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2059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消防产品主要侧重于报警和灭火方面,如消防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消防联动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消防应急广播、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各种模块及其控制的喷淋泵、排烟阀之类的设备等。当发生火灾时,该系统中的火灾探测器可以探测并判断环境中烟浓度和温度是否满足其设定的报警条件,满足条件后向消防联动控制器发送火警信号,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据此信息进行广播,疏散人群,并启动灭火设施。但是,此系 统中的火灾探测器主要是报警功能,其报警时的设定阈值一般较低,未能就当前环境中的烟雾分布做进一步的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旨在解决现在消防系统中的火灾探测器主要是报警功能,其报警时的设定阈值一般较低,未能就当前环境中的烟雾分布做进一步分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包括输入端与电源连接,为所述变送器提供合适的电源的电源模块;利用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配合采集与烟浓度相关的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的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放大的信号放大电路;电源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将所述放大后的电信号转化为烟浓度信号并对所述变送器各部分电路进行控制的微控制单元;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第二端与外部总线接口连接,接收外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命令信息以及发送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烟浓度信号和报警信号的通讯处理电路。上述结构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端与电源连接,避免高压直接作用在所述烟雾浓度变送器两端时损坏内部电路元件的高压保护电路;与所述高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将电压降低到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工作电压的降压电路。上述结构中,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01、电阻R202、电阻R203、电阻R204、电阻R205、电阻R206、电阻R207、电阻R208、电阻R209、电阻R210、三极管Q201、三极管Q202、三极管Q203、红外发射管LED201、红外接收管LED202、电解电容C201、电容C202 ;[0015]所述电阻R201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电阻R2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01的基极、电阻R202的第一端、三极管Q20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0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20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0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管LED201的阴极连接以及三极管Q20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20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3的第二端以及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0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02的基极与电阻R2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0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04的第二端以及电阻R2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LED201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20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VCC以及电解电容C20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201的负极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LED201与所述红外接收管LED202耦合,所述红外接收管LED202的阴极接地,所述红外接收管LED202的阳极与所述电容C2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02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7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20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208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9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2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 R210的第二端与电源VCC连接。上述结构中,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301、电阻R302、电阻R303、电阻R304、电阻R305、电阻R306、电阻R307、电阻R308、电容C301、电容C302、电容C303、电容C304、运算放大器U301以及运算放大器U302 ;所述运算放大器U301的同相输入端作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30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0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02的第一端以及电容C3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0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01的第二端、电阻R302的第二端以及电容C3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30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30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04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运算放大器U30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30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05的第一端、电阻R306的第一端以及电容C30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0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03的第二端、电阻R306的第二端以及电阻R30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07的第二端作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04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30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0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08的第二端接地。上述结构中,所述通讯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501、电阻R502、电阻R503、电阻R504、电阻R505、电阻R506、电阻R507、电阻R508、电阻R509、熔断器RF501、熔断器RF502、压敏电阻DZ501、压敏电阻DZ502、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2、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3、跳线帽JP501、电感L501、电感L502、电解电容C501、电容C502、485芯片U501 ;所述熔断器RF501的第一端与所述熔断器RF502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通讯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外部总线接口的连接,所述熔断器RF5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01的第一端以及压敏电阻DZ5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RF50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DZ502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5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DZ5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DZ502的第二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的第一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的第二端以及地连接,所述电阻R5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的第二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3的第一端、跳线帽JP501的第一端以及电感L5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0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2的第二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3的第二端、电阻R503的第一端以及电感L5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跳线帽JP50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50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L501的第二端与电阻R5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50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5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04的第二端与所述485芯片的第一差分信号端A连接,所述电阻R505的第二端与所述485芯片的第二差分信号端B连接,所述485芯片的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02的第一端、电解电 