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1594发布日期:2020-11-03 23:4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乘客数量与日俱增,日益增多票务处理与站内工作人员配置数量一直是运营的一大矛盾,在这些票务处理工作当中,发生比例最高的为进出站补票、误操作更新进出站、票卡状态查询和问题分析三大类,然而这些问题的处理基本上都需要到售票室利用半自动售票终端进行人工分析处理。导致站内管理效率低、工作量大,且耽误了乘客出行时间、增大了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以提高站内管理效率、减少工作量和乘客出行时间、降低不安全因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包括:

核心处理模块,位于终端机箱内部;

主显示屏,位于终端机箱正面右侧,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

票卡识别模块,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左侧下方,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

语音交互模块,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左侧中间部位,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

通信模块,位于终端机箱顶端,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

接近传感器,位于终端机箱正面下部,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广告屏,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上方,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应急呼叫模块,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侧且在语音交互模块上方,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视频采集模块,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左侧且在应急呼叫模块上方,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维修维护模块,位于终端机箱左侧面,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人工智能的语音交互技术和操作引导方式,可以使乘客在无需站内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快速完成故障票卡分析和更新操作,减少运营工作量,提高了乘客的进出站通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器件布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结构如图1所示,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核心处理模块101,位于终端机箱内部,用于与终端中所有设备通信,并进行控制管理;

主显示屏102,位于终端机箱正面右侧,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用于显示详细查询信息和处理结果信息,例如显示补票操作流程、更新业务操作流程和票卡状态查询操作流程等;

票卡识别模块103,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102左侧下方,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用于对于单程票和智能票识别和读写,可以实现对已购票卡进行更新业务,例如修改起始站点等;也可以实现对已购票票卡信息的读取;

广告屏104,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102上方,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用于显示告警信息、指引信息和广告信息等;

语音交互模块105,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102左侧中间部位,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用于对乘客的语音进行识别和分析,执行乘客语义的命令;例如,语音交互模块105识别分析出乘客发出的包含“补票”等关键字的语音信息,向核心处理模块101发送乘客要求补票的提示,则核心处理模块101通过主显示屏102显示乘客补票的操作流程,同时控制语音交互模块105向乘客发出与主显示屏102相对应的语音提示操作信息,使乘客可以根据语音提示,通过触摸方式操作主显示屏102上的相关按键,完成补票操作。再例如,语音交互模块105识别分析出乘客发出的包含“换票”等更新业务关键字(例如调整起始站点)的语音信息,向核心处理模块101发送乘客要求更新业务的提示,则核心处理模块101通过主显示屏102显示乘客更新业务的操作流程,同时控制语音交互模块105向乘客发出与主显示屏102相对应的语音提示操作信息,使乘客可以根据语音提示,通过触摸方式操作主显示屏102上的相关按键,完成更新业务操作。

应急呼叫模块106,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102左侧且在语音交互模块105上方,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用于通过触发应急功能呼叫站内工作人员,实现特殊救助服务;

视频采集模块107,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102左侧且在应急呼叫模块106上方,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用于采集乘客和现场环境视频信息,作为处理票卡业务的辅助手段,例如采集到乘客位于终端机箱前,则向核心处理模块101发出提示信息,要求启动与乘客之间的语音交互服务;

通信模块108,位于终端机箱顶端,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用于与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通信,实现票卡信息读写等;

维修维护模块109,位于终端机箱左侧面,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用于收集各终端上设备状态信息,并向核心处理模块101反馈各设备的工作状态;

接近传感器110,位于终端机箱正面下部,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用于感知乘客的接近,向核心处理模块101发送提示信息,使核心处理模块101启动语音交互服务。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人工智能的语音交互技术和操作引导方式,可以使乘客在无需站内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快速完成故障票卡分析和更新操作,减少运营工作量,提高了乘客的进出站通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处理模块(101),位于终端机箱内部;

主显示屏(102),位于终端机箱正面右侧,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

票卡识别模块(103),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102)左侧下方,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

语音交互模块(105),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102)左侧中间部位,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

通信模块(108),位于终端机箱顶端,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

接近传感器(110),位于终端机箱正面下部,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广告屏(104),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102)上方,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急呼叫模块(106),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102)左侧且在语音交互模块(105)上方,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频采集模块(107),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102)左侧且在应急呼叫模块(106)上方,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维修维护模块(109),位于终端机箱左侧面,与核心处理模块(101)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票务处理终端,包括:核心处理模块,位于终端机箱内部;主显示屏,位于终端机箱正面右侧,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票卡识别模块,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左侧下方,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语音交互模块,位于终端机箱正面的主显示屏左侧中间部位,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通信模块,位于终端机箱顶端,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接近传感器,位于终端机箱正面下部,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人工智能的语音交互技术和操作引导方式,可以使乘客在无需站内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快速完成故障票卡分析和更新操作,减少运营工作量,提高了乘客的进出站通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刘英瀚;刘顿;李春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京投亿雅捷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3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