中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拍照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拍照装置省略遮光带和导杆的立体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设置侧补光灯的左侧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设置侧补光灯的右侧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证件办理流程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证件签注流程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证件办理流程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证件签注流程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的立体结构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的平面结构图。

其中,1-机箱,101-办证受理区,1011-回执出口,102-证件签注区,1021-证件签注出入口,1022-照明灯箱,1023-银联卡出入口,1024-凭条出口,103-万向轮,104-前箱体,1041-媒体广告屏,105-后固定架,1051-座椅,106-顶板,2-第一输入/输出装置,3-第二输入/输出装置,4-拍照装置,401-相机,402-移动机构,4021-升降电机,4022-第四同步轮,4023-第五同步轮,4024-第三皮带,4025-升降滑轨,4026-升降滑块,4027-固定板,403-支架,404-遮光部件,4041-通孔,4042-第一导杆,4043-第二导杆,4044-第三导杆,4045-第四导杆,5-证件签注装置,6-控制装置,601-第一工控机,602-第二工控机,603-UPS电源,7-证件转向装置,701-证件识别机构,702-证件传动机构,7021-第一电机,7022-第一皮带,7023-第一同步轮,7024-主动滚轮,7025-从动滚轮,7026-固定架,7027-主动滚轮轴,7028-从动滚轮轴,7029-证件通道,703-转动机构,7031-第二电机,7032-第二皮带,7033-第二同步轮,7034-第三同步轮,7035-固定座,70351-轴承,70352-轴承盖,70353-轴承安装座,70354-第一传感器,704-回转连接板,8-补光装置,801-上补光灯,802-左上补光灯,803-左下补光灯,804-右上补光灯,805-右下补光灯,806-背部补光灯,807-左侧补光灯,808-右侧补光灯,9-人像感应装置,10-信息采集装置,1001-身份证阅读器,1002-指纹仪,1003-二维码扫描仪,1004-签名板,11-双目摄像装置,12-摄像装置,13-回执打印装置,14-支付装置,1401-银联卡读卡器,1402-加密键盘,1403-凭条打印机,15-语音播放装置,1501-第一扬声器,1502-第二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该终端包括机箱1、第一输入/输出装置2、第二输入/输出装置3、拍照装置4、证件签注装置5和控制装置6,拍照装置4、证件签注装置5和控制装置6设置在机箱1内,控制装置6分别与第一输入/输出装置2、第二输入/输出装置3、拍照装置4、证件签注装置5相连。

所述机箱1上设有办证受理区101和证件签注区102,第一输入/输出装置2设置在办证受理区,第一输入/输出装置2配合拍照装置4可以完成拍照和证件受理,第二输入/输出装置3设置在证件签注区,第二输入/输出装置3配合证件签注装置5可以完成通行证的签注,由于具有办证受理区101和证件签注区102,可并行处理证件办理业务和证件签注业务;证件签注区102设有证件签注出入口1021,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将证件签注出入口1021设置在第二输入/输出装置3的下方,证件签注出入口1021设有电磁铁和挡片,电磁铁和挡片的设计使得用户只能在系统提示插入通行证时,才能把需要的证件插入证件签注出入口1021,避免提前插入证件造成出错,影响用户体验;机箱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03,方便操作人员移动整台终端。

优选地,机箱1包括前箱体104和后固定架105,前箱体104和后固定架105之间通过顶板106相连,办证受理区101和证件签注区102设置在前箱体104相对的其中两侧,本实施例中,办证受理区101位于前箱体104后侧,证件签注区102位于前箱体104前侧,前箱体10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媒体广告屏1041,媒体广告屏1041与控制装置6相连,媒体广告屏1041也可以用媒体广告灯箱替代;证件签注区102还设有照明灯箱1022,照明灯箱1022方便用户进行签注操作,前箱体104前侧与后固定架105之间形成拍摄区域;后固定架105内设有座椅1051,座椅1051可供用户坐下。

