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22269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防盗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
背景技术
红外线防盗网作为对建筑物的窗、阳台等最容易遭受入侵的部位构成封闭式防范的产品,其原理已由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发明专利号为ZL99117200.0的红外线防盗网所公开。近期针对红外线防盗网在使用中一旦阳光及单向红外照射源照射到红外线接收器引起误报而申报的发明专利200410077271.3“对射式红外线防盗网”提出了另一种对射式红外线防盗网。该红外线防盗网的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采用在装置两端同时配置的对射式结构,可以实现红外线防盗网完全不受阳光及单向红外照射源照射干扰的目的。该技术在应用中虽然可以对目标形成封闭式防范,一旦系统处于布防状态,只要阻断预定的红外线脉冲射线,就会产生报警,但不能区分阻断物体的运动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能区分阻断红外线脉冲射线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弱点,提出一种当系统处于布防状态时,如果来自封闭式防范区内的物体阻断红外线脉冲射线,不产生报警,而来自封闭式防范区外的物体阻断红外线脉冲射线,能产生报警的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由两个对置安装的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及其后续组件组合构成,所述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采用并列配置的结构连接,红外线发射器在后续组件C的驱动下,向其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发射红外线脉冲射线,其中一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之间的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一层防卫界面,另一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之间的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另一层防卫界面,两个防卫界面平行构成并列配置连接,当物体通过时,先后阻断不同防卫界面的红外线脉冲射线,从而引发相应的两次触发信号,后续组件对这两次触发信号顺序比较,并判断物体通过防卫界面时的运动方向。
上述的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所述红外线发射器都安装在发射端,而红外线接收器都安装在接收端,红外线发射器在后续组件C的驱动下分别向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发出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两层由单向的红外线脉冲射线构成的防卫界面。
上述的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所述两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也可以采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在装置各端同时配置的结构连接。
上述的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器,所述的后续组件C是指与各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对应,并形成相应连接关系的功率驱动器、电压驱动器、单片机或ARM或DSP、指示器、执行器、晶振及电源通过连接线进行相互连接而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该防盗网采用两个对置安装的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并列配置的结构,使红外线脉冲射线可形成两层防卫界面,当物体通过时,先后阻断不同防卫界面的红外线脉冲射线,从而引发相应的两次触发信号,由后续组件中的微处理器对这两次触发信号的顺序进行比较,判断物体通过防卫界面时的运动方向。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预报入侵(从外部进入)、出行(从内部走出)。避免了现有技术对从防范区内出来的物体阻断红外线脉冲射线时也产生报警的弊端,使产品的实用性得以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红外线脉冲射线防范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另一种单向红外线脉冲射线防范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红外线脉冲射线防范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如各附图所示A、B两端为一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A’、B’两端为另一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以上两个组合对构成并列配置的组合对与后续组件组C构成了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图中所示的红外线发射器1、红外线发射器1’、红外线接收器2及红外线接收器2’,只表示其配置在A端、B端、A’、B’端的位置关系,而不表示信号关系。其中后续组件C是指与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对应,并形成相应连接关系的功率驱动器、电压驱动器、单片机或ARM或DSP、指示器、执行器、晶振及电源通过连接线进行相互连接而构成(图中以黑色线段示意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与后续组件C相连接,并不代表具体连线)。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采用发明专利号为ZL99117200.0的红外线防盗网所公开的结构红外线发射器都安装在A端和A’端(发射端),而红外线接收器都安装在B端和B’端(接收端)。各红外线发射器在后续组件的驱动下,分别向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发出红外线脉冲射线。其中一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之间的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一层防卫界面,另一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之间的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另一层防卫界面,两个防卫界面平行构成并列配置。
正常工作时,A端的红外线发射器1按后续组件C驱动,分别向B端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2发出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单向红外线脉冲射线防范界面;A’端的红外线发射器1’按后续组件C驱动,分别向B’端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2’发出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另一单向红外线脉冲射线防范界面。由于红外线防盗网具体信号过程和原理已在发明专利ZL99117200.0予以充分的公开,所以在此不另作赘述。如定义A-B界面为外,A’B’界面为内。当物体经A-B界面向A’-B’界面方向阻断红外线脉冲射线防范界面时,后续组件C判断为入侵,当物体以相反方向阻断红外线脉冲射线防范界面时,后续组件C判断为出行。图中各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在A、A’、B、B’端的数量不同,体现了元件的数量不同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的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同样采用发明专利号为ZL99117200.0的红外线防盗网所公开的结构红外线发射器都安装在A端和A’端(发射端),而红外线接收器都安装在B端和B’端(接收端)。不同点在于A端与B’端在同一侧,B端与A’端在另一侧,使得两个红外线脉冲射线防范界面的红外线脉冲射线方向相反;图中各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在A、A’、B、B’端的数量不同。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其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体现了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布不同及元件的数量不同,及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的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采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在装置两端同时配置的结构,其特点是各红外线发射器按后续组件C驱动,向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发出红外线脉冲射线,其中A’-B’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一个红外线发射器1通过透镜等前置装置12对应两个红外线接收器2,两红外线发射器1’通过透镜等前置装置11对应一个红外线接收器2’;A-B红外线发射器/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两个红外线发射器1’通过反射镜等后置装置9对应一个红外线接收器2’;一个红外线发射器1通过反射镜等后置装置10对应两个红外线接收器2。由于该配置仍然可以形成两个双向红外线脉冲射线防范界面,其方向识别的过程及其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说明,当两端同时配置的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在数量不等、安装位置不同、每端配置不对称时,配加其它装置仍能实现方向识别功能。体现了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在每端的不同配置及配加其它装置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红外线防盗网正常工作时,并列配置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在后续组件的驱动下,各红外线发射器分别向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发出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两层由红外线脉冲射线构成的防卫界面,当物体通过此防卫界面时,先后阻断不同防卫界面的红外线脉冲射线,从而引发相应的两次触发信号,后续组件通过对这两次触发信号顺序比较,可以判断物体通过此防卫界面时的运动方向。从而准确预报入侵(从外部进入)、出行(从内出)。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由两个对置安装的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及其后续组件组合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采用并列配置的结构连接,红外线发射器在后续组件C的驱动下,向其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发射红外线脉冲射线,其中一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之间的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一层防卫界面,另一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之间的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另一层防卫界面,两个防卫界面平行构成并列配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都安装在发射端,而红外线接收器都安装在接收端,红外线发射器在后续组件C的驱动下分别向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发出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两层由单向的红外线脉冲射线构成的防卫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两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也可以采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在装置各端同时配置的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续组件C是指与各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对应,并形成相应连接关系的功率驱动器、电压驱动器、单片机或ARM或DSP、指示器、执行器、晶振及电源通过连接线进行相互连接而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红外线防盗网,由两个对置安装的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及其后续组件组合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采用两层防卫界面并列配置的结构,在后续组件的驱动下,其中一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之间的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一层防卫界面,另一个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组合对之间的红外线脉冲射线形成另一层防卫界面,当物体通过时,先后阻断不同防卫界面的红外线脉冲射线,从而引发相应的两次触发信号,后续组件对这两次触发信号顺序比较,并判断物体通过防卫界面时的运动方向,从而可以准确预报入侵(从外部进入)、出行(从内部走出)。
文档编号G08B13/183GK2783445SQ20042010366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1日
发明者邱亮南, 沈彤 申请人:邱亮南, 沈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