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颈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4688发布日期:2019-04-20 03:08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颈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颈托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颈托。



背景技术:

颈椎是人体最为重要并且也是现今人体出现最多症状的部位,由于长期的不规范低头工作或者学习,则会导致颈椎病的频发,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大多表现为颈部和肩部疼痛,四肢无力,头晕头痛等症状,颈托是一种使用方便的防治颈椎病的工具,深受广大患者的采用,但是普通的颈托大多是直接设计的一体式颈托,但是每个人的人体颈部正常生理曲线都不一样,故固定效果和舒适度不太理想,使得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非常的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多功能颈托,通过设计第一气囊用于限位和一级固定,第二气囊用于提供二级固定和热敷磁疗为一体的治疗和按摩功能,可以让使用者在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对自己的颈部进行预防、保护和治疗,满足不同使用者不同环境的需要,非常的简便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多功能颈托,包括首尾通过魔术贴连接的颈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本体至少包括四条第一气囊,位于所述颈托本体中间的两条相邻所述第一气囊之间的距离小于外侧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气囊之间的距离。

由此,四条所述第一气囊在所述颈托本体的分布使得在所述颈托本体通过所述魔术贴固定于颈部时,所述的第一气囊给与气体工作,则靠近中间的两条所述第一气囊鼓起,形成颈后部的定位和支撑,与这两条所述第一气囊距离较远的两条所述第一气囊鼓起,形成颈前侧部的定位和支撑,之后所述第二气囊 鼓起形成二段支撑和固定,并且附有热敷磁疗功能。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还包括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气囊的宽度由所述颈托本体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加。

由此,在后颈部的所述第二气囊宽度较小,契合人体后颈部的曲线,使得与所述第二气囊相连接的两个距离相近所述第一气囊分别位于颈后部,另外两个所述第一气囊位于颈部前侧靠近喉管处,这样的距离设置能够对颈部的支撑。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位于所述颈托本体外侧的两条所述第一气囊之间的距离为位于所述颈托本体中间的两条相邻所述第一气囊之间的距离的1.5倍。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第二气囊表面设置交错设置有磁疗片和热敷片,所述热敷片包围形成热敷治疗圈,所述磁疗片设置在所述热敷治疗圈内,所述热敷治疗圈的间隔距离为两个所述磁疗片的直径。

由此,优选为五个所述热敷片与一个所述磁疗片形成蜂窝状的按摩治疗组件,所述按摩治疗组件实现了对于颈部的热敷治疗为主磁疗为辅的功能,通过热敷提高颈部肌肤的活性,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再配上磁疗,使得在原本血液循环促进的情况下,进一步的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使得热敷和磁疗的效果加倍。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设置在所述颈托本体背离所述热敷治疗圈的一面,所述充气口通过导气管与吹气球连接,所述导气管设置有气阀。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均为内部涂有橡胶层的弹性材料,如莱卡布等材料作为外部的弹性材料,在内部涂有橡胶封闭层用以密封气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很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多功能颈托,通过设计第一气囊用于限位和一级固定,第二气囊用于提供二级固定和热敷磁疗为一体的治疗和按摩功能,可以让使用者在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对自己的颈部进行预防、保护和治疗,满足不同使用者不同环境的需要,非常的简便实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颈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颈托背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颈托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颈托本体;11-第一气囊;12-第二气囊;121-磁疗片;122-热敷片;3-热敷治疗圈;4-充气口;5-导气管;6-吹气球;7-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颈托,包括首尾通过魔术贴2连接的颈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本体1至少包括四条第一气囊11,位于所述颈托本体1中间的两条相邻所述第一气囊11之间的距离小于外侧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气囊11之间的距离,四条所述第一气囊11在所述颈托本体1的分布使得在所述颈托本体1通过所述魔术贴2固定于颈部时,所述的第一气囊11给与气体工作,则靠近中间的两条所述第一气囊11鼓起,形成颈后部的定位和支撑,与这两条所述第一气囊11距离较远的两条所述第一气囊11鼓起,形成颈前侧部的定位和支撑,之后所述第二气囊12 鼓起形成二段支撑和固定,并且附有热敷磁疗功能,具体分为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所述第一气囊11处于鼓起状态,所述第二气囊12处于自然状态,四条所述第一气囊11由内到所述颈部本体1外依次鼓起,首先对于颈后部进行定位和支撑作用,随即位于侧面的两条所述第一气囊11鼓起,实现对于使用者颈部的较为温和固定,此种情况适用于颈部轻度患者或者中度工作和学习使用者,既能方便使用者活动的同时也对使用者的颈部起到基础的固定功能,起到预防和保护颈部的功能;

实施方式二,所述第一气囊11处于鼓起状态,所述第二气囊12处于自然状态,所述第一气囊11鼓起形成基本位置的固定,随后所述第二气囊12鼓起,与鼓起的所述第一气囊11共同作用形成全方位的固定与支撑作用,并且所述第二气囊12上的热敷治疗圈与使用者颈部接触进行治疗和按摩,形成热敷与磁疗为一体相互促进的治疗和按摩效果,适用于病重患者和颈部病严重者,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气囊12,所述第一气囊11与所述第二气囊12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气囊12的宽度由所述颈托本体1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加,位于外侧的两条所述第一气囊11之间的距离为位于所述颈托本体1中间的两条相邻所述第一气囊11之间的距离的1.5倍。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囊12表面设置交错设置有磁疗片121和热敷片122,所述热敷片122包围形成热敷治疗圈3,所述磁疗片121设置在所述热敷治疗圈3内,所述热敷治疗圈3的间隔距离为两个所述磁疗片121的直径,优选为五个所述热敷片122与一个所述磁疗片121形成蜂窝状的按摩治疗组件,所述按摩治疗组件实现了对于颈部的热敷治疗为主磁疗为辅的功能,通过热敷提高颈部肌肤的活性,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再配上磁疗,使得在原本血液循环促进的情况下,进一步的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使得热敷和磁疗的效果加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囊11和所述第二气囊12设置有充气口4,所述充气口4设置在所述颈托本体1背离所述热敷治疗圈3的一面,所述充气口4通过导气管5与吹气球6连接,所述导气管5设置有气阀7,所述第一气囊11和所述第二气囊12均为内部涂有橡胶层的弹性材料,如莱卡布等材料作为外部的弹性材料,在内部涂有橡胶封闭层用以密封气体。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