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0962发布日期:2019-04-17 00:0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启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新型身份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手机身份识别、房门身份识别、业务身份识别等。通常,在现有应用中,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安全保障出现,设计者将人脸识别装置加入原有设备中,同时将人脸识别系统与原有设备系统融合在一起,改变了原有设备系统的运行方式,令人脸识别系统与原有设备系统无法分离。例如:将人脸识别系统应用至银行的ATM取款机上,客户取款时,需要对人脸进行识别,当识别通过后,即可直接进行取款操作,而无需再次进行银行卡密码的输入,此时,人脸识别技术代替了原有银行卡密码的作用,显然由于人脸识别系统的介入,直接造成了人脸识别系统与银行业务系统对接,改变了原有银行业务系统的运行方式。

本申请人在运用现有人脸识别系统设置方法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加入会直接改变原有设备系统的运行方式,令人脸识别系统无法与原有设备系统相分离,既增加了双方系统的维护难度,又在无形中增加了原有设备的使用潜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以解决现有人脸识别系统与原有设备系统无法解耦工作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包括:原有设备系统,还包括:外接于所述原有设备系统的智能启动系统;

所述智能启动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摄像装置、身份识别单元和启动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以及所述启动单元相连接;

所述启动单元与所述原有设备系统外接;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还包括:静态识别单元和动态识别单元;

所述启动单元还包括:手动开关和解锁单元。

可选地,所述动态识别单元还包括:距离识别单元和角度识别单元。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计数单元;

所述计数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锁定单元;

所述锁定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单元;

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可旋转的摄像头。

由以上技术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包括:原有设备系统,还包括:外接于所述原有设备系统的智能启动系统;所述智能启动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摄像装置、身份识别单元和启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以及所述启动单元相连接;所述启动单元与所述原有设备系统外接;所述身份识别单元还包括:静态识别单元和动态识别单元。使用时,将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启动系统外接于原有设备系统,保证智能启动系统与原有设备系统的解耦工作。如果有相关人员出现在摄像装置的拍摄范围内,身份识别单元则会识别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例如人脸信息。如果相关人员是站定在摄像装置前,则身份识别单元启动静态识别单元进行识别;如果相关人员在摄像装置前不断移动,则身份识别单元启动动态识别单元进行识别。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到的身份信息,在内部进行信息匹配,如果信息匹配成功,则下达启动指令至启动单元,此时,相关人员可以正常操作原有设备系统;如果信息匹配不成功,则下达关闭指令至启动单元,此时,相关人员不可以对原有设备系统进行任何操作,直至身份识别通过为止。其中,启动单元可以是通过开启解锁单元,自动启动原有设备系统,也可以是通过手动开关,例如按钮、语音或钥匙启动原有设备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中动态识别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其中,1-控制单元,2-摄像装置,3-身份识别单元,31-静态识别单元,32-动态识别单元,321-距离识别单元,322-角度识别单元,4-启动单元,41-手动开关,42-解锁单元,5-原有设备系统,6-计数单元,7-锁定单元,8-报警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包括:原有设备系统5,还包括:外接于所述原有设备系统5的智能启动系统;

所述智能启动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摄像装置2、身份识别单元3和启动单元4;

所述控制单元1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2、所述身份识别单元3以及所述启动单元4相连接;

所述启动单元4与所述原有设备系统5外接;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3还包括:静态识别单元31和动态识别单元32。

使用时,将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启动系统外接于原有设备系统5,保证智能启动系统与原有设备系统5的解耦工作。如果有相关人员出现在摄像装置2的拍摄范围内,其中,摄像装置2可以为具有拍照、录像功能的装置。身份识别单元3则会识别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例如人脸信息。如果相关人员是站定在摄像装置2前,则身份识别单元3启动静态识别单元31进行识别;如果相关人员在摄像装置3前不断移动,则身份识别单元启动动态识别单元32进行识别。两种识别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控制单元1根据识别到的身份信息,在内部进行信息匹配,如果信息匹配成功,则下达启动指令至启动单元4,此时,相关人员可以正常操作原有设备系统5;如果信息匹配不成功,则下达关闭指令至启动单元4,此时,相关人员不可以对原有设备系统5进行任何操作,直至身份识别通过为止。其中,启动单元4可以是通过开启解锁单元42,自动启动原有设备系统5,也可以是通过手动开关41,例如按钮、语音或钥匙启动原有设备系统5。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与原有设备系统实现了完全解耦,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系统正常操作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识别功能,同时有效提高了原有设备系统的使用安全系数。