所述第一输入/输出装置2和第二输入/输出装置3均采用触控显示屏,其中第一输入/输出装置2采用15寸触控显示屏,第二输入/输出装置3采用19寸触控显示屏,第一输入/输出装置2和第二输入/输出装置3可以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显示虚拟操作按钮、操作提示等,第一输入/输出装置2还可以预览照片,触控显示屏的屏幕上贴有防窥膜。

为了减少机箱1的厚度,证件签注出入口1021与证件签注装置5的证件出入口呈90度,因此本实施例的终端还包括证件转向装置7,如图1~图14所示,证件转向装置7设置在机箱1内,具体设置在前箱体104内,证件转向装置7位于证件签注出入口1021方向与证件签注装置5的证件出入口方向正交的位置上,并与控制装置6相连,从图14中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证件转向装置7位于证件签注装置5的左侧。

所述证件转向装置7包括证件识别机构701(图7中示出,图10~图14中没有示出)、证件传动机构702和转动机构703,证件识别机构701设置在证件传动机构701的上方,证件传动机构702设置在转动机构703上,转动机构703用于带动证件传动机构70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90度。

进一步地,证件识别机构701采用OCR识别,用于识别插入的证件方向是否与预设方向一致,若是,则转动机构703带动证件传动机构702顺时针转动90度,若否,则转动机构703带动证件传动机构702逆时针转动90度。

进一步地,证件传动机构702包括第一电机7021、第一皮带7022、三个第一同步轮7023、两个主动滚轮7024、两个从动滚轮7025和固定架7026,所述转动机构703包括第二电机7031、第二皮带7032、第二同步轮7033和第三同步轮7034。

所述三个第一同步轮7023设置在固定架7026一侧外壁,其中一个第一同步轮7023与第一电机7021相连,具体与第一电机7021的电机轴相连,该第一同步轮7023还通过第一皮带7022与另外两个第一同步轮7023相连,其中第一电机7021采用42步进电机;另外两个第一同步轮7023与两个主动滚轮7024之间、两个主动滚轮7024与两个从动滚轮7025之间均为一一对应,每个主动滚轮7024通过主动滚轮轴7027与对应的第一同步轮7023相连,并与固定架7026的两侧相连,每个从动滚轮7025设置在对应的主动滚轮7024上方,并通过从动滚轮轴7028与固定架7026的两侧相连,主动滚轮7024和从动滚轮7025之间形成证件通道7029,证件通道7029具有相对的第一证件出入口和第二证件出入口,其中一个主动滚轮7024与对应的从动滚轮7025形成一组滚轮组,另一个主动滚轮7024与对应的从动滚轮7025形成另一组滚轮组,两组滚轮组之间的距离小于证件的长度,以防止证件从证件通道7029上掉落;固定架7026固定在第三同步轮7034上,优选地,固定架7026通过回转连接板704固定在第三同步轮7034上。

所述第二同步轮7033与第二电机7031相连,具体与第二电机7031的电机轴相连,第二同步轮7033还通过第二皮带7032与第三同步轮7034相连;为了转动机构703稳定工作,转动机构703还包括固定座7035,第二电机7031、第二皮带7032、第二同步轮7033和第三同步轮7034均设置在固定座7035上,固定座7035内设有轴承70351、轴承盖70352和轴承安装座70353,轴承70351采用深沟球轴承,轴承70351安装在轴承安装座70353上,并由轴承盖70352盖住,轴承70351通过转轴与第三同步轮7034相连;优选地,固定座7035还设有第一传感器70354,该第一传感器70354与控制装置6相连,其优选采用U型传感器,轴承盖70352上设有两个凹口,当凹口经过第一传感器70354,第一传感器70354反馈信号给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控制第二电机7031停止转动,从而防止证件传动机构702过转。

