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管网巡查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13251阅读:来源:国知局
过后台管理系统为每个巡查人员片区内的关键管网设置若干个必经点,当巡查人员携带巡查手机路过必经点时,系统会自动根据GPS提供的坐标与预先设置的必经点坐标进行比对,只有两个坐标的距离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其中预定的距离可设置为2m或是3m,些时系统才会视为巡查人员对关键管网进行了有效巡查。
[0033]具体的,所述步骤S200还包括:移动终端上传巡查人员到达及离开自己负责的管网责任片区的时间至后台服务器,完成上下班打卡操作。
[0034]具体实施时,电脑后台服务器(即后台巡查管理系统)通过设计的“片区打卡”功能,移动终端会通过GPS信号自动判断巡查人员所处位置,当该巡查人员处于其责任片区内,才能实现上下班打卡。前端和后台会同时记录巡查人员打卡时间,方便日后查询;从而实现管控人员按时到岗及下班情况。后台巡查管理系统自动记录巡查人员打卡之后的行程轨迹,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管理系统调出任意时间段任意巡查人员的行程轨迹。
[0035]具体的步骤S300之后还包括步骤S400: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并在照片上生成记录拍照的时间、日期的不可修改的水印。
[0036]具体的,当检测到巡查人员到达指定片区内,对划分的必经点进行巡查。巡查后用移动终端对巡查的施工现场进行拍照,同时记录拍照时间,并自动生成一个以拍照日期和时间为图案的水印,该水印会显示在照片上,且无法修改;防止巡查人员不去或少去某工地,并将同一张照片作为其去过该工地的证据的情况发生。
[0037]进一步,在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
步骤S501、移动终端接收巡查人员指令,记录新发现工地信息及原有工地信息;
步骤S502、上传所述新发现工地信息及原有工地信息。
[0038]具体实施时,移动终端接收到巡查人员可使用巡查手机完成新发现的第三方施工工地的上报和原有工地的跟进工作,获取巡查手机上勾选的内容包括工地位置、施工方式、施工交叉点、施工可控程度、工地照片及本次处理情况等必须掌握的施工信息。信息经巡查手机上报后,后台服务器将最新工地信息发送至负责该片区的工地巡查员,尽可能缩短管理真空期和信息不对称期。
[0039]同时,后台服务器可预先设置工地的巡查周期,而移动终端上传信息的规则也可预先设置。后台服务器可实时查看巡查人员的所有工地的跟进情况。当移动终端检测某项必填信息没填写,则不能上报该处施工工地的信息,后台服务器也无法跟进工作进度。
[0040]较佳的,在所述步骤S502之后,巡查方法还包括步骤:
步骤S600、移动终端接收巡查人员指令,展示相应的实时管网地图信息,所述实时管网地图信息包括,巡查人员当前位置、管线ID、管线管径、管线年限。
[0041]具体的,智能管网地图数据通过3G网络与GIS系统的数据进行对接,确保所看到的地图数据为最新数据。同时智能管网地图可以实现比纸质地图更多的功能,如快速确定本人所处位置、查询管线ID、管径、年限等重要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为巡查员本人及施工方提供更为准确、详实的管线信息,为判断管线位置提供了资料依据。
[0042]上述智能管网巡查方法,最大程度地弱化了巡查人员自身能力的高低和责任心的强弱对工地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使得工地管理次数得到了保证,管理的精细程度也有了大幅提升。
[004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管网巡查方法的具体应用实施例,在该应用实施例,后台服务器为电脑后台巡查管理系统,也简称后端,而移动终端为巡查手机,也称为前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如图2所示,图中为本发明中巡查人员在地图上的精确定位示意图。管理人员登陆电脑后台巡查管理系统,可对携带巡查手机的巡查人员进行实时定位;避免或及时发现人员脱岗情况。
[0044]管理人员登陆电脑后台巡查管理系统,事先划分每个巡查人员的责任片区。通过设计的“片区打卡”功能,前端会通过GPS信号自动判断巡查人员所处位置,当该巡查人员处于其责任片区内,才能实现上下班打卡。前端和后台会同时记录巡查人员打卡时间,方便日后查询;管控人员按时到岗及下班情况。
[0045]如图3所示,图中为本发明中巡查人员上班打卡后后台记录的轨迹回放示意图。后台自动记录巡查人员打卡之后的行程轨迹,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管理系统调出任意时间段任意巡查人员的行程轨迹;掌握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和巡查工作量,亦可为事故调查、巡查人员工作情况抽查、巡查轨迹合理性研宄等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记录。
[0046]如图4所示,图中为移动终端拍摄巡查时带水印的施工现场示意图。在工地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求巡查人员对工地施工情况进行使用巡查手机进行拍照,前端会同时记录拍照时间,并自动生成一个以拍照日期和时间为图案的水印,该水印会显示在照片上,且无法修改,防止巡查人员不去或少去某工地,并将同一张照片作为其去过该工地的证据的情况发生。
[0047]如图5所示,图中为移动终端预先设置管网中的必经点的标记示意图。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管理系统为每个巡查人员片区内的关键管网设置若干个必经点,当巡查人员携带巡查手机路过必经点时,系统会自动根据GPS提供的坐标与预先设置的必经点坐标进行比对,只有两个坐标的距离达到一定的标准后,系统才会视为巡查人员对关键管网进行了有效巡查。
[0048]如图6所示,图中为移动终端显示巡查人员的必经点巡查的完成状态图。巡查人员可在巡查手机上查看自己的必经点的完成情况,可通过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如标记绿色为已完成,黄色标记为未完成。
[0049]如图7a和图7b所示,图中为移动终端巡查时上报事件的界面示意图一和界面示意图二,其中巡查人员可使用巡查手机完成新发现的第三方施工工地的上报和原有工地的跟进工作,在巡查手机上勾选的内容包括工地位置、施工方式、施工交叉点、施工可控程度、工地照片及本次处理情况等必须掌握的施工信息。信息经巡查手机上报后,负责该片区的工地巡查员可立即收到最新的工地信息,并立即纳入管理范畴,尽可能缩短管理真空期和信息不对称期。
[0050]后台可根据预先设定的维度自动确定该工地的巡查周期,负责该工地的巡查人员必须按照系统要求完成每日最低到场次数,管理人员也可通过电脑登陆后台巡查管理系统,实时查看所有工地的跟进情况。同时,手机终端智能巡查系统设置了信息填写规则,如某项必填信息没有填写,则该处施工工地不能进行上报也无法完成跟进工作。这种方式可督促巡查人员尽可能全面的了解施工信息,协助能力较弱或较为粗心的巡查人员更为有效的完成巡查工作。前端的功能设置最大程度地弱化了巡查人员自身能力的高低和责任心的强弱对工地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使得工地管理次数得到了保证,管理的精细程度也有了大幅提升。
[0051]如图8a和图8b所示,图8a为智能管网地图界面示意图,图8b为图8a中智能管网管道的施工信息的界面示意图。具体的,前端和后台均可对管网图进行方便快捷的查询,巡查人员可通过巡查手机查看管网地图,智能管网地图通过3G网络与GIS系统的数据进行对接,确保所看到的地图数据为最新数据。同时智能管网地图可以实现比纸质地图更多的功能,如快速确定本人所处位置、查询管线ID、管径、年限等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