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6544发布日期:2022-02-09 14:0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指纹锁。


背景技术:

2.智能指纹锁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融合得到的产品。由于指纹认证具有方便、快速、精确等特点,随着科技技术的普及,智能家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也开始选择指纹锁。
3.现有的指纹锁在开启或者关闭之后,常常自动将门锁锁上,需要再次进行验证解锁,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前后门锁联动时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导致一侧开关较为轻松,另一侧比较困难;同时由于门锁为金属结构,开关在按动时噪声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指纹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解决方案,包括前锁下壳、电子锁离合器、锁头、前拨动开关、指纹识别安装架、指纹识别模块、面板、前锁上壳、螺丝定位柱、连接螺丝、后锁壳、后拨动开关、拨叉、后锁壳压板;所述前锁下壳底面中间开有长孔;所述电子锁离合器安装在前锁下壳内部上侧;所述锁头安装在前锁下壳内部下侧,位于电子锁离合器下方;所述前拨动开关安装在电子锁离合器下方,位于锁头前方;所述指纹识别安装架安装在电子锁离合器前侧面;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安装在指纹识别安装架上;所述面板安装在前锁上壳前侧面;所述前锁上壳安装在前锁下壳上;所述螺丝定位柱安装在前锁下壳后侧面;所述连接螺丝螺纹段安装在螺丝定位柱上,另一端穿过后锁壳;所述后拨动开关安装在后锁壳内;所述拨叉安装在后拨动开关上方凹槽内;所述后锁壳压板安装在后锁壳前侧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锁下壳底面上下两侧边缘均开有三个螺孔,最外侧螺孔上安装有侧挡块,侧挡块位于前锁下壳内部;中间的螺孔上安装有紧固螺丝将前锁下壳与前锁上壳安装在一起;最内侧的螺孔上安装有螺丝定位柱;底面上侧开有长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头安装在前锁下壳内部,通过螺丝固定在电子锁离合器下侧;所述前拨动开关整体为凹型,上侧开有向内的凹槽,卡在电子锁离合器的下端,底部同样开有凹槽,凹槽内部放置有磁铁。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指纹识别安装架正面和背面均有定位柱,背面的定位柱插在电子锁离合器正面的安装孔内;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安装在指纹识别安装架正面的定位柱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锁上壳正侧面开有用于安装面板的凹槽,凹槽内对应指纹识别模块开有通孔;正侧面下半部分开有方孔;后侧面上半部分开有用于安装指纹识别模块的凹槽,下半部分开有用于安装前拨动开关的凹槽,凹槽四角开有
圆槽,圆槽内放置有防撞胶垫;最下方开有放置磁铁的凹槽,放置的磁铁磁极方向与前拨动开关上的磁铁磁极方向相反,磁铁后方安装有挡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锁壳后侧面上下两端开有通孔,连接螺丝穿过通孔固定安装在螺丝定位柱上;前侧面上开有用于安装后拨动开关的凹槽,四角和上下侧中间均开有圆槽,圆槽内放置有防撞胶垫,凹槽周边开有螺孔用于固定后锁壳;所述后拨动开关整体为凹型,其上侧前侧面开有用于安装拨叉的凹槽,后侧面开有螺孔;拨叉安装在后拨动开关的凹槽内,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安装时伸入到电子锁离合器后侧的锁叉内;所述后锁壳压板穿过拨叉安装在后锁壳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后拨动开关12下端开有左右贯穿的通孔,通孔内部安装有弹簧和滚珠,后锁壳11内部下侧开有凹槽,后拨动开关12在上下拨动时起到限位以及防掉落的作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前拨动开关和前锁上壳下侧的磁铁,两磁铁极性相同,产生排斥力,力度大小比弹簧容易控制,可以避免开锁之后在关门时门锁自动上锁,时门锁保持开启状态,可重复多次开关门,手动控制门锁开闭;在前锁上壳和后锁壳内设置防撞胶垫,减少前拨动开关和后拨动开关在移动时产生的声音,减少噪声;后拨动开关通过拨叉连接到电子锁离合器的锁叉内,通过电子锁离合器与前拨动开关联动,使得前后拨动开关动作时,两侧受力平稳且相同,并且可以同步开启和关闭,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锁结构爆炸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锁结构爆炸视图;
