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核验系统以及实名制核验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5893发布日期:2019-03-22 21:21阅读:1088来源:国知局
实名制核验系统以及实名制核验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验闸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名制核验系统以及实名制核验闸机。



背景技术:

实名制核验闸机是用于实现对旅客进站时进行票、证、人一致性自助核验的设备,当车票符合当前进站条件且票证人相符时,闸机放行,否则闸机不放行且提示原因,在旅客通过闸机时通过通行状态检测模块感知旅客通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警或关门拦阻。

现有的通行状态检测模块由多个红外发射、接收传感器组成,因相邻的红外光束距离过近,会造成干扰,形成误判,红外传感器间的距离因此受到限制,为保证稳定性,间距通常至少需要在8cm以上,因此红外传感器在通道内的有效布点受到限制,造成检测结果精度低、盲点多,相应的对行李、小孩、尾随的检测效果差,经常造成误判,无法实现免费儿童限高检测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名制人票证核验系统以及实名制人票证核验闸机,能够自动对旅客进行人票证核验,并且可以实现儿童限高检测功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名制核验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装置、控制装置、通行状态检测装置以及提醒装置;

信息采集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旅客的人证票信息,并将人证票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人证票信息包括:车票信息、身份证信息以及面部图像信息;

控制装置与提醒装置连接,用于根据人证票信息,进行人证票信息是否一致的核验,并将核验结果发送至提醒装置,以对旅客进行提醒;

控制装置还与通行状态检测装置连接;

通行状态检测装置包括:多组红外光幕;

每组红外光幕包括:多个矩阵式排列的红外发射头以及相应的多个红外接收头,用于在人证票核验成功,旅客通过闸门时,获取旅客的遮挡位置矩阵,并发送至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遮挡位置矩阵,识别前后旅客,当判断出前后旅客中有一位满足限高条件的旅客,向提醒装置发送提醒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通行状态检测装置还包括:称重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旅客行李的质量信息,并将质量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根据质量信息以及预设质量阈值,判断行李是否超重,如果是,则向提醒装置发送提醒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摄像头、身份证识别器以及二维码识别器;

摄像头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旅客的面部图像信息,并将面部图像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

身份证识别器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识别旅客身份证信息,并将身份证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

二维码识别器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识别旅客车票信息,并将车票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后台显示器;

后台显示器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在控制装置对面部图像信息以及身份证信息比对不成功时,接收控制装置所发送的面部图像信息以及身份证信息,以使工作人员根据面部图像信息以及身份证信息进行人工判断。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提醒装置包括:显示屏、报警器、灯光状态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

显示屏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控制装置所发送的核验结果,并将核验结果进行显示;

报警器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控制装置所发送的提醒指令,并根据提醒指令进行声音报警;

灯光状态显示器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控制装置所发送的提醒指令,并根据提醒指令进行灯光状态的调节。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称重传感器布置于通道地面内;

多组红外光幕布置在通道两侧箱体内。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票证检验构件;

票证检验构件上固定安装身份证识别器、二维码识别器;

票证检验构件上设置有票证插入口;

票证插入口底面水平放置或者内部向下倾斜放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二维码识别器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二维码识别器固定安装于票证插入口内部的上方。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身份证识别器固定安装于票证插入口的底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名制核验闸机,闸机包括:闸门以及如上一方面所述的实名制核验系统;

