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3434发布日期:2019-04-13 00:0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金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



背景技术:

自动存取款机又称ATM,因大部分用于取款,又称自动取款机,它是一种高度精密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利用磁性代码卡或智能卡实现金融交易的自助服务,代替银行柜面人员的工作,可提取现金、查询存款余额、进行账户之间资金划拨、余额查询等工作,还可以进行现金存款、存折补登、中间业务等工作。

目前,ATM机的暂存部故障时,需要将暂存部的维护转盘手动压入使得维护转盘与转轴卡接并旋转,比较费力,无法快速旋转,不便于维护。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ATM机的暂存部出现故障后转动暂存部不方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包括暂存部和旋钮结构,所述旋钮结构固定设置在暂存部的一侧,所述旋钮结构一侧的中心与暂存部内设有的卷钞鼓的转轴连接,所述旋钮结构由保护盖、转动座和连接环组成,所述转动座的一端与卷钞鼓的转轴连接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固定套设在转动座外圆周的另一端,所述转动座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转动座另一侧的中部设置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侧和第二限位孔的内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簧珠,所述转动座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侧穿插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穿插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螺纹头,所述第一转杆底部的两侧和螺纹头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珠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盖的内圆周与连接环的外圆周卡合连接,且所述保护盖的外圆周均匀分布有防滑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圆周与第一转杆的底端相匹配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孔内部的两个弹簧珠分别与第一转杆两侧的两个弹珠孔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圆周与第二转杆的底端相匹配设置,且所述第二限位孔内部的两个弹簧珠分别与螺纹头两侧的两个弹珠孔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孔内侧的底部为无螺纹段,所述螺纹头与螺纹孔内侧的螺纹段相匹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头的外径大于螺纹孔的无螺纹段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通过设有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便于利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配合使用对转动座进行转动,从而对暂存部进行维护,防止暂存部故障后长时间停止工作而影响ATM的工作,且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既可以分别插在转动座的两侧进行使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还可以连接成更长的杆插在转动座上使用,从而达到更省力的目的;

2.该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通过设有的保护盖,便于与连接环连接配合对转动座及转动座上的部件进行保护,防止暂存部正常工作使转动座转动时部件从转动座脱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的旋钮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的转动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的第二限位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暂存部;2、卷钞鼓;3、旋钮结构;301、保护盖;302、转动座;303、连接环;4、第一限位孔;5、弹簧珠;6、圆槽;7、第一转杆;701、螺纹孔;8、第二转杆;801、螺纹头;9、第二限位孔;10、弹珠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ATM暂存部维护开关,包括暂存部1和旋钮结构3,旋钮结构3固定设置在暂存部1的一侧,旋钮结构3一侧的中心与暂存部1内设有的卷钞鼓2的转轴连接,旋钮结构3由保护盖301、转动座302和连接环303组成,转动座302的一端与卷钞鼓2的转轴连接固定连接,连接环303固定套设在转动座302外圆周的另一端,转动座302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孔4,转动座302另一侧的中部设置第二限位孔9,第一限位孔4的内侧和第二限位孔9的内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簧珠5,转动座302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圆槽6,圆槽6的内侧穿插设置有第一转杆7,第一转杆7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孔701,螺纹孔701的内侧穿插设置有第二转杆8,第二转杆8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螺纹头801,第一转杆7底部的两侧和螺纹头801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珠孔10,通过设有的第一转杆7和第二转杆8,便于利用第一转杆7和第二转杆8配合使用对转动座302进行转动,从而对暂存部1进行维护,防止暂存部1故障后长时间停止工作而影响ATM的工作,且第一转杆7和第二转杆8既可以分别插在转动座302的两侧进行使用,第一转杆7和第二转杆8还可以连接成更长的杆插在转动座302上使用,从而达到更省力的目的。

其中,保护盖301的内圆周与连接环303的外圆周卡合连接,且保护盖301的外圆周均匀分布有防滑纹路,保护盖301可与连接环303连接配合对转动座302及转动座302上的部件进行保护,防止暂存部1正常工作使转动座302转动时部件从转动座302上脱出,且防滑纹路可方便保护盖301与连接环303的脱离。

其中,第一限位孔4的内圆周与第一转杆7的底端相匹配设置,且第一限位孔4内部的两个弹簧珠5分别与第一转杆7两侧的两个弹珠孔10位置相对应,使第一转杆7可卡在第一限位孔4中而方便对转动座302进行转动。

其中,第二限位孔9的内圆周与第二转杆8的底端相匹配设置,且第二限位孔9内部的两个弹簧珠5分别与螺纹头801两侧的两个弹珠孔10位置相对应,使螺纹头801可卡在第二限位孔9中,从而方便第二转杆8对转动座302进行转动。

其中,螺纹孔701内侧的底部为无螺纹段,螺纹头801与螺纹孔701内侧的螺纹段相匹配设置,使第一转杆7和第二转杆8可拼接成更长的杆,更加省力。

其中,螺纹头801的外径大于螺纹孔701的无螺纹段直径,更方便将第二转杆8从第一转杆7的螺纹孔701中取出。

工作时,由于旋钮结构3是与暂存部1的卷钞鼓2直接连接,在暂存部1发生故障时,需要手动转动卷钞鼓2,此时可利用保护盖301的防滑纹路将保护盖301与连接环303脱离,从而露出转动座302,再利用螺纹头801将第二转杆8从第一转杆7的螺纹孔701中取出,取出第二转杆8后,再单指插入螺纹孔701中将第一转杆7从圆槽6中取出,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将螺纹头801与螺纹孔701螺纹连接,从而使第一转杆7和第二转杆8连接成更长的杆,再将第一转杆7一端插入第一限位孔4,或者将螺纹头801插入第二限位孔9,使弹珠孔10与弹簧珠5卡紧,即可利用第一转杆7和第二转杆8拼接的长杆对转动座302进行转动,更佳省力,还可以分别将第一转杆7和第二转杆8的螺纹头801插入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9中,从而利用第一转杆7和第二转杆8同时作用,更方便对转动座302进行转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