17.图中:1-前锁下壳、2-电子锁离合器、3-锁头、4-前拨动开关、5-指纹识别安装架、6-指纹识别模块、7-面板、8-前锁上壳、9-螺丝定位柱、10-连接螺丝、11-后锁壳、12-后拨动开关、13-拨叉、14-后锁壳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
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指纹锁,包括前锁下壳 1、电子锁离合器2、锁头3、前拨动开关4、指纹识别安装架5、指纹识别模块6、面板7、前锁上壳8、螺丝定位柱9、连接螺丝10、后锁壳11、后拨动开关12、拨叉13、后锁壳压板14;所述前锁下壳1底面中间开有长孔;所述电子锁离合器2安装在前锁下壳1内部上侧;所述锁头3安装在前锁下壳1内部下侧,位于电子锁离合器2下方;所述前拨动开关4安装在电子锁离合器2 下方,位于锁头3前方;所述指纹识别安装架5安装在电子锁离合器2前侧面;所述指纹识别模块6安装在指纹识别安装架5上;所述面板7安装在前锁上壳8前侧面;所述前锁上壳8安装在前锁下壳1上;所述螺丝定位柱9安装在前锁下壳1后侧面;所述连接螺丝10螺纹段安装在螺丝定位柱9上,另一端穿过后锁壳11;所述后拨动开关12安装在后锁壳11内;所述拨叉13安装在后
拨动开关12上方凹槽内;所述后锁壳压板14安装在后锁壳11前侧面。所述前锁下壳1底面上下两侧边缘均开有三个螺孔,最外侧螺孔上安装有侧挡块,侧挡块位于前锁下壳1内部;中间的螺孔上安装有紧固螺丝将前锁下壳1 与前锁上壳8安装在一起;最内侧的螺孔上安装有螺丝定位柱9;底面上侧开有长孔。所述锁头3安装在前锁下壳1内部,通过螺丝固定在电子锁离合器2 下侧;所述前拨动开关4整体为凹型,上侧开有向内的凹槽,卡在电子锁离合器2的下端,底部同样开有凹槽,凹槽内部放置有磁铁。所述指纹识别安装架 5正面和背面均有定位柱,背面的定位柱插在电子锁离合器2正面的安装孔内;所述指纹识别模块6安装在指纹识别安装架5正面的定位柱上。所述前锁上壳8正侧面开有用于安装面板7的凹槽,凹槽内对应指纹识别模块6开有通孔;正侧面下半部分开有方孔;后侧面上办部分开有用于安装指纹识别模块 6的凹槽,下半部分开有用于安装前拨动开关4的凹槽,凹槽四角开有圆槽,圆槽内放置有防撞胶垫;最下方开有放置磁铁的凹槽,放置的磁铁磁极方向与前拨动开关4上的磁铁磁极方向相反,磁铁后方安装有挡板。所述后锁壳11 后侧面上下两端开有通孔,连接螺丝10穿过通孔固定安装在螺丝定位柱9 上;前侧面上开有用于安装后拨动开关12的凹槽,四角和上下侧中间均开有圆槽,圆槽内放置有防撞胶垫,凹槽周边开有螺孔用于固定后锁壳11;所述后拨动开关12整体为凹型,其上侧前侧面开有用于安装拨叉13的凹槽,后侧面开有螺孔;拨叉13安装在后拨动开关12的凹槽内,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安装时伸入到电子锁离合器2后侧的锁叉内;所述后锁壳压板14穿过拨叉13安装在后锁壳11上。后拨动开关12下端开有左右贯穿的通孔,通孔内部安装有弹簧和滚珠,后锁壳11内部下侧开有凹槽,后拨动开关12在上下拨动时起到限位以及防掉落的作用。
20.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在玻璃门的型材上打通孔,将前锁上壳8安装在型材的正面,螺丝定位柱9穿过型材,从型材背面将连接螺丝10穿过后锁壳11和型材安装在螺丝定位柱9上,拧紧连接螺丝10,使整体安装固定在玻璃门的型材上。
21.通过指纹识别模块6识别指纹,带动电子锁离合器2打开,向下按动前拨动开关4,带动锁头3开启,前拨动开关4向下移动带动电子锁离合器2上的开锁拉杆向下移动,带动内部离合片固定座使得后侧锁叉向下移动;拨叉13安装在锁叉内,锁叉向下移动带动拨叉13下移,进而使后拨动开关12下移,完成前拨动开关4与后拨动开关12的同步移动;拨叉13为实心拨叉,前端插在锁叉内部,在开启时,两侧传动受力均匀,并且容易开启。
22.锁头3开启后,前拨动开关4下方凹槽内的磁铁与前锁上壳8内部底面上的磁铁磁极相同,产生斥力使得锁头3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使得锁头3不会自锁,使用方便;需要锁头3闭合时,需手动向上拨动前拨动开关4或者后拨动开关 12,而且在拨动时,安装在前锁上壳8和后锁壳11内的防撞胶垫可以减轻拨动时产生的噪音;在后锁壳11后侧面上下两侧通孔上安装有亚克力板,遮挡连接螺丝,整体美观大方,螺丝定位柱9、连接螺丝10不同长度可以使用于不同厚度的玻璃门型材,使整体适用性更广。
23.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
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