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工地网络化实名制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4689发布日期:2019-04-20 03:08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工地网络化实名制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地实名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工地网络化实名制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2015年住建部印发相关建筑业现代化标准设计体系,进一步提出了“互联网+”战略。“智慧工地”的出现是通过将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相结合,体现了建筑行业的创新。未来通过智慧工地云平台,以实名制管理为主要发展方向,将人员管理与施工现场监管进行有效联动,实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实名制管理系统仅简单具备基础的考勤和门禁功能,无法全方面实施对工地的监管,而且简单的实名制系统只能通过门卫监控室进行监控,监控人员需时刻关注监控信息,且领导无法随时掌控工地信息导致指令发送延迟。通常工地上工人数量巨大,个别施工单位为求高利润低成本,仅仅将闸机作为摆设,并没有起到门禁作用,为迎合检查上报虚假数据,或者仅给工人配备普通IC卡,但是这样便会导致工人之间互相出现代替刷卡现象。

自从“智慧工地”理念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高端生物识别技术运用到工地管理监测领域,有当下热门的虹膜识别、人脸识别、静脉识别、指纹识别等多种技术。通过将高端技术与实名制管理系统相融合,并将采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实现大数据技术和工地监控管理的完美结合。传统的IC刷卡门禁已经无法保证工人按时进入工地,并且外来人员只要拿到任意一张IC卡就可随意进出工地,无法实现对施工场地的有效管理。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实名制门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网络化实名制门禁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慧工地网络化实名制门禁系统,包括闸机端、管理平台和以太网交换机,所述闸机端包括闸机门禁控制器、人脸识别器、虹膜识别器和IC卡识别器;所述管理平台包括门禁权限模块、监控模块、语音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虹膜识别器、人脸识别器、IC卡识别器与闸机门禁控制器相连接;所述闸机门禁控制器的TCP/IP端门与以太网交换机连接,通过交换机将数据发送到管理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虹膜识别器、人脸识别器、IC卡识别器、分别安装在闸机的两端,进行混合识别,这样能够充分识别人员信息,根据人员信息判断是否放行。

进一步地,所述闸机端还包括语音报警模块,所述语音报警模块与所述闸机门禁控制器连接,语音模块是在管理平台设置某些特定情况为报警信息,当有非法人员或者识别不成功时强行通过闸机时,语音报警模块就会有语音提示管理人员进行协调管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工地。

进一步地,所述闸机门禁控制器至设于闸机内部,与机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模块通过摄像头监控工地门口人员出入情况,通过网络直接与管理平台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门禁权限模块是通过管理平台根据不同工作性质设置人员出入工地时间限制。例如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进出工地,而普通工人只能在固定工作期间进出,这样有效预防工地出现材料丢失,以及工人无组织进出工地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是闸机将通过人员的实名制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管理平台,然后管理平台再将信息发送到LED显示屏或者液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每个人员的实名制信息存储到管理平台中,当人通过闸机时,直接调用管理平台中数据进行对比,节省闸机通过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虹膜采集、人脸采集、指纹采集和IC卡信息采集,可以根据不同识别技术针对性的采集人员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带有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于传统IC卡识别,生物识别技术有其独一不可复制的特性,尤其是虹膜识别技术的不可复制性更为突出,一般采集的虹膜数据较小,几乎不占内存,能够支持工地上成百上千的工人进行数据的采集也不会出现系统瘫痪,数据溢出等现象,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混合识别,能够有效管理工人进出工地,每个工人的实名制信息均能通过LED显示屏或者液晶显示屏显示;

2、本实用新型将所有数据全部发送到管理平台,根据管理平台内存储数据进行核对进出闸机人员信息并放行;当闸机出现断网时,闸机可以通过读取预先下载的数据库进行人员信息对比,当再次联网,再次通过数据传输线将之前获取数据上传到管理平台,同步更新人员变更信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信息采集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的一种智慧工地网络化实名制门禁系统,包括闸机端、管理平台和以太网交换机,所述闸机端包括闸机门禁控制器、人脸识别器、虹膜识别器和IC卡识别器;所述管理平台包括门禁权限模块、监控模块、语音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虹膜识别器、人脸识别器、IC卡识别器与闸机门禁控制器相连接;所述闸机门禁控制器的TCP/IP端口与以太网交换机连接,通过交换机将数据发送到管理平台。

所述虹膜识别器、人脸识别器、IC卡识别器、分别安装在闸机的两端,进行混合识别,这样能够充分识别人员信息,根据人员信息判断是否放行。

所述闸机端还包括语音报警模块,所述语音报警模块与所述闸机门禁控制器连接,语音模块是在管理平台设置某些特定情况为报警信息,当有非法人员或者识别不成功时强行通过闸机时,语音报警模块就会有语音提示管理人员进行协调管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工地。

所述闸机门禁控制器至设于闸机内部,与机门连接。

所述监控模块通过摄像头监控工地门口人员出入情况,通过网络直接与管理平台相连。

所述门禁权限模块是通过管理平台根据不同工作性质设置人员出入工地时间限制。例如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进出工地,而普通工人只能在固定工作期间进出,这样有效预防工地出现材料丢失,以及工人无组织进出工地现象。

所述显示模块是闸机将通过人员的实名制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管理平台,然后管理平台再将信息发送到LED显示屏或者液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每个人员的实名制信息存储到管理平台中,当人通过闸机时,直接调用管理平台中数据进行对比,节省闸机通过时间。

图如2所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虹膜采集、人脸采集、指纹采集和IC卡信息采集,可以根据不同识别技术针对性的采集人员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选择生物识别技术为虹膜识别和人脸识别时,在闸机进口安装虹膜识别器,闸机出口安装人脸识别器,首先需要在管理平台上录入人员实名制信息,包括此人的人脸和虹膜信息,虹膜采集距离控制在20cm左右。在通过闸机时,将眼睛置于离虹膜识别器20cm处,此时虹膜识别器很快识别人员信息,并通过与管理平台中储存的人员信息对比,当符合要求,就给闸机门禁控制器一个开关信息,此时闸机会给到一个延时信号保证人员安全通过闸机。当有人要出场地,此时需要刷人脸识别,与虹膜识别原理相同。如果出现无关人员刷脸或者虹膜设备,亦或者工地人员在非权限时间进入工地,此时闸机语音报警装置就会收到报警信号,发出警示声音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处理;每个人员通过闸机时,都会通过摄像头将所有通过情况进行监控,以便日后出现不可控因素调出监控记录排查;所有通过人员信息都会由一个LED显示屏或者液晶显示屏将人员出入数量、工种等信息展现在屏幕上,显示屏也可以在空余时间显示其他定制信息。闸机接收数据传输通过广域网或者局域网进行通信,根据不同工地施工大小和要求可选。有些情况工地信号不好,闸机出现断网,可以通过读取预先下载的数据库进行人员信息对比,门禁闸机依然可以继续运作,确保工人正常进出工地。当再次联网,再次由数据传输线将之前获取数据上传到管理平台,同步更新人员变更信息。

本实用新型中关于生物识别检测技术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选择不同识别方式,可以是虹膜识别加IC卡识别配合使用,也可以闸机进口采用人脸识别,出口采用虹膜识别进行操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