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268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结构,更确切地说,涉及这样一种改进的用于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结构,它能够通过取消一附加的组装元件,将组装结构和物品承载/放出机构整体形成来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生产率。


图1表示普通的自动售货机的示意结构,它包括用于封装售货机内部元件的售货机主壳体1和多个竖直直立的物品承载器3。每个承载器3都具有多个曲线部分,并且在其内部形成物品通道2。此外,物品承载/放出机构4位于物品承载器3下方,用于放出物品F;一滑槽6位于物品承载放出机构4下方,用于将物品F引导到物品放出口5。
下面介绍普通的自动售货机的操作使用。
当一物品放出请求信号提供到该系统时,与物品承载/放出机构4的驱动相配合,分布在物品承载器3中的物品F沿着形成在物品承载器3内部的物品通道2向下放出。如此落下的物品F由滑槽6引导,然后经过物品放出口5放出到售货机主壳体1的外侧。
物品承载/放出机构4是与位于物品承载/放出机构4处的上承载杆11和11′以及下承载杆12和12′组装在一起的。
物品承载/放出机构4通常是由两个物品承载/放出机构10和10′形成的,并且分别与上承载杆11和11′及下承载杆12和12′组装在一起。
公开号为平成4-31667的日本实用新型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与物品承载器3组装的常规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4。
下面将参照图2到6详细介绍上述机构。
上部承载杆11和11′嵌入的一个插入窄槽23形成在基板21侧壁22的上端,下部承载杆12和12′嵌入的嵌接承载窄槽24形成在基板21侧壁22的下端。另外,组装元件26(如图6所示)嵌入的固定板25形成在基板21的下部。
固定板25包括形成在它的中心部分的条形固定部分25a和形成在它的下部的矩形开孔25b,如图2所示。
组装元件26包括嵌接缝隙26a,具有预定深度,用于在其中接纳固定板25;防脱出用爪26b,形成在嵌接缝隙26a的入口,用于防止固定板25由组装元件26中脱出;承载颌形部分26c,用于当嵌接该组装元件26时承载下部承载杆12;嵌接钳块26d,用于增加在承载颌形部分26c和下部承载杆12之间的衔接力;以及导向部分26e,用于在组装该组装元件26时,对下部承载杆12的插入进行导向。
在附图中,标号27表示螺线管,28表示插入式铁芯,29表示第一制动件,30表示第二制动件,31表示压板,32表示连接件,33表示拉伸弹簧。
下面将解释用于常规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次序。
如图3所示,上部承载杆11插入到在基板21侧壁22的上端形成的插入导向窄槽23。
当基板21的下部沿下部承载杆12的方向推动时,(基板21的组装元件26嵌接到基板21的固定板25的固定部分25a),由下部承载杆12向组装元件26的导向部分26e施加预定的作用力,然后导向部分产生挠性弯曲。
在上述状态下,当降低基板21时,基板21的嵌接承载窄槽24与下部承载杆12的两侧相衔接,组装元件26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组装元件26的承载颌形部分26c稳定地支承该下部承载杆12的下部。
因此,利用上部承载杆11和下部承载杆12,基板21紧密地承载该上部和下部部分。
然而,常规的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嵌接机构存在的缺点是为将基板21固定到售货机主壳体1的上部承载杆11和下部承载杆12上,必须另要求一个形状复杂的组装元件26,这就使得元件的数量增加,因此制造成本增加。
此外,由于还需要一个将组装元件26组装到基板21上的操作工序,使生产率下降。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组装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结构,它能克服在用于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常规组装结构上遇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组装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改进的结构,它通过取消附加的组装元件,将组装结构与物品承载/放出机构整体形成,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结构,该结构包括一插入导向窄槽,形成在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基板侧壁的上端部分,售货机主壳体的上部承载杆插入到该窄槽中;一个嵌接承载窄槽,形成在该基板侧壁的下端部分,售货机的主壳体的下部承载杆插入嵌接到该窄槽中;一个延伸承载部分,形成在该侧壁的下端部分,用于承载和导向下部承载杆嵌接到该嵌接承载窄槽中;一开口部分,形成在该嵌接承载窄槽的入口处,并和该嵌接承载窄槽连通,用于将下部承载杆导入该嵌接承载窄槽中;一伸出的嵌接部分,形成在该嵌接承载窄槽的内部入口处,用于防止下部承载杆由该嵌接承载窄槽中脱出。