本实施例的证件转向装置7工作原理是:证件通道7029的第一证件出入口正对证件签注出入口1021,当证件从证件签注出入口1021进入证件通道7029后,证件识别机构701识别插入的证件方向是否与预设方向一致,若是,第二电机7031带动第二同步轮7033转动,第二同步轮7033通过第二皮带7032使第三同步轮7034转动,从而使证件传动机构701整体顺时针转动90度,此时证件通道7029的第一证件出入口正对证件签注装置5的证件出入口,证件从证件通道7029的第一证件出入口退出证件通道7029;若否,第二电机7031带动第二同步轮7033转动,第二同步轮7033通过第二皮带7032使第三同步轮7034转动,从而使证件传动机构701整体逆时针转动90度,此时证件通道7029的第二证件出入口正对证件签注装置5的证件出入口,证件从证件通道7029的第二证件出入口退出证件通道7029,也就是说证件可以从证件通道7029的其中一个证件出入口进入证件通道,然后由证件通道7029的另一个证件出入口退出证件通道,也可以从证件通道7029的同一个证件出入口进入和退出证件通道,以便在证件的正确方向上进行擦写;当证件退出证件通道7029后,从证件签注装置5的证件出入口进入证件签注装置5,签注完成后再进入证件通道7029,使证件传动机构702整体转动90度,证件退出证件通道7029,从证件签注出入口1021退出。

如图1~图9、图15~17所示,所述拍照装置4设置在前箱体104内,其包括相机401和移动模块,相机401和移动模块分别与控制装置6相连,相机401设置在移动模块上,且镜头朝向拍摄区域,移动模块用于带动相机401移动。

所述移动模块包括移动机构402和支架403,相机401固定在支架403上,支架403设置在移动机构402上,移动机构402与控制装置6相连,用于带动支架403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402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轨道,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为升降驱动组件,该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电机4021、第四同步轮4022、第五同步轮4023和第三皮带4024,第四同步轮4022和第五同步轮4023分别设置在驱动组件的上下两端,升降电机4021与第四同步轮4022相连,并与控制装置6相连,第四同步轮4022和第五同步轮4023之间通过第三皮带4024相连;相应地,移动轨道为升降轨道,升降轨道包括升降滑轨4025和升降滑块4026,升降滑块4026滑动设置在升降滑轨4025上,支架403固定在升降滑块4026上,并与第三皮带4024固定相连,升降电机4021转动后,带动第四同步轮4022转动,通过第三皮带4024使第五同步轮4023转动,在第一皮带302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支架403沿升降滑轨4025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轨道设置在第四同步轮4022和第五同步轮4023之间,且升降滑轨4025为两条,两条升降滑轨4025均固定在一固定板4027上。

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还可包括水平驱动组件,该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水平电机和水平丝杆,水平电机与水平丝杆相连,具体为水平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水平丝杆相连;相应地,移动轨道还可包括水平轨道,水平轨道包括水平滑轨和水平滑块,水平滑块滑动设置在水平滑轨上,水平滑块开有螺纹孔,并通过螺纹孔与水平丝杆固定相连,支架403还固定在水平滑块上,水平电机转动后,带动水平丝杆转动,从而使水平滑块上的支架403左右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升降驱动组件也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例如包括升降电机和升降丝杆,升降滑块开有螺纹孔,并通过螺纹孔与升降丝杆相连,升降电机转动后,带动升降丝杆转动,从而使升降滑块上的支架303上下移动;而水平驱动组件也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例如包括水平电机、两个同步轮和皮带,水平电机与其中一个同步轮相连,两个同步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水平电机转动后,带动与其相连的同步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另一个同步轮转动,在皮带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支架303沿水平滑轨左右移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拍照装置4还包括遮光部件404,遮光部件404为遮光带,该遮光带镂空有一通孔4041,且围绕四根导杆呈闭合环状,遮光带与支架403固定相连,可随支架403一起上下移动,四根导杆分别为第一导杆4042、第二导杆4043、第三导杆4044和第四导杆4045,第一导杆4042和第二导杆4043平行设置在支架403的上方,且第一导杆4042和第二导杆4043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均高于第四同步轮4022所在位置,第三导杆4044和第四导杆4045平行设置在支架403的下方,且第三导杆4044和第四导杆4045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均低于第五同步轮4023所在位置。

