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图书借还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93721发布日期:2020-11-27 12:5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图书借还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智慧教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图书借还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尤其是大学校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下发的有关信息化建设文件精神,将数字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势头喜人,也有部分学校尝试在校园图书馆中应用相关技术,但是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人力参与的程度居高不下,既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人力资源,又耗费管理者和借阅者大量时间,且使用过程操作相对繁琐,与校园智慧系统的信息匹配和更新也不够及时。具体而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查找所需图书耗费时间,学生将校园卡或者读者证在设备上刷卡后,进行检索之后,设备会显示图书所在图书馆的某一层某一区域某一书架上,理论上应该很容易找到,但实践中学生按照提示去寻找时却很难找到,一方面是图书位置发生变动,系统没有更新,另一方面是其他同学借阅后未将图书归还到指定位置,导致了学生找到所需图书花费大量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2、学生借阅图书或者归还图书时,通常是通过管理员或者自行在借阅设备上进行,然而每天借阅归还的图书的学生很多,通常需要排队才能完成借阅或者归还操作,耗费时间,不够便利。

3、学生归还图书时,往往因为疏忽大意而将图书放错位置,管理员需要将其一一找到之后,再放到正确的位置,增加了图书管理员的负担,也不方便其他同学进行借阅。

4、学生借阅图书之后可能忘记归还,而现有校园图书借还系统并没有提醒的功能,而导致最终需要缴纳滞纳金,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图书借还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图书定位标签、图书借还设备、手机客户端和校园pc端,解决了现有的学生查找图书不方便,借阅、归还图书不便利以及学生容易忘记归还图书,导致产生滞纳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图书借还系统及方法,包括图书定位标签、图书借还设备、手机客户端和校园pc端;所述图书定位标签设置于存书格上;所述图书借还设备上设置有校园卡读卡区、人脸识别区、显示屏、二维码扫描模块、二维码生成模块、路径规划模块和操作键盘;所述二维码扫码模块,用于扫描手机客户端的二维码,获取其中的图书借阅信息/图书归还信息/图书续借信息;所述二维码生成模块,根据学生检索的书目名称生成相对应的含有图书位置、借阅状态的图书二维码;所述路径规划模块,用于从校园pc端获取获取图书馆地图资源,根据图书所在存书格位置数据与学生当前位置数据,计算生成图书路径地图信息;所述手机客户端为校园图书馆app、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或者图书馆小程序;所述手机客户端用于扫描图书二维码、生成图书借阅信息/图书归还信息/图书续借信息二维码、接收图书路径地图信息;所述校园pc端用于存储、更新、维护图书馆图书资源信息;所述校园pc端与图书借还设备通过校园网络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存书格上还设置有图书提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客户端还用于接收校园pc端发送的图书归还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客户端还包括语音导航系统,用于接收路径规划模块输出的图书路径地图信息,播放语音导航,引导学生找到图书所对应的存书格。

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图书借还方法,包括:

s1:学生先将校园卡信息、人脸信息在图书借还设备上录入,图书借还设备再将学生的校园卡信息、人脸信息上传至校园pc端;

s2:学生借书时先将校园卡放置在图书借还设备的校园卡读卡区;然后进行检索所需图书的名称;图书借还设备根据书目名称进行图书数据库资源检索,检索到之后生成图书二维码;

s3:学生拿起手机,打开手机客户端进行扫描图书二维码,获取图书的位置信息,借阅状态,当图书处于可借状态时;学生再点击图书借还设备上的路径规划模块;

s4:路径规划模块从校园pc端获取获取图书馆地图资源,根据图书所在存书格的图书定位标签位置数据与学生当前位置数据,计算生成图书路径地图信息并传送至学生的手机客户端;学生根据手机客户端上的图书路径地图信息以及语音导航系统进行寻找图书;

s5:到达目的地后,图书所在存书格上图书提示灯亮起,学生根据提示灯快速找到所需图书;

s6:学生找到所需图书后,在手机客户端上点击借阅,生成图书借阅信息二维码,将此图书借阅二维码放置在图书借还设备的二维码扫码模块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图书借阅成功;

