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售药系统及其售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59398发布日期:2020-01-10 20:5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智能售药系统及其售药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售药系统及其售药方法。



背景技术: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人售货机已被广泛应用于罐装饮料、袋装食品等购买门槛低、易于保存的食品及日用品中。

目前,在我国,处方药是必须要有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够购买的,即:购买药品的人必须凭借医生处方去药店或者医院药局等售卖药品的场所购买相应的药品,这种销售模式存在采买效率低的缺陷。

如今,市场上销售的药品主要是按照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命名,同品种的药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替代;但由于同品种而不同类别药品的研发技术、制作工艺、药性等各项指标均大不相同,所以同种的药品在实质上会存在有药性与价格等各项差异;一般消费者而言,并无法有效地分辨其中区别,购药时存在有较大困惑。

一般地,药品投放进入市场作为临床用药前需要向相关机构部门进行申请和审批,当审批通过时,相应部门将发出有对应的资质证明文件,包括如受理号、药品属性等系列信息;各项信息中,包括一种药品分类标准,其分设有原研药、仿制药、创新药、原料药四个等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售药系统及其售药方法。

智能售药系统,包括:

诊断人机交互装置,其连接有用于处方订单信息开具的处方开具部;

取药验证部,其与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通讯连接,并进行所述处方订单信息的获取;

售药人机交互装置,其连接有药品储藏库、出药机构及支付平台;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设置有取药认证部;

所述取药验证部与所述取药认证部具有认证配合联系,所述取药验证部与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之间形成有用于订单确认信息生成的的第一操作层级;

所述支付平台形成有用于支付信息生成的第二操作层级;

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与所述药品储藏库及出药机构之间形成有用于药品导出的第三操作层级。

进一步地,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连接有药库信息部,所述药品储藏库与所述药库信息部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还设置有用于获取体检信息的人体检测装置,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与所述人体检测装置通讯连接以进行所述体检信息的获取。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检测装置连接有用于用户身份认证的体检认证部;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连接有用于医生身份认证的医疗认证部。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检测装置包括血压检测仪或心率检测仪或体温检测仪或生物电检测仪或红外热像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检测装置连接有用于记录有医疗综合信息的医疗信息记录部及用于进行挂号预约登记的预约部,所述预约部与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人体检测装置、诊断人机交互装置、取药验证部及售药人机交互装置之间通过互联网络以通讯连接;所述支付平台包括微信支付平台或支付宝支付平台或银联支付平台。

进一步地,应用有验证凭证信息,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还连接有用于记录所述验证凭证信息的凭证记录部,所述取药验证部通过与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通讯连接以进行所述验证凭证信息的获取;所述验证凭证信息包括医嘱二维码凭证;所述医嘱二维码凭证包括诊治医生身份信息和/或用户身份信息。

进一步地,应用有用户验证信息,还设置有用于认证所述用户验证信息的用户认证部,所述用户认证部与所述取药验证部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应用有售药验证信息,还设置有用于认证所述售药验证信息的售药认证部,所述售药认证部与所述取药认证部通讯连接。

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智能售药系统的售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医生作出有医疗判断,并以此开具有处方订单信息;

s2、使所述处方订单信息发送至所述取药验证部,以所述取药验证部进行对所述取药认证部的配合认证;当认证通过时,所述取药验证部获取有所述处方订单信息,并以此生成有订单确认信息;以此完成所述第一操作层级的操作;

s3、根据所述订单确认信息,用户通过支付平台进行订单支付;当支付成功时,生成有支付信息;以此完成所述第二操作层级的操作;

s4、根据所述处方订单信息及支付信息,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控制所述出药机构对所述药品储藏库中的药品进行配药,;当配药完成时,以将药品导出,完成药品的销售,以此完成所述第三操作层级的操作。

进一步地,于所述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设置有药品信息库,当药品获得有相应的资质证明时,将该药品的药品信息登记并发布至所述药品信息库中,所述药品信息包括有药品等级信息;

s1-2、医生作出有医疗判断,以此出具有处方用药信息,根据所述处方用药信息中的各药品名称,于所述药品信息库中进行信息筛选,并以此获取有与该药品名称对应登记的多项所述药品信息;

s1-3、根据所述处方用药信息及其中各药品的不同等级信息,以生成有至少两个不同等级的配药方案;

s1-4、获取有上述配药方案并择一选择,以所选择的配药方案进行处方订单信息的开具。

进一步地,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用户通过所述人体检测装置进行体检,所述人体检测装置获取并记录有体检信息;

s1-02、将所述体检信息发送至诊断人机交互装置,医生根据所述体检信息以作出有所述医疗判断,并以此开具有处方订单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该智能售药系统的应用,使用户能够安全、方便、快捷省时地遵医嘱自助购药,提高药品的采买效率。

