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息感知智慧小区安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8656发布日期:2023-09-09 00:5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息感知智慧小区安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小区安全管理,具体为一种全息感知智慧小区安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小区作为社会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单元,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下的小区治安防控建设,能有效提高整体社会治安防控水平。但是对小区治安防控体系的规划和建设面临着不同小区治安环境差异明显、人员成分复杂、人口车辆流动性大的问题,如何依据各级政府的社会治安指导纲领和政策,构建社区智慧警务新模式,是各级警务部门一直探讨的问题。

2、在目前车辆、人员进出小区的管理中,结合了人脸识别、车牌识别、rfid射频识别、ic卡识别技术,通过赋予录入物业系统的车辆或人员相应的出入权限,根据在车库出入口和小区出入口设置相应的终端来控制车辆和人员的进出;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在车辆和人员进出小区管理过程中,又融合了手机imsi码技术,例如:

3、申请公布号为cn1 1387055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imsi码与电子车牌的人车系统识别方法,利用imsi码识别器获取所有经过人员的手机imsi码,通过近距空间关系判别算法,计算出目标的通过速度,区分出行人与车乘人员;利用电子车牌阅读器获取电子车牌中所存储的车主的imsi码,与车乘人员imsi码进行检索匹配,区分出驾驶员与乘客;若车主imsi无法匹配,利用两组设备的采集时间,将人车关系进行绑定,并判断出车内人员数量;通过角度重构与几何推导的方法,从空间位置上分辨出驾驶员与乘客;最后,将这些数据信息整合成新的数据集,传输至网络终端,达到人车协同识别的效果;

4、申请公布号为cn1 1124315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imsi码的无感进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接收imsi码侦码基站设备在探测范围内获取到的imsi码,从服务器端获取与imsi码预先绑定的人脸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人脸信息放入本地临时数据库,后续在进行刷脸识别进闸时,通过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用户人脸图像,与本地临时数据库的人脸信息进行人脸识别比对,并根据人脸识别比对结果确认用户的进闸权限。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减少进行人脸识别比对的人脸信息数据量,进而缩短刷脸识别进闸时人脸识别比对的运算时长,并提高人脸识别比对的成功率,避免用户刷脸识别进闸时停顿较长时间,进而优化用户无感进闸的体验效果。

5、前述现有技术文献,虽然分别融合手机imsi码与车牌号、手机imsi码与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车辆或人员进出小区通行的管控,但是其未对于小区业主和车辆的精确分析管控,并且手机imsi码、车牌号、人脸图像之间并未相互关联,对于小区业主和车辆管控的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息感知智慧小区安全管理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全息感知智慧小区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车辆出入管理系统、人员出入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系统、云数据处理中心、云存储中心以及公安管理系统;

4、所述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用于对车辆进行出入小区管理,所述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车库出入口的第一imsi码识别器、第一车牌识别设备以及车辆道闸,所述第一imsi码识别器用于获取出入小区车辆内人员的imsi码,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设备用于获取该出入小区车辆的车牌号信息,所述车辆道闸用对出入小区的车辆进行管控;所述第一imsi码识别器以及第一车牌识别设备将获取到的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

5、所述人员出入管理系统用于对人员进行出入小区管理,所述人员出入系统包括小区人员出入口的第二imsi码识别器、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以及人行道闸,所述第二imsi码识别器用于获取出入小区人员的imsi码,所述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用于获取出入小区人员的面部图像,所述人行道闸接收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的控制控制人员通信,所述第二imsi码识别器以及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将获取到的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

6、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小区内特定区域的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用于获取其监控范围内的人员面部图像,所述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将获取到的监控范围内的人员面部图像上传至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

7、所述云存储中心与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用于存储预录入的小区业主人员信息以及业主车辆信息,并对车辆和人员出入信息进行存储;

8、所述公安管理系统与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定期将小区管理数去上传至所述公安管理系统,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能够获取所述公安管理系统的部分数据信息。

9、进一步,所述车辆出入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主控设备,所述第一imsi码识别器、第一车牌识别设备以及车辆道闸均与所述第一主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设备与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所述人员出入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主控设备,所述第二imsi码识别器、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以及人行道闸均与所述第二主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第二主控设备与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

10、进一步,所述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的管理过程如下:

11、通过所述第一imsi码识别器获取所有进出车库人员的手机imsi码,并将进出车库人员的手机imsi码发送至云数据处理中心;

12、通过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设备获取进出车库车辆的车牌信息,并将进出车库车辆的车牌信息发送至云数据处理中心;

13、通过云数据处理中心将接收到的进出车库人员的手机imsi码与云存储中心中存储的业主手机imsi码比对,以判断进出车库人员是否为小区业主;

14、通过云数据处理中心将接收到的进出车库车辆的车牌信息与云存储中心中存储预登记的小区内车牌信息进行比对,以判断该车辆是否为本小区车辆,如果该车辆为小区车辆,则同步确定该车辆对应的车主的手机imsi码;

15、完成前述比对后,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将该进出车库车牌信息与乘车人员的手机imsi码信息打包存储到所述云存储中心。

