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042发布日期:2019-02-15 20:55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具体为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

常见的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夜晚,后面的车,一般都开着强光白炽灯,白炽灯会照在用于显示记录画面的后视镜上,导致开车的人发生炫目的现象,影响开车人的安全,且行车记录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汽车颠簸而损坏,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常见的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夜晚,后面的车,一般都开着强光白炽灯,白炽灯会照在用于显示记录画面的后视镜上,导致开车的人发生炫目的现象,影响开车人的安全,且行车记录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汽车颠簸而损坏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记录仪本体,所述盒体的外部通过导线连接有后视镜支架,所述后视镜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柱,所述第一旋转柱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后视镜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条和后视镜,所述后视镜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条,所述第一磁条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第二旋转柱,所述第二旋转柱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相匹配的第三磁条,所述第二磁条与第三磁条之间设置有折扇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盒体的内壁的六个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弹簧,且六个面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弹簧相连接的平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记录仪本体与盒体接触处设置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的内侧均设置有缓冲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柱一端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为若干个,呈等距设置,且卡槽的截面呈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旋转柱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按钮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钮块的顶部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钮块与滑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通过第一旋转柱和支柱可以方便使用者转动后视镜支架,使得该装置能够使用各种身高的使用者,通过固定板可以方便使用者将支柱固定在车体内部,通过后视镜可以方便使用者观察后方来车,通过折扇纸可以方便使用者遮挡住后视镜,从而避免后方来车的强光灯伤害到使用者。

2、通过第一磁条和第三磁条相互作用,可以打开折扇纸,且能够提高折扇纸打开时的稳定性,第一磁条与第三磁条相互作用,使用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二磁条和第三磁条相互作用,可以收纳折扇纸,对折扇纸进行保护,且能够避免折扇纸在不使用时遇到颠簸而散乱,通过呈扇形的折扇纸遮挡呈矩形的后视镜,会留下一小块未遮挡区域,通过该区域可以方便使用者了解后方车辆是否还开着强光灯,从而方便使用者判断折叠或者打开折扇纸。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的后视镜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的盒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的盒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的第一旋转柱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的支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记录仪本体;3、后视镜支架;4、第一旋转柱;5、支柱;6、固定板;7、第一磁条;8、后视镜;9、第二磁条;10、支撑块;11、第二旋转柱;12、第三磁条;13、折扇纸;14、第一弹簧;15、平衡板;16、保护板;17、缓冲垫;18、凹槽;19、卡槽;20、滑槽;21、按钮块;22、第二弹簧;23、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清夜视行车记录仪,包括盒体1,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记录仪本体2,盒体1的外部通过导线连接有后视镜支架3,后视镜支架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柱4,第一旋转柱4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支柱5,通过第一旋转柱4和支柱5可以方便使用者转动后视镜支架3,使得该装置能够使用各种身高的使用者,支柱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6,通过固定板6可以方便使用者将支柱5固定在车体内部,后视镜支架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条7和后视镜8,通过后视镜8可以方便使用者观察后方来车,后视镜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条9,第一磁条7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第二旋转柱11,第二旋转柱11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磁条7和第二磁条9相匹配的第三磁条12,第二磁条9与第三磁条12之间设置有折扇纸13,通过折扇纸13可以方便使用者遮挡住后视镜8,从而避免后方来车的强光灯伤害到使用者,通过第一磁条7和第三磁条12相互作用,可以打开折扇纸13,且能够提高折扇纸13打开时的稳定性,第一磁条7与第三磁条12相互作用,使用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二磁条9和第三磁条12相互作用,可以收纳折扇纸13,对折扇纸13进行保护,且能够避免折扇纸13在不使用时遇到颠簸而散乱,通过呈扇形的折扇纸13遮挡呈矩形的后视镜8,会留下一小块未遮挡区域,通过该区域可以方便使用者了解后方车辆是否还开着强光灯,从而方便使用者判断折叠或者打开折扇纸13。

其中,盒体1的内壁的六个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弹簧14,且六个面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弹簧14相连接的平衡板15,通过第一弹簧14和平衡板15可以保护记录仪本体2,避免记录仪本体2在行车过程中遇到颠簸而损坏,延长了记录仪本体2的使用寿命。

其中,记录仪本体2与盒体1接触处设置有保护板16,保护板16的内侧均设置有缓冲垫17,通过缓冲垫17可以提高保护板16的记录仪本体2的保护。

其中,支柱5一端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8,凹槽18的内壁设置有卡槽19,通过凹槽18,当使用者按压按钮块21,并使得按钮块21上的卡块23与卡槽19分离时,卡块23可以处于凹槽18内,并且不阻碍第一旋转柱4支柱5相对转动。

其中,卡槽19为若干个,呈等距设置,且卡槽19的截面呈三角形,通过截面呈三角形的卡槽19可以避免第一旋转柱4与支柱5发生相对转动,导致后视镜支架3发生偏转,影响使用者观察后视镜8。

其中,第一旋转柱4的一侧设置有滑槽20,滑槽20的内部设置有按钮块21,通过滑槽20可以使得按钮块21能够在第一旋转柱4内滑动。

其中,按钮块21的顶部设置有与卡槽19相匹配的卡块23,通过卡块23可以与卡槽19卡合,从而使得第一旋转柱4与支柱5之间更加稳定。

其中,按钮块21与滑槽2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2,通过第二弹簧22可以挤压按钮块21,从而使得按钮块21上的卡块23与卡槽19更加稳定低抵触。

使用时,夜晚后方来车,且来车未注意到自己开着的车灯导致使用者的后视镜反射光线,使用者被强光导致炫目,此时使用者无法准确判断后方来车的位置,影响使用者行车的安全,使用者可以转动第三磁条12,使第三磁条12与第一磁条7相贴合,当两者贴合是,折扇纸13在第三磁条12转动的过程中打开,折扇纸13挡住了后视镜8,且呈扇形的折扇纸13与呈矩形的后视镜8之间的形成一个小区域,该区域的光可以方便使用者了解后方车辆是否依旧开着强光灯。

当使用者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记录仪本体2会跟随车体在颠簸的路面上不规则的晃动,在晃动的过程中,记录仪本体2上的保护板16会不断地与盒体1内的平衡板15挤压和撞击,撞击产生的作用力在第一弹簧14的作用下被吸收,从而保护了记录仪本体2,延长了记录仪本体2的使用寿命。

当使用者需要转动后视镜支架3时,可以用手指按下按钮块21,按钮块21沿着滑槽20滑动,且按钮块21上的卡块23进入凹槽18内的空隙中,卡块23与卡槽19分离,使用者可以此时就可以转动第一旋转柱4,调整好位置后,释放按钮块21,按钮块21在第二弹簧22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且卡块23会与另一个卡槽19卡合,固定住第一旋转柱4和支柱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