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警卫勤务真实状态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400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安交通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警卫勤务真实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举办的重大专项活动日益增多,对警卫勤务的实时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保障方式中,保障人员根据勤务安排提前制定保障方案,由于实际勤务执行过程中存在路线偏离、车辆超速、时间提前或延后等状况,无法完全按照既定方案来执行,保障人员为获取实时的勤务状态,需密切关注车辆行进状态,根据车辆状态进行人为判断,费时费力;且判定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和时延,给保障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警卫勤务真实状态的方法及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供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警卫勤务真实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为每一个警卫勤务进行编号,根据勤务方案在勤务保障系统中制作出发地及目的地的电子围栏、绘制主用勤务路线、备用勤务路线、设定电子围栏边界缓冲区阈值、路线偏离阈值和警卫勤务既定方案时间阈值;S2,为引导车编号,将警卫勤务关联到相应的引导车,设置引导车最高速度为v1,引导车在执行勤务时最高速度一般不超过80KM/H;S3,在警卫勤务既定方案时间阈值t1内,记录行驶数据,包括引导车的经纬度、引导车行驶时间ti、引导车行驶速度vi、引导车方位角,引导车行驶里程Li、引导车距出发地的距离Li1、引导车距目的地的距离Li2、引导车距既定方案主备用路线的距离Hi1和Hi2,根据行驶数据判定警卫勤务任务的状态。其中,S1包括以下步骤:S11,在电子地图上绘制出发地电子围栏,设置该电子围栏边界缓冲区阈值为B1,在电子地图上绘制目的地电子围栏,设置该电子围栏边界缓冲区阈值为B2;对于在地图上边界清晰的出发地,绘制电子围栏,设置围栏边界缓冲区阈值B1(约20-50米);对于坐标明确或边界不易界定的出发地,设置某点坐标为出发地,以该点为中心,设置距离阈值为B1(如200米);同样的,对于在地图上边界清晰的目的地,绘制电子围栏,设置围栏边界缓冲区阈值B2(约20-50米);对于坐标明确或边界不易界定的目的地,设置某点坐标为终点,以该点为中心,设置距离阈值为B2(如200米);S12,在电子地图上标绘警卫勤务的主用勤务路线P1和备用勤务路线P2,设置路线偏离阈值H;S13,设置勤务时间阈值为t1,t1一般应设置为从勤务执行前的30分钟至勤务结束后30分钟。S3包括以下步骤:S301,将警卫勤务初始状态判定为未就绪状态;S302,将当前时刻引导车距出发地的距离Li1与阈值B1相比较,当Li1≥B1时,进入S303;当Li1<B1时,进入S304;S303,将当前时刻引导车行驶方向与既定方案中路线方向进行比较:当行驶方向与既定方案一致时,进入S305;当行驶方向与既定方案不一致时,进入S301;S304,判定警卫勤务为就绪状态,返回继续执行S302;S305,将警卫勤务判定为已出发状态;S306,在当前时刻计算引导车与既定方案主用勤务路线的最短距离Hi1,并将Hi1与阈值H进行比较:当Hi1≤H时,进入S305;当Hi1>H时,进入S307;S307,判定警卫勤务为偏离状态;S308,在当前时刻计算引导车与既定方案备用勤务路线的最短距离Hi2,并将Hi2与阈值H进行比较:当Hi2≤H时,进入S310;当Hi2>H时,进入S309;S309,判定警卫勤务为偏离状态;S310,判定引导车沿备用勤务路线行驶;S311,将引导车当前时刻的速度vi与最高速度阈值v1进行比较:当vi≤v1时,进入S305;当vi>v1时,进入S312;S312,判定警卫勤务为超速状态;S313,将引导车当前时刻距目的地的距离Li2与阈值B2进行比较:当Li2≤B2时,进入S314;当Li2>B2时,进入S305;S314,判定警卫勤务为已抵达状态。