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及其售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6657发布日期:2023-12-07 04:5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及其售卖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助饮品机,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及其售卖机。


背景技术:

1、自助饮品机的取货门一般有手动开门取货与自动开门取货两种。手动开门取货需要用户自行操作,较为不便,用户体验较差。相比之下,自动取货门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自助饮品机上。

2、为了节约空间,自动取货门通常为升降形式,升降原理通常为推拉机构伸缩带动取货门升降。在升降过程中,配合各种传感器实现“防夹手”安全检测。虽然自动升降取货门方便了用户操作使用,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一、“防夹手”相关传感器受到污损或干扰,容易导致失灵或误动作;二、取货门上下移动,仅能靠胶条或密封垫本身弹性进行密封,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密封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及其售卖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自动升降取货门的“防夹手”相关传感器受到污损或干扰,容易导致失灵或误动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包括设置在饮品机的机壳内部且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推拉机构、以及与推拉机构上端连接的取货门,取货门借助推拉机构的伸缩与机壳上的取餐口接触密封或分离,关键在于:所述开关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壳内部且位于取餐口上方的定位框、吊装在定位框上且借助取货门向上的推力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的防夹手压板、以及设置在防夹手压板上方的第一微动开关,定位框借助取货门上端外侧设置的导向柱向上的推力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第一微动开关的滚轮与防夹手压板的上端面接触,第一微动开关、控制模块、推拉机构依次连接形成为防夹手机构。

3、所述开关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机壳内部且位于定位框上方的定位架、以及设置在定位架上的第二微动开关,定位框吊装在定位架上并借助防夹手压板向上的推力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第二微动开关的滚轮与定位框的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第二微动开关、控制模块、设置在取杯仓上方的取杯灯依次连接形成为取杯灯的控制机构。

4、所述定位架和定位框都是下端开口的框型结构,定位框位于定位架内部,在定位架左右两端的侧板上都开设有竖向的长条孔,定位框两端设置的插板分别与对应端的长条孔插接并形成滑动配合。

5、在防夹手压板顶部的两端都连接有第一吊杆,第一微动开关位于两端的第一吊杆之间,第一吊杆的上端穿过定位框的顶板后与第一限位件连接,第一吊杆与定位框的顶板形成滑动配合。

6、在第一吊杆上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防夹手压板与定位框之间。

7、在定位框顶部的两端都连接有第二吊杆,第二微动开关位于两端的第二吊杆之间,第二吊杆的上端穿过定位架的顶板后与第二限位件连接,第二吊杆与定位架的顶板形成滑动配合。

8、在第二吊杆上套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定位框与定位架之间。

9、所述取货门与推拉机构铰接,开关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壳内部且位于取餐口两侧的导轨,在每个导轨上都开设有上下两个导向槽,导向槽的上端都向外侧弯折延伸,取货门包括外板体、以及设置在外板体内侧的内定位框,在外板体的侧壁与内定位框的外端面之间留有密封层容纳腔,在内定位框两侧都是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柱,最上方的导向柱与上方的导向槽插接并形成滑动配合,最下方的导向柱与下方的导向槽插接并形成滑动配合,外板体的外端面借助导向柱和导向槽的滑动配合与取餐口外侧面齐平且设置在密封层容纳腔内的密封层夹紧在机壳与内定位框之间。

10、所述开关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取货门两侧的传感器,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位于取货门同一侧的所有传感器都固定在同一个定位板上,定位板与机壳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

