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验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145发布日期:2019-02-15 20:5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验钞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验钞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验钞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验钞机的功能也日益强大起来。验钞机是一种自动清点钞票数目的机电一体化装置,一般带有伪钞识别功能,集计数和辨伪钞票于一身的机器。现有的验钞机通常采用磁性检测,而现有的磁性检测机构通常需要人工将钞票送入磁性检测机构进行磁性检测,检测完毕后,再通过人工将钞票从磁性检测机构中取出,整个过程耗时耗力,降低了检测速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验钞机,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检测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验钞机,包括送钞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送钞装置设有进钞口和出钞口,所述显示装置与送钞装置的出钞口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送钞装置包括底壳、机架、电机、前轴、后轴和面壳,机架安装在底壳上,前轴和后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机架转动连接;机架设有进钞口和出钞口,前轴和后轴均与进钞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前轴布置在机架的进钞口处,后轴布置在机架的出钞口处,前轴和后轴通过多根送钞皮带连接;电机安装在底壳内,电机的转轴安装有齿轮,前轴的一端设有皮带轮,齿轮和皮带轮通过带齿皮带连接;面壳扣接在底壳上,面壳对应送钞皮带处设有镂空,使机架的送钞皮带凸出面壳的镂空处;显示装置与面壳靠出钞口端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显示装置上对应前轴和后轴处分别安装有轴向转动连接的前压钞轮和后压钞轮,显示装置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钞票磁性的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前轴上设有多个从动轮,多个从动轮与后轴通过多根送钞皮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壳、LCD液晶显示板、接收PCB板和显示底壳,LCD液晶显示板安装在显示面壳上,接收PCB板安装在显示底壳上,显示面壳和显示底壳扣接;显示面壳对应LCD液晶显示板处设有镜片;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磁头盖和检测磁头,磁头盖安装在接收PCB板上,检测磁头安装在磁头盖内,检测磁头用于检测送钞皮带上钞票的磁性;检测磁头与LCD液晶显示板均与接收PCB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示底壳对应前轴和后轴处分别设有轴向转动连接的前压钞轴和后压钞轴,前压钞轴对应送钞皮带处设有前压钞轮,后压钞轴对应送钞皮带处设有后压钞轮;前压钞轮和后压钞轮均凸出显示底壳且与对应的送钞皮带接触。

优选地,所述显示底壳对应出钞口的两端均设有同中心轴的凸柱,显示底壳的两个凸柱与面壳轴向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面壳靠进钞口处设有钞票定位装置,钞票定位装置包括定钞压块底壳、磁铁和定钞压块面壳,定钞压块面壳与定钞压块底壳扣接,磁铁安装在定钞压块底壳上;钞票定位装置通过磁铁布置在面壳靠进钞口处。