2、通过应用有不同等级的药品分级判断销售方法,使用户能有效自主选择合适的处方方案,从而能形成一种购药信息公开透明的购药环境,解决用户相应的购药疑问,给予购药用户良好的购药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售药系统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售药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体检端1、人体检测装置11、医疗信息记录部12、预约部13、体检认证部14、医疗诊断端2、诊断人机交互装置21、凭证记录部211、处方开具部22、药库信息部23、医疗认证部24、

用户端3、取药验证部31、用户认证部32、

自动售药端4、柜体40、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药品储藏库42、出药机构43、取药认证部44、售药认证部45、恒温恒湿系统46、风机461、储药架47、第一导风道48、第一出风口481、第二出风口482、第二导风道49、支付平台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售药系统,包括: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智能售药柜、分布于不同医疗机构的多个医疗诊断端2及于注册用户持有的用户端3。

所述智能售药柜上设置有自动售药端4及体检端1;

所述体检端1包括用于获取体检信息的人体检测装置11;所述人体检测装置11连接有用于用户身份认证的体检认证部14、用于记录有医疗综合信息的医疗信息记录部12及用于进行挂号预约登记的预约部13。

所述医疗诊断端2包括诊断人机交互装置21,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21连接有用于处方订单信息开具的处方开具部22,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21与所述人体检测装置11通讯连接以进行所述体检信息的获取;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21连接有用于医生身份认证的医疗认证部24;所述预约部13与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21通讯连接。

所述用户端3包括取药验证部31,所述取药验证部31与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21通讯连接,并进行所述处方订单信息的获取。

所述自动售药端4包括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连接有药品储藏库42、出药机构43及支付平台5;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设置有取药认证部44。

具体而言,所述智能售药柜的设置形式优选如下:

包括柜体40,所述柜体40的前侧下部设置有出药口,所述柜体40的前侧位置上设置有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及人体检测装置11,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连接有取药认证部44,所述人体检测装置11连接有体检认证部14,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与所述人体检测装置11通讯连接;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通讯连接有药品储藏库42及出药机构43,所述药品储藏库42包括设置于所述柜体40内部上侧竖向分层设置的多个储药架47,所述出药机构43包括设置于所述储药架47上的推出机构,所述储药架47与所述柜体40前侧板之间具有间距而使所述各储药架47与所述出药口之间形成有出药通道。

通过所述推出机构、储药架47及出药通道与出药口之间的设置,满足该智能售药柜的药品自动化导出应用需求。

所述柜体40内部下侧设置有恒温恒湿系统46,所述恒温恒湿系统46沿所述柜体40内的侧壁竖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导风道48,所述第一导风道48于所述柜体40顶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481,并对应于各层储药架47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二出风口482;所述人体检测装置11、体检认证部14、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的散热端朝向于所述柜体40内侧设置;所述第一导风道48沿所述柜体40侧壁延伸设置有第二导风道49,以连接至各部件的散热端上。

所述恒温恒湿系统46可结合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的设置,采用现有技术的加湿装置及制冷装置的控制应用,配合与风机461的控制输出,而相应地实现有控温控湿功能。

通过该恒温恒湿系统46及所述第一导风道48设置,有效地确保所述药品储藏库42中的药品处于恒温恒湿的状态;且结合所述第二导风道49的设置,能同时确保所述人体检测装置11与体检认证部14处于恒温恒湿的状态,保证所述人体检测装置11与体检认证部14的工作稳定正常。

所述取药验证部31与所述取药认证部44具有认证配合联系,所述取药验证部31与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之间形成有用于订单确认信息生成的的第一操作层级;

所述支付平台5形成有用于生成支付信息的第二操作层级;

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与所述药品储藏库42及出药机构43之间形成有用于药品导出的第三操作层级。

设置有药库信息部23,所述药品储藏库42与所述药库信息部23通讯连接,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21与所述药库信息部23连接以用于给对所述药品储藏库42中的药品实时存量信息进行获取。

应用有验证凭证信息,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21还连接有用于记录所述验证凭证信息的凭证记录部211,所述验证凭证信息包括医嘱二维码凭证;所述医嘱二维码凭证包括诊治医生身份信息和/或用户身份信息;所述取药验证部31通过与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21通讯连接以进行所述验证凭证信息的获取。

应用有用户验证信息,还设置有用于认证所述用户验证信息的用户认证部32,所述用户认证部32与所述取药验证部31通讯连接;所述用户验证信息可为用户特定的生物信息或物理信息。