11、一种售卖机,关键在于:包括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

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机壳内部的取餐口上方设置定位框,在定位框上吊装防夹手压板,定位框借助取货门上端外侧设置的导向柱向上的推力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防夹手压板借助取货门向上的推力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在防夹手压板上方设置第一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的滚轮与防夹手压板的上端面接触,第一微动开关、控制模块、推拉机构依次连接形成为防夹手机构。取货门正常上移关闭时,防夹手压板与取货门之间没有手或手臂,取货门最上方的左右两个导向柱首先与定位框左右两端的下端面接触,推动定位框上移,防夹手压板和第一微动开关与定位框同步上移,第一微动开关不会被触发,推拉机构正常伸长,取货门正常关闭后,推拉机构停止伸长。如果传感器失效,取货门关闭过程中会挤压手或手臂,手或手臂受力后会推动上方的防夹手压板向上移动,防夹手压板触动第一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发出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输出信号给推拉机构,使推拉机构停止向上推动取货门。在传感器检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道机械结构检测防护,安全性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包括设置在饮品机的机壳(1)内部且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推拉机构(2)、以及与推拉机构(2)上端连接的取货门(3),取货门(3)借助推拉机构(2)的伸缩与机壳(1)上的取餐口(4)接触密封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壳(1)内部且位于取餐口(4)上方的定位框(5)、吊装在定位框(5)上且借助取货门(3)向上的推力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的防夹手压板(6)、以及设置在防夹手压板(6)上方的第一微动开关(7),定位框(5)借助取货门(3)上端外侧设置的导向柱(18)向上的推力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第一微动开关(7)的滚轮与防夹手压板(6)的上端面接触,第一微动开关(7)、控制模块、推拉机构(2)依次连接形成为防夹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机壳(1)内部且位于定位框(5)上方的定位架(8)、以及设置在定位架(8)上的第二微动开关(9),定位框(5)吊装在定位架(8)上并借助防夹手压板(6)向上的推力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第二微动开关(9)的滚轮与定位框(5)的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第二微动开关(9)、控制模块、设置在取杯仓上方的取杯灯依次连接形成为取杯灯的控制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8)和定位框(5)都是下端开口的框型结构,定位框(5)位于定位架(8)内部,在定位架(8)左右两端的侧板上都开设有竖向的长条孔(10),定位框(5)两端设置的插板(11)分别与对应端的长条孔(10)插接并形成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防夹手压板(6)顶部的两端都连接有第一吊杆(12),第一微动开关(7)位于两端的第一吊杆(12)之间,第一吊杆(12)的上端穿过定位框(5)的顶板后与第一限位件(13)连接,第一吊杆(12)与定位框(5)的顶板形成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吊杆(12)上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防夹手压板(6)与定位框(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定位框(5)顶部的两端都连接有第二吊杆(14),第二微动开关(9)位于两端的第二吊杆(14)之间,第二吊杆(14)的上端穿过定位架(8)的顶板后与第二限位件(15)连接,第二吊杆(14)与定位架(8)的顶板形成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吊杆(14)上套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定位框(5)与定位架(8)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货门(3)与推拉机构(2)铰接,开关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壳(1)内部且位于取餐口(4)两侧的导轨(16),在每个导轨(16)上都开设有上下两个导向槽(17),导向槽(17)的上端都向外侧弯折延伸,取货门(3)包括外板体(3-1)、以及设置在外板体(3-1)内侧的内定位框(3-2),在外板体(3-1)的侧壁与内定位框(3-2)的外端面之间留有密封层容纳腔(3-3),在内定位框(3-2)两侧都是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柱(18),最上方的导向柱(18)与上方的导向槽(17)插接并形成滑动配合,最下方的导向柱(18)与下方的导向槽(17)插接并形成滑动配合,外板体(3-1)的外端面借助导向柱(18)和导向槽(17)的滑动配合与取餐口(4)外侧面齐平且设置在密封层容纳腔(3-3)内的密封层夹紧在机壳(1)与内定位框(3-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取货门(3)两侧的传感器(19),传感器(19)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位于取货门(3)同一侧的所有传感器(19)都固定在同一个定位板(20)上,定位板(20)与机壳(1)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

10.一种售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饮品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自助饮品机取餐口开关机构及其售卖机,包括设置在饮品机的机壳内部且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推拉机构、以及与推拉机构上端连接的取货门,还包括设置在机壳内部且位于取餐口上方的定位框、吊装在定位框上且借助取货门向上的推力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的防夹手压板、以及设置在防夹手压板上方的第一微动开关,定位框借助取货门上端外侧设置的导向柱向上的推力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第一微动开关的滚轮与防夹手压板的上端面接触,第一微动开关、控制模块、推拉机构依次连接形成为防夹手机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自动升降取货门的“防夹手”相关传感器受到污损或干扰,容易导致失灵或误动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康,刘凯,郭剑峰,孙江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朗立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