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3438发布日期:2022-02-08 01:5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间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安全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间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2.安全生产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基本保证,目前,在对车间安全进行监控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车间内的设备进行监控,主要是防止设备异常运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另一方面则是对进入车间的人员进行监控,主要是防止无关人员或未佩戴安全帽的人员进入车间。
3.目前,在对进入车间内的人员进行监控时,通常是采用人脸识别的方式,当人员需要进入车间时,安装在车间入口的摄像头将会采集当前人员的面部图像,然后根据采集到的面部图像对当前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只有在当前人员的身份通过验证后,车间入口的道闸机才会打开,当前人员才能够进入到车间。而由于随时都有可能会有人员需要进入车间,因此现有技术中,摄像头一直都是处于开启状态,以便随时采集车间入口处的人员的面部图像。虽然随时都可能会有人员需要进入车间,但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以外的时间内,相较上下班的高峰时段而言,人员进入车间的情况会大幅度降低,所以在非高峰时段内摄像头若还是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则将会增大摄像头的功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图像采集模块功耗的车间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
5.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车间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包括安装在车间入口处的道闸机,还包括监控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高峰时段内入口处的图像信息;
6.通信模块,用于将图像信息上传到控制中心并接收控制中心回传的表示身份验证通过的控制信息;
7.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控制信息时控制道闸机打开;
8.监控子系统还包括红外检测模块,用于在非高峰时段内检测是否有人靠近道闸机,并在检测到有人靠近道闸机时发送触发信号,在非高峰时段内,图像采集模块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采集图像信息;
9.道闸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可摆动的栏板,机体内设置有驱动栏板摆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受控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电机驱动栏板摆动后,道闸机打开;机体上还设置有对摆动后的栏板与机体之间出现的撞击进行缓冲的缓冲件。
10.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道闸机作为车间入口的门禁设备,通过与监控子系统的配合能够对允许进入车间的人员进行放行;图像采集模块在采集到入口的图像信息后,由通信模块将图像信息上传到控制中心,并接收控制中心回传的控制信
息,而控制模块只有在接收到表示身份验证通过的控制信息时才会控制道闸机打开,入口的人员可以顺利进入车间,从而能够避免无关人员出入车间的情况。
11.而考虑到在非高峰时期内,进入车间的人员相较高峰时间内大幅度减少,因此监控子系统中,红外检测模块的设置则是用来根据在非高峰时段内是否有人靠近道闸机来触发图像采集模块的,在检测到有人靠近道闸机时,说明此时有人想要通过道闸机,此时红外检测模块发送触发信息从而触发图像采集模块进行图像信息的采集,而在没有人靠近道闸机时,红外检测模块也就不会发送触发信号,此时道闸机也就不会启动,即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的红外检测模块能够实现图像采集模块在非高峰时段内的间歇启动,与现有技术中图像采集模块保持一直开启状态的方式相比,本方案中通过减小图像采集模块在非高峰时段内的功耗的方式减小了图像采集模块整体的功耗。
12.再有,考虑到现有技术中,为了让人员能够尽快通过道闸机,因此在人员的身份验证通过后,道闸机上的栏板会以较快的速度摆动以打开通行通道,而快速摆动的栏板在摆动后将会与机体发生较大的撞击,将会增大栏板和机体的磨损,同时也就出现较大的声响,因此本方案中,还在机体上设置有缓冲件,缓冲件对摆动后栏板与机体之间出现的撞击进行缓冲,从而减小栏板与机体的磨损,也能够减小栏板摆动时出现的声响。
13.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红外检测模块的检测距离为0~30cm。有益效果:考虑到平时从道闸机旁路过的人很多,若红外检测模块的检测距离过大,则过往的人员也将会触发图像采集模块的启动,从而增加图像采集模块的功耗,因此本方案中,将红外检测模块的距离设定为0~30cm,能够减小因为过往人员导致图像采集模块误启动的情况。
14.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监控子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在控制模块接收到控制信息时存储相应的图像信息。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在控制模块接收到控制信息时,表明当前人员是允许进入车间的,此时存储模块存储相应的图像信息,以便对进入车间的人员进行记录,从而方便后期在需要对进入车间人员的情况进行排查时的调取。
15.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回传的表示身份验证不通过的警报信息;监控子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警报信息时发送警报。有益效果:考虑到道闸机只有在人员的身份验证通过时才会打开,若人员的身份验证不通过时,道闸机将不会打开,但若是在道闸机不开启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提示,则人员可能会一直等在道闸机前等待开启,因此本方案中,通信模块还会接收控制中心回传的表示身份验证不通过的警报信息,利用报警模块发送警报的方式以提醒当前人员不允许通过的情况,避免人员一直在道闸机前停留。
16.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机体的侧壁设置有活动槽,栏板的连接端位于机体内,栏板的活动端穿过活动槽伸出机体外,在栏板摆动后,活动端缩回机体内。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选择栏板能缩回机体的道闸机作为车间入口的门禁使用,而考虑到通行通道的宽度有限,因此栏板缩回机体的设置能够减小栏板对通行通道宽度的占据,从而方便人员的通行。