由下面提供的详细介绍以及附图将能够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所述附图仅是为了说明,因此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其中图1是常规售货机的断面示意图;图2是常规售货机的包括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组装结构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正视图;图3-5是表示常规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结构的组装顺序的局部断面图;图6是常规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组装结构的组装元件的透视图;图7是具有根据本发明售货机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结构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透视图;图8和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组装结构和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顺序的侧视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组装结构的基板下部的放大侧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包括插入导向窄槽43,上部承载杆11插入到其中,它形成在基板41的侧壁42的上端;嵌接承载窄槽44,下部承载杆12嵌接到其中,它形成在基板41的侧壁42的下端部分。上述各元件与先前介绍的现有技术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结构另外包括形成在侧壁42下端部分处的延伸承载部分45,用于承载和导引插入嵌接承载窄槽44的下部承载杆12。
此外,用于将下部承载杆12导入该嵌接承载窄槽44的开口部分46与嵌接承载窄槽44相连通。
在基板的侧壁42的端部处形成的伸出嵌接部分47用于当下部承载杆12平稳地插入嵌接承载窄槽44中时,防止下部承载杆12脱开,因此,上下承载杆11和12更稳定地嵌接到基板41上。
在附图中,标号48表示一薄型的螺线管,49表示插入式铁芯,50表示第一制动件,51表示第二制动件,52表示连杆,53表示拉伸弹簧。在这一实施例中,与常规技术中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数字标号。
下面将解释物品承载/放出机构连接到售货机主壳体上的组装步骤。
如图8所示,售货机的主壳体的上部承载杆11插入到在基板41侧壁42的上端形成的插入导向窄槽43中。
在此之后,如图8所示,下部承载杆12置于在基板的侧壁42下端部分形成的开口部分46的入口处。在上述状态下,将基板41朝下部承载杆12推,即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推,并稍向上提升。下部承载杆12与基板41的下部的水平和竖直移动相配合,插入基板41的嵌接承载窄槽44中。
这里,伸出的嵌接部分47主要防止下部承载杆12由嵌接承载窄槽44中脱出,使得下部承载杆12和嵌接承载窄槽44彼此稳定地嵌接。
基板41与上部和下部承载杆11和12稳定地嵌接在一起。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结构,通过提供延伸的嵌接部分和在基板下部的开口部分,无需使用组装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稳定地将基板与售货机主壳体的上、下承载杆相接合,从而能够通过减少该装置的元件的数量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虽然为了说明的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同时提出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构思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改型、增加和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售货机的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组装结构,包含一个插入导向窄槽,形成在所述物品承载/放出机构的基板侧壁的上端部分,所述售货机主壳体的上部承载杆插入该窄槽中;一个嵌接承载窄槽,形成在所述基板侧壁的下端部分,所述售货机主壳体的下承载杆嵌接到该窄槽中;一个延伸承载部分,形成在所述侧壁的下端部分,用于承载和引导所述嵌接到所述嵌接承载窄槽中的下部承载杆;一个开口部分,形成在所述嵌接承载窄槽的入口处并与所述嵌接承载窄槽相连通,用于将所述下部承载杆导入该嵌接承载窄槽中;一个伸出嵌接部分,形成在所述嵌接承载窄槽的内部入口处,用于防止所述下部承载杆由所述嵌接承载窄槽中脱出。
全文摘要
一种改进的用于组装售货机的物品承载和放出机构的结构,包括一插入导向窄槽,形成在所述承载和放出机构的基板侧壁上端部,上部承载杆插入该窄槽中;嵌接承载窄槽,形成在基板侧壁下端部分,下承载杆插入该窄槽中;延伸承载部分,形成在侧壁的下端;一开口部分,形成在嵌接承载窄槽的入口处并与嵌接承载窄槽连通;一伸出嵌接部分,形成在嵌接承载窄槽的内部入口,防止下部承载杆由嵌接承载窄槽中脱出。
文档编号G07F11/16GK1148707SQ9611045
公开日1997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0日
发明者金一焕 申请人:Lg产电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