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间识别码的红外线遥控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133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时间识别码的红外线遥控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遥控装置,发射器用普通家用电器所配的遥 控器,以一种特殊的操作方式实现遥控功能。
技术背景
目前红外线遥控技术在家用电器中得到普及,由于各个生产厂家采用的编 码不同,造成遥控器不能互相替代,当某一电器淘汰后,它所配的遥控器就被 废弃,再也不能发挥作用,这样造成社会的巨大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遥控器的兼容,本实用新型以时间码的方式工作,其结构根据图1 包括以下几部分红外线接收头H;脉冲信号放大电路由Tl 、 Rl 、 R2、 Cl 组成;时钟脉冲耦合电路R3;双时间常数触发电路由T2、 C2、 C3、 R4、 R5、 R6、 K组成;D触发器和双稳态计数器由D触发器组成;复位电路由R9、 C4组成;信号指示电路由D1、 D2、 R7、 R8组成;控制输出电路和电源电路: 由D3、 D4、 D5、 D6、 D7、 C5、 RIO、 T3、 T4、 R8、 Rll、 J组成。使用时用户可以操作遥控器上的任一按键,使遥控器连续发射长达数 秒钟的红外线信号,该装置由H把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通过Cl送到Tl基极先 加以放大,Tl集电极输出的信号通过时间识别电路R3、 T2、 C2、 C3、 R4、 R5、 R6、 K、 D触发器选出持续时间符合要求的红外线信号,形成触发脉冲, 该信号由D触发器的"5"或Q端引出送到双稳态计数器的CP端,双稳态计数 器输出的0或1电平信号送到控制输出电路控制电器的开关。采用这种时间码 的必要性有两点 一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二可以把遥控器原有功能与该装置派生的新功能区分开。例如:看电视时都是用点控方式操作遥控器,若同时用该 装置控制照明灯具,那就长时间按住遥控器的菜单键,遥控照明灯具的开关, 这样一来遥控电视机和遥控照明灯具二者互不影响;并且利用电路中的K可以 选择两种不同的时间码。


图l是本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红外线接收头并联工作的原理图; 图3、图4分别是第一、二种脉冲信号放大器原理图; 图5、图6分别是第一、二种双时间常数触发电路原理图; 图7、图8、图9、图10分别是第一、二、三、四种控制输出和电源电路 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遥控装置在结构上包括红外线接收头、脉冲信号放大器、时钟脉冲耦合 电路、双时间常数触发电路、D型触发器、双稳态计数器、复位电路、信号指 示电路、控制输出电路和电源电路。红外线接收头有三跟引出线,分别是电源 正极、负极和信号输出端;脉冲信号放大电路由三极管T1、电阻R1、 R2、电 容C1组成;时钟脉冲耦合电路由电阻R3组成;双时间常数触发电路由三极 管T2、电容C2、 C3、电阻R4、 R5、 R6、开关K组成,利用K可以选择两 种不同的时间码;D型触发器和双稳态计数器都由D型触发器组成;控制输 出电路和电源电路由D3、 D4、 D5、 D6、 D7、 C5、 RIO、 T3、 T 4 、 R 8 、 R 1 1 、继电器J组成;D3为稳压二极管、D4、 D5、 D6、 D7 为整流二极管、C5为滤波电容、R10为限流电阻,T3、 T4、 R8、 Rll控制继 电器J;信号指示电路由Dl、 D2、 R7、 R8组成,复位电路由电阻R9、电容C4组成。工作原理依据图1叙述如下红外线接收头H输出的脉冲信号被 Cl耦合到三极管Tl的基极放大,Tl集电极输出的信号被分成两路, 一路经 R3送到I)触发器的CP端提供时钟信号,另一路经R4送到三极管T2的基极 用来控制C3的充放电,当C3上的电压发生0和1的变化时,D触发器就会 输出0和1的跳变脉冲,该信号可以由触发器"5"或Q端引出送到双稳态计数 器的CP端,双稳态计数器产生的0或1电平信号送到输出控制电路实现遥控 开关功能。
本装置的红外线接收头H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一只,也可以并联使用,办法 是把H1和H2的电源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输出端与输出端相连。
脉冲信号放大电路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以PNP型三极管为核心组成的 放大电路,由PNP三极管T1、电阻R1、 R2、电容C1组成;第二种是以NPN 型三极管为核心组成的放大电路,由NPN三极管T1、电阻R1、 R2、电容C1组成。
双时间常数触发电路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以NPN型三极管为核心组成 双时间常数触发电路,由R4、 R5、 C2、 C3、 NPN三极管T2组成;第二种是 以PNP型三极管为核心组成双时间常数触发电路,由R4、 R5、 C2、 C3、 PNP
三极管T2组成。
控制输出电路和电源电路有四种形式第一种由D3、 D 4 、 D 5 、 D 6 、 D7、 C5、 RIO、 T3、 T4、 R8、 Rll、继电器J组成;第二种比 第一种省去了T3和R11;第三种比第一种增加了T5、 R12、 R13、 C6、 RL, 少了继电器J;第四种比第一种增加了R12、 C6、 RL,少了继电器J。
