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26313发布日期:2023-12-09 15:2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指纹辨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使现代人有效提升生活质量,改善过去生活中的小失误导致后续生活上的不良影响,进而发产出许多智能家电,智能家电可通过直观的触碰、外部装置的控制(如智能型手机)、小巧轻便的携带性或非单一种操作方式使各种智能家电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当中。

2、一般传统锁具若忘记带钥匙则只能请锁匠协助开锁,长期下来可能会导致因采用非特定的方式进行多次开锁而使锁具损坏及财产损失,若以智能电子锁为例,现行智能电子锁大致上可通过指纹辨识、磁扣(或磁卡)感应、智能型手机控制或密码输入等方式进行解锁符合具有多种操作方式,即便忘记携带磁卡或磁扣出门,仍然可通过指纹辨识、智能型手机控制或密码输入等方式进行解锁,而不需要通过外力介入开锁,达到避免锁具损坏及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3、然而,一般智能电子锁其电源模块需通过安装电池的方式,使智能电子锁能持续保有电力的供给,所述智能电子锁在非使用状态时仍然需持续各种解锁方式进行侦测,因此即便未要进行开锁的时间,仍需持续耗电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损失。

4、是故,如何克服实务上所遇到的问题使本申请可达到降低电源持续消耗的不良影响,则为本申请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相关技术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使本申请可降低待机状态时的电源消耗,避免电源消耗过快的情况产生,因此通过本申请以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

2、一种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包括:门锁结构,设有指纹辨识模块、导通结构及把手握持部,指纹辨识部位于把手握持部上,导通结构设置于把手握持部中,导通结构设有转轴、转轴延伸部、上电极、支撑件及下电极,转轴延伸部设于转轴的一侧,且转轴对应把手握持部一同进行转动并带动转轴延伸部,上电极设于转轴延伸部的一侧,支撑件对应上电极的一侧设有下电极;其中,上电极及下电极之间具有间隙,使导通结构为不导通状态。

3、在一实施例中,门锁结构还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栓锁模块及处理模块,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导通结构及控制模块,并栓锁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导通结构电性连接处理模块,指纹辨识模块与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4、在一实施例中,上电极及下电极的间隙为0.1mm至3mm。

5、在一实施例中,上电极与下电极的间隙为0.5mm至2mm。

6、在一实施例中,把手握持部接收到外力令把手握持部带动转轴及其转轴延伸部进行转动,使上电极与下电极电性连接时,导通结构为导通状态。

7、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件上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件,全部第二支撑件设于上电极及下电极的两侧。

8、在一实施例中,门锁结构还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栓锁模块及处理模块,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处理模块及控制模块,并栓锁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指纹辨识模块通过导通结构与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9、在一实施例中,指纹辨识模块其指纹辨识方式可为光学式、电容式、超音波式或射频式。

10、在一实施例中,导通结构为不导通状态时,电源模块未与处理模块及指纹辨识模块电性连接;导通结构为导通状态时,电源模块供电给予处理模块,并通过处理模块触发指纹辨识模块。

11、在一实施例中,导通结构为不导通状态时,电源模块与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而未与指纹辨识模块电性连接;当导通结构为导通状态时,指纹辨识模块与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12、在一实施例中,上电极与下电极的间隙为0.3mm至5mm。

13、在一实施例中,上电极与下电极的间隙为0.5mm至2mm。



技术特征:

1.一种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结构还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栓锁模块及处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导通结构及所述控制模块,并所述栓锁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导通结构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所述指纹辨识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握持部接收到外力令所述把手握持部带动所述转轴及其转轴延伸部进行转动,使所述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电性连接时,所述导通结构为导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结构为不导通状态时,所述电源模块未与所述处理模块及所述指纹辨识模块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及所述下电极的间隙为0.1mm至3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的间隙为0.5mm至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件,全部第二支撑件设于所述上电极及所述下电极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的间隙为0.3mm至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的间隙为0.5mm至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结构还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栓锁模块及处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栓锁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辨识模块通过所述导通结构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结构为不导通状态时,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而未与所述指纹辨识模块电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辨识模块其指纹辨识方式可为光学式、电容式、超音波式或射频式。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省电的指纹辨识装置,其包括:门锁结构,设有指纹辨识模块、导通结构及把手握持部,导通结构中设有转轴、转轴延伸部、上电极及下电极,转轴延伸部设于转轴的一侧,且转轴对应把手握持部一同进行转动并带动转轴延伸部,上电极设于转轴延伸部的一侧,上电极间隔一间隙对应设有下电极;使上电极及下电极之间为不导通状态。通过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未接触呈现开路不导通,使本申请的门锁结构于待机状态时,与所述指纹辨识模块之间没有电性连接,达到降低待机时功耗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翁瑞兴,许佑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