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设备及自助设备的轧账方法_3

文档序号:8431574阅读:来源:国知局
23,但各循环钞箱17和回收钞箱18也可以同样分别设有操作检测部22和余量空检测部23,当然也可以不对每个钞箱都设有操作检测部22和余量空检测部23,还可以根据需要对任意钞箱设置操作检测部22和余量空检测部23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检测部22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例如管机员)操作了该钞箱。余量空检测部23用于检测该钞箱中余量为空的情况。
[0042]例如,在存款交易中,货币被放入存取款口 7,并由鉴别部15进行鉴别处理,之后被收纳至循环钞箱17。另外,在取款交易中,从循环钞箱17中取出的货币由鉴别部15进行鉴别处理,并送出至存取款口 7。在以上交易阶段中无法鉴别的货币或其他纸张等排除物被收纳在回收钞箱18中。另外,由于重新输送而鉴别处理失败的货币也被收纳在回收钞箱18中。
[0043]在自助设备I中,控制部10计算并记录循环钞箱17、回收钞箱18和补充/回收钞箱19的回收货币内容信息,并且记录各钞箱的银行账务内余额及其余额状态的确认状况,在自助设备的控制部10在其接收部12从上层系统11接收了下次准备加入的初始加钞量信息的指示后,在各循环钞箱17与补充/回收钞箱19之间一边计数一边输送货币,从而确定各循环钞箱17的银行账务内余额。在此,自助设备I中传输或收纳的货币可以分为银行账务外货币(机外货币)和银行账务内货币(机内货币)。银行账务外货币指的是自助设备I中所有权不属于银行的货币,银行账务内货币指的是自助设备I中所有权属于银行的货币。
[0044]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自助设备收纳加钞准备金的处理以及轧账过程。
[0045]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收纳加钞准备金的处理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判断自助设备I的可循环利用的银行账务内余额是否为来自上层系统11的初始加钞准备金指示量以上(S11)。在自助设备I内循环钞箱17的银行账务内货币余额为来自上层系统11的初始加钞准备金指示量以上的情况下,从任意的循环钞箱17向补充/回收钞箱19 一边计数一边输送初始加钞量的货币、即加钞准备金(S12)。此时的计数,指的是货币被输送过程中经由鉴别部15,鉴别所有货币的面额和张数。鉴别部15的鉴别结果是面额和张数确定的可循环利用的货币被收纳至补充/回收钞箱S14并记录余额(S14),而无法鉴别的货币和其他纸张类的排除物被收纳至回收钞箱18(S13)。此时,也可以从多个循环钞箱17输送货币,直到能够确保加钞准备金为止。在步骤S14中记录的补充/回收钞箱的余额未达到初始加钞量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2,继续从循环钞箱17向补充/回收钞箱19 一边计数一边输送货币。在步骤S14中记录的补充/回收钞箱的余额达到了初始加钞量的情况下,控制部10设置在交易中停止使用该收纳了加钞准备金的补充/回收钞箱19 (S15),并通过发送部13向上层系统11报告各循环钞箱17和补充/回收钞箱19的余额以及加钞准备金确保状况。报告后,开启交易服务(S16)。另外,在从上层系统11接收到初始加钞指示时,如果自助设备I的银行账务内货币不足初始加钞准备金指示量,则执行步骤S16,控制部10通过发送部13向上层系统11报告各循环钞箱17的余额以及不能预留保存下次初始加钞量的货币的结果,并继续开启交易服务。管机员基于上述报告,与以往同样地携带补充用的货币或替换用的货币前往设置自助设备I的现场,进行补充或替换。
[0046]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轧账过程(又称清机轧账或清机加钞轧账)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管机员为了轧账而在任意时刻前往设置自助设备I的现场,操作操作面板2或管机员操作面板5等,开始轧账处理。在此,轧账指的是将基于上层系统11的记录的银行账务内余额的合计值与自助设备内的银行账务内的实际货币量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平账的处理,也可以是将基于上层系统11的记录的银行账务内余额的合计值与由自助设备I计算并记录的银行账务内货币余额的合计值以及自助设备内的银行账务内的实际货币量三者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平账的处理,又称为清机轧账或清机加钞轧账。另外,轧账周期指的是相邻两次轧账之间的期间。每一轧账周期内,基本包括初始加钞、设备交易、清机、轧账几个环节。为了不影响设备交易量,一般在清机后立即执行下一个轧账周期的初始加钞操作。
