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贩卖机及其上的快速出餐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4784发布日期:2019-11-15 21:2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贩卖机及其上的快速出餐流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贩卖机及自动贩卖机上的快速出餐流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关自动贩卖机的种类越来越多,其销售的对象(即货物和商品)的品类也越渐丰富。现有技术中,围绕自动贩卖机的设计技术或改进技术非常多,这些技术中绝大数都是围绕着两个技术主题:第一商品的出货时效;第二自动贩卖机内商品的存储量。其理由在于:首先,自动贩售机的出货时效越高(即出货时间越短)那么单位时间内的销售数量就会增加,同时用户的等待时间也将减少,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其次,自动贩卖机内商品的存放量决定了补货的频率和成本,如果商品在补货前已经售空,那么在补货等待期间就不能进行商品售卖,从而会影响商品的销售量。

上面所提及的问题会因为销售对象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如何提升商品在自动贩售机内的存储量以及出货时效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改进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目的

用于解决目前自动贩卖机中在出餐流转环节中的推送时效的问题。

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一种自动贩卖机上的快速出餐流线,包括:沿一水平直线依次设置的餐碗保藏区、加热加工区和取餐区;所述餐碗保藏区包括设置于所述水平直线上的第一推送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推送机构推送路径两侧或一侧上的落碗机构,所述落碗机构包括碗存储架和第二推送机构,所述第二推送机构的推送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推送机构的推送路径,所述碗存储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和所述水平直线之间;所述加热加工区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直线上的托盘和设置在所述托盘上方的加热装置,所述托盘底部设置有一第三推送机构,第三推送机构用于通过垂直往复移动来将托盘推送至加热装置处和拉回至初始位置;所述加热加工区与所述餐碗保藏区之间设置有一闸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碗存储架包括用于维持餐碗重叠放置在其内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并列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二固定架的底部比第一固定架的底部至少高一餐碗高度的距离;还包括用于推动第二固定架底部的餐碗移动至第一固定架内的第二推送机构,设置在第二固定架底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推送机构、第二推送机构和第三推送机构为液压气缸。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可以为一微波罩。

第二方面

一种自动贩卖机,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自动贩卖机上的快速出餐流线。

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上述快速出餐流线保证了出碗、加工和取出都在一条直线上,从而保证了碗在每个加工流程之间的运转是直线运动,这不经利于传送机构的设置,同时也可以缩短流转的时间,从而让整个出餐时间缩短,增强了用户体验的好感度。

第二方面,可以将快速出餐流线应用至现有或新研发的自动贩卖机中,以此来缩短自动贩卖机的出餐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贩卖机上的快速出餐流线在一实施例中的侧面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贩卖机上的快速出餐流线在一实施例中的平面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落碗机构中碗存储架在一实施例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快速出餐流线,11餐碗保藏区,12加热加工区,13取餐区,14闸门,111第一推送机构,112碗存储架,113第二推送机构,121托盘,122加热装置,123第三推送机构,1121第一固定架,1122第二固定架;

2餐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自动贩卖机上的快速出餐流线在一实施例中的侧面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自动贩卖机上的快速出餐流线1包括沿一水平直线依次设置的餐碗保藏区11、加热加工区12和取餐区13,所述餐碗保藏区11包括设置于所述水平直线上的第一推送机构1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推送机构111推送路径两侧或一侧上的落碗机构,所述落碗机构包括碗存储架112和第二推送机构113,所述第二推送机构113的推送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推送机构111的推送路径,所述碗存储架112设置在所述第二推送机构113和所述水平直线之间;所述加热加工区12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直线上的托盘121和设置在所述托盘121上方的加热装置122,所述托盘121底部设置有一第三推送机构123,第三推送机构123用于通过垂直往复移动来将托盘121推送至加热装置122处和拉回至初始位置;所述加热加工区12与所述餐碗保藏区11之间设置有一闸门14。

上述快速出餐流线保证了出碗、加工和取出都在一条直线上,从而保证了碗在每个加工流程之间的运转是直线运动,这不经利于传送机构的设置,同时也可以缩短流转的时间,从而让整个出餐时间缩短,增强了用户体验的好感度。

实验说明

将本申请与现有自动贩卖机中的出餐流线进行对比,具体的,分别计算各实验对象在落碗后送碗时间、加工完成后至取餐之间的送碗时间,详细情况如下表1:

表1

从上表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出餐流线的用时要明显优于现有产品,可以有效缩短流程转换间的用时。

具体的,上述快速出餐流线中的第一推送机构、第二推送机构和第三推送机构可以为液压气缸。

具体的,上述快速出餐流线中的闸门可以为一通过气缸控制的活动门板,其目的是用于隔断餐碗保藏区和加热加工区,防止餐碗被污染。

具体的,上述快速出餐流线中的加热装置可以为一微波罩。其作用是用于对碗内食物进行加热。由于现有技术对于微波罩也涉及,故本申请不再赘述。

实施例2

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落碗机构中碗存储架在一实施例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碗存储架112包括用于维持餐碗2重叠放置在其内的第一固定架1121和第二固定架1122,第一固定架1121和第二固定1122架并列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二固定架1122的底部比第一固定架1121的底部至少高一餐碗2高度h的距离h;还包括用于推动第二固定架1122底部的餐碗2移动至第一固定架1121内的第二推送机构113,设置在第二固定架1122底部。

上述碗存储架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位置关系来扩充和提升存储量,即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并列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二固定架的底部比第一固定架的底部至少高一餐碗高度的距离,那么在第一固定架内的餐碗推送完以后,还可以利用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错位位置关系,由第一推送装置将第二固定架内的餐碗推送至第一固定架内,依次类推,还可以在第二固定架后面设置第三固定架,其与第二固定架的位置关系同第二固定架与第一固定架的关系相同,由此可见本结构可以大大提升餐碗的存储量;另外,不论餐碗的数量如何增加,其可以始终保证由第一固定架底部落碗,所以在增加存储量的同时并不会影响落碗的位置,进而也保证了出碗时效不变,即可有效缩短出碗和送碗时间。

实施例3

本实施通过将上述实施例1或2中任一实施结构的快速出餐流线应用至现有或新研发的自动贩卖机中,以此来缩短自动贩卖机的出餐时间。

例如,可以将上述快速出餐流线应用至一售卖酸辣粉或面条等食物的自动贩卖机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