复位电路有两种接法, 一种是C4接在电源正极和触发器的RD端,R9接在地和触发器的RD端,触发器的RS端接地;另一种是C4接在电源正极 和触发器的RS端,R9接在地和触发器的RS端,触发器的RD端接地。
本装置由于采用时间码控制方式,所以抗干扰性能不再令人担忧,在电路 中又加入脉冲信号放大器,使它的接收灵敏度高于普通家用电器的接收效果, 就连十米远的墙壁反射信号都能准确响应。本装置体积小,成本低,可安装在 照明电路的灯头或墙壁开关盒内控制照明灯具,也可以安装在插座内控制其它
电器o
权利要求1. 一种时间识别码的红外线遥控开关,由红外线接收头、脉冲信号放大电路、时钟脉冲耦合电路、双时间常数触发电路、D型触发器、双稳态计数器、复位电路、信号指示电路、控制输出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其特征是红外线接收头H有三跟引出线,分别是电源正极、负极和信号输出端;脉冲信号放大电路由三极管T1、电阻R1、R2、电容C1组成;时钟脉冲耦合电路由电阻R3组成;双时间常数触发电路由三极管T2、电容C2、C3、电阻R4、R5、R6、开关K组成,利用K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时间码;D型触发器和双稳态计数器都由D型触发器组成;控制输出电路和电源电路由D3、D4、D5、D6、D7、C5、R10、T3、T4、R8、R11、继电器J组成;信号指示电路由D1、D2、R7、R8组成,复位电路由电阻R9、电容C4组成;红外线接收头H输出的脉冲信号被C1耦合到三极管T1的基极放大,T1集电极输出的信号被分成两路,一路经R3送到D触发器的CP端提供时钟信号,另一路经R4送到三极管T2的基极用来控制C3的充放电,当C3上的电压发生0和1的变化时,D触发器就会输出0和1的跳变脉冲,该信号可以由触发器的Q或Q端引出送到双稳态计数器的CP端,双稳态计数器产生的0或1电平信号送到输出控制电路实现遥控开关功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间识别码的红外线遥控开关,其特 征在于红外线接收头H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一只,也可以并联使用,办 法是把H1和H2的电源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输出端与输出端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间识别码的红外线遥控开关,其特 征在于脉冲信号放大电路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以PNP型三极管为 核心组成的放大电路,由PNP三极管T1、电阻R1、 R2、电容C1 组成;第二种是以NPN型三极管为核心组成的放大电路,由NPN 三极管T1、电阻R1、 R2、电容C1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间识别码的红外线遥控开关,其 特征在于双时间常数触发电路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以NPN型三极 管为核心组成双时间常数触发电路,由R4、 R5、 C2、 C3、 NPN三 极管T2组成;第二种是以PNP型三极管为核心组成双时间常数触 发电路,由R4、 R5、 C2、 C3、 PNP三极管T2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间识别码的红外线遥控开关,其特 征在于控制输出电路和电源电路有四种形式第一种由D3、 D4、 D5、 D6、 D7、 C5、 RIO、 T3、 T4、 R8、 Rll、 继电器J组成;D3为稳压二极管,D4、 D5、 D6、 D7为整流二极管, C5为滤波电容,R10为限流电阻,T3、 T4、 R8、 R11控制继电器J; 第二种比第一种省去了 T3和Rll;第三种比第一种增加了 T5、 R12、 R13、 C6、 RL,少了继电器J;第四种比第一种增加了 R12、 C6、 RL,少了继电器J。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间识别码的红外线遥控开关,其特征 在于复位电路由电阻R9、电容C4组成,复位电路有两种接法,一 种是C4接在电源正极和触发器的RD端,R9接在地和触发器的RD端,,触发器的RS端接地;另一种是C4接在电源正极和触发器的 RS端,R9接在地和触发器的RS端,触发器的RD端接地。
专利摘要目前红外线遥控技术在家用电器中得到普及,由于各个生产厂家采用的编码不同,造成遥控器不能互相替代。一种时间识别码的红外线遥控开关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本装置采用时钟信号和延时检测的双重触发方式检测遥控器发射信号时间的长短,所以抗干扰性能优异,为提高灵敏度在电路中又加入脉冲信号放大器,实测十米远的墙壁反射信号也有效。其工作原理依照附图说明如下红外线接收头H输出的信号被T1放大后分成两路,一路送到D触发器CP端提供时钟信号,另一路送到T2基极用来控制C3的充放电,当C3的电压发生0和1的变化时,D触发器输出0和1脉冲,该信号送到双稳态计数器CP端,双稳态计数器产生0或1信号送到控制输出电路实现遥控开关功能。
文档编号G08C23/04GK201251847SQ20072009036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7日
发明者杨贵平 申请人:杨贵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