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装置及自动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0880发布日期:2020-10-28 12:4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出货装置及自动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货装置及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自动售货机,是一种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节省人力和方便交易等诸多优势的自助设备,由于各种杂货、果蔬和饮料等商品均可以在自动售货机中完成售卖,因此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售货机,其基本工作过程为:自动售货机的推货机构将货道中的货物推送至货斗中,货斗在递送装置的带动下到达出货口,用户直接通过出货口将货斗中的货物拿走,完成购买。这种自动售货机虽然实现了货物的自动售卖,但是,这种结构形式不利于自动售货机内部环境的封闭,特别是具有制冷或制热功能的自动售货机,在取货操作时极易出现冷气或热气的大量流失,从而增加了整个自动售货机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货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提供的自动售货机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出货装置,包括壳体、均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入货门和取货门,以及锁紧机构,其中,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纳货物的货仓、用于输入货物的入货口和用于取走货物的取货口,所述入货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入货口,所述取货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取货口;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并具有第一锁紧状态和第二锁紧状态;

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第一锁紧状态时,所述锁紧机构将所述取货门锁定于关闭位置并解除对所述入货门的位置锁定;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第二锁紧状态时,所述锁紧机构将所述入货门锁定于关闭位置并解除对所述取货门的位置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联动件,所述联动件与所述取货门传动连接;

当所述取货门位于关闭位置时,联动件位于第一位置,解除对所述入货门的位置锁定;当所述取货门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联动件位于第二位置,将位于关闭位置的所述入货门的位置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入货门和所述取货门均与所述壳体枢接;

所述联动件包括挡件和与所述挡件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取货门包括用于关闭所述取货口的门板以及与所述门板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通过取货门转轴枢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取货门传动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取货门转轴间隔设置,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导向槽插接;

当所述取货门绕所述取货门转轴转动打开时,所述驱动杆沿所述导向槽移动,并带动所述联动件移动至第二位置,使所述挡件进入所述入货门的打开路径;当所述取货门绕所述取货门转轴转动关闭时,所述驱动杆沿所述导向槽移动,并带动所述联动件移动至第一位置,使所述挡件退出所述入货门的打开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挡件包括倾斜设置的挡板,当所述联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挡板被配置为引导货物进入所述货仓。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连杆、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所述连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侧壁开设有引导槽,其中,所述驱动杆设置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定位轴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一定位轴穿过所述引导槽后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定位轴固定设置于所述侧壁,且所述第二定位轴与所述限位槽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锁紧件和锁紧驱动组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锁紧驱动组件与所述锁紧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锁紧件与位于第一位置的所述联动件配合或分离;

当所述锁紧件与位于第一位置的所述联动件配合时,可将联动件锁定于第一位置;当所述锁紧件与位于第一位置的所述联动件分离时,可解除对所述联动件的位置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取货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被配置为使所述取货门具有关闭所述取货口的趋势;

和/或,所述入货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被配置为使所述入货门具有关闭所述入货口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出货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货仓中,用于检测所述货仓内是否存在货物;

和/或,所述出货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当所述取货门关闭时,所述取货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配合,当所述取货门打开时,所述取货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分离;

和/或,所述出货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当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联动件配合时,所述锁紧件上的检测部与所述第三传感器配合而与所述第四传感器分离;当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联动件分离时,所述锁紧件上的检测部与所述第三传感器分离而与所述第四传感器配合。

本发明出货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壳体、入货门、取货门和锁紧机构,其中,壳体设有货仓、入货口和出货口,货仓用于容纳货物,入货口用于将货物输入货仓,出货口用于将位于货仓的货物取走。入货门活动地设置于壳体,用于在入货时打开入货口和在取货时关闭入货口;取货门也活动地设置于壳体,用于在入货时关闭取货口和在取货时打开取货口。锁紧机构设置于壳体,且具有将取货门锁定于关闭位置并解除对入货门的位置锁定的第一锁紧状态,以及将入货门锁定于关闭位置并解除对取货门的位置锁定的第二锁紧状态。

该出货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入货时,锁紧机构处于第一锁紧状态,此时,入货门为自由状态,取货门为锁定状态,使得货物可经入货门进入货仓中;出货时,锁紧机构处于第二锁紧状态,此时,入货门为锁定状态,取货门为自由状态,用户可通过打开取货门将位于货仓中的货物取走。

