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票据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1756发布日期:2020-07-29 02:2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票据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票据处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票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愈发频繁,涉及的票据种类和数量愈发巨大,各金融机构日常处理的票据数量也逐年递增,对票据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票据的签发、承兑等业务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辅助完成机长,而票据本身基本靠手工处理,比如单笔进行核销动作,办结的票据一起装箱保存,无法按照票据来源、兑付日期等信息实施快速检索。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票据放入票据录入设备进行拍摄传递至服务器内进行信息存储方便人们进行后期检索和信息保存的票据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票据处理系统,包括票据录入设备、服务器、显示器和手动输入设备,所述票据录入设备和手动输入设备均与服务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显示器与服务器的输出端耦接;

所述票据录入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固定连接有中控屏,所述机壳顶面和背面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机壳内通过分割块分隔形成容纳腔一和容纳腔二,所述容纳腔一内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容纳腔一内升降连接有用于放置票据的u型架,所述u型架始终对导向辊存在挤压的作用力,所述容纳腔二底面和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和与服务器耦接的摄像头一,所述弹簧顶面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容纳腔二内的支撑板,所述容纳腔一内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摄像头一和伺服电机一耦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中控屏耦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票据录入设备,从而使得人们需要使用本系统录入票据信息的时候,人们能够将票据通过进料口放入到容纳腔一内的u型架上,并且票据能够收到导向辊的抵压,接着人们能够通过中控屏对处理器进行命令输入,令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一开启,从而使得伺服电机一能够带动导向辊,令导向辊引导票据最顶面一张移动,使得最顶面一张票据能够移动到支撑板上,并且通过摄像头一进行拍摄,从而实现对票据信息的录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架两内壁均铰接有连接杆,两侧所述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有用于抵压票据的压辊,所述连接杆与u型架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辊、连接杆和扭簧,从而使得压辊能够始终压在票据上,并且当连接杆受力偏转的时候,能够通过扭簧积蓄弹性势能,并且扭簧会释放弹性势能,从而使得连接杆产生回转的力,令压辊压在票据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内铰接有盖板,所述出料口内铰接有箱门,所述出料口内壁固定连接有磁铁条一,所述箱门朝向磁铁条一的一侧的固定连接有磁铁条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盖板和箱门,从而使得两者分别能够对进料口和出料口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底面固定连接有摄像头二,所述摄像头二与处理器耦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摄像头二,从而使得其能够拍u型架上的票据的信息,通过将信息传递给处理器,利用处理器进行信息对比,从而观察票据是否放好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一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分割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导向块远离螺纹筒的一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螺纹筒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三,所述伺服电机三的输出端竖向设置且与u型架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二和伺服电机三的输入端均与处理器的输出端耦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票据没有放好的时候,处理器能够接收到摄像头二拍摄的内容并且进行对比,并且处理器能够对伺服电机二传递信号并且开启转动,从而使得u型架和票据在螺纹筒的带动下向下位移,而后伺服电机三在处理器控制下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得u型架在伺服电机三的带动下带动票据转动至正确的位置,而后伺服电机二再通过螺纹筒带动u型架和票据上升,直至票据顶面一张与导向辊抵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脚,若干所述支脚底面粘接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若干支脚,从而使得机壳能够与放置的台面分离,并且橡胶垫能够使得设备放置的时候与台面之间有较大摩擦力不易滑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票据录入设备,从而使得人们需要使用本系统录入票据信息的时候,人们能够将票据通过进料口放入到容纳腔一内的u型架上,并且票据能够收到导向辊的抵压,接着人们能够通过中控屏对处理器进行命令输入,令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一开启,从而使得伺服电机一能够带动导向辊,令导向辊引导票据最顶面一张移动,使得最顶面一张票据能够移动到支撑板上,并且通过摄像头一进行拍摄,从而实现对票据信息的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种票据录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二;

图5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种票据录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图6的c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种票据录入设备的剖视图。

