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防盗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189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红外线防盗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装置,尤其是一种红外线防盗网。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ZL99117200.0“红外线防盗网”和实用新型专利ZL99240723.0“红外线防盗网”主要提出了对红外线防盗网的最根本的电路原理的保护,但没有对其产品结构提出限定性的具体方案;在此之后没有此类发明专利被公开,获授权的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也没有对此有更进步的贡献。
目前市场上的此类产品均采用一节式的结构,(其代表性结构如公开号分别为CN2505936和CN3244408的“红外线对射入侵探测装置外壳”公开)即无论多少光束的产品,其电路板均为一整条(少光束的产品用一段电路板,多光束的产品由多段电路板连接成),这一整条电路板直接插入塑料或金属外壳中。现有技术虽然整体性较强,实用中也有可操作性,但是存在多方面问题首先,一节式的产品结构不便于多种规格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因为产品长度是配合客户实际使用需要制造的,有2、3、4、5、6、7、8、9、10光束等多种规格(形成长度约为0.3、0.5、0.7、0.9、1.1、1.3、1.5、1.7、2米等多种尺寸),由于不可能知道每个客户实际购买时需要的规格的具体数量,所以在生产时必须对每种规格都预先生产大量的备货,这样会占用大量资金及仓存用地,形成资源积压和浪费;其次,一节式的产品结构在客户返修时,需要整套往返运输,不仅造成运费增加,往往还由于产品尺寸太长而容易引起运输损坏;再有,一节式的产品结构防潮性比较差,特别是金属型材外壳的产品,由于在金属型材外壳、遮光片、堵头之间都存在拼接缝隙,易造成雨水流入或水气进入,这些进入产品的水在外界高温条件下形成水蒸气,渗入产品元件内部并造成损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3224508.4“可组合的多节探测装置”,公开了一种多节轴向连接的探测单元组成的探测装置壳体,其中探测单元包括发射单元、至少一节空单元。但是其探测单元属于传统型红外线对射产品,其防范面很矮。虽然该专利将探测单元拼接成一个防范面较高的产品,但是这种组合中,各个传统型红外线探测单元均是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再加上红外线具有散射的特性,各个传统型红外线探测单元的接收端在实际使用中均会收到其它红外线探测单元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这样,就必须在全部阻断所有发射端红外线才可以报警,从而使得该产品虽然防范面较高,但是没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模块式结构的红外线防盗网,即各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均由几种基本模块拼接而成,每种基本模块的内部元件封闭在模块的外壳内并通过外部电接口器件实现电连接,各种基本模块之间可以实现首尾衔接的机械连接,从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刚性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该红外线防盗网,包括一对对应的由同步线连接的红外线发射、接收主体,其特征在于各主体分别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与至少一个依次首尾衔接的红外线受控模块。
其中红外线控制模块与红外线受控模块的壳体为密封结构,各模块通过壳体之间的电接口器件实现相互间的电连接。
为了加强主体的强度,在各主体外可以加套装有整体结构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块式产品结构使得生产的品种从十余种产成品减少为几种模块式的半成品,使得生产工艺得到简化、产品品种得以减少、变大量的产成品储备为少量的半成品储备,提高了资金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仓存用地;大大简化了客户使用过程中的检修难度,由于模块化的拼装方式可以使客户借助简单工具就能判断出故障模块并能自行对故障模块更换,实现自助式维修,而客户返修品得以采用模块方式运输往返,不仅节省运输费用,而且不易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式模块可以避免雨水流入或水气进入造成内部器件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红外线防盗网的结构(由于对称性,所以只表达了一侧的结构),包括红外线发射主体1,该发射主体分别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A、与另外三个依次首尾衔接的红外线受控模块A1。
其中红外线控制模块与红外线受控模块的壳体为密封结构,各模块通过壳体之间的电接口器件实现相互间的电连接。
为了保证主体1的强度,在主体外套装有整体结构的保护罩2,11为下堵头、12为上堵头,分别安装在保护罩的两端。
本实施例的模块的塑料壳体可以实现首尾衔接,该塑料壳体上有一部分采用可透红外线的塑料材料构成,形成红外线通路;塑料壳体为密封结构,可以符合气密、水密要求;塑料壳体上有首尾衔接的紧固结构,用于各塑料壳体之间的紧固,使衔接以后的各个塑料壳体能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以上各模块之间均有外部电接口器件实现相互间的电连接,相邻壳体之间在拼接后相成内空腔,这些电接口器件就位于空腔内,所以从拼接后的主体外观上看不到这些电接口器件,使得产品更加美观。将各种基本模块按不同产品构成的需要进行拼接式组装,就可以构成不同长度规格的系列产品。
实施例一图1为单向收发式的模块式结构的红外线防盗网的组合示意图,本实施例包含了图5中的结构,其中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发射端控制模块A以及多个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1,其中红外线发射端控制模块A包含微处理器、两个红外发射管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1包含一个红外发射管及其配套电路;对应的另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接收端控制模块B以及多个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1,红外线接收端控制模块B包含微处理器、两个红外接收器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1包含一个红外接收器及其配套电路。各模块的电路结构在专利号为ZL99117200.0的中国专利说明书中有具体描述,并且在其说明书附图4中有表达,其具体工作过程及原理也已由专利号为ZL99117200.0的说明书阐明,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图2为双向收发式的模块式结构的红外线防盗网的组合示意图,本实施例包含了图5中的结构,其中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C以及多个交替设置的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1和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1,其中红外线控制模块C包含微处理器、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管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1包含一个红外发射管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1包含一个红外接收器及其配套电路;对应的另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D包含微处理器、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器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以及多个交替对应设置的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1和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1。红外线控制模块的结构在公开号为CN1624725的中国发明专利“对射式红外线防盗网”中有描述;红外线发射端的受控模块A1和红外线接收端的受控模块B1的具体结构在专利号为ZL99117200.0的中国专利说明书中有具体描述;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原理已由专利号为ZL99117200.0和公开号为CN1624725发明专利的说明书阐明,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图3为另一种单向收发式的模块式结构的红外线防盗网的组合示意图,本实施例包含了图5中的结构,其中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发射端控制模块A以及多个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2,其中红外线发射端控制模块A包含微处理器、两个红外发射管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2包含两个红外发射管及其配套电路;对应的另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接收端控制模块B以及多个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2,红外线接收端控制模块B包含微处理器、两个红外接收器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2包含两个红外接收器及其配套电路。