所述证件签注装置5设置在前箱体104内,其采用卡式签注机,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1)对证件卡内的芯片进行读写操作;2)对证件卡面上的可擦写材料进行擦/写操作,完成既定内容的打印。

为了实现拍照时的补光功能,本实施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还包括补光装置8,补光装置8采用LED灯,并与控制装置6相连,包括上补光灯801、左上补光灯802、左下补光灯803、右上补光灯804、右下补光灯805、背部补光灯806;上补光灯801、左上补光灯802、左下补光灯803、右上补光灯804、右下补光灯805设置在办证受理区101;背部补光灯806设置在后固定架105内,并位于座椅1051上方,背部补光灯806可以根据用户所选的证照类型要求改变颜色,方便拍不同背景颜色的证件照;本实施例的补光装置8还可包括左侧补光灯807和右侧补光灯808,如图18和图19所示,左侧补光灯807和右侧补光灯808分别设置在后固定架105的左右两侧;通过上补光灯801、左上补光灯802、左下补光灯803、右上补光灯804、右下补光灯805、背部补光灯806、左侧补光灯807和右侧补光灯808这八组补光灯,可以确保360度立体补光,从而完美呈现人像拍摄效果,且各组补光灯均是独立可调的,系统自动检测被拍摄居民的肤色肤质和实际照明情况,并自动调整各组灯光的亮度,无论用户的肤色是偏白皙还是偏黝黑、肤质是偏油性还是偏干性都能自动适应,确保照相环境完美呈现人像,以达到最佳拍照效果。

为了实现使用户进入拍摄区域后立即增加补光装置8的亮度,本实施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还包括人像感应装置9,该人像感应装置9采用嵌入式3D红外人像传感器,其设置在办证受理区101,并与控制装置6相连,当感应到用户进入拍摄区域后,控制装置6控制补光装置8增加亮度。

为了方便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本实施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还包括信息采集装置10,信息采集装置10设置在办证受理区101,并与控制装置6相连,其包括身份证阅读器1001、指纹仪1002、二维码扫描仪1003和签名板1004;身份证阅读器1001用于读取用户的二代身份证,当用户将身份证放置在身份证阅读器1001的读取区域后,系统可以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指纹仪1002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二维码扫描仪1003可以读取用户事先在网上预约的二维码,签名板1004能够完整记录用户签名的轨迹、力度等。

为了监控办证的全过程,本实施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还包括双目摄像装置11,该双目摄像装置11采用双目摄像头,其设置在办证受理区101,并与控制装置6相连,除了监控办证外,还可与人像感应装置9配合使用,辅以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系统,集成动态人脸识别捕捉追踪、面部特征提取、肢体运动跟踪检测、图像分层定位、背景矫正、光线色彩识别和动态调整等技术,实时精确识别被拍摄人的头部、身体姿态和眼神,并与证件照片进行比对,保证拍摄、签字和按压指纹的与证件持有者为同一人。

为了监控签注的全过程,本实施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还包括摄像装置12,该摄像装置12采用摄像头,其设置在证件签注区102,并与控制装置6相连。

为了打印回执,本实施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还包括回执打印装置13,该回执打印装置13设置在前箱体104内,办证受理区101设有与回执打印装置13对应的回执出口1012,用于打印回执。

为了实现证件签注的支付操作,本实施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还包括支付装置14,该支付装置14包括银联卡读卡器1401、加密键盘1402和凭条打印机1403,银联卡读卡器1401和凭条打印机1403设置在前箱体104内,加密键盘1402设置在证件签注区102,证件签注区102设有与银联卡读卡器1401对应的银联卡出入口1023以及与凭条打印机1403对应的凭条出口1024,用户可以通过银联卡出入口102将银联卡放入,由银联卡读卡器1401读取银联卡信息,在第二输入/输出装置3或加密键盘1402上输入支付密码后,完成支付操作,凭条打印机1403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打印支付凭条。