16、进一步,还包括确定该进出车库车辆乘车人员是否有该进出车库车辆车主的过程,其具体过程为:

17、云数据处理中心将第一imsi码识别器发送的该进出车库同乘的所有进出车库人员的手机imsi码与云存储中心中存储的该车辆对应的车主的手机imsi码进行比对,如果多个进出车库人员的手机imsi码中的一个与该进出车辆对应的车主的手机imsi码一致,则该进出车库车辆乘车人员中包括该车辆的车主。

18、进一步,还包括对非本小区车辆或非本小区乘车人员信息补充登记的过程,具体为:

19、如果进出车库人员为非本小区业主,或进出车辆为非本小区车辆,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将该非本小区业主的进出车库人员或非本小区车辆存储到云存储中心时,对非本小区业主的手机imsi码或非本小区车辆的车牌信息进行标记。

20、进一步,所述人员出入管理系统的管理过程如下:

21、通过所述第二imsi码识别器获取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手机imsi码信息,并将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手机imsi码信息发送至云数据处理中心;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将该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手机imsi码信息与云存储中心中存储的业主手机imsi码信息进行比对,以判断该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手机imsi码信息是否为业主手机imsi码信息;

22、通过所述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获取该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人脸面部图像,并将该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面部图像发送至云数据处理中心;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将该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面部图像与云存储中心中存储的业主面部图像进行比对,以判断该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面部图像是否为业主面部图像。

23、进一步,还包括对该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手机imsi码信息与面部图像一致性配配的过程,具体过程为:

24、如果该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手机imsi码信息为业主手机imsi码信息,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调取云存储中心中存储的该业主手机imsi码信息对应的面部图像,并将调取的面部图像与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识别的面部图像进行比对,以确定该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信息的一致性;

25、如果该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手机imsi码信息为非业主手机imsi码信息,云数据处理中心将该通过小区出入口人员的手机imsi码信息与面部图像对应存储至云存储中心,以作为访客数据。

26、进一步,还包括数据统计分析的过程,具体为:

27、步骤s81、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将第一imsi码识别器获取的出入小区车辆内人员的imsi码信息以及第一车牌识别设备获取的该出入小区车辆的车牌信息添加时间标签后发送至云存储中心;

28、步骤s82、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将第一imsi码识别器获取的出入小区人员的imsi码以及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获取的该出入小区人员的面部图像添加时间标签后发送至云存储中心;

29、步骤s83、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将获取的小区内人员面部图像添加时间标签后发送至云存储中心,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调取云存储中心中的小区内人员面部信息与业主信息进行比对,并对业主在小区内出现情况进行确认;

30、步骤s84、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根据预设定的时间周期对小区业主和车辆进出小区情况进行统计,至少包括业主或车辆末次进出小区时间、业主或车辆离开小区未返回时间、业主或车辆未离开小区时间、业主在预设定时间内未离开小区也未出现在小区内的情况;

31、步骤s85、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将步骤s84统计的数据汇总成表格发送至公安管理系统。

32、进一步,还包括物业管理系统,所述物业管理系统包括第三imsi码识别器、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第三主控设备以及输入设备,所述第三imsi码识别器、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以及输入设备与所述第三主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第三主控设备与所述云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

33、进一步,通过所述物业管理系统预存储业主信息及车辆信息以建立全息感知信息,具体过程为:

34、步骤s1001、通过第三imsi码识别器获取当前录入信息业主的手机imsi码,并发送至第三主控设备;

35、步骤s1002、通过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获取当前录入信息业主的面部图像信息,并发送至第三主控设备;

36、步骤s1003、通过输入设备录入当前录入信息业主的车牌号码信息以及人员的相关个人信息,并发送至第三主控设备;

37、步骤s1004、所述第三主控设备将当前录入信息业主的手机imsi码、面部图像信息、车牌号码信息建立映射关系后存储到云存储中心中,以通过手机imsi码建立面部图像信息、车牌号码信息以及人员的相关个人信息的对应关系。

38、有益效果

3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全息感知智慧小区安全管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40、1、本发明通过在车库出入口、小区出入口处分别设置imsi码识别器、车牌识别设备和人脸识别摄像头,分别获取通过车库出入口和小区出入口出入的人员、车辆的信息,并通过imsi码识别器获取的手机imsi码信息,从而通过手机imsi码信息将人员信息与车辆信息进行关联,以便于建立小区人员的全息档案,有效提高对小区的安全管理;

41、2、本发明通过建立全息档案,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区内人员出入、车辆出入的统计,并能够精确的获得车辆出入小区时匹配的人员信息,精准的获得某一车辆在某一时刻进出小区时车内的乘车人员信息,从而便于后续的各类人员数据的统计;

42、3、本发明提供的小区安全管理系统,云数据处理中心连接有公安管理系统,从而有效的将小区物业管理信息与公安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公安管理系统能够获得小区人员的管理信息,并且小区物业在获得公安系统的部分权限后,可以获得一般的人员管理数据,有效的做到人员管理的信息互通。

43、总之,本发明提供的全息感知智慧小区安全管理系统具有管理精准、数据分析精确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