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868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范领域,特别涉及到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城镇"是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采用统一的信 息规范与标准,将城镇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要素数字化,实现多类型、 多时相、多分辨率的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数据的有机组织与高效管 理,提供方便直观的检索显示、分析挖掘等工具,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一个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建立与城镇规划、 建设、管理、运营等有关的应用系统,向城镇居民和社会大众提供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智能社区和电子教育等方面的增值或专门化信息服务。
从技术上看,"数字城镇"作为一种用于对城镇自然与人文信息进行采集、 管理、分析和应用的综合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数据平台、信息交换与服务平台、 业务应用平台三大部分以及支撑这些平台的技术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其中数 据平台将城镇的各种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融为一体,是城镇信息化的重要信息 业务资源。它是按照统一的空间位置和分类标准,对城镇各类分散、独立的多 尺度、多类型、多来源的数据资料进行标准化改造和资源整合,并以城镇数字 空间框架为基础对相关的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形成可供全社会共享和利 用的城镇信息资源。
现时,城镇治安数字化管理急需解决城镇治安管理数据平台的建立与更新, 数据集成建模与空间化整合,信息快速采集及动态更新等。这些都是目前城镇 治安管理数据平台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1) 数据集成建模与空间化整合是指根据统一的"数字城镇"治安管理数 据模型,整合各部门、各单位分别建立的业务数据库,并将各种治安职责及其 他专门信息空间化,形成一个综合治安管理数据平台。
(2) 信息快速采集是指在构筑物密集的城镇地区快捷、经济地获取包括三 维建筑物、局部细节信息等。(3)动态更新则是指及时测定城镇地区的发展变化,动态更新城镇治安管理数据平台的空间与属性数据。目前的常规信息采集、更新和处理技术难以满足治安管理数据集成建模与空间化整合、信息快速采集及动态更新的要求,急需发展城镇治安管理信息快速采集、动态更新和整合处理的解决方案。
国内针对城镇治安数字化管理有一些早期的专利,如于2000年11月15日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CN1273407A "治安报警网"和于2007年7月25日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CN2927206Y "城市社会治安动态网络视频监控与报警系统"。发明专利"治安报警网"披露了一种能及时有效地将作案目标向有关机关报警,由无线报警转发器均匀布置来构成报警网络;该报警网络是一种简单的组网结构,依赖于无线报警转发器的硬件性能,缺少数据集成和建模能力,也没有涉及动态更新问题。而实用新型专利"城市社会治安动态网络视频监控与报警系统"提出了一个包括监控中心、监控与报警装置和远程监控计算机的系统,实施了初步的信息共享与资源备份;但是,该专利没有形成统一的综合治安管理数据平台,缺少信息的采集和动态更新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利用数字城镇的技术优势来建立治安管理,从而形成一个综合治安管理数据平台系统,能全方位地采集治安状况信息和动态更新数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数字地图系统,以及分别与数字地图系统连接的视频监控系统、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治安队员GPS管理系统、治安队员对讲管理系统、警务室联网报警系统;所述数字地图系统内设监控中心,以及与监控中心连接的数字地图、GPS监控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和警用统计分析系统。
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控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控制室设备。
所述监控前端设备包括若干摄像机、防雷器,防雷器与摄像机一一配置;传输设备包括光端机,以及用于将光端机与监控前端设备、控制室设备连接的光纤;控制室设备包括控制台、本地主机、智能视频分析器、视频矩阵、监视器、视频分配器,控制台、本地主机、智能视频分析器、视频矩阵、监视器依次连接,智能视频分析器通过视频分配器与传输设备的光端机连接。