应用有售药验证信息,还设置有用于认证所述售药验证信息的售药认证部45,所述售药认证部45与所述取药认证部44通讯连接;所述售药验证信息可为用户特定的生物信息或物理信息。

上述各端中的设备的通讯连接是通过应用有服务器端以进行的,各所述自动售药端4、体检端1、医疗诊断端2及用户端3之间均以互联网通讯方式而共同连接至所述服务器端,以实现上述各端的数据的分析、存储,及各端之间的信息发送传递。

用户在使用上述自动售药端4或体检端1或用户端3前,需要于系统中进行相应的信息录入,如各用户的个人身份证信息、个人生物信息等。

医生在使用上述医疗诊断端2前,需要于系统中进行相应的信息录入,如医生的医师执业资格证或相关资质证明、所在医疗机构的营业执照等。

上述各用户信息及医生信息通过相应的审核操作以验证其身份的真实性;当审核认证通过时,可授予相应的角色不同的相关权限,并以此进行其用户端3与医疗诊断端2的使用者认证。

上述所述诊断人机交互装置21、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等可应用有现有技术中的触控屏设备及相应的操作系统,以进行相应的人机交互操作。

上述所述医疗信息记录部12及凭证记录部211可应用为现有技术中的硬盘读写记录方式或云盘读写记录方式,以实现相应的信息记录应用。

上述预约部13可应用有现有技术中的医疗预约系统及相应设备的组合应用方式;上述处方开具部22可应用有现有技术中的医疗处方开具系统及相应设备的组合应用方式。

上述体检认证部14、医疗认证部24、用户认证部32及售药认证部45等,可应用有现有技术中的生物验证技术或物理验证技术,以实现相应的认证方式。

上述取药验证部31及取药认证部44之间的认证配合方式,可选择应用有现有技术中的二维码作为验证凭证信息,相应的扫码器作为取药验证部31设备,以实现相应的认证配合。

该智能售药系统的具体应用原理及应用步骤如下:

(1)使用户通过所述人体检测装置11进行人体检测,如血压、心率、体温等常规项检测,或通过生物电检测仪和红外热像检测仪等精密仪器进行人体细项检测,并将检测所得数据进行采集,以上传至服务器端。

(2)服务器端对人体检测装置11所采集的体检信息进行分析,通过预设的分析程序及评估系统,得出有用户的相应人体健康状况信息及风险评估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用户端3中,以供用户参考。

(3)所述医疗信息记录部12中记录有各医疗综合信息,所述医疗综合信息包括该医疗诊断端2所在医疗机构的专业专科信息及地理位置信息;用户根据其所获得的各项信息以对自身的健康基本状况作初步了解,自主地于所述医疗信息记录部12中进行信息查找,选择合适的就医医疗机构,并以所述预约部13进行就医预约。

(4)用户前往相应医疗机构选择其预约的医生进行就医,医生应用其独立持有的医疗诊断端2进行相应的预约确诊,并以此获取有相应用户的各项体检信息及风险评估信息等,已作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参考。

(5)医生作出临床诊断后,参考所述药库信息部23中所记载的各出药品储藏库42的药品库存记录,以其处方开具部22为用户开具有处方订单信息,该处方订单信息包括其处方用药信息、其药品的用法用量信息、其医生和/或用户个人信息及其订单费用信息等,所述处方用药信息记载有其中各药品的药品名称及药品数量;并将其验证凭证信息与所述处方订单信息发送至取药验证部31。

(6)用户通过用户验证信息进行所述用户认证部32的认证以激活所述取药验证部31;至所述自动售药端4位置并以售药验证信息进行所述售药认证部45的认证以激活所述取药认证部44;持用户端3使所述取药验证部31以其中的验证凭证信息配合所述取药认证部44的程序进行认证,进行有相应的第一操作层级操作;当所述取药认证部44的认证通过时,以生成有订单确认信息,所述订单确认信息包括处方用药信息及订单费用信息。

(7)用户对其订单确认信息进行确认,并于其用户端3或自动售药端4中通过支付平台5以按照该账单费用信息进行支付,进行有相应的第二操作层级操作,当支付完成时,以生成有支付信息。

(8)则根据所述订单确认信息及支付信息的获取,所述售药人机交互装置41控制该出药机构43以将该药品储藏库42中的处方药按照处方订单信息记载而进行配药,进行有相应的第三操作层级的操作,当配药完成时,以将药品导出,从而完成药品销售。