闸门与实名制核验系统中的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控制装置所发送的放行指令,执行打开闸门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名制核验系统中,包括:信息采集装置、控制装置、通行状态检测装置以及提醒装置;其中,信息采集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旅客的人证票信息,并将人证票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人证票信息包括:车票信息、身份证信息以及面部图像信息;控制装置与提醒装置连接,用于根据人证票信息,进行人证票信息是否一致的核验,并将核验结果发送至提醒装置,以对旅客进行提醒;控制装置还与通行状态检测装置连接;通行状态检测装置包括:多组红外光幕;每组红外光幕包括:多个矩阵式排列的红外发射头以及相应的多个红外接收头,用于在人证票核验成功,旅客通过闸门时,获取旅客的遮挡位置矩阵,并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根据遮挡位置矩阵,识别前后旅客,当判断出前后旅客中有一位满足限高条件的旅客,向提醒装置发送提醒指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实名制核验系统以有实名制核验闸机,能够通过信息采集装置采集旅客的车票信息、身份证信息以及面部图像信息,通过控制装置对上述三种信息是否相符进行核验,并通过提醒装置将核验结果展示给旅客或者工作人员,此外,控制装置还可以根据通行状态检测装置中的红外光幕获取的旅客遮挡位置矩阵,准确地识别出通过闸机通道的前后旅客,并在判断出其中一位满足限高条件时,向提醒装置发送提醒指令,以使工作人员进行阻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实名制核验系统以及闸机,不仅能进行人证票的核验,而且可以实现儿童限高检测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实名制核验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实名制核验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实名制核验闸机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实名制核验闸机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现有的通行状态检测模块由多个红外发射、接收传感器组成,因相邻的红外光束距离过近,会造成干扰,形成误判,红外传感器间的距离因此受到限制,为保证稳定性,间距通常至少需要在8cm以上,因此红外传感器在通道内的有效布点受到限制,造成检测结果精度低、盲点多,相应的对行李、小孩、尾随的检测效果差,经常造成误判,无法实现免费儿童限高检测功能。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名制人票证核验系统以及实名制人票证核验闸机,能够自动对旅客进行人票证核验,并且可以实现儿童限高检测功能。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实名制核验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名制核验系统,参见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装置11、控制装置12、通行状态检测装置13以及提醒装置14。

其中,信息采集装置11与控制装置12连接,用于采集旅客的人证票信息,并将人证票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12;人证票信息包括:车票信息、身份证信息以及面部图像信息;控制装置12与提醒装置14连接,用于根据人证票信息,进行人证票信息是否一致的核验,并将核验结果发送至提醒装置14,以对旅客进行提醒。

此外,控制装置12还与通行状态检测装置13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行状态检测装置13包括:多组红外光幕131;每组红外光幕131 包括:多个矩阵式排列的红外发射头以及相应的多个红外接收头,用于在人证票核验成功,旅客通过闸门时,获取旅客的遮挡位置矩阵,并发送至控制装置12;控制装置12,用于根据遮挡位置矩阵,识别前后旅客,当判断出前后旅客中有一位满足限高条件的旅客,向提醒装置14发送提醒指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行状态检测装置13由多组高精度的红外光幕131组成,每组红外光幕131由多个成对的红外发射头和接收头串行排列,间距2-4cm,光幕间用同步控制线相连,通过时序控制,实现高密度、互不干扰的检测,多组光幕布置在通道两侧箱体内,根据需要呈水平或垂直排列,分别用于感知通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遮挡变化。因而通行状态检测装置13可以实现儿童限高检测功能,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通过高密度的红外光幕131获知旅客在通过通道时的准确的遮挡位置矩阵,进而通过智能分析此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据,准确区分出前后旅客、儿童,进而获得儿童的高度,根据“每名旅客可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的规定,当先通行的儿童高度低于1.2米时,自动识别而不影响后续旅客继续通过,而当儿童高度高于1.2米时,后续旅客继续通过时自动报警。

现有的实名制核验闸机没有限高检测装置,造成携带儿童旅客通行时,经常被误拦或误伤,带来较大安全隐患。而要增加这个功能,需对闸机的传感器和通行逻辑进行一体化改造和联控,存在成本和技术难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实名制核验系统能较好解决此问题,实现旅客携带不足1.2米儿童时智能识别放行,身高超限自动拦阻,减少误拦误伤旅客事件。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名制核验系统,参见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装置21、控制装置22、通行状态检测装置23、提醒装置 24、票证核验构件25以及后台显示器26。

其中,通行状态检测装置23除了包括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多组红外光幕231外,还包括:称重传感器232;称重传感器232与控制装置22连接,用于采集旅客行李的质量信息,并将质量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2,以使控制装置22根据质量信息以及预设质量阈值,判断行李是否超重,如果是,则向提醒装置24发送提醒信息。

具体的,称重传感器232布置于通道地面内,用于在旅客通过通道时检测行李感应质量;多组红外光幕231布置在通道两侧箱体内。

现有的实名制核验系统没有行李限重检测装置,造成旅客行李超重不能自动报警,不利于车站客运组织和管理。同时由于在旅客通过闸门时,无法有效识别出行李,现有技术也无法通过简单的加装称重传感器232实现行李重量检测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高密度的红外光幕231获知准确的遮挡位置矩阵,进而通过智能分析此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据,准确区分出前后旅客、儿童、行李,进而结合称重传感器232的数据获得行李的重量,当超出免费行李的重量时,自动报警。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信息采集装置21具体包括:摄像头211、身份证识别器212以及二维码识别器213。

