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事故上报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743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事故上报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事故上报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的GPS导航功能在用户驾驶汽车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有的智能手机还具备行驶过程中的提示功能,例如对危险区域进行提示。

如果驾驶过程中不幸出现事故,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报警,尽可能挽救生命和财产损失,然而,当交通事故发生的时候,人很容易收到伤害,发生眩晕,昏迷等情况,不能快速的完成报警过程,此外,如果事故发生的路段行人较少,周围也没有其他人能够帮助报警,很可能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事故上报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能够提高发生交通事故时上报事故的速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事故上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交通事故;

当检测到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

优选地,所述检测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交通事故包括:

根据GPS获取行驶过程中的行驶速度;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获取行驶过程中的碰撞强度;

当检测到行驶速度减小到零,且所述碰撞强度大于预定的第一阈值时,判断为发生了交通事故。

优选地,在所述检测到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在所述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之前,所述事故上报方法还包括:

向用户发送询问是否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的询问消息,

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受到用户发送的取消执行消息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包括如下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操作:

根据GPS获取行驶过程中的行驶位置;

根据所述行驶位置获取对应的医疗机构,获取所述医疗机构对应的联系方式;

按照所述医疗机构对应的联系方式,将预定的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医疗机构;

第二操作:

拨打预定的报警电话,将预定的第二消息发送给预定的报警电话;

第三操作:

将预定的第三消息发送给预定的第一紧急情况联系人群组;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第三消息中均携带有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行驶位置,以及事件摘要信息。

优选地,所述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还包括如下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第四操作:

通过终端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录制现场视频,并将录制的现场视频发送给预定的第二紧急情况联系人群组;

第五操作:

播放预设的求救铃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事故上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交通事故;

执行单元,用于当检测到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速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GPS获取行驶过程中的行驶速度;

碰撞强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加速度传感器获取行驶过程中的碰撞强度;

判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行驶速度减小到零,且所述碰撞强度大于预定的第一阈值时,判断为发生了交通事故。

优选地,所述事故上报装置还包括:

询问单元,用于向用户发送询问是否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的询问消息,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受到用户发送的取消执行消息的情况下,通知执行单元执行所述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

优选地,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如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根据GPS获取行驶过程中的行驶位置;根据所述行驶位置获取对应的医疗机构,获取所述医疗机构对应的联系方式;按照所述医疗机构对应的联系方式,将预定的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医疗机构;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拨打预定的报警电话,将预定的第二消息发送给预定的报警电话;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将预定的第三消息发送给预定的第一紧急情况联系人群组;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第三消息中均携带有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行驶位置,以及事件摘要信息。

优选地,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如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第四执行模块,用于通过终端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录制现场视频,并将录 制的现场视频发送给预定的第二紧急情况联系人群组;

第五执行模块,用于播放预设的求救铃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种事故上报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检测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交通事故;当检测到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方案,终端能够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及时的检测到事故的发生,并自动生成求救信息,完成报警功能,在用户发生眩晕或昏迷时,能够自动完成报警,及时在用户清醒过程中,通过终端的自动报警功能,也能够更加快速的提取有效信息,减少报警完成的时间,尽最大可能挽救交通事故中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的附图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故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故上报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种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事故上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0,检测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交通事故;

步骤300,当检测到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

步骤100中,所述检测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交通事故包括:

步骤110,根据GPS获取行驶过程中的行驶速度;

步骤120,根据加速度传感器获取行驶过程中的碰撞强度;

步骤130,当检测到行驶速度减小到零,且所述碰撞强度大于预定的第一阈值时,判断为发生了交通事故。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00之后、步骤300之前,所述事故上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0,向用户发送询问是否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的询问消息,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受到用户发送的取消执行消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300。如果在预定时间内接受到用户发送的取消执行消息,则结束流程。

其中,预定时间可以设置为5~10秒,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设置。取消执行消息可以是语音消息,也可以是通过终端的触摸屏或按键输入的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包括如下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操作:

根据GPS获取行驶过程中的行驶位置;

根据所述行驶位置获取对应的医疗机构,获取所述医疗机构对应的联系方式;

按照所述医疗机构对应的联系方式,将预定的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医疗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有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行驶位置,以及事件摘要信息,还可以包括联系方式,例如电话号码。事件摘要信息可以是“遇到交通事故”等提示性文字。

第一消息为发给医疗机构的求助消息,

例如,第一消息的参考格式设置如下:

我是AAA,我目前在BBB位置遇到交通事故,紧急求救附近医疗机构信息CCC。

其中:

AAA是来自用户的预设的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身份信息可以是姓名,或者单位+姓名等个人身份信息。

BBB是来自GPS传递的位置信息,施救方可通过BBB信息来导航到达事故发生地点。

CCC根据GPS传递的位置信息,再结合地图信息,自动生成推荐医疗机构列表。例如,可以结合地图信息,将CCC附近5km之内的医疗机构加入到推荐医疗机构列表。

第一消息可以是语音消息,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发送,也可以是文字消息,通过短信息的方式发送。

第二操作:

拨打预定的报警电话,将预定的第二消息发送给预定的报警电话。

其中,第二消息为语音消息,当预定的报警电话拨通之后,重复播放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和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相同的内容。例如,预定的报警电话可以是120报警电话,也可以是其他的报警电话,例如110报警电话等。

第三操作:

将预定的第三消息发送给预定的第一紧急情况联系人群组。

第三消息优选地为文本消息。

第三消息和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相同的内容。

第三消息也可以是语音消息或彩信消息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还包括如下操作:

第四操作:

通过终端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录制现场视频,并将录制的现场视频发送给预定的第二紧急情况联系人群组。

第一紧急情况联系人群组和第二紧急情况联系人群组可以由用户根据需 要进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还可以包括如下操作:

第五操作:

播放预设的求救铃声。通过预设的求救铃声,可以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提醒附近车辆和人流。

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事故上报装置,参见图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事故上报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10,用于检测行驶过程中是否发生交通事故;

执行单元30,用于当检测到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10包括:

速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GPS获取行驶过程中的行驶速度;

碰撞强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加速度传感器获取行驶过程中的碰撞强度;

判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行驶速度减小到零,且所述碰撞强度大于预定的第一阈值时,判断为发生了交通事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事故上报装置还包括:

询问单元20,用于向用户发送询问是否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的询问消息,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受到用户发送的取消执行消息的情况下,通知执行单元执行所述执行交通事故对应的应急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单元30包括如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执行模块31,用于根据GPS获取行驶过程中的行驶位置;根据所述行驶位置获取对应的医疗机构,获取所述医疗机构对应的联系方式;按照所述医疗机构对应的联系方式,将预定的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医疗机构;

第二执行模块32,用于拨打预定的报警电话,将预定的第二消息发送给 预定的报警电话,

第三执行模块33,用于将预定的第三消息发送给预定的第一紧急情况联系人群组;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第三消息中均携带有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行驶位置,以及事件摘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单元30还包括如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第四执行模块34,用于通过终端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录制现场视频,并将录制的现场视频发送给预定的第二紧急情况联系人群组;

第五执行模块35,用于播放预设的求救铃声。

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事故上报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改进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