例如:将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启动系统外接于银行的ATM取款机系统,客户取款时,摄像装置2对客户的人脸进行身份识别,如果身份识别通过,则开启启动单元4,此时,客户能够正常使用ATM取款机,在输入框输入银行卡密码,进行各种业务操作;如果身份识别未通过,则关闭启动单元4,此时,客户不能使用ATM取款机。这样,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启动系统不会与银行业务系统直接对接,不会为银行业务与用户操作增加负担,保证原有操作;而且,相当于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他人无法盗取的密码,即“人脸”,即使客户的银行卡丢失,即使拾卡人知道银行卡的密码,只要不是本人操作,就无法通过身份识别单元3的人脸识别检验,有效保证客户的用卡安全。

请参见图2,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中动态识别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地,所述动态识别单元32还包括:距离识别单元321和角度识别单元322。

相关人员在身份识别单元3附近移动时,需要依靠动态识别单元32进行身份识别,在动态识别单元32工作的同时,开启距离识别单元321和角度识别单元322,利用距离识别单元321和角度识别单元322识别相关人员到摄像装置2的距离和角度,只有当距离和角度符合预设距离和预设角度范围时,动态识别单元32才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身份信息录入,例如识别所拍摄到的图像或者视频的信息;如果距离和角度中任一不符合预设距离和预设角度范围,则动态识别单元32不进行识别工作。这样能够避免智能启动系统长时间保持在识别状态,避免浪费电能,且同时延长智能启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计数单元6;所述计数单元6与所述控制单元1相连接。

由于光线、物体遮挡等造成的当相关人员无法通过身份识别单元3的情况时,需要为相关人员提供再次识别的机会,但是同样为了避免过多且长时间的针对某一相关人员进行重复识别对智能启动系统带来识别负担,以及对原有设备系统带来安全风险,需要对识别次数进行限定。通过计数单元6对相关人员的识别次数进行计数,如果识别次数达到预设次数,而相关人员仍然无法通过身份识别,则直接关闭启动单元4,相关人员将无法使用原有设备系统5。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锁定单元7;所述锁定单元7与所述控制单元1相连接。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当相关人员多次识别之后,仍然无法通过识别,说明相关人员对系统安全存在潜在威胁。此时,控制单元1启动锁定单元7,将原有设备系统5被锁定。可以是令相关人员短时间内无法进行在智能启动系统和原有设备系统5上均无法进行任何操作,或者令原有设备系统5停止正常工作,或者甚至令原有设备系统5启动内部保护程序,清除重要文件等。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单元8;所述报警单元8与所述控制单元1相连接。

为了能够引起周边安保设施的注意,一旦相关人员无法通过身份识别单元3的身份识别,则控制单元1开启报警单元8,报警单元8可以控制警示灯闪烁,或者警笛鸣响,或者通知安保人员。

可选地,所述摄像装置2包括可旋转的摄像头。

摄像头具有可旋转性,能够扩大人脸识别的范围,减少人脸被遮挡的情况,降低身份识别单元4的识别难度,进而提高识别效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包括:原有设备系统5,还包括:外接于所述原有设备系统5的智能启动系统;所述智能启动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摄像装置2、身份识别单元3和启动单元4;所述控制单元1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2、所述身份识别单元3以及所述启动单元4相连接;所述启动单元4与所述原有设备系统5外接;所述身份识别单元3还包括:静态识别单元31和动态识别单元32。

使用时,将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启动系统外接于原有设备系统5,保证智能启动系统与原有设备系统5的解耦工作。如果有相关人员出现在摄像装置2的拍摄范围内,其中,摄像装置2可以为具有拍照、录像功能的装置。身份识别单元3则会识别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例如人脸信息。如果相关人员是站定在摄像装置2前,则身份识别单元3启动静态识别单元31进行识别;如果相关人员在摄像装置3前不断移动,则身份识别单元启动动态识别单元32进行识别。两种识别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控制单元1根据识别到的身份信息,在内部进行信息匹配,如果信息匹配成功,则下达启动指令至启动单元4,此时,相关人员可以正常操作原有设备系统5;如果信息匹配不成功,则下达关闭指令至启动单元4,此时,相关人员不可以对原有设备系统5进行任何操作,直至身份识别通过为止。其中,启动单元4可以是通过开启解锁单元42,自动启动原有设备系统5,也可以是通过手动开关41,例如按钮、语音或钥匙启动原有设备系统5。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设备的智能启动系统与原有设备系统实现了完全解耦,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系统正常操作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识别功能,有效提高了原有设备系统的使用安全系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