S3中,采用设置于引导车上的定位模块获得引导车的经纬度信息、行驶速度、方位角和定位信息产生的时间。本发明公开了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警卫勤务真实状态的系统,包括放置于引导车中的定位模块和警卫勤务实时保障模块,所述放置于引导车中的定位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引导车的经纬度、行驶时间、行驶速度、方位角,并上传到警卫勤务实时保障模块;所述警卫勤务实时保障模块包括勤务方案管理模块、引导车数据融合处理模块和勤务状态判断模块;所述勤务方案管理模块用于为每一条警卫勤务和引导车进行编号,根据勤务时间、路线、引导车队建立方案,制作出发地及目的地的电子围栏,基于电子地图绘制主用勤务路线、备用勤务路线、制定阈值数据,根据需要控制方案启停,并记录历史方案数据;所述引导车数据融合处理模块用于对每一编号的引导车,根据其定位模块传输的经纬度、行驶时间、行驶速度和方位角信息,计算距离数据,包括计算引导车行驶里程、引导车距出发地的距离、引导车距目的地的距离、引导车距既定方案主、备用路线的距离;所述勤务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引导车定位模块实时传输的经纬度、行驶时间、行驶速度、方位角以及引导车数据融合处理模块计算得出的距离数据,进行勤务状态实时自动判断,并在勤务方案管理模块进行更新显示。所述放置于引导车中的定位模块为GPS或北斗定位模块。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的警卫勤务真实状态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引导车位置进行警卫勤务状态自动判断的方法和警卫勤务实时保障系统。在引导车实际执行警卫勤务过程中,利用本车的车载定位系统实时获取其经纬度、行驶时间、行驶速度、方位角等信息,通过数据融合处理技术进行勤务状态自动判断,包括“未就绪”、“就绪”、“出发”、“偏离”、“超速”、“抵达”等状态,实现警卫勤务状态的自动更新。采用本发明中的上述方案能够在第一时间为现场保障人员提供警卫勤务的真实状态,减少由于警卫车队未按既定方案路线或时间出发、行驶和抵达造成的勤务状态判断误差,增强保障可靠性,减轻勤务执行过程中保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保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警卫勤务真实状态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警卫勤务真实状态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的实时保障系统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警卫勤务真实状态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为警卫勤务进行编号,根据勤务方案在勤务保障系统中制作出发地及目的地的电子围栏、绘制主用勤务路线、备用勤务路线、制定阈值数据,具体包括S11~S13:S11:在电子地图上绘制出发地电子围栏,设置围栏边界缓冲区阈值B1为20米;在电子地图上设置目的地坐标为终点,以该点为中心,设置距离阈值为B2为200米;S12:在电子地图上标绘警卫勤务的主用路线P1和备用路线P2,设置路线偏离阈值H为50米,H为引导车距P1或P2的最短距离。当引导车行驶轨迹与P1的最短距离超过距离H时,进行备用路线判断;若与P2间最短距离小于H,判断为沿备用路线行驶;若与备用路线间最短距离大于H,则判断为偏离状态;S13:设置警卫勤务既定方案时间阈值t1,t1设置为从勤务执行前的30分钟至勤务结束后30分钟;S2:为引导车编号,将警卫勤务关联到相应的引导车,设置引导车最高速度阈值v1为80KM/H;S3:在警卫勤务既定方案时间阈值t1内,记录行驶数据:经纬度(Xi,Yi)、行驶时间ti、行驶速度vi、方位角Wi,计算行驶里程Li、距出发地的距离Li1、距目的地的距离Li2、距既定方案主备用路线的距离Hi1和Hi2,判定勤务任务的状态;S301:将警卫勤务初始状态判定为“未就绪”状态;S302:将当前时刻引导车距出发地的距离Li1与阈值B1相比较:当Li1≥B1时,进入步骤S303;当Li1<B1时,进入步骤S304;S303:将当前时刻引导车行驶方向与既定方案中路线方向进行比较:当行驶方向与既定方案一致时,进入步骤S305;当行驶方向与既定方案不一致时,进入步骤S