优选地,新型验钞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和PCB主板,电源、电机和显示装置均与PCB主板电连接,PCB主板上设有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带齿皮带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带动前轴转动,前轴通过送钞皮带带动后轴转动;当需要验钞的时候,将钞票的一端放在面壳靠进钞口处,再给钞票施加一个推力,钞票将被送入送钞皮带与前压钞轮之间且跟随送钞皮带移动;然后检测装置对送钞皮带上的钞票进行磁性检测,并检测后的信号传递给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对检测后的信号分析后显示出验钞的结果;待检测后,钞票随送钞皮带在出钞口送出;整个过程省时省力,操作方便,提高了检测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前压钞轮和后压钞轮的设计,可极大地降低钞票在送钞装置和显示装置之间发生弯曲而出现卡带的现象,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去掉面壳和显示面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施例去掉面壳和显示面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施例机架和底壳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送钞装置和底壳装配后去掉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送钞装置,11-底壳,12-机架,121-进钞口,122-出钞口,13-电机,131-齿轮,14-前轴,141-皮带轮,142-从动轮,15-后轴,16-面壳,161-镂空,17-送钞皮带,18-带齿皮带,2-显示装置,21-显示面壳,22-LCD液晶显示板,23-接收PCB板,24-显示底壳,241-前压钞轴,242-后压钞轴,243-前压钞轮,244-后压钞轮,245-凸柱,25-镜片,26-磁头盖,3-钞票定位装置,31-定钞压块底壳,32-磁铁,33-定钞压块面壳,4-控制装置,41-电源,42-PCB主板,43-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验钞机,包括送钞装置1和显示装置2;送钞装置1设有进钞口121和出钞口122,显示装置2与送钞装置1的出钞口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送钞装置1包括底壳11、机架12、电机13、前轴14、后轴15和面壳16,机架12安装在底壳11上,前轴14和后轴15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机架12转动连接;机架12设有进钞口121和出钞口122,前轴14和后轴15均与进钞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前轴14布置在机架12的进钞口121处,后轴15布置在机架12的出钞口122处,前轴14和后轴15通过多根送钞皮带17连接;电机13安装在底壳11内,电机13的转轴安装有齿轮131,前轴14的一端设有皮带轮141,齿轮131和皮带轮141通过带齿皮带18连接;面壳16扣接在底壳11上,面壳16对应送钞皮带17处设有镂空161,使机架12的送钞皮带17凸出面壳16的镂空处;显示装置2与面壳16靠出钞口端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显示装置2上对应前轴14和后轴15处分别安装有轴向转动连接的前压钞轮243和后压钞轮244,显示装置2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钞票磁性的检测装置。通过电机13带动齿轮131转动,齿轮131通过带齿皮带18带动皮带轮141转动,皮带轮141带动前轴14转动,前轴14通过送钞皮带17带动后轴15转动;当需要验钞的时候,将钞票的一端放在面壳16靠进钞口处,再给钞票施加一个推力,钞票将被送入送钞皮带17与前压钞轮243之间且跟随送钞皮带17移动;然后检测装置对送钞皮带17上的钞票进行磁性检测,并检测后的信号传递给显示装置2,显示装置2对检测后的信号分析后显示出验钞的结果;待检测后,钞票随送钞皮带17在出钞口送出;整个过程省时省力,操作方便,提高了检测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前压钞轮243和后压钞轮244的设计,可极大地降低钞票在送钞装置1和显示装置2之间发生弯曲而出现卡带的现象,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施中,前轴14上设有多个从动轮142,多个从动轮142与后轴通过多根送钞皮带17连接。从动轮142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送钞皮带17的传送速度,保证了检测装置对钞票的有效地检测时间。

本实施中,显示装置2包括显示面壳21、LCD液晶显示板22、接收PCB板23和显示底壳24,LCD液晶显示板22安装在显示面壳21上,接收PCB板23安装在显示底壳24上,显示面壳21和显示底壳24扣接;显示面壳21对应LCD液晶显示板22处设有镜片25;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磁头盖26和检测磁头,磁头盖26安装在接收PCB板23上,检测磁头安装在磁头盖26内,检测磁头用于检测送钞皮带17上钞票的磁性;检测磁头与LCD液晶显示板22均与接收PCB板23电连接。检测磁头将送钞皮带17上钞票的磁性检测信号传递给接收PCB板23,接收PCB板23对磁性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后,将分析后的结果传递给LCD液晶显示板22显示出来。

本实施中,显示底壳24对应前轴14和后轴15处分别设有轴向转动连接的前压钞轴241和后压钞轴242,前压钞轴241对应送钞皮带处设有前压钞轮243,后压钞轴242对应送钞皮带处设有后压钞轮44;前压钞轮243和后压钞轮244均凸出显示底壳24且与对应的送钞皮带17接触。前压钞轮243和后压钞轮244的设计,便于对送钞皮带17的检验钞票进行有效地压靠,保证了检验钞票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中,显示底壳24对应出钞口的两端均设有同中心轴的凸柱245,显示底壳24的两个凸柱245与面壳16轴向转动连接。当新型验钞机在验钞过程中出现卡带的现象时,可以直接将显示装置向上翻转,便于清理卡住的钞票,操作便捷,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施中,面壳16靠进钞口处设有钞票定位装置3,钞票定位装置3包括定钞压块底壳31、磁铁32和定钞压块面壳33,定钞压块面壳33与定钞压块底壳31扣接,磁铁32安装在定钞压块底壳31上;钞票定位装置3通过磁铁32布置在面壳16靠进钞口处。根据钞票纸张的宽度,可以通过磁铁32调整钞票定位装置3在面壳16上的相对位置,使钞票定位装置3与面壳16形成的宽度与钞票的尺寸相对应,避免钞票在面壳16上随意散落的现象。

本实施中,新型验钞机还包括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包括电源41和PCB主板42,电源41、电机13和显示装置2均与PCB主板42电连接,PCB主板42上设有电源开关43。电源41便于给PCB主板42、电机13和显示装置2供电,电源开关43便于控制新型验钞机的工作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