s7:当学生归还图书时,点击手机客户端上的归还,则生成图书归还信息二维码,将此图书归还二维码放置在图书借还设备的二维码扫码模块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生成图书路径地图信息并传送至学生的手机客户端;学生根据手机客户端上的图书路径地图信息以及语音导航系统进行归还图书;当图书放置在相对应的存书格时,则图书归还成功;

s8:当图书到了归还期限,学生仍未归还时,校园pc端向学生的手机客户端发送提示信息,提醒学生及时归还图书,避免逾期。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学生查找图书不方便的问题,设置了图书定位标签、图书指示灯、路径规划模块、语音导航系统,提高了学生查找图书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2、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学生借阅图书、归还图书需要排队,耗费时间,不便利的问题,设置了二维码扫描模块、二维码生成模块、手机客户端,节省了学生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的时间,提高了借阅、归还效率。

3、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学生容易忘记归还图书,从而缴纳滞纳金的问题,设置了手机客户端、校园pc端,可以及时提醒学生归还图书,避免产生滞纳金。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图书借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图书借还系统,包括图书定位标签、图书借还设备、手机客户端和校园pc端;图书定位标签设置于存书格上;存书格上还设置有图书提示灯;图书借还设备上设置有校园卡读卡区、人脸识别区、显示屏、二维码扫描模块、二维码生成模块、路径规划模块和操作键盘;二维码扫码模块,用于扫描手机客户端的二维码,获取其中的图书借阅信息/图书归还信息/图书续借信息;二维码生成模块,根据学生检索的书目名称生成相对应的含有图书位置、借阅状态的图书二维码;路径规划模块,用于从校园pc端获取获取图书馆地图资源,根据图书所在存书格位置数据与学生当前位置数据,计算生成图书路径地图信息;手机客户端为校园图书馆app、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或者图书馆小程序;手机客户端用于扫描图书二维码、生成图书借阅信息/图书归还信息/图书续借信息二维码、接收图书路径地图信息;手机客户端还用于接收校园pc端发送的图书归还提醒信息;手机客户端还包括语音导航系统,用于接收路径规划模块输出的图书路径地图信息,播放语音导航,引导学生找到图书所对应的存书格;校园pc端用于存储、更新、维护图书馆图书资源信息;校园pc端与图书借还设备通过校园网络无线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学生先将校园卡信息、人脸信息在图书借还设备上录入,图书借还设备再将学生的校园卡信息、人脸信息上传至校园pc端;

学生借书时先将校园卡放置在图书借还设备的校园卡读卡区;然后进行检索所需图书的名称;图书借还设备根据书目名称进行图书数据库资源检索,检索到之后生成图书二维码;

学生拿起手机,打开手机客户端进行扫描图书二维码,获取图书的位置信息,借阅状态,当图书处于可借状态时;学生再点击图书借还设备上的路径规划模块;

路径规划模块从校园pc端获取获取图书馆地图资源,根据图书所在存书格的图书定位标签位置数据与学生当前位置数据,计算生成图书路径地图信息并传送至学生的手机客户端;学生根据手机客户端上的图书路径地图信息以及语音导航系统进行寻找图书;

到达目的地后,图书所在存书格上图书提示灯亮起,学生根据提示灯快速找到所需图书;

学生找到所需图书后,在手机客户端上点击借阅,生成图书借阅信息二维码,将此图书借阅二维码放置在图书借还设备的二维码扫码模块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图书借阅成功;

当学生归还图书时,点击手机客户端上的归还,则生成图书归还信息二维码,将此图书归还二维码放置在图书借还设备的二维码扫码模块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生成图书路径地图信息并传送至学生的手机客户端;学生根据手机客户端上的图书路径地图信息以及语音导航系统进行归还图书;当图书放置在相对应的存书格时,则图书归还成功;

当图书到了归还期限,学生仍未归还时,校园pc端向学生的手机客户端发送提示信息,提醒学生及时归还图书,避免逾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