17.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缓冲件位于活动槽内,缓冲件为可弹性形变的缓冲板,缓冲板上设置有与栏板形状匹配的缓冲槽,在栏板摆动后栏板与缓冲槽相抵。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选择可弹性形变的缓冲板作为缓冲件,可以减小栏板摆动后与机体之间出现的撞击,从而减小了栏板与机体出现的磨损,而且缓冲板上缓冲槽的设置可以保证摆
动后的栏板上各个部分都能得到缓冲,从而保证了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间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实施例的主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监控子系统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体1、高清摄像头2、活动槽3、缓冲板31、缓冲槽33、栏板4、框体41、挡板42。
22.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车间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包括安装在车间入口处的道闸机。
23.还包括有设置在道闸机上的监控子系统,如图2所示,监控子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用于在非高峰时段内检测是否有人靠近道闸机,并在检测到有人靠近道闸机时发送触发信号;本实施例中红外检测模块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红外检测模块的检测距离为0~30cm,检测距离可通过红外检测模块的检测器电路板进行调试;
24.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高峰时段内入口处的图像信息,在非高峰时段内,图像采集模块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采集图像信息;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模块安装在道闸机的机体1上,图像采集模块采用高清摄像头2。通信模块,用于将图像信息上传到控制中心并接收控制中心回传的表示身份验证通过的控制信息和表示身份验证不通过的警报信息;具体的,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模块,本实施例中采用zigbee模块;
25.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控制信息时控制道闸机打开;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采用atmel系列单片机;
26.存储模块,用于在控制模块接收到控制信息时存储相应的图像信息,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采用sdxc卡;
27.报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警报信息时发送警报;本实施例中,报警模块为扬声器,警报为语音信息。
28.上述过程中,监控子系统还设置有时钟模块,用于计时并生成当前的系统时间;本实施例中,时钟模块采用ds3231时钟模块;
29.存储模块内还预设有非高峰时段的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
30.监控子系统还设置有比较器,用于将系统时间与预设的非高峰时段的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进行比较,在比较出当前的系统时间晚于开始时间且早于截止时间,控制模块控制红外检测模块启动,红外检测模块开始检测是否有人靠近道闸机。
31.道闸机包括机体1,机体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通行通道两侧的两个机体1,机体1上设置有可摆动的栏板4,机体1内设置有驱动栏板4摆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受控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控制信息时将控制驱动电机驱动栏板4摆动后,道闸机打开;机体1上还设置有对摆动后的栏板4与机体1之间出现的撞击进行缓冲的缓冲件;具体的,机体1的侧壁设置有活动槽3,栏板4的连接端位于机体1内,栏板4的活动端穿过活动槽3伸出机体1外,在栏板4摆动后,活动端缩回机体1内,道闸机打开;缓冲件位于活动槽3内,缓冲件为可
弹性形变的缓冲板31,缓冲板31上设置有与栏板4形状匹配的缓冲槽33,在栏板4摆动后栏板4与缓冲槽33相抵;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栏板4包括框体41和挡板42,框体41的厚度比挡板42厚度大,缓冲槽33形状与框体41形状匹配。
32.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比较模块先根据当前的系统时间判定是否是在非高峰时段内;如设定高峰时段为7:00-9:00和17:00-18:00,则若当前的系统时间为10:00时,则判定属于非高峰时段,若当前的系统时间为7:38时,则属于高峰时段。
33.在高峰时段内,图像采集模块将会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一直获取车间入口的图像信息,人员到达车间入口,然后通信模块将图像信息上传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对上传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对图像中的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在身份识别验证成功时,如生产管理者制定排班计划,确定当天上班人员后,控制中心对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具体为对人员的人脸进行识别,在识别出人员为当天的上班人员时,即为身份验证通过,在识别出人员不是当天的上班人员时,即为身份验证不通过,在验证通过时,控制中心发送控制信息,在身份验证不通过时,控制中心发送警报信息;上述过程中,由于身份验证操作是在控制中心实现的,因此本技术中并不涉及到软件程序部分。
34.而在非高峰时段内,控制模块将会控制红外检测模块启动,此时当人员到达车间入口时,在进入到道闸机30cm范围内,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有人,将会发送触发信号,图像采集模块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启动,开始采集入口出的图像信息,然后通信模块将图像信息上传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根据上传的图像信息对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
35.通信模块还接收控制中心反馈的验证结果,具体的,验证结果包括表示身份验证通过的控制信息和表示身份验证不通过的警报信息,当接收到控制信息时,控制模块将会控制驱动电机驱动机体1上的栏板4摆动,栏板4缩回机体1内,以右侧的机体1为例,驱动电机驱动栏板4顺时针摆动后,栏板4缩回机体1内,通行通道打开,人员能够顺利通过道闸机进入车间,同时存储模块将会存储对应的图像信息;而若通信模块接收到警报信息,则此时机体1上的报警模块发送警报,以提醒人员不允许通过的情况,避免人员一直在道闸机前停留。
36.而在栏板4打开的过程中,栏板4摆动后,栏板4将会摆动到缓冲件的缓冲槽33内,机体1与栏板4之间的撞击得到缓冲板31的缓冲,从而减小了机体1与栏板4因为撞击而出现的磨损。
3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