图中:1、机壳;2、中控屏;3、进料口;4、盖板;5、容纳腔一;6、连接杆;7、压辊;8、u型架;9、支撑板;10、导向辊;11、扭簧;12、出料口;13、箱门;14、伺服电机二;15、丝杆;16、螺纹筒;17、伺服电机三;18、导向块;19、滑槽;20、分割块;21、容纳腔二;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8所示,

一种票据处理系统,包括票据录入设备、服务器、显示器和手动输入设备,票据录入设备和手动输入设备均与服务器的输入端耦接,显示器与服务器的输出端耦接;

票据录入设备包括机壳1,机壳1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脚,若干支脚底面粘接有橡胶垫,机壳1上固定连接有中控屏2,机壳1顶面和背面分别开设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12,进料口3内铰接有盖板4,出料口12内铰接有箱门13,出料口12内壁固定连接有磁铁条一,箱门13朝向磁铁条一的一侧的固定连接有磁铁条二。

机壳1内通过分割块20分隔形成容纳腔一5和容纳腔二21,容纳腔一5内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辊10,容纳腔一5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票据的u型架8,u型架8始终对导向辊10存在挤压的作用力,容纳腔二21底面和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22和与服务器耦接的摄像头一,弹簧22顶面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容纳腔二21内的支撑板9,容纳腔一5内设有处理器,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摄像头一和伺服电机一耦接,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中控屏2耦接,容纳腔一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二14,伺服电机二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丝杆15,丝杆15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6,螺纹筒16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8,分割块20上开设有滑槽19,导向块18远离螺纹筒16的一侧滑动连接在滑槽19内,螺纹筒1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三17,伺服电机三17的输出端竖向设置且与u型架8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二14和伺服电机三17的输入端均与处理器的输出端耦接,盖板4底面固定连接有摄像头二,摄像头二与处理器耦接。

u型架8两内壁均铰接有连接杆6,两侧连接杆6之间转动连接有用于抵压票据的压辊7,连接杆6与u型架8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11。

当人们需要使用本系统进行票据信息处理的时候,人们能够通过手动的方式掀开盖板4,从而使得进料口3不再被遮蔽,而后人们通过手动的方式将一叠票据放入到u型架8上,并且通过手动的方式转动连接杆6,在连接杆6转动过程中扭簧11积蓄弹性势能,而后在人们放置好票据以后,人们能够松开连接杆6,从而使得扭簧11释放弹性势能,从而使得压辊7能够压合在票据上,对票据起到一定的夹持效果,而后人们盖合盖板4,而后人们通过中控屏2输入信息,令摄像头二能够拍摄u型架8上的票据,摄像头二通过其拍摄下来的画面传递至处理器内进行对比,在对比后处理器能够判断票据最顶面一张是否放正,如果没有放正,处理器能够控制伺服电机二14带动其输出端的丝杆15发生转动,丝杆15转动时螺纹筒16在导向块18和滑槽19的导向作用下无法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螺纹筒16带动伺服电机三17和u型架8向下位移,从而使得导向辊10不再挤压票据,而后根据票据的位置,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三17带动u型架8发生转动,票据能够在伺服电机三17的带动下转动至正确的放置位置,而后处理器停止伺服电机三17,并且重新启动伺服电机二14反向转动,从而使得u型架8带动票据重新上升,而容纳腔一5顶面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处理器耦接,并且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其与最顶面票据之间的间距,在距离传感器的作用下,u型架8上升至票据与导向辊10抵压的状态,而后处理器再关闭伺服电机二14,并且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一开启,从而使得伺服电机一能够带动导向辊10转动,导向辊10转动时其与最顶面票据之间存在摩擦力,该摩擦力作用下,票据被推到容纳腔二21的支撑板9上,并且支撑板9与弹簧22之间达到平衡状态,但凡在支撑板9上增加重量,弹簧22都会受力被压缩从而使得支撑板9向下位移,并且摄像头一能够对位置放正的票据进行拍摄,从而使得票据画面能够传到服务器内,并且人们能够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并且手动输入设备为与服务器耦接的键盘、鼠标,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通过键盘和鼠标进行操控,最后当票据在设备完成录入后,人们能够打开箱门13,令磁铁条一和磁铁条二脱离,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将票据从出料口12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