该出货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无论是入货还是出货,入货门和取货门两者中总有一个处于关闭位置,且位置被锁定,如此使得使用该出货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环境能够始终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柜体内部环境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对流,从而有效地阻隔了内外环境的热交换,改善了相关技术提供的自动售货机中存在的能耗高现象。而且,这种设置形式的出货装置,还提高了安全防盗性能,降低了出货装置内部件被不法分子损坏的风险,从而减少了经济损失。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以解决相关技术提供的自动售货机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包括柜体和上述出货装置,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货架和货斗,所述出货装置设置于所述柜体的表面;所述货斗用于将所述货架上的货物送给所述出货装置,且所述货斗被配置为在向所述出货装置输送货物时驱动所述入货门打开所述入货口。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售货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货斗向所述出货装置输送货物时,控制所述出货装置的所述锁紧机构处于第一锁紧状态,以及在用户取货时,控制所述出货装置的所述锁紧机构处于第二锁紧状态。

本发明自动售货机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自动售货机中设置上述出货装置,相应地,该自动售货机具有上述出货装置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在柜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在柜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的递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在待机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在入货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在出货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货装置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省略入货门);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货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货装置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省略第一限位板、壳体和入货门);

图11为图10中出货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出货装置在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货装置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省略出货装置的下部分);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货装置的锁紧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柜体;110-柜门;120-摄像头;130-人机交互装置;111-玻璃窗;

200-货架;210-货道;

300-货斗;310-翻转体;320-框架;

400-递送装置;410-上支撑件;420-下支撑件;430-活动件;440-第一驱动机构;450-第二驱动机构;441-第一电机;442-第一带传动组件;451-第二电机;452-第二带传动组件;

500-出货装置;510-壳体;520-入货门;530-取货门;540-第一传感器;550-第一弹簧;560-联动件;570-锁紧件;580-锁紧驱动组件;590-第二传感器;050-锁紧机构;

511-入货口;512-货仓;513-扫码模块;514-取货口;515-磁钢;516-第一侧板;517-第二侧板;518-第一限位板;519-第二限位板;

531-门板;532-侧壁;533-取货门转轴;534-引导槽;535-凹槽;

561-挡板;562-侧板;563-导向槽;564-驱动杆;565-连杆;566-第一定位轴;567-限位槽;568-第二定位轴;569-配合部;051-挡件;

571-第一导向槽;572-第二导向槽;573-定位柱;574-检测部;

581-锁紧电机;582-蜗杆;583-蜗轮;584-第三传感器;585-第四传感器;586-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竖直”、“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在柜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在柜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售货机,包括柜体100和出货装置500,具体地,柜体100的内部设置有货架200和货斗300,出货装置500设置于柜体100的表面。其中,货斗300用于将货架200上的货物递送至出货装置500的入货口511处,并可向出货装置500输送货物,且货斗300可在输送货物时驱动出货装置500的入货门520打开入货口511。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在待机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在入货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在出货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出货装置500,具体地,该出货装置500包括壳体510、均活动地设置于壳体510的入货门520和取货门530,以及锁紧机构050,其中,壳体510设有用于容纳货物的货仓512、用于输入货物的入货口511和用于取走货物的取货口514,入货门520用于打开或关闭入货口511,取货门530用于打开或关闭取货口514;锁紧机构050设置于壳体510,并具有第一锁紧状态和第二锁紧状态。

请继续参照图5,在待机状态下,入货门520和取货门530均处于关闭位置,锁紧机构050处于将取货门530锁定于关闭位置并解除对入货门520的位置锁定的第一锁紧状态,使得当入货时,入货门520可在货斗300或货物的驱动作用下将入货口511打开至图6的位置;当货物自入货口511输入至货仓512中之后,锁紧机构050将处于第二锁紧状态,此时,入货门520为锁定状态而取货门530为自由状态,从而使得用户可通过打开取货门530将位于货仓512中的货物取走,如图7所示。

该出货装置500在工作过程中,无论是入货还是出货,入货门520和取货门530两者中总有一个处于关闭位置,且位置被锁定,如此使得使用该出货装置500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环境能够始终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柜体100内部环境与外界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有效地阻隔了内外环境的热交换,改善了相关技术提供的自动售货机中存在的能耗高现象。而且,这种设置形式的出货装置500,还提高了安全防盗性能,降低了出货装置500内部件被不法分子损坏的风险,从而减少了经济损失。

