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953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楼宇或建筑集群的门禁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比以往更加集中地聚集在大型建筑物或建筑物集群内。为了实现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建筑物集群的出入管理,现有技术中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基于RFID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无线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或者实现自动停车收费管理。
[0003]尽管RFID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是随着也具有很多不便之处。以住宅小区门禁系统为例,开车的业主需要在门前停车,并主动伸手刷RFID卡,进而路障打开得以通过。门禁系统在设计时为了放置误操作,将射频作用距离设置得非常短,只有靠近接收器时才能读取信号。如果驾驶员停靠位置不恰当,只能反复调整车身位置或者下车去操作。因此RFID卡操作的不便利既会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也容易造成碰撞事故。
[0004]与此同时,RFID还具有一门一卡的特点,用户在进入建筑物时使用第一张卡,需要上电梯时使用第二张卡,进入家庭/公司门时需要第三张卡。因此必须随身同时携带多张卡,又会对用户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Beacon通讯手段的智能门禁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信号基站,该信号基站发送一广播信号;一服务器,该服务器接收一请求信息,并根据该请求信息发送一数字证书;一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一网络通讯单元以及一蓝牙通讯单元,该移动终端接收该广播信号生成该请求信息;该网络通讯单元将该请求信息发送至该服务器,并接收该数字证书,该蓝牙通讯单元用于发送该数字证书;一蓝牙控制器,该蓝牙控制器用于根据该数字证书控制一设备单元开启或关闭。
[0007]为了实现更好的技术效果,该信号基站为一 Beacon信号基站,该广播信号为该Beacon信号基站的基站号。该请求信息包括该基站号以及该移动终端的用户号。该请求信息还包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码。该服务器根据该用户号生成不同权限的数字证书。该验证码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几种:密码、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声音信息或手势信息。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09]第一、该智能门禁系统完全实现了无需人的主动操作,即可完成身份验证-开门动作;
[0010]第二、该智能门禁系统可以一个智能终端控制多个门禁,无需随身携带多个识别标签。
【附图说明】
[0011]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门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门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1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开启/关闭的门禁系统及控制方法。该门禁系统及控制方法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就可以实现多个门禁的控制。
[0016]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一信号基站,该信号基站发送一广播信号;一服务器,该服务器接收一请求信息,并根据该请求信息发送一数字证书;一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一网络通讯单元以及一蓝牙通讯单元,该移动终端接收该广播信号生成该请求信息;该网络通讯单元将该请求信息发送至该服务器,并接收该数字证书,该蓝牙通讯单元用于发送该数字证书;一蓝牙控制器,该蓝牙控制器用于根据该数字证书控制一设备单元开启或关闭。
[0017]以下将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何实现。beacon基站10会不断向周围发送自己的beacon基站号,发送间隔大约100mm。当用户携带的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打开蓝牙功能并进入了 beacon基站的信号范围,接收到了这个beacon基站的信号,这部智能手机会将这个beacon基站号和智能手机对应的用户号通过手机网络发送到云端服务器30,云端服务器30对beacon基站号和这部手机的用户号进行匹配,确认这部手机可以使用该beacon基站服务后将认可的数字证书发回给智能手机20。该数字证书会让手机在这个beacon基站控制范围内和与之正确配对的蓝牙控制器40通信。智能手机携带着已认可的数字证书移动进入到相应的蓝牙控制器附近,蓝牙控制器会和手机通信,验证手机里的数字证书,确认证书正确后,蓝牙控制器就会自动打开所控制的门禁闸机系统。智能手机用户即可进入门禁闸机,完成整个工作流程。
[0018]每个beacon基站都会控制若干个蓝牙控制器,这些蓝牙控制器都贴在门禁和闸机上,只接受带有自己认可的数字证书的智能手机与之通信。每个蓝牙控制器只接受一座beacon基站的控制。在该过程中,智能手机得先获得beacon基站的验证才能进一步和beacon基站下辖的蓝牙控制器通信。每一个蓝牙控制器都必须事先和智能手机配对才能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通信。配对工作可以通过物业登记等手段在物业或者门禁闸机系统管理者的监督下方可进行。配对后,相关配对信息会由物业或者门禁闸机管理者传输到服务器上做进一步处理。
[0019]在用户身份注册的时候,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进行不同的权限分配。举例而言,对注册的人区分业主、租客和访客,不同的身份获取的权限不同。并且小区内的不同类型的门禁也需要不同安全等级的权限。如果是用户的家门,除了基站号、用户号以外还需要一验证信息才能开启。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门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包括:
[0021]S101、将beacon、基站号与用户号绑定,完成用户注册。
[0022]S102、用户回家或出门时,智能手机自动接收基站号,并将基站号与用户号一起发送至服务器。
[0023]S103、服务器判断用户是否已注册,及基站号与用户号是否已事先绑定。如果没有则无响应,如果已绑定则进入S105。
[0024]S105、服务器发送数字证书至智能手机。
[0025]S106、智能手机接收数字证书并将该数字证书发送至门禁设备。
[0026]S107、门禁设备接收到该数字证书后控制一电磁锁开启或关闭。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28]第一、该智能门禁系统完全实现了无需人的主动操作,即可完成身份验证-开门动作;
[0029]第二、该智能门禁系统可以一个智能终端控制多个门禁,无需随身携带多个识别标签。
[0030]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信号基站,所述信号基站发送一广播信号; 一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接收一请求信息,并根据所述请求信息发送一数字证书; 一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网络通讯单元以及一蓝牙通讯单元,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广播信号生成所述请求信息;所述网络通讯单元将所述请求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并接收所述数字证书,所述蓝牙通讯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数字证书; 一蓝牙控制器,所述蓝牙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数字证书控制一设备单元开启或关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基站为一Beacon信号基站,所述广播信号为所述Beacon信号基站的基站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信息包括所述基站号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信息还包括一用户输入的验证码。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号生成不同权限的数字证书。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码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几种:密码、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声音信息或手势信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信号基站,该信号基站发送一广播信号;一服务器,该服务器接收一请求信息,并根据该请求信息发送一数字证书;一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一网络通讯单元以及一蓝牙通讯单元,该移动终端接收该广播信号生成该请求信息;该网络通讯单元将该请求信息发送至该服务器,并接收该数字证书,该蓝牙通讯单元用于发送该数字证书;一蓝牙控制器,该蓝牙控制器用于根据该数字证书控制一设备单元开启或关闭。
【IPC分类】G07C9/00, H04W4/00
【公开号】CN204808451
【申请号】CN201520503904
【发明人】刘洋
【申请人】上海拜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