其中,摄像头211与控制装置22连接,用于采集旅客的面部图像信息,并将面部图像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2;身份证识别器212与控制装置22连接,用于识别旅客身份证信息,并将身份证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2;二维码识别器213与控制装置22连接,用于识别旅客车票信息,并将车票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实名制核验系统还包括:票证检验构件。

具体的,票证检验构件上固定安装身份证识别器212、二维码识别器 213;票证检验构件上设置有票证插入口251;票证插入口251底面水平放置或者内部向下倾斜放置。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二维码识别器2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二维码识别器213固定安装于票证插入口251内部的上方。身份证识别器212固定安装于票证插入口251的底面。

在具体应用的时候,票证核验构件25上设置有供旅客插入票证的票证插入口251,票证插入口251底部宽度64mm(上开口比下开口略大),深度80mm,入口高度20-40mm,内部末端高度10-20mm,票证插入口251 底面可水平或内部向下略为倾斜放置。票证插入口251内部的上方固定安装两个高精度二维码识别器213,其中,一个二维码识别器213用于车票二维码方向在前时读取,另一个用于车票二维码方向在后时读取。只要旅客插入的车票票面向上,无论二维码在前或在后都可以准确读取。身份证识别器212的感应天线安装在票证插入口251下部,紧贴底面,用于感应识读身份证内的电子信息。票证核验构件25为一体化设计,只要旅客将车票票面向上身份证叠放在下放入票证插入口251,一体化票证核验构件25就可以自动引导票证放置于标准位置,保证精确、快速读取。票证插入口251 的开口有一定的高度和上开口略大设计,可方便旅客一次性插入。

现有的票证核验过程,往往要求票证叠放在一起,因旅客经常操作不规范,或动作的差异性,容易造成票证读取失败,而票证读取任何一个失败都会造成核验的失败,反复重试造成核验时间大大延长,造成排队拥堵影响旅客快速进站。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实名制核验系统中,对票证核验构件25 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其开口宽度、深度、高度以及略为内倾的角度,可方便旅客简单插入,保证二维码和身份证的准确识读,此外,该票证核验构件25和安装在其上的二维码识别器213和身份证识别器212形成一个整体,方便独立安装调试,安装调试好后再一次性固定于闸机上,能够有效降低旅客不规范操作的可能,方便旅客操作,提高识别、核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实名制核验系统中,提醒装置24 包括:显示屏241、报警器242、灯光状态显示器243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显示屏241与控制装置22连接,用于接收控制装置22所发送的核验结果,并将核验结果进行显示;报警器242与控制装置22连接,用于接收控制装置22所发送的提醒指令,并根据提醒指令进行声音报警;灯光状态显示器243与控制装置22连接,用于接收控制装置22所发送的提醒指令,并根据提醒指令进行灯光状态的调节。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实名制核验系统还包括:后台显示器26。

后台显示器26与控制装置22连接,用于在控制装置22对面部图像信息以及身份证信息比对不成功时,接收控制装置22所发送的面部图像信息以及身份证信息,以使工作人员根据面部图像信息以及身份证信息进行人工判断。

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成功率不能做到100%,且在实名制核验系统现场核验比对时,往往因为环境光线、抓拍旅客人脸角度、照片年龄相差太大、胖瘦、皱纹、脸部受伤或整容等原因,造成识别成功率进一步下降,导致经常发生旅客因人脸比对不成功,在通道发生长时间拥堵的现象,影响旅客快速进站。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旅客身份证上的照片因拍摄时间太久、胖瘦、皱纹、脸部受伤或整容等原因,导致识别比对不成功,造成旅客在通道长时间拥堵时,控制装置22可自动向后台显示器26发送无法识别的旅客面部图像信息以及身份证信息,使车站工作人员通过后台显示器26进行人工介入,控制放行,同时也可实现限高、限重识别的后台辅助联动。