301;S304:判定警卫勤务为“就绪”状态,后续持续进行步骤S302判定;S305:将警卫勤务判定为“已出发”状态;S306:在当前时刻T计算引导车与既定方案主用勤务路线的最短距离Hi1,并将Hi1与阈值H进行比较:当Hi1≤H时,进入步骤305;当Hi1>H时,进入步骤307;S307:判定警卫勤务偏离主用勤务路线P1;S308:在当前时刻T计算引导车与既定方案备用勤务路线的最短距离Hi2,并将Hi2与阈值H进行比较:当Hi2≤H时,进入步骤310;当Hi2>H时,进入步骤309;S309:判定警卫勤务为“偏离”状态;S310:判定引导车沿备用勤务路线行驶;S311:将引导车当前时刻的速度vi与最高速度阈值v1进行比较:当vi≤v1时,进入步骤S305;当vi>v1时,进入步骤S312;S312:判定警卫勤务为“超速”状态;S313:将引导车当前时刻距目的地的距离Li2与阈值B2进行比较:当Li2≤B2时,进入步骤S314;当Li2>B2时,进入步骤S305;S314:判定警卫勤务为“已抵达”状态。作为优选方案,采用设置于引导车上的GPS或北斗定位模块获得引导车的经纬度信息、行驶速度、方位角、定位信息产生的时间。上述方案中,通过勤务方案的制定及引导车数据实时获取及融合处理,警卫勤务在执行到“未就绪”、“就绪”、“已出发”、“偏离”、“超速”、“已抵达”等状态时都会进行自动判定,这样就填补了在勤务真实状态与既定方案不符时的判断空缺,减轻了保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保障效率。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警卫勤务真实状态的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放置于引导车中的车载GPS或北斗定位模块:实时获取引导车的经纬度(Xi,Yi)、行驶时间ti、行驶速度vi、方位角Wi,并上传到警卫勤务实时保障模块;所述警卫勤务实时保障模块,设置于指挥控制中心,用于实时跟踪监控警卫车队行进状态,确保警卫勤务可知、可控。其进一步包括勤务方案管理模块、引导车数据融合处理模块、勤务状态判断模块;引导车数据融合处理模块实时获取引导车定位模块传输的经纬度(Xi,Yi)、行驶时间ti、行驶速度vi、方位角Wi等数据,并通过数据融合处理,计算出勤务状态判断及方案执行所需的数据;勤务状态判断模块依据勤务方案管理模块中制定的阈值数据,利用融合处理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勤务状态自动判定,并将判定结果反馈给勤务方案管理模块;勤务方案管理模块结合引导车数据融合处理模块和勤务状态判断模块的反馈数据,实现警卫勤务实时保障功能;所述勤务方案管理模块,为每一条警卫勤务、引导车进行编号,根据勤务时间、路线、引导车队建立方案,制作出发地及目的地的电子围栏、基于电子地图绘制主备用勤务路线、制定时间/距离/速度等各项阈值数据,可根据需要控制方案启停,并可记录历史方案数据,便于后期维护;所述引导车数据融合处理模块,针对每一编号的引导车,根据其定位模块传输的经纬度(Xi,Yi)、行驶时间ti、行驶速度vi、方位角Wi等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处理,计算行驶里程Li、距出发地的距离Li1、距目的地的距离Li2、距既定方案主备用路线的距离Hi1和Hi2等;所述勤务状态判断模块,根据引导车定位模块实时传输的经纬度(Xi,Yi)、行驶时间ti、行驶速度vi、方位角Wi,以及引导车数据融合处理模块计算得出的距离数据,进行勤务状态实时自动判断,并在勤务方案管理模块进行更新显示。所述车载定位模块,主要指获取引导车的经纬度信息、行驶速度、方位角、定位信息产生时间的GPS或北斗定位模块。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警卫勤务真实状态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的实时保障系统,通过勤务方案制定及管理、引导车定位信息实时获取、数据融合处理等模块,实现真实警卫勤务状态自动更新,并在实时保障模块中给出提示,实现警卫勤务实时智能保障。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在第一时间为现场保障人员提供警卫勤务的真实状态,增强保障可靠性,提高保障效率。本发明提供了根据引导车位置自动判断警卫勤务真实状态的方法及系统,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