请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货架200包括多个货道210,并且,在柜体100的内部还设置有与货斗300传动连接的递送装置400,递送装置400用于驱动货斗300在柜体100内移动,以使货斗300与货道210相对,接收由货道210输出的货物,并使货斗300与出货装置500的入货口511相对,以实现将货斗300中的货物向出货装置500的入货口511的输送。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货机的递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具体地,递送装置400可以包括上支撑件410、下支撑件420、活动件430、第一驱动机构440和第二驱动机构450,其中,上支撑件410和下支撑件420沿竖直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活动件430活动地设置于上支撑件410和下支撑之间,第一驱动机构440传动连接在活动件430与下支撑件420之间,用于驱动活动件430沿水平方向移动,货斗300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50传动连接在活动件430上,以在第二驱动机构450的驱动下,实现货斗300相对于柜体100在竖直方向的移动。

具体地,第一驱动机构440包括第一电机441和第一带传动组件442,其中,第一电机441安装于下支撑件420,并与第一带传动组件442传动连接,第一带传动组件442中的两个带轮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活动件430固定连接在第一带传动组件442的传动带上,从而实现货斗300的水平移动。类似地,第二驱动机构450包括第二电机451和第二带传动组件452,其中,第二电机451安装于活动件430,并与第二带传动组件452传动连接,第二带传动组件452中的两个带轮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货斗300固定连接在第二带传动组件452的传动带上,从而实现货斗300的竖直移动。如此,即实现了货斗300在柜体100内的水平和竖直移动,进而可实现货物的递送操作。

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货斗300可以包括框架320和与框架320枢接的翻转体310,框架320与第二带传动组件452的传动带固定连接,翻转体310的枢接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翻转体31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翻转体310可绕枢接轴转动,具有接货位置和出货位置,当翻转体310位于接货位置时,翻转体310的上端开口朝上,下端开口与框架320的底板相对,由货道210输出的货物可由翻转体310的上端开口落入翻转体310中,并落在框架320的底板上,当翻转体310位于出货位置时,翻转体310的下端开口向入货口511方向转动,翻转体310驱动入货门520打开,翻转体310内的货物由入货口511滑进货仓512内。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该自动售货机还可以包括枢接于柜体100的柜门110和设置于柜门110的人机交互装置130。利用人机交互装置130,可实现用户向该自动售货机的购买指令输入,自动化程度较高,方便快捷。当需要补货以及进行维护时,工作人员可打开柜门110进行操作,维护便捷。人机交互装置130的具体工作原理同相关技术中的人机交互装置,在此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照图1,具体地,柜门110上还可以设置玻璃窗111,利用玻璃窗111,用户可直观地看到柜体100内待售货物的数量及情况,方便用户根据需要进行选取,大大提升了用户的购买体验。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该自动售货机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柜体100顶部的摄像头120。通过设置摄像头120,可实现对自动售货机周围环境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不法分子的恶意破坏,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自动售货机的安全性。

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出货装置500上还可以设置扫码模块513。当用户利用人机交互装置130完成向自动售货机的指令输入后,可通过扫码模块513实现对所购买货物的付款操作,方便快捷。扫码模块513的工作原理同相关技术中的扫码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出货装置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省略入货门520),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出货装置的结构侧视图,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出货装置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省略第一限位板、壳体510和入货门520),图11为图10中出货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中出货装置在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至图12所示,锁紧机构050可以包括联动件560,具体地,联动件560与取货门530传动连接。当取货门530位于图8、图9和图10中示出的关闭位置时,联动件560位于第一位置,解除对入货门520的位置锁定,此时,货斗300中的翻转体310可驱动入货门520转动打开,将货物输入至货仓512中;当取货门530位于图11和图12中示出的打开位置时,联动件560位于第二位置,将位于关闭位置的入货门520的位置锁定,阻止入货门520打开。

通过设置联动件560,使得在用户将取货门530打开时,锁紧机构050能够同时将入货门520的位置锁定,二者联动配合,不仅便于操作,且成本较低。

请继续参照图8至图12,本实施例中,入货门520和取货门530均与壳体510枢接。具体地,联动件560包括挡件051和与挡件051连接的侧板562,侧板562上设置有导向槽563;取货门530包括用于关闭取货口514的门板531以及与门板531连接的侧壁532,侧壁532通过取货门转轴533枢接于壳体510,锁紧机构050还包括与取货门530传动连接的驱动杆564,其中,驱动杆564与取货门转轴533间隔设置,且驱动杆564与导向槽563插接。