所述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包括通过互联网与监控中心连接的车载视频主机,分别与车载视频主机连接的摄像模块及车载云台;其中车载视频主机包括
用于接收GPS信息的GPS模块,与互联网的基站连接的网传模块,以及分别与摄像模块、车载云台、GPS模块、网传模块连接的视频处理模块。
所述治安队员GPS管理系统为携带在每个治安队员身上的治安队员GPS终端设备。
所述警务室联网报警系统包括安装在门、窗、通道的分别与监控中心连接的感应探测器、煤气泄露感应器、烟火感应器、紧急按钮。
所述治安队员对讲管理系统包括带有GPS功能和对讲功能的对讲终端,所述对讲终端分别与数字地图和监控中心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 监控前端设备主要设置在城市卡口、主要道路、重要目标、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复杂区域,因此本发明能够实施全方位监控,进而全方位地采集治安状况信息和动态更新数据。
2、 通过数字地图系统,能对车辆移动相关的信息进行跟踪,能方便地与其它城镇进行空间数据共享、交换,地图调用服务和业务定制服务。
3、 具备年度、季度的案发情况及其详细指标的统计功能,对社会治安状况和犯罪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图l是本发明的系统拓扑图2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拓扑图3是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的拓扑图4是治安队员GPS管理系统与其余模块的连接示意图5是警务室联网报警系统的拓扑图6是治安队员对讲管理系统的拓扑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数字地图系统,以及分别与数字地图系统连接的
视频监控系统、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治安队员GPS管理系统、治安队员对讲管理系统、警务室联网报警系统。以数字地图系统为统一平台,把视频监控
系统、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治安队员GPS管理系统、治安队员对讲管理系统、警务室联网报警系统五大系统的功能整合成一套综合性的、可扩展的社会公共安全服务平台。
数字地图系统内设监控中心,以及与监控中心连接的数字地图、GPS监控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和警用统计分析系统。GPS监控平台包括用于从GPS终端设备(如车载GPS设备或手持GPS设备)接收GPS信息的GPS接收器,GPS接收到GPS信息后将其传输给监控中心。GPS监控平台主要监控警务车辆和警务人员,通过实时采集车辆或人员的位置信息,了解治安队员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案情的发展,结合一线警力的分布,通过系统及时调动警力应对案情的变化。GPS监控平台实现以下功能
1) 数据跟踪功能。将移动车辆的实时位置以帧列表的方式显示出来。如车号、经纬度、速度、航向、时间、日期等。
2) 图上跟踪功能。将所接收的移动车辆定位信息在相应的电子地图背景上复合显示出来;相应的电子地图可任意放大、縮小、还原、切换。对定位信息的接收有正常接收与随意点名接收两种接收方式。.
3) 模拟显示功能。可将已知的目标位置信息输入计算机并显示出来。
4) 决策指挥功能。决策指挥命令以通信方式与移动车辆进行通信,从而实现调度指挥;其中,通信方式可用文本、代码或语音等。
数据交换平台用于实现与其他城镇的空间数据共享、交换,地图调用服务和业务定制服务。通过空间数据共享、交换,实现了多业务警种数据分类采集和发布,多种来源数据的上传、下载和预订,数据存储、组织和管理;还提供了图层共享服务,将多业务警种数据按照热点、业务分类、标准分类等进行共享。通过地图调用服务,提供地图服务接口,实现直接调用地图构建应用。通过业务定制服务,为业务警种提供的数据建立快速发布应用的工具,实现业务信息的业务化查询和服务。
警用统计分析系统用于统计年度、季度的案发情况及其详细指标,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和犯罪特点的分析,从而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如图2所示,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控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控制室设备。监控前端设备包括若干摄像机、防雷器,防雷器与摄像机一一配置;传输设备包括光端机,以及用于将光端机与监控前端设备、控制室设备连接的光纤;控制室设备包括控制台、本地主机、智能视频分析器、视频矩阵、监视器、视频分配器,控制台、本地主机、智能视频分析器、视频矩阵、监视器依次连接,智能视频分析器通过视频分配器与传输设备的光端机连接。
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在数字地图上双击指定监控点,能立即打开该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同时把实时图像传送到与数字地图系统连接的电视墙所指定的大监视器上;能在数字地图上对某个监控点按照时间条件进行录像査询及回放。