上述的步骤(5)中,可配合应用有一种药品分级判断方法的应用,以满足用户对药品的购买的选择应用需求;具体而言,其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有药品信息库,当药品获得有相应的资质证明时,将该药品的药品信息登记并发布至所述药品信息库中,所述药品信息包括有药品等级信息;

【2】医生作出有医疗判断,以此出具有处方用药信息,根据所述处方用药信息中的各药品名称,于所述药品信息库中进行信息筛选,并以此获取有与该药品名称对应登记的多项所述药品信息;

【3】根据所述处方用药信息及其中各药品的不同等级信息,以生成有至少两个不同等级的配药方案;

【4】获取有上述配药方案并择一选择,以所选择的配药方案进行处方订单信息的开具。

于步骤【1】中,为了确保药品信息的准确性,还需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1】设置有药库后台,当某个药品获得由国家药监局授予的资质证明时,将该药品的药品信息登记至所述药库后台中;

【1-2】对登记于所述药库后台的药品信息进行审核,当审核通过时,将所述药品信息发布至所述药品信息库中。

可通过设置有相应的处方预设信息,以对处方用药信息进行有效的获取。

所述处方预设信息包括常见的临床诊断病症信息及对应该临床诊断病症信息而设置的基准用药信息。

则于步骤【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2-1】根据用户的体检信息而作出有医疗判断,以此进行对应的临床诊断病症信息选择;

【2-2】根据选择所得的临床诊断病症信息而进行相应的基准用药信息获取,对所述基准用药信息进行用法用量的编辑,而得到有所述处方用药信息。

于所述步骤【3】中,其具体应用如下:

实施例1:

所述药品等级信息包括其对应药品的药品分类等级信息,于步骤【3】中,所述配药方案包括以高等级别药品分类等级信息为依据而设置的第一分类购药方案及以次等级别药品分类等级信息为依据而设置的第二分类购药方案,所述第一分类购药方案和/或所述第二分类购药方案可编辑处理。

所述药品分类等级信息根据国家规定的药品分类等级进行设置,由高至低依次包括设置有原研药等级、仿制药等级、创新药等级及原料药等级。

实施例2:

所述药品等级信息包括其对应药品的销售价格等级信息,于步骤【3】中,所述配药方案包括以高等级别药品价格等级信息为依据而设置的第一售价购药方案及以次等级别药品价格等级信息为依据而设置的第二售价购药方案,所述第一售价购药方案和/或所述第二售价购药方案可编辑处理。

所述销售价格等级信息根据本系统合作的电商平台公开的销售价格信息,按照预设的等级价格程序以对其销售价格由高至低依次进行若干等级划分的设置;所述电商平台包括如天猫、京东、amazon等。

具体而言,其应用原理及方式如下:

根据用户的病患情况,用户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以获取相应的体检信息;医生根据其体检信息以参考有相应的临床诊断病症信息,进行应用有第一药品及第二药品的处方用药信息开具。

上述第一药品及第二药品在实际应用中将涉及有不同厂商生产的多种不同等级的同名药品,各项同名药品均预先通过有国家药监局的认证并授予相应的资质证明,其药品信息均记载于药品信息库中。该药品信息还包括有药品的药品注册受理号及批准文号,药品等级信息、药品说明书(包括名称、规格、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贮藏等)、药品包装视图等信息。

则根据该第一药品及第二药品的名称,以获取有相应的多种同名药品的多项药品信息,根据预设的程序,以上述各同名药品的不同等级信息为依据,进行有不同等级的配药方案的组合设置。

如实施例1的应用,根据选择有原研药等级的第一药品及第二药品作为第一分类购药方案,选择有仿制药等级的第一药品及创新药等级的第二药品作为第二分类购药方案,选择有创新药等级的第一药品及原料药等级的第二药品进行第三分类购药方案,除公开其销售价格信息外,还可选择性地公开有各购药方案的如生产厂商、药品说明书等药品信息,用户可根据药品信息的获取以对上述各分类购药方案编辑处理,进一步选择其他备选的同名药品,以进行有第四分类购药方案的编辑设置。

如实施例2的应用,基于单一的官方指定销售渠道中(如京东自营销售渠道)的多种不同厂商生产的不同等级同名药品销售情况,根据选择有较高标价的第一药品及第二药品作为第一售价购药方案,选择有较低标价的第一药品及第二药品作为第二售价购药方案;同理,用户可根据药品信息的获取以对上述各售价购药方案编辑处理,进一步选择其他备选的同名药品,以进行有第三售价购药方案的编辑设置。

则于步骤【4】中,可根据用户所选择决定的配药方案,安排进行相应的处方订单信息开具,并以此进行销售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