各模块的结构在专利号为ZL99117200.0的中国专利说明书中有具体描述,具体工作过程及原理也已由专利号为ZL99117200.0的说明书阐明,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图4为另一种双向收发式的模块式结构的红外线防盗网的组合示意图,本实施例包含了图5中的结构,其中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C以及多个红外线受控模块A3,其中红外线控制模块C包含微处理器、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管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受控模块A3包含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管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对应的另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D以及多个红外线受控模块B3,红外线控制模块D中包含微处理器、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器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受控模块B3包含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器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其中各模块内包含的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管的安装位置形成互相对应配置。其中红外线控制模块C、D包含公开号为CN1624725发明专利“对射式红外线防盗网”各附图中后续组件的基本器件;红外线受控模块A3、B3的结构在公开号为CN1624725的发明专利“对射式红外线防盗网”有描述;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原理已由专利号为ZL99117200.0和公开号为CN1624725发明专利的说明书阐明,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实施例中的微处理器如选用电可檫除型,则产品具有在拼装完成后再写入程序及改变拼装后可以改写程序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说微处理器包含单片机,DSP,ARM等。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线防盗网,包括一对对应的由同步线连接的红外线发射、接收主体,其特征在于各主体分别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与至少一个可依次首尾衔接的红外线受控模块,红外线控制模块与红外线受控模块中的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受器由微处理器控制,且每对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受器之间的脉冲射线的编码方式完全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红外线控制模块与红外线受控模块的壳体为密封结构,各模块之间通过壳体之间的电接口器件实现相互间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在各主体外套装有整体结构保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发射端控制模块A以及多个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1,其中红外线发射端控制模块A包含微处理器、两个红外发射管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1包含一个红外发射管及其配套电路;对应的另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接收端控制模块B以及多个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1,红外线接收端控制模块B包含微处理器、两个红外接收器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1包含一个红外接收器及其配套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C以及多个交替设置的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1和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1,其中红外线控制模块C包含微处理器、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管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1包含一个红外发射管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1包含一个红外接收器及其配套电路;对应的另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D以及多个交替对应设置的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1和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1,红外线控制模块D包含微处理器、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器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发射端控制模块A以及多个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2,其中红外线发射端控制模块A包含微处理器、两个红外发射管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发射端受控模块A2包含两个红外发射管及其配套电路;对应的另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接收端控制模块B以及多个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2,红外线接收端控制模块B包含微处理器、两个红外接收器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接收端受控模块B2包含两个红外接收器及其配套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C以及多个红外线受控模块A3,其中红外线控制模块C包含微处理器、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管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受控模块A3包含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管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对应的另一侧主体中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D以及多个红外线受控模块B3,红外线控制模块D中包含微处理器、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器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红外线受控模块B3包含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器各一个及其配套电路;其中各模块内包含的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管的安装位置形成互相对应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可以选用电可檫除型。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线防盗网,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可以选用电可檫除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线防盗网,它包括一对对应的由同步线连接的红外线发射、接收主体,各主体分别包括红外线控制模块与至少一个可依次首尾衔接的红外线受控模块,红外线控制模块与红外线受控模块中的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受器由微处理器控制,且每对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受器之间的脉冲射线的编码完全不同。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生产工艺、变大量的产成品储备为少量的半成品储备,提高资金利用率、生产效率,减少仓存用地;简化使用过程中的检修难度,返修品得以采用模块方式运输往返,不仅节省运输费用,而且不易损坏。
文档编号G08B13/18GK2831280SQ20052006588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9日
发明者邱亮南, 沈彤 申请人:广州天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