为了进行语音提示,本实施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还包括语音播放装置15,该语音播放装置15与控制装置6相连,其包括两个第一扬声器1501和第二扬声器1502,两个第一扬声器1501设置在办证受理区101,可以通过第一扬声器1501提示用户注意拍摄事项,引导用户按要求坐直、调整好头部和身体端正姿态,通过检测判断符合拍摄要求后,发出待确认提示,第一扬声器1501的语音提示还能够与第一输入/输出装置2显示的文字提示、图像提示配合在一起使用,语音提示可以包括人工语音提示和机器语音提示;两个第二扬声器1502设置在证件签注区102,可以通过第二扬声器1502提示用户进行签注操作,第二扬声器1502的语音提示还能够与第二输入/输出装置3显示的文字提示、图像提示配合在一起使用,语音提示可以包括人工语音提示和机器语音提示。

所述控制装置6设置在前箱体104内,其包括第一工控机601、第二工控机602、UPS电源603,第一工控机601用于证件办理,第二工控机602用于证件签注,UPS电源603分别与第一工控机601、第二工控机602相连,在面对电源故障情况时,第一工控机601或第二工控机602可以发出设备断电指令,UPS电源603接收到信息后自动开启,切换至UPS电源603供电,且支持不少于30分钟的供电,期间可通过网络连接监测UPS电量,以保护整个终端免受断电或波动的损害。

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证件办理业务包括以下步骤:

S100、当用户进入办证受理区后,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核查数据库,判断是否符合使用本机办理证件的条件,若是,则进入步骤S200,若否,则结束流程。

核查数据库,具体为: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在各数据库核查用户是否符合使用本机办理证件的条件,若是,则进入步骤S200;若否,则系统提示不符合在本机操作,并结束当前申请,同时还可以向后台发出预警,提醒工作人员。

数据库可以包括,且不局限于以下数据库:本地人口库、本地大学生库、本地居住证系统、本地在逃人员库、全国法定不准出境人员信息库、本地违法违规人员信息库、全国国家工作人员库、历史指纹库。

S200、采集用户指纹。

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同时启动双目摄像头,对用户在指纹按捺过程进行视频录制。同时还可以将采集的指纹与预存的指纹库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一致,则进入步骤S300,否则,系统提示不符合在本机操作,结束流程。

S300、拍摄用户照片,检测和处理所拍摄的照片。

拍摄用户照片,具体为:系统进入证照拍摄提醒界面,提醒用户注意仪容仪表、端正坐姿,在用户确认后,拍照机构通过活体检测是否为真人、人脸识别定位、自动上下移动调整照相机镜头,自动聚焦,自适应调整灯光,界面和语音提示倒数3、2、1后,自动拍摄照片。同时启动双目摄像头,对用户在人像采集过程进行视频录制。

检测和处理所拍摄的照片,具体为:系统自动在后台检测拍摄的证照,并对尺寸、亮度问题的照片进行裁剪、调光等处理,对于不符合证照要求的照片,反馈在界面,并提醒用户重新拍摄,若检测合格,则进入步骤S400。

S400、接受用户选择办证类型指令。

接受用户选择办证类型指令,同时启动双目摄像头,对用户在选择办证详情过程进行视频录制。

S500、接受用户资料确认指令。

S600、打印回执,完成证件办理业务。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证件签注业务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0’、当用户进入证件签注区后,获取用户通行证信息。

获取用户通行证信息,具体为:用户插入通行证,读取通行证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则进入步骤S200’,否则,提示不满足自助受理条件,请前台办理。

S200’、接受用户信息确认指令。

系统显示相关信息,包括通行证信息、签注信息和应缴费用信息,接受用户确认指令。

S300’、确认已缴费后,打印通行证表面签注信息;

S400’、当通行证表面签注信息打印完成后,打印回执,退出通行证,完成证件签注业务。

实施例2:

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证件办理业务包括以下步骤:

S100、当用户进入办证受理区后,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核查数据库,判断是否符合使用本机的办理证件条件,若是,则进入步骤S101,若否,则结束流程。

