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管理方法及云平台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0545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车位管理方法及云平台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停车场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位管理方法及云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居民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相应造成城市停车位越来越紧缺,停车难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难题。现今,一般居民小区通常提供有车位供小区业主停车,业主在小区物业备案后,能够获得车位的固定使用权。然而,当业主更换车辆牌照后,需要再次到小区物业备案,备案的过程不仅繁琐,而且耗时较长,将影响业主在备案期内的正常停车。此外,在白天业主驾车外出上班后,其车位将被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前述种种因素导致车位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位管理方法及云平台,旨在提高车位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位管理方法,该车位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基于预设车位的调整请求时,将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车牌号信息;

在侦测到更新后的车牌号信息对应的第一车辆进场时,开启进场道闸以供侦测到的所述第一车辆进场停车。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车牌号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基于预设车位的调整请求时,识别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第二车辆是否在场,若否则转入执行所述将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车牌号信息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所述调整请 求携带的车牌号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包括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验证请求时,将所述验证请求转发至所述预设车位信息关联的第二用户终端进行验证;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返回的验证结果时,将所述验证结果关联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储存,并将所述验证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调整请求还携带有与其携带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生存时长,所述开启进场道闸以供侦测到的所述第一车辆进场停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到达所述生存时长之外时,识别所述第一车辆是否在场;

当所述第一车辆在场时,发送提示所述第一车辆离场的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车辆关联的第三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发送提示所述第一车辆离场的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车辆关联的第三用户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侦测到所述第一车辆离场时,获取并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超时时长进行超时费用的结算。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平台,所述云平台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基于预设车位的调整请求时,将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车牌号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在侦测到更新后的车牌号信息对应的第一车辆进场时,开启进场道闸以供侦测到的所述第一车辆进场停车。

可选地,所述云平台,还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基于预设车位的调整请求时,识别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第二车辆是否在场;

所述更新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第二车辆不在场时,将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车牌号信息。

可选地,所述云平台,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包括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验证请求时,将所述验证请求转发至所述预设车位信息关联的第二用户终端进行验证;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返回的验证结果时,将所述验证结果关联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储存,并将所述验证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调整请求还携带有与其携带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生存时长,所述云平台,还包括: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在到达所述生存时长之外时,识别所述第一车辆是否在场;

提示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车辆在场时,发送提示所述第一车辆离场的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车辆关联的第三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云平台,还包括:

结算模块,用于在侦测到所述第一车辆离场时,获取并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超时时长进行超时费用的结算。

本发明提出的车位管理方法及云平台,通过实时响应用户操作对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调整,使得车位拥有者能够随时操作用户终端对自己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修改,方便自己使用,还可以将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修改为他人的车牌号信息,供他人使用,达到提升车位利用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位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车位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停车场管理架构的拓扑结构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云平台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位管理方法,参照图1,在本发明车位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该车位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基于预设车位的调整请求时,将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车牌号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车位管理方法基于图2所示的停车场管理架构实现,具体由云平台执行。如图2所示,云平台通过与设置在各停车场(包括小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等)的车场设备进行数据交互,能够响应用户操作实时对各停车场的车位信息进行修改,从而使得车位拥有者能够随时操作用户终端连接云平台对自己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修改,方便自己使用,还可以将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修改为他人的车牌号信息,供他人使用,达到提升车位利用率的目的。其中,用户终端包括台式电脑等固定终端,以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和云平台基于b/s架构进行通讯,使得用户终端仅需安装浏览器应用即可通过云平台实现对车位信息的修改。以下以车位拥有者操作第一用户终端进行说明。

当车位拥有者操作第一用户终端连接到云平台时,云平台初始显示登录界面,该登录界面设置有供车位拥有者输入用户标识以及密码的输入控件,确认登录的登录控件,以及供新用户注册的注册控件等。当车位拥有者在第一用户终端显示的登录界面输入其用户标识及密码,并点击登录控件之后,第一用户终端将发送携带其自身设备标识码(如其mac地址或ip地址等)以及车位拥有者输入的用户标识和密码的登录请求至云平台。云平台在接收到来自第一用户终端的登录请求之后,从中提取出用户标识以及密码,以验证其对应的车位拥有者是否为已授权用户,若验证通过则将登录请求携带的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用户终端标记为授权终端,同时,发送车位管理界面至当次登录的第一用户终端。其中,车位管理界面包括当次登录的车位拥有者已备案的车位信息,该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以及用于切换至车位信息调整界面的调整控件。在需要时,车位拥有者可以点击车位管理界面的调整 控件,以切换第一用户终端显示车位信息调整界面,从而对自己车位所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调整。例如,车位拥有者在更换了新的车辆牌照,或者与其他车位拥有者交互使用车位等情况时,可以对自己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调整。