当取货门530绕取货门转轴533转动打开时,驱动杆564沿导向槽563移动,并带动联动件560移动至第二位置,使挡件051进入至入货门520的打开路径,此时,位于关闭位置的入货门520被挡件051阻挡,无法开启;当取货门530绕取货门转轴533转动关闭时,驱动杆564沿导向槽563移动,以带动联动件560移动至第一位置,使挡件051退出入货门520的打开路径,此时,挡件051解除对入货门520的位置锁定,使得入货门520可向货仓512方向转动开启,以打开入货口511。

请继续参照图12,本实施例中,门板531朝向外界的一面可以设置凹槽535,这样的设置,便于用户对取货门530进行施力,进而将取货门530打开,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购买体验。

请继续参照图5至图12,本实施例中,挡件051可以包括倾斜设置的挡板561,具体地,挡板561被配置为在联动件560位于第二位置时,可引导货物进入货仓512。也就是说,挡板561自下至上向货斗300的方向倾斜。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实现了对入货门520位置的锁定,另一方面,还实现了对入货过程中货物的引导,使得货物能够准确地掉落至货仓512中,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本实施例出货装置500的工作可靠性。

请继续参照图8,本实施例中,壳体510可以包括相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516和第二侧板517,以及垂直连接在第一侧板516和第二侧板517之间的第一限位板518,具体地,第一限位板518的下部与第一侧板516和第二侧板517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518的中部形成沉台,以使得第一限位板518的上部与第一侧板516和第二侧板517的边缘之间存在间隙,同时,第一侧板516和第二侧板517邻近第一限位板518的边缘处设有翻边,该翻边作为第二限位板519,联动件560在第一限位板518与第二限位板519之间上下移动。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对联动件560运动过程的导向,从而保证了联动件560对于入货门520位置锁定的可靠性。

请继续参照图5至图7,本实施例中,该出货装置5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壳体510的磁钢515,当入货门520关闭时,磁钢515与设置于入货门520自由端的磁性材料吸合,从而将入货门520稳定地固定在关闭入货口511的位置。这样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入货门520对挡板561运动过程的干涉,从而保证了挡板561对入货门520位置锁定的可靠性。

请继续参照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050还可以包括连杆565、第一定位轴566和第二定位轴568,连杆565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槽567,取货门530的侧壁532开设有引导槽534。具体地,驱动杆564设置于连杆565的第一端,第一定位轴566固定设置于连杆565的第二端,且第一定位轴566穿过引导槽534后固定设置于壳体510的第二侧板517上,第二定位轴568固定设置于取货门530的侧壁532,且第二定位轴568与限位槽567插接。

当取货门530绕取货门转轴533转动打开时,第一定位轴566在侧壁532上的引导槽534中移动,第二定位轴568在连杆565中部的限位槽567中移动,驱动杆564在侧板562上的导向槽563中移动,进而实现对联动件560在上下方向的驱动。这种传动结构的设置形式,实现了对联动件560移动距离的放大,使得取货门530转动开启较小的角度后便可实现挡板561的较大距离的上移,从而实现对入货门520位置的快速锁定。

图1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出货装置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省略出货装置500的下部分),图1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出货装置的锁紧机构05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照图8和图10,并结合图13和图14,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050还可以包括锁紧件570和锁紧驱动组件580,具体地,锁紧件570与壳体510活动连接,锁紧驱动组件580与锁紧件57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锁紧件570与位于第一位置的联动件560配合或分离。

当锁紧件570与位于第一位置的联动件560配合时,可将联动件560锁定于第一位置,从而将取货门530锁定于关闭位置,使得在外力作用下,取货门530无法被转动打开;当锁紧件570与位于第一位置的联动件560分离时,可解除对联动件560的位置锁定,从而使得取货门530可以被打开,而入货门520无法被打开。这样的设置,分别实现了对入货门520位置和取货门530位置的可靠锁定,有效地防止了入货门520和取货门530的意外打开,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出货装置500的工作可靠性。

