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门禁非法进入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2694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放式门禁非法进入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式门禁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读卡开门式门禁和定时通过式门禁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需要进出管理的公共场所。所述读卡式门禁应用于人员大流量通过的场所时,如地铁、公交车站等,存在着通行效率低的问题,应用于机关、学校等场所管理,又不符合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所述定时通过式门禁,缺少安全可靠性,在一个定时开门时间范围内,可以随合法进入者一同蒙混过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开放式门禁非法进入报警装置,可以解决目前传统的读卡开门式门禁的效率低、不符合人性化管理要求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定时通过式门禁缺少安全可靠性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开放式门禁非法进入报警装置,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通道入口处设置有第一探测器或探测器组,在该通道中部设有读卡器,另有第二探测器或探测器组设置于该通道的出口处,本报警装置还包括一个具有第一、二探测器或探测器组的信号输入端、读卡器信号输入端、报警或自动关门驱动控制端和电源端的自动控制器电路,该自动控制器在第一探测器或探测器组识别到通道入口处人员进入信号时,接通第二探测器或探测器组相关的工作电源,使其成为预警状态,在读卡器收到合法身份信号时,关闭电源转为待命状态,在读卡器没收到合法身份信号时,保持电源接通的预警状态,当第二探测器或探测器组识别到人员进入信号时,报警或自动关门驱动控制端发出信号,使与该端连接的报警或自动关门驱动装置工作,实现自动报警或自动拦截功能,该自动控制器电路的报警取消为人工或自动延时控制。
如上所述的开放式门禁非法进入报警装置,其中的自动控制器电路包括四个继电器和二个控制开关,所述四个继电器的各个线圈的一个电源端接10端,第一继电器的另一个线圈电源端接第二继电器的触点中活动端和第三继电器的两组触点中的常开端,第二继电器的另一个线圈电源端接本继电器触点的常开端及第一继电器触点的活动端和7端,第三继电器的另一个线圈电源端接本继电器中第二组触点的活动端和1端,第四继电器的另一个线圈电源端接3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中常开端接5端,第三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中活动端接第四继电器触点中的活动端,第四继电器的触点中常闭端通过人工取消报警和电源控制开关串联支路接9端,所述人工取消报警开关与电源开关的连接端与2、4、6端相连接,所述1、2端为第一探测器的信号输入端,3、4端为读卡器的信号输入端,5、6端为第二探测器的信号输入端,7、8端为报警器或自动关门驱动控制端,9、10为电源的正、负端,当无人进入通道时所述第一、二探测器和读卡器端均为常开待命状态。
如上所述的开放式门禁非法进入报警装置,所述探测器为红外、超声中的一种感应探头。
本发明与传统的开放式门禁报警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应用于人员大流量进出场合的人性化身份管理;2、在高效通行的前提下,能精确识别每一位进出人员的身份,能有效防止利用时间差,蒙混过关的问题发生,有较强的安全性;3、在不计探测器和读卡器的检测速度的情况下,可以最快(零点几秒)或最慢(几小时或几年)的速度通过时,均能保证上述功能正确无误的实现。


图1是本发明的现场分布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是本发明的自动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见附图。图1给出一个报警装置的分布示意图,在一个入口通道1的入口处设置第一探测器,该探测器无论设置在什么位置,其感应区应在狭长入口通道1的入口处,图1中给出一个悬挂于顶部的第一探测器2。在入口通道1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探测器3,其设置要求同第一探测器,只是其感应区域在入口通道1的出口处。所述探测器还可以是按不同方位设置的一组探头组成。所述读卡器4设在入口通道1的中部,可以是接触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如无线感应式。如果是接触式,则应设在通道的人员能够触及的位置处。