S101、业务提示。

业务提示,具体为: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及已办理证件信息,提示可办证类型,进入步骤200。

S200、采集用户指纹。

S300、拍摄用户照片,检测和处理所拍摄的照片。

在拍摄用户照片后,系统自动在后台检测拍摄的证照,并对尺寸、亮度问题的照片进行裁剪、调光等处理,对于不符合证照要求的照片,反馈在界面,并提醒用户重新拍摄,若检测合格,则进入步骤S301。

S301、接受选择满意的照片的指令。

若三张照片都检测合格后,界面将显示三张照片,接受用户选择满意的一张照片的指令并进入步骤S302。

S302、核查历史照片库/身份证照片库。

核查历史照片库/身份证照片库,具体为:系统将本机拍摄选择的照片与预存的照片库信息进行对比,若一致,则进入步骤S303,否则,提示不符合在本机操作;若无预存,则与身份证照片核对,若一致,则进入步骤S303,否则,提示不符合在本机操作。

S303、核查预约系统。

核查预约系统,具体为:调出预约系统,并进行核查,判断该身份证人员是否有已预受理信息,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S500,若否,则进入步骤S400。

S400、接受用户选择办证类型指令。

S401、采集电子签名。

若选择办理护照,则在护照办证信息填写完成后,进入电子签名采集页面,上传签名至后台管理系统;系统启动双目摄像头,对用户在电子签名过程进行视频录制。

S402、接受选择取证方式的指令。

取证方式包含前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领取及邮寄送达,若用户选择前往就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则界面显示由近到远的地址供用户选择;若用户选择邮寄送达,则界面显示历史邮寄地址供用户选择或用户重新填写收件地址及收件信息。

S500、接受用户资料确认指令。

S600、打印回执,完成证件办理业务。

实施例3: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证件签注业务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0’、当用户进入证件签注区后,获取用户通行证信息。

获取用户通行证信息,具体为:用户插入通行证,读取通行证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则进入步骤S201’,否则,提示不满足自助受理条件,请前台办理。

S201’、接受用户通行证信息确认指令。

系统显示用户通行证信息,接受用户确认指令。

S202’、核查受理系统。

核查受理系统,具体为:调出受理系统,并进行核查,判断该通行证人员是否有已受理的申请,若是,进入步骤S203’,若否,进入步骤S204’。

S203’、判断是否已缴费,若是,则进入步骤S300’,若否,则进入步骤S208’。

S204’、接受用户签注信息确认指令。

系统显示用户签注信息,接受用户确认指令。

S205’、判断是否有剩余有效签注,若有,则进入步骤S206’,若否,则进入步骤S207’。

S206’、提示并判断是否选择继续申请,若是,则进入步骤S207’,若否,则退出通行证,结束流程。

S207’、接受应缴费用信息确认指令。

系统显示应缴费用信息,接受用户确认指令。

S208’、缴费。

S300’、确认已缴费后,打印通行证表面签注信息;

S400’、当通行证表面签注信息打印完成后,打印回执,退出通行证,完成证件签注业务。

实施例4:

如图24和图25所示,本实施例的出入境全业务一体化智慧办证终端主要特点是:所述办证受理区101和证件签注区102设置在前箱体104的相邻两侧,本实施例中,办证受理区101位于前箱体104后侧,证件签注区102位于前箱体104左侧,并且没有设置媒体广告屏。其余实施例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机箱上划分出办证受理区和证件签注区这两大区域,能够实现多业务并行处理,从而有效地实现人员分流,具有十大效果:1)全业务多功能自助一体设计;2)多功能集成提升空间利用率;3)多设备互联协同与后台安全管理;4)智能人脸识别与自动对焦;5)智能人脸识别与自动对焦;6)表面信息可擦写技术与现场自助签注打印;7)自适应拍摄高度与免按键智能照相;8)360度立体化自适应灯光智能控制系统:9)防误操作设计优化用户体验;10)智能调节背景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专利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