当车位拥有者点击第一用户终端显示的车位管理界面中的调整控件时,第一用户终端将向云平台请求车位信息调整界面,然后接收并显示云平台响应请求返回的车位信息调整界面。其中,车位信息调整界面设置有输入控件,供车位拥有者更新其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还设置有完成控件,当完成控件被点击时,第一用户终端将生成携带车位拥有者新输入的车牌号信息和车位拥有者的车位信息的调整请求发送至云平台。例如,车位拥有者的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为“粤b123456”,车位拥有者可以通过调整界面的输入控件输入新的车牌号信息“粤b123546”,在车位拥有者完成输入并点击完成控件之后,第一用户终端将生成携带车牌号信息“粤b123546”和车位拥有者的车位信息的调整请求发送至云平台。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调整请求时,云平台从中提取出车位信息以及车牌号信息,然后将该车位信息对应的车位(即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提取出的车牌号信息,实现车位拥有者对车牌号信息的修改。可选地,云平台在完成修改之后,返回修改成功的提示信息至第一用户终端,由第一户终端将接收的提示信息展示给当前操作的车位拥有者。

步骤s20,在侦测到更新后的车牌号信息对应的第一车辆进场时,开启进场道闸以供侦测到的所述第一车辆进场停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车场设备至少包括车牌号信息识别装置、道闸以及嵌入式主板。具体的,车牌号信息装置用于采集进出停车场车辆的车牌号信息,并发送至嵌入式主板;嵌入式主板用于将接收到车牌号信息的实时时间以及接收到的车牌号信息发送至云平台,由云平台储存并进行相应处理,并根据云平台返回的控制指令相应控制道闸的开闭。

云平台在接收到嵌入式主板发送的车牌号信息(由进场道闸处的车牌号信息识别装置采集),且识别到接收的识别信息为前述更新后的车牌号信息时,即侦测到更新后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第一车辆当前需要进场停车,此时发送道闸开启指令至前述嵌入式主板,由嵌入式主板响应接收的道闸开启指 令驱动电机转动,开启进场道闸供第一车辆进场停车。

本实施例提出的车位管理方法,通过实时响应用户操作对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调整,使得车位拥有者能够随时操作用户终端对自己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修改,方便自己使用,还可以将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修改为他人的车牌号信息,供他人使用,达到提升车位利用率的目的。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车位管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基于预设车位的调整请求时,识别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第二车辆是否在场,若否则转入执行步骤s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辆的防冲突检测,以确保车位的正常使用。以下仅针对该区别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云平台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调整请求,并从中提取出车位信息以及车牌号信息之后,识别提取出的车位信息对应的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第二车辆是否在场。具体可发送识别指令至管控提取出的车位信息对应的车位所在停车场的嵌入式主板,并接收嵌入式主板返回的识别结果。若识别到第二车辆不在场,则执行车牌号信息的更新操作,将提取出的车位信息对应的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提取出的车牌号信息。

其中,嵌入式主板可通过多种方式识别第二车辆是否在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识别方式:

(1)、嵌入式主板发送图像采集指令至设置在前述车位信息对应的车位处的图像采集装置,接收该图像采集装置返回的前述车位的实时图像,进而对该实时图像进行识别,若识别出第二车辆,则第二车辆在场,否则第二车辆不在场。

(2)、嵌入式主板判断是否接收到设置在前述前述车位处的地感线圈所产生的电感应信号,若是则识别到第二车辆在场,否则第二车辆不在场。

此外,由于云平台储存有各停车场的嵌入式主板实时上传的其所在停车 场进出车辆的车牌号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云平台在识别第二车辆是否在场时,还可查询本地是否储存有对应第二车辆且储存时间新于进场信息的离场信息,若不存在则说明第二车辆仍然在场停车,若存在则说明第二车辆不在场停车。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车位管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包括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验证请求时,将所述验证请求转发至所述预设车位信息关联的第二用户终端进行验证;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返回的验证结果时,将所述验证结果关联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储存,并将所述验证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车位归属的验证操作,以防止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被非法修改。以下仅针对该区别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云平台在将第一用户终端标记为授权终端之后,首先判断是否储存有关联的车位归属的验证结果,若存在且验证结果为成功时,发送车位管理界面至当次登录的第一用户终端;若存在且验证结果为失败时,发送再次进行车位归属验证的提示信息至第一用户终端;若不存在则发送车位归属验证界面至第一用户终端。其中,车位归属验证界面设置有可供车位拥有者输入其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输入控件,以及触发验证请求的完成控件。例如,车位拥有者需要输入的用户信息至少包括其身份证号码,需要输入的车位信息可以形如“**市**小区**号车位”。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包括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验证请求时,云平台将所述验证请求转发至所述预设车位信息关联的第二用户终端进行验证。其中,第二用户终端即管控所述预设车位所在停车场的管控人员当前登录的用户终端,如小区物业人员等。