在满足进站条件,且票证相符情况下,当人脸比对不成功时,可自动进行后台辅助识别控制,如人工判断是本人,则远程控制人证比对结果为强制成功状态,进而控制闸机放行,进一步地,可设置如超过指定的时间或比对次数后人脸比对仍不成功时,方才自动控制人工进行二次介入判断,超时时间或比对次数允许用参数进行灵活调整,在旅客通过闸机通道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做为限高、限重的后台辅助识别控制,供车站工作人员进行人工介入管理,提高限高、限重功能的现场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实名制核验系统中,通过高密度的红外光幕231获知准确的遮挡位置矩阵,通过智能分析此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据,准确区分出前后旅客、儿童、行李、尾随,进而获得儿童的高度,根据一张车票允许携带一个免费儿童的规定,当先通行的儿童高度低于1.2米时,自动识别而不影响后续大人继续通过,而当儿童高度高于1.2米时,后续大人继续通过时自动报警,实现儿童限高检测功能。

进一步的,通过高密度的红外光幕231获知准确的遮挡位置矩阵,通过智能分析此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据,准确区分出前后旅客、小孩、行李、尾随,进而结合称重传感器232的数据获得行李的重量,当超出免费行李的重量时,自动报警,实现行李限重检测功能。

此外,票证核验构件25的一体化设计,第一方面,在票证插入口251上部安装两个二维码识别器213,保证了车票信息的准确、快速识读;第二方面,经过仔细优化设计的票证插入口251,其开口宽度、深度、高度以及略为内倾的角度,可方便旅客简单插入,保证二维码和身份证信息的准确识读;第三方面,该票证核验构件25和安装在其上的二维码识别器213和身份证识别器212形成一个整体,方便独立安装调试,安装调试好后再一次性固定于闸机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后台辅助识别控制,即后台显示器 26,在满足进站条件,且票证相符情况下,当人脸比对不成功时,可自动进行后台辅助识别控制,如人工判断是本人,则远程控制人证比对结果为强制成功状态,进而控制闸机放行,进一步地,可设置如超过指定的时间或比对次数后人脸比对仍不成功时,方才自动控制人工进行二次介入判断,超时时间或比对次数允许用参数进行灵活调整,在旅客通过闸机通道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做为限高、限重的后台辅助识别控制,供车站工作人员进行人工介入管理,提高限高、限重功能的现场使用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名制核验闸机,如图3所示,该实名制检验闸机包括:闸门31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实名制核验系统 32;

闸门31与实名制核验系统32中的控制装置321连接,用于根据控制装置321所发送的放行指令,执行打开闸门的动作。

当核验通过时,控制装置321控制闸门31打开,允许旅客通行,当核验结果为无权通过时,控制闸门31关闭。

参见图4所示,具体的实名制核验闸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控制装置接收二维码识别器所发送的车票信息,判断当前车票是否符合进站条件,比如,车次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提示取出车票;与此同时,控制装置还接收身份证识别器所发送的身份证信息,进一步判断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进一步抓取摄像头所采集的旅客面部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比对,判断身份证信息和面部图像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否,则将上述身份证信息和面部图像信息发送给后台显示器,以使工作人员进行后台辅助识别,当人证票三者完全符合时,控制装置控制闸门开启,使旅客通过闸门,可选择的,必须在车票和身份证从票证检验构件的票证插入口处拿走后,闸门方才开启,以避免旅客遗忘车票和身份证。进一步的,通行状态检测装置进行通行状态检测,具体的,将通过多组红外光幕实时获取旅客通过闸机通道时对光幕的遮挡点位矩阵,以及通过称重传感器获取的行李质量,实时发送给控制装置,进一步形成遮挡位置变化和称重检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据,智能判断出旅客的通行状况:行进方向、进入时间、离开时间、精确分离识别前后旅客,并进一步分离识别出儿童、行李、尾随,当儿童高度低于1.2米时,自动允许作为免费携带的一个儿童通行;对识别出的行李根据其质量,判断是否超重,如果是,自动报警;如果识别出有尾随的情况,自动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实名制核验闸机,能够一体化完成免费儿童限高检测、免费行李超重检测,同时特殊设计的票证核验构件,使用方便,而且加入了后台显示器,以实现人工辅助识别控制,解决自动人脸比对经常造成通道拥堵的问题。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处理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