图2是本装置的一个电路组成框图。其中自动控制器包括A、B探测器(第一、二探测器)、读卡器的信号输入端和报警器及关门自动控制驱动的输出端,它们分别与A、B探测器、读卡器及报警器或关门自动控制驱动电路相连接。该自动控制器的工作方式是在A探测器拾取到人员进入信号后接通B探测器和相关的工作电源使其为预警状态,在读卡器收到合法身份信号时,转为待命状态,在读卡器没收到合法身份信号时,保持电源接通的预警状态,当第B探测器识别到人员进入信号时,报警端发出信号,实现自动报警或自动拦截功能。该自动控制器的报警取消是由人工或自动延时功能电路完成。
图3是一个自动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它们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对自动控制器的接线端说明如下,1、2端为A探测器的常开接点两端,3、4端为连接读卡器的常开连接报警器端(直接供电或作为控制连接设备如电动门等的控制电源端)。9、10分别连接工作直流电源的正、负极。K1为人工取消报警开关按钮,也可在其端点换装延时继电器开关,由7、8端报警信号控制其延时断开(报警时间可调整),自动转为恢复待命状态。K2为控制器的电源开关。
当持卡人通过A探测器时,1、2端被接通,继电器J3的电源被接通,其触点J3-1、J3-2由常闭端被接通转为常开被接通,其中触点J3-1的转换使继电器J1工作,触点J3-2的转换使继电器J3自保持供电。在继电器J1工作后,其触点J1-1转换成常开端接通,B探测器信号5端可随时对控制器起作用。在持卡人通过识别后,3端与4端接通,使继电器J4通电工作,其触点J4-1转为常开端被接通,由于常闭端串接在所有继电器供电源回路中,所以继电器全部断电,取消预警状态,持卡人则可以顺利通过B探测器,并且不会报警。
当非持卡人通过A探测器时,工作过程同上,只是该非持卡人通过读卡器时,不能通过识别,3端与4端不接通,继电器J4不能通电工作,控制器仍在预警状态,B探测器信号5端可随时对控制器起作用。当非持卡人进一步通过B探测器时,5端与6端被接通,使继电器J2工作,并自保持触点J2-1由常闭被接通转为常开被接通,由于触点J2-1的常开触点的导通,使7、8端的供电电源被接通,因此产生报警电源信号。
权利要求
1.一种开放式门禁非法进入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通道入口处设置有第一探测器或探测器组,在该通道中部设有读卡器,另有第二探测器或探测器组设置于该通道的出口处,本报警装置还包括一个具有第一、二探测器或探测器组的信号输入端、读卡器信号输入端、报警或自动关门驱动控制端和电源端的自动控制器电路,该自动控制器在第一探测器或探测器组识别到通道入口处人员进入信号时,接通第二探测器或探测器组相关的工作电源,使其成为预警状态,在读卡器收到合法身份信号时,关闭电源转为待命状态,在读卡器没收到合法身份信号时,保持电源接通的预警状态,当第二探测器或探测器组识别到人员进入信号时,报警或自动关门驱动控制端发出信号,使与该端连接的报警或自动关门驱动装置工作,实现自动报警或自动拦截功能,该自动控制器电路的报警取消为人工或自动延时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门禁非法进入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自动控制器电路包括四个继电器和二个控制开关,所述四个继电器的各个线圈的一个电源端接10端,第一继电器的另一个线圈电源端接第二继电器的触点中活动端和第三继电器的两组触点中的常开端,第二继电器的另一个线圈电源端接本继电器触点的常开端及第一继电器触点的活动端和7端,第三继电器的另一个线圈电源端接本继电器中第二组触点的活动端和1端,第四继电器的另一个线圈电源端接3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中常开端接5端,第三继电器的第一组触点中活动端接第四继电器触点中的活动端,第四继电器的触点中常闭端通过人工取消报警和电源控制开关串联支路接9端,所述人工取消报警开关与电源开关的连接端与2、4、6端相连接,所述1、2端为第一探测器的信号输入端,3、4端为读卡器的信号输入端,5、6端为第二探测器的信号输入端,7、8端为报警器或自动关门驱动控制端,9、10为电源的正、负端,所述第一、二探测器和读卡器端均为常开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门禁非法进入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为红外、超声中的一种感应探头。
全文摘要
一种开放式门禁非法进入报警装置,它是在一个通道入口处设置有第一探测器,在该通道中部设有读卡器,另有第二探测器设置于该通道的出口处,本报警装置还包括一个自动控制器电路,该自动控制器在第一探测器识别到通道入口处人员进入信号时,接通第二探测器相关的工作电源,使其成为预警状态,在读卡器收到合法身份信号时,转为待命状态,在读卡器没收到合法身份信号时,保持电源接通的预警状态,当第二探测器识别到人员进入信号时,报警或自动关门驱动控制端发出信号,使与该端连接的报警或自动关门驱动装置工作,实现自动报警或自动拦截功能。本装置具有人性化身份管理、精确识别、能有效防止利用时间差,蒙混过关等问题的发生,有较强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G08B13/00GK1700258SQ20041003809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9日
发明者庞维克, 杨国旗 申请人:庞维克, 杨国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