请继续参照图13和图14,具体地,锁紧件570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571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槽572,壳体510上固设有两个定位柱573,两个定位柱573均插接在第一导向槽571中。锁紧驱动组件580包括安装于壳体510的锁紧电机581、由锁紧电机581驱动的蜗杆582、与蜗杆582啮合传动的蜗轮583以及偏心设置于蜗轮583的驱动轴586,其中,驱动轴586与第二导向槽572插接配合。

当需要将联动件560锁定于第一位置时,启动锁紧电机581,驱动蜗杆582转动,进而带动与蜗杆582啮合传动的蜗轮583转动;在蜗轮583转动的过程中,驱动轴586在第二导向槽572中移动,同时,在两个定位柱573的导向作用下,锁紧件570水平移动至与联动件560上的配合部569配合,从而实现对联动件560的锁定;当需要解除对联动件560在第一位置的锁定时,使锁紧电机581反向转动,从而使锁紧件570与联动件560上的配合部569分离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取货门530与壳体510之间可以设置第一弹簧550,其中,第一弹簧550用于使取货门530具有关闭取货口514的趋势。类似地,入货门520与壳体510之间可以设置第二弹簧(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二弹簧用于使入货门520具有关闭入货口511的趋势。

当用户完成取货后,取货门530在自身重力以及第一弹簧550的弹力作用下关闭,带动联动件560移动至第一位置,解除联动件560对入货门520的位置锁定。当货斗300将货物自入货口511输入至货仓512中后,货斗300对入货门520的驱动作用消失,入货门520在自身重力以及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将入货口511关闭。

请继续参照图5至图8,本实施例中,出货装置500还可以包括第一传感器540,具体地,第一传感器540设置在货仓512中,用于检测货仓512内是否存在货物。当第一传感器540检测到货仓512中存在货物时,第一传感器540向自动售货机的控制器(图未示出)输送相应的检测信号,控制器控制锁紧驱动组件580的锁紧电机581,驱动锁紧件570移动以与联动件560的配合部569分离,解除对联动件560的位置锁定,使得取货门530可转动打开。

这样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货物还未进入货仓512中取货门530便开启的情形,防止了误出货情形,进一步保证了本实施例出货装置500的工作可靠性。

具体地,第一传感器540可以设置在壳体510的侧壁532上,此时,第一传感器540为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包括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当光路被阻断时,光接收器未能接收到光发生器发出的光线,第一传感器540输出第一信号,例如高电平即表明货仓512中存在货物;当光路为完整光路时,光接收器接收到光发生器发出的光线,第一传感器540输出第二信号,例如低电平,即表明货仓512中不存在货物。

当然,第一传感器540也可以设置在壳体510的底壁上,此时,第一传感器540为重力传感器。当第一传感器540检测到的重力值超过设定值时,表明货仓512中存在货物;当第一传感器540检测到的重力值未超过设定值时,表明货仓512中不存在货物。

请继续参照图8和图13,本实施例中,出货装置500还可以包括第二传感器590,具体地,第二传感器590设置于壳体510。当取货门530关闭时,取货门530的感应部与第二传感器590配合,第二传感器590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据此控制锁紧驱动组件580的锁紧电机581工作,以驱动锁紧件570将联动件560锁定于第一位置。

此外,请继续参照图13和图14,本实施例中,该出货装置500还可以包括间隔设置于壳体510的第三传感器584和第四传感器585,当锁紧件570与联动件560配合时,锁紧件570上的检测部574与第三传感器584配合而与第四传感器585分离,第三传感器584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当锁紧件570与联动件560分离时,锁紧件570上的检测部574与第三传感器584分离而与第四传感器585配合,第四传感器585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

当第三传感器584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而第四传感器585未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时,表示此时入货门520处于可转动打开的自由状态,控制器据此可控制货斗300上的翻转体310的驱动机构(图未示出),从而控制其驱动翻转体310翻转出货;当第三传感器584未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而第四传感器585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时,表示此时挡板561上移将入货门520的位置锁定,入货门520无法被开启。这样的设置,有效地防止了入货门520处于锁定位置而翻转体310转动入货情形的发生,从而避免了翻转体310对入货门520及挡板561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控制器用于在货斗300向出货装置500输送货物时,控制锁紧机构050处于第一锁紧状态,以及在用户取货时,控制锁紧机构050处于第二锁紧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