监控前端设备主要设置在城市卡口、主要道路、重要目标、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复杂区域,以便实施全方位监控。摄像机采用高速球摄像机,负责采集现场的活动图像,它集成了云台系统、通讯系统和摄像机系统。高速球摄像机一方面往控制室设备传输视频数据,另一方面接收来自控制室设备的控制命令,对特定的目标进行监控。雷击会导致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使整个系统停顿。为了避免雷击事件的发生,本实施例中监控前端设备还加设了防雷器;防雷器包括外部防雷器和内部防雷器两个部分。外部防雷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其主要功能是为了确保摄像机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摄像机的雷电通过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内部防雷器是为保护控制室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通过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内部防雷器,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将因雷击而使控制室内部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确保控制室设备的安全。
传输设备的光端机将视频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摄像机获得的视频数据通过光端机传送到控制室设备,然后经视频矩阵切换后,在监视器上显示。同时,控制室的控制命令也经过光端机进行传输。图2所示的由监控前端设备到控制室设备的上行箭头表示视频数据的传输,由控制室设备到监控前端设备的下行箭头表示控制命令的传输。视频数据和控制命令的传输均由光端机的双向数据通道来完成。
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安装在指挥车辆上,利用无线网络对视频进行传输,拓扑图如图3所示。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包括通过互联网与监控中心连接的车载视频主机,分别与车载视频主机连接的摄像模块及车载云台;其中车载视频主机包括用于接收GPS信息的GPS模块,与互联网的基站连接的网传模块,以及分别与摄像模块、车载云台、GPS模块、网传模块连接的视频处理模块。车
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如下
A、 视频监控录像功能。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具有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实时11.264硬件同步采集压縮、硬盘记录、实时视音频预览、视音频信号切换、本地录像文件回放、实时无线网络传输、录像文件回放等功能。
B、 视频数据无线上传功能。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支持视频数据无线网络上传,系统可通过中国电信无线网络(EVD0)进行实时视频流或照片上传功能。
C、 车辆定位功能。系统采用无线网络传输同时,可利用GPS定位系统确定车辆所在位置,同时可在数字地图上显示其所在位置,并可对车辆行驶轨迹进行分析。
D、 监控中心实时监控管理功能。监控中心布置实时监控系统,监控中心授权用户可调用车辆现场图像数据,同时可接收车辆上传的报警信号并获取相应的视频信号。监控中心对这些信号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出快速反应。
在本实施例中,治安队员GPS管理系统是指携带在每个治安队员身上的治安队员GPS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治安队员GPS终端设备接收卫星发送的GPS信号,并将所接收的GPS信号通过基站传输给设置在警务室中心机房的GPS接收器,从而通过功能强大的警务管理系统,实现治安队员的执勤管理及快速指挥调度等功能。其主要功能为实时监测全部巡检员的当前位置;实时监测指定巡检员的巡检路线;自动记录和手动回放巡检的历史轨迹;警员考勤(包括在岗、离岗、不动、关机等状态);警员定位(快速定位某个警员目前所在位置);警力査询(快速査找某半径范围内的警员数量,并快速对其发布调度指令);警情发布(快速对指定范围内的警员发布短信);救援路线分析,确定案发地点位置,同时根据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道路分析、路线分析、最短路径等制定最佳救援路线,辅助指挥中心进行救援人员的指挥和调度,绘制疏散路线,指挥受难者迅速撤离;定位紧急避难所,根据避难所的接收能力和距离,到达时间分配受难者,进行紧急救援物资的合理配给。可将救援计划和战术布置以图形和文字等多种方式传达到每一支救援、警备力量,从而迅速地执行紧急任务。