容C501的正极以及电源VCC连接、所述485芯片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485芯片的接收器输出端RO与所述电阻R508连接,所述485芯片的驱动器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50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485芯片的接收使能端RE分别与所述485芯片的发送使能端以及电阻R50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501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50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507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UTX连接,所述电阻R506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09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微控制芯片的使能端UART_EN连接,所述电阻R509的第二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509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芯片的输入端URX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烟雾对红外管线的散射效应,采用光电探测器的探测原理,通过重新设计电路,拓宽可采集的烟雾浓度范围,配合标准烟箱的标定,通过软件算法进行处理直接转化为烟雾浓度,按照一定的协议格式以数字方式对外进行传输,实现烟雾浓度的变送,为监控设备或其他外接设备提供方便的应用。该烟雾浓度变送器兼具普通烟雾探测器的报警功能,当烟雾浓度达到预设的报警浓度时,探测器能够报出火警。在任何状态下均能够对外传输烟雾浓度。外接控制器或其他设备根据此实时烟雾浓度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进而可实现整个建筑或局部地区的烟雾扩散状态图和火警发展趋势分析。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的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的具体电路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雾浓度变送器的AD值和烟雾浓度M值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原理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烟雾浓度变送器实时采集环境中的烟雾浓度信息,通过软件、硬件和结构的配合,转换为可在火灾报警控制器或其他设备上显示的具体的烟浓度值(dB/m),实现烟雾浓度M值小于2. 5dB/m时,能够准确的实时采集,并通过RS485结构按照既定的协议格式对外传输。本烟雾浓度变送器直接应用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也可应用于一切需要探测烟雾浓度M值小于2. 5dM/m的场所。[0029]图I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包括输入端与电源连接,为所述变送器提供合适的电源的电源模块100 ;利用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配合采集与烟浓度相关的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的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200 ;输入端与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200的输出端连接,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放大的信号放大电路300 ;电源端与所述电源模块100连接,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00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200的控制端连接,将所述放大后的电信号转化为烟浓度信号并对所述变送器各部分电路进行控制的微控制单元;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400连接,第二端与外部总线接口连接,接收外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命令信息以及发送所述微控制单元400的烟浓度信号和报警信号的通讯处理电路500。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的电源模块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电源模块100包括输入端与电源连接,避免高压直接作用在所述烟雾浓度变送器两端时损坏内部电路元件的高压保护电路101 ;与所述高压保护电路10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400的电源端连接,将电压降低到所述微控制单元400的工作电压的降压电路102。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的具体电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200包括电阻R201、电阻R202、电阻R203、电阻R204、电阻R205、电阻R206、电阻R207、电阻R208、电阻R209、电阻R210、三极管Q201、三极管Q202、三极管Q203、红外发射管LED201、红外接收管LED202、电解电容C201、电容C202 ;所述电阻R201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芯片的控制输出端LEDC连接,作为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阻R2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01的基极、电阻R202的第一端、三极管Q20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0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20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0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管LED201的阴极连接以及三极管Q20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20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3的第二端以及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0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02的基极与电阻R2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0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04的第二端以及电阻R2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LED201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20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VCC以及电解电容C20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201的负极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LED201与所述红外接收管LED202耦合,所述红外接收管LED202的阴极接地,所述红外接收管LED202的阳极与所述电容C2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02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7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20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208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9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2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210的第二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控制输出端LEDC由微控制芯片400控制,以一定频率开启红外发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00包括电阻R301、电阻R302、电阻R303、电阻R304、电阻R305、电阻R306、电阻R307、电阻R308、电容C301、电容C302、电容C303、电容C304、运算放大器U301以及运算放大器U302 ;所述运算放大器U301的同相输入端作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运算 放大器U30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0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02的第一端以及电容C3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0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01的第二端、电阻R302的第二端以及电容C3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30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30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04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运算放大器U30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30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05的第一端、电阻R306的第一端以及电容C30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0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03的第二端、电阻R306的第二端以及电阻R30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07的第二端作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04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308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微控制单元400的输入端AD连接,所述电容C30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0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微控制单元400的输入端AD用于烟浓度的AD采集。