[0047]控制部10将该操作内容通过发送部13向上层系统11报告。进而,控制部10将可以使得判别出(确认)收纳了加钞准备金的补充/回收钞箱19与其他钞箱的信息显示在操作面板2或管机员操作面板5等上,管机员按照该显示,取出钞箱来回收应回收的货币。此时,也可以直接用空钞箱替换应回收的货币所在的钞箱(S21)。这一步骤又被称为清机。
[0048]然后,控制部10根据操作检测部22的记录,确认是否没人操作补充/回收钞箱19,并根据余量空检测部23的记录,确认除了收纳了加钞准备金的补充/回收钞箱19以外的钞箱中的货币余量(S22)。从收纳加钞准备金成功完成开始到此轧账处理期间内没有人对补充/回收钞箱19进行操作、而且其他的循环钞箱17和回收钞箱18的货币余量为空的情况下,将加钞准备金从补充/回收钞箱19经过鉴别部15 —边计数一边输送至任意的循环钞箱17 (S23),否则向上层系统11报告处理失败(S29)。步骤S23中鉴别部15的鉴别结果是面额和张数确定的可循环利用的货币被收纳至循环钞箱17并记录余额(S24),这一步骤又被称为加钞。步骤S23中无法鉴别的货币和其他纸张类的排除物被收纳至回收钞箱18,此时回收钞箱的余额为初始加钞量减去收纳至循环钞箱的货币量(S25)。在步骤S24完成之后,使此前设为在交易中停止使用的该补充/回收钞箱19变更为通常的可交易状态(S26)。然后,控制部10通过发送部13向上层系统11报告各钞箱的余额以及上述处理成功与否,自助设备I重新开启交易服务(S27)。最后,管机员另外参照上层系统11的记录、上述轧账处理开始的报告、上述初始加钞处理的结果等,对回收的货币进行计数并进行对账处理(S28 ),这一步骤又被称为轧账。
[0049]如上所述,在执行轧账之前,自助设备根据来自上层系统的远程指示接收下次初始加钞量,暂时停止交易并将上述初始加钞量的银行账务内货币保存到指定的钞箱中,将执行结果报告给上层系统,管机员在任意时刻到达自助设备现场后回收除指定钞箱中已保存的货币外的货币并进行轧账,并且将自助设备已保存的货币作为初始加钞货币开启交易服务,由此能够提高现金运用效率,减轻操作负担,并且实现自助设备停止时间的最小化。
[0050](其他实施例)
[0051]在上述实施例中,无法鉴别的货币或其他纸张类等排除物全部收纳在回收钞箱18中,但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如图3所示,还设置第2回收钞箱20,用于收纳无法鉴别的货币或其他纸张类等排除物。尤其是,使用自助设备I外的货币补充加钞时,货币在补充/回收钞箱19与循环钞箱17之间计数传输时无法鉴别或是其他纸张类等排除物收纳在专用的回收钞箱(例如第2回收钞箱20)中,能够使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明确区分。
[0052]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部10与纸币处理机构9相互独立,但也可以将控制部10设在纸币处理机构9内。
[0053]在上述实施例中,自助设备将初始加钞准备金保存到指定的钞箱中时,暂时停止交易,但也可以不停止交易。
[0054]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自助设备I的可循环利用的银行账务内货币余额为上层系统11的初始加钞准备金指示量以上的情况下,从任意的循环钞箱17向补充/回收钞箱19 一边计数一边输送加钞准备金,但收纳加钞准备金的钞箱不限于补充/回收钞箱19,也可以使用循环钞箱17。此时,收纳了加钞准备金的循环钞箱17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补充/回收钞箱19同样,直到由管机员开始轧账处理为止不在交易中使用,而自助设备I重新开启交易服务。还可以使用多个钞箱,由此应对初始加钞量较多的情况。而且,根据本实施例,能够缩短管机员进行清机后从补充/回收钞箱19向循环钞箱17输送加钞的过程,因此能够缩短清机后的自助设备恢复交易服务的时间。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轧账之前能够用于交易使用的钞箱个数较少,所以在极端的存款交易过多发生的情况下,有可能容易发生钞箱满的情况。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管机员的操作方便性,收纳加钞准备金的循环钞箱17优先选择距离管机员的操作位置远的钞箱为佳。也可以由控制部10基于自助设备I的设备信息判断距离管机员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