警务室联网报警系统的拓扑图如图5所示,警务室联网报警系统能为社区(村)内的家庭、店铺、仓库、单位提供安保服务。联网用户安装一套与联网报警中心相连的报警设备,在设防状态下,安装在门、窗、通道的感应探测器、煤气泄露感应器、烟火感应器、紧急按钮等一旦被触发,监控中心立刻鸣响报警信号,同时发送报警信号到业主和联网报警中心。中心电脑系统自动报警、显示报警方位,并弹出详细地点、用户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栏,中心及时安排保安人员处理警情,保护联网用户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主要功能
一、 可以联动视频、数字地图、有效布控追踪; 一键紧急报警无论主机处于布防或撤防状态,当用户触发紧急按钮时,主机立即向中心报警;感应报警烟感、红外入侵检测等设备报警。
二、 查询数字地图能从数字地图上迅速定位警情发生地。可以放大縮小、漫游,以颜色表示用户当前状态(布防、撤防、报警),在地图上直接对用户进行各种查询(报警资料、防区图、用户资料等)。可以设置平时可将用户隐含起来,在报警时自动显示。
三、 对报警信号进行处理在任何操作状态下,警讯中心软件都可即时接收处理报警。多条报警信号按级别自动排队等候处理,报警清单与报警详细内容按模板设定显示,如用户资料、防区资料、预警方案、联系人等自动显示。操作员可以设置系统自动处理某些级别的警情,并且在收到警情时可以按警情类别发出语音提示。
治安队员对讲管理系统拓扑图如图6所示,主要包括带有GPS功能和对讲功能的对讲终端,该对讲终端分别与数字地图和监控中心连接。治安队员对讲管理系统的主要特征是能在数字地图上点击某个队员或多个队员,进行实时对讲,以便控制中心进行警力分配和调度,同时对讲内容进行录音,可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对讲录音回放。
本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智能交通管理模块(用于红绿灯、电子路牌等智能控制)、智能消防指引模块(用于智能楼宇消防系统接入、
消防车最短路径指引、消防栓提示)和城市GIS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等。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地图系统,以及分别与数字地图系统连接的视频监控系统、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治安队员GPS管理系统、治安队员对讲管理系统、警务室联网报警系统;所述数字地图系统内设监控中心,以及与监控中心连接的数字地图、GPS监控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和警用统计分析系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控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控制室设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监控前端设备包括若干摄像机、防雷器,防雷器与摄像机一一配置;传输设备 包括光端机,以及用于将光端机与监控前端设备、控制室设备连接的光纤;控 制室设备包括控制台、本地主机、智能视频分析器、视频矩阵、监视器、视频 分配器,控制台、本地主机、智能视频分析器、视频矩阵、监视器依次连接, 智能视频分析器通过视频分配器与传输设备的光端机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包括通过互联网与监控中心连接的车载视频主机,分别 与车载视频主机连接的摄像模块及车载云台;其中车载视频主机包括用于接收 GPS信息的GPS模块,与互联网的基站连接的网传模块,以及分别与摄像模块、 车载云台、GPS模块、网传模块连接的视频处理模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安队员GPS管理系统为携带在每个治安队员身上的治安队员GPS终端设备。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务室联网报警系统包括安装在门、窗、通道的分别与监控中心连接的感应探 测器、煤气泄露感应器、烟火感应器、紧急按钮。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安队员对讲管理系统包括带有GPS功能和对讲功能的对讲终端,所述对讲终端分别与数字地图和监控中心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数字城镇治安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数字地图系统,以及分别与数字地图系统连接的视频监控系统、车载移动网络监控系统、治安队员GPS管理系统、治安队员对讲管理系统、警务室联网报警系统;所述数字地图系统内设监控中心,以及与监控中心连接的数字地图、GPS监控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和警用统计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利用数字城镇的技术优势来建立治安管理,从而形成一个综合治安管理数据平台系统,能全方位地采集治安状况信息和动态更新数据。
文档编号G08B25/00GK101674464SQ20091019289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钟华喜 申请人:东莞市毅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