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通讯处理电路500包括电阻R501、电阻R502、电阻R503、电阻R504、电阻R505、电阻R506、电阻R507、电阻R508、电阻R509、熔断器RF501、熔断器RF502、压敏电阻DZ501、压敏电阻DZ502、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2、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3、跳线帽JP501、电感L501、电感L502、电解电容C501、电容C502、485芯片U501 ;所述熔断器RF501的第一端与所述熔断器RF502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通讯处理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外部总线接口的AA端和BB端连接,所述熔断器RF5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01的第一端以及压敏电阻DZ5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RF50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DZ502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5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DZ5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DZ502的第二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的第一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的第二端以及地连接,所述电阻R5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的第二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3的第一端、跳线帽JP501的第一端以及电感L5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0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2的第二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3的第二端、电阻R503的第一端以及电感L5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跳线帽JP50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50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L501的第二端与电阻R5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50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5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04的第二端与所述485芯片的第一差分信号端A连接,所述电阻R505的第二端与所述485芯片的第二差分信号端B连接,所述485芯片的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02的第一端、电解电容C501的正极以及电源VCC连接、所述485芯片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485芯片的接收器输出端RO与所述电阻R508连接,所述485芯片的驱动器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50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485芯片的接收使能端RE分别与所述485芯片的发送使能端以及电阻R50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501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50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507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UTX连接,所述电阻R506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09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微控制芯片的使能端UART_EN连接,所述电阻R509的第二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509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芯片的输入端URX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的结构部分采用传统感烟探测器结构,包括探测暗室、发射管、接收管、探测支架、外罩等。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外接24V电源,烟雾浓度变送器即能正常工作,按照变送器对外接口的通讯协议,即能读出变送器采集的当前环境的烟雾浓度。24V电源经高压保护电路101和降压电路102后为整个系统供电;总线信号经通讯处理模块500后由微控制单元400解析,并形成相应的应答数据,经过通讯处理模500块传送至火灾报警控制器;微控制单元400控制烟浓度信号采集电路200以一定频率采集环境烟浓度信息,并经信号放大电路300放大后由微控制单元400通过软件算法实现滤除干扰、可靠报警,以及和烟浓度值M (dB/m)的转换。下面分别说明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电源模块100包括高压保护电路101和降压电路102两部分。其中高压保护电路101避免有高压直接作用在烟雾浓度变送器两端时损坏本电路以外的元件;降压电路102将24V电源转换为+3. 3V,作为整个系统的电源。通讯处理模块500用于和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讯,包括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命令信息和向其传送应答信息。烟雾浓度变送器利用红外发射管LED201和红外接收管LED202配合工作实现烟浓度的采集,平常烟浓度较小或无烟的情况下,红外接收管LED202只接收到微弱的光信号,当有火灾产生的烟雾进入烟雾浓度变送器时,红外接收管LED202接收到的光信号增强,该信号经信号放大电路300放大后由微控制单元400进行AD转换,然后通过多点标定和特定软件算法,以及和硬件参数、结构件的配合,使得该转换结果不受灰尘污染因素影响,且在M=(T2. 5 (dB/m)的范围内和烟浓度值基本呈线性关系,如图六。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烟雾对红外管线的散射效应,采用光电探测器的探测原理,通过重新设计电路,拓宽可采集的烟雾浓度范围,配合标准烟箱的标定,通过软件算法进行处理直接转化为烟雾浓度,按照一定的协议格式以数字方式对外进行传输,实现烟雾浓度的变送,为监控设备或其他外接设备提供方便的应用。该烟雾浓度变送器兼具普通烟雾探测器的报警功能,当烟雾浓度达到预设的报警浓度时,探测器能够报出火警。在任何状态下均能够对外传输烟雾浓度。外接控制器或其他设备根据此实时烟雾浓度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进而可实现整个建筑或局部地区的烟雾扩散状态图和火警发展趋势分析。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送器包括 输入端与电源连接,为所述变送器提供合适的电源的电源模块; 利用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配合采集与烟浓度相关的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的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 输入端与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放大的信号放大电路; 电源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将所述放大后的电信号转化为烟浓度信号并对所述变送器各部分电路进行控制的微控制单元; 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第二端与外部总线接口连接,接收外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命令信息以及发送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烟浓度信号和报警信号的通讯处理电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输入端与电源连接,避免高压直接作用在所述烟雾浓度变送器两端时损坏内部电路元件的高压保护电路; 与所述高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将电压降低到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工作电压的降压电路。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包括 电阻R201、电阻R202、电阻R203、电阻R204、电阻R205、电阻R206、电阻R207、电阻R208、电阻R209、电阻R210、三极管Q201、三极管Q202、三极管Q203、红外发射管LED201、红外接收管LED202、电解电容C201、电容C202 ; 所述电阻R201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电阻R2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01的基极、电阻R202的第一端、三极管Q20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0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20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0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管LED201的阴极连接以及三极管Q20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20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3的第二端以及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0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02的基极与电阻R2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0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04的第二端以及电阻R2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LED201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20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VCC以及电解电容C20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201的负极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LED201与所述红外接收管LED202耦合,所述红外接收管LED202的阴极接地,所述红外接收管LED202的阳极与所述电容C2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02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7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20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208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09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2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210的第二端与电源VCC连接。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 电阻R301、电阻R302、电阻R303、电阻R304、电阻R305、电阻R306、电阻R307、电阻R308、电容C301、电容C302、电容C303、电容C304、运算放大器U301以及运算放大器U302 ; 所述运算放大器U301的同相输入端作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30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0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02的第一端以及电容C3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0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01的第二端、电阻R302的第二端以及电容C3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30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30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04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运算放大器U30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30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05的第一端、电阻R306的第一端以及电容C30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0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03的第二端、电阻R306的第二端以及电阻R30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07的第二端作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04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30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0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08的第二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处理电路包·括 电阻R501、电阻R502、电阻R503、电阻R504、电阻R505、电阻R506、电阻R507、电阻R508、电阻R509、熔断器RF501、熔断器RF502、压敏电阻DZ501、压敏电阻DZ502、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2、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3、跳线帽JP501、电感L501、电感L502、电解电容C501、电容C502、485芯片U501 ; 所述熔断器RF501的第一端与所述熔断器RF502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通讯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外部总线接口的连接,所述熔断器RF5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01的第一端以及压敏电阻DZ5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RF50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DZ502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5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DZ5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压敏电阻DZ502的第二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的第一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的第二端以及地连接,所述电阻R50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1的第二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3的第一端、跳线帽JP501的第一端以及电感L5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0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2的第二端、双向击穿二极管ZD503的第二端、电阻R503的第一端以及电感L5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跳线帽JP50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50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L501的第二端与电阻R5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50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5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04的第二端与所述485芯片的第一差分信号端A连接,所述电阻R505的第二端与所述485芯片的第二差分信号端B连接,所述485芯片的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02的第一端、电解电容C501的正极以及电源VCC连接、所述485芯片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485芯片的接收器输出端RO与所述电阻R508连接,所述485芯片的驱动器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50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485芯片的接收使能端RE分别与所述485芯片的发送使能端以及电阻R50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501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50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507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UTX连接,所述电阻R506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09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微控制芯片的使能端UART_EN连接,所述电阻R509的第二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509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芯片的输入端URX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式烟雾浓度变送器,包括为所述变送器提供合适的电源的电源模块;利用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配合采集与烟浓度相关的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的烟浓度信号检测电路;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放大的信号放大电路;将所述放大后的电信号转化为烟浓度信号并对所述变送器各部分电路进行控制的微控制单元;接收外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命令信息以及发送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烟浓度信号和报警信号的通讯处理电路。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烟雾对红外管线的散射效应,采用光电探测器的探测原理,拓宽可采集的烟雾浓度范围,配合标准烟箱的标定直接转化为烟雾浓度,以数字方式对外进行传输,为监控设备或其他外接设备提供方便的应用。
文档编号G08B17/107GK202795639SQ20122034823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陈芙蓉, 张荣奎 申请人:深圳市赋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