具体的,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包括验证请求的验证界面时,解析出验证请求中携带的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并在验证界面显示,由相应的管控人员进行验证。其中,验证界面设置有通过控件和撤回控 件,当管控人员验证第二用户终端显示的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无误后,可以点击通过控件,触发第二用户终端返回成功的验证结果至云平台;当管控人员验证第二用户终端显示的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有误时,可以点击撤回控件,触发第二用户终端返回失败的验证结果至云平台。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用户终端还在显示前述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若未接收到基于通过控件或撤回控件的点击操作,则自动将前述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与车位归属数据库中的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自动返回成功的验证结果至云平台,否则返回失败的验证结果至云平台,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按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例如,本实施例将其设置为1分钟;前述车位归属数据库包括各停车场中的各车位的车位信息及关联的其归属用户的用户信息。

云平台在接收到第二用户终端返回的验证结果之后,将接收的验证结果关联第一用户终端储存,具体将接收的验证结果与当前登录第一用户终端的车位拥有者的用户标识关联储存。同时,将接收的验证结果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进行显示,以告知前述车位拥有者其车位归属是否验证成功。

进一步地,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车位管理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请求还携带有与其携带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生存时长,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在到达所述生存时长之外时,识别所述第一车辆是否在场;

当所述第一车辆在场时,发送提示所述第一车辆离场的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车辆关联的第三用户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车位拥有者将自身车位给予他人使用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更新后的车牌号信息增加了生存时长的限制,并在他人停车超时时,发送提示信息进行提示,以确保车位拥有者能够正常停车。以下仅针对前述区别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云平台在接收到嵌入式主板发送的第一车辆的车牌号信息,并控制嵌入式主板开启进场道闸的同时,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在 到达之前接收到的调整请求中携带的生存时长之外时,触发识别操作,识别第一车辆是否在场停车,具体可参照前述识别第二车辆是否在场的操作,此处不再赘述。其中,若识别到第一车辆不在场,则将所述预设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恢复为更新前的车牌号信息;若识别到第一车辆在场,则发送提示所述第一车辆离场的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车辆关联的第三用户终端,以提示第一车辆的车主尽早驾车离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提示所述第一车辆离场的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车辆关联的第三用户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侦测到所述第一车辆离场时,获取并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超时时长进行超时费用的结算。

容易理解的是,当车位拥有者欲使用车位停车时,若车位仍然被他人占用,将导致车位拥有者无法正常停车,进而需要另觅他处停车,并付出相应的停车费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车辆超时停车时,可对其收取一定的超时费用用作车位拥有者的停车补偿。

具体的,云平台在接收到嵌入式主板发送的第一车辆的车牌号信息(由出场道闸处的车牌号信息识别装置采集)时,即侦测到第一车辆离场时,计算第一车辆离场时的实时时间与前述到达生存时长之外的实时时间的差值,作为第一车辆的超时时长,然后基于该超时时长以及预设的计费费率进行超时费用的结算。其中,计费费率可由车位拥有者和停车方预先协商,或者由云平台缺省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车辆进场停车后的任一时刻侦测到第一车辆离场的同时,由云平台将所述预设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恢复为更新前的车牌号信息,以便于车位拥有者正常使用车位停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执行前述车位管理方法的云平台,参照图3,对应于前述车位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云平台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包括:

更新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基于预设车位的调整请求时,将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车牌号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云平台通过与设置在各停车场(包括小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等)的车场设备进行数据交互,能够响应用户操作实时对各停车场的车位信息进行修改,从而使得车位拥有者能够随时操作用户终端连接云平台对自己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修改,方便自己使用,还可以将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修改为他人的车牌号信息,供他人使用,达到提升车位利用率的目的。其中,用户终端包括台式电脑等固定终端,以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和云平台基于b/s架构进行通讯,使得用户终端仅需安装浏览器应用即可通过云平台实现对车位信息的修改。以下以车位拥有者操作第一用户终端进行说明。

当车位拥有者操作第一用户终端连接到云平台时,云平台初始显示登录界面,该登录界面设置有供车位拥有者输入用户标识以及密码的输入控件,确认登录的登录控件,以及供新用户注册的注册控件等。当车位拥有者在第一用户终端显示的登录界面输入其用户标识及密码,并点击登录控件之后,第一用户终端将发送携带其自身设备标识码(如其mac地址或ip地址等)以及车位拥有者输入的用户标识和密码的登录请求至云平台。云平台在接收到来自第一用户终端的登录请求之后,从中提取出用户标识以及密码,以验证其对应的车位拥有者是否为已授权用户,若验证通过则将登录请求携带的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用户终端标记为授权终端,同时,发送车位管理界面至当次登录的第一用户终端。其中,车位管理界面包括当次登录的车位拥有者已备案的车位信息,该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以及用于切换至车位信息调整界面的调整控件。在需要时,车位拥有者可以点击车位管理界面的调整控件,以切换第一用户终端显示车位信息调整界面,从而对自己车位所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调整。例如,车位拥有者在更换了新的车辆牌照,或者与其他车位拥有者交互使用车位等情况时,可以对自己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调整。

当车位拥有者点击第一用户终端显示的车位管理界面中的调整控件时,第一用户终端将向云平台请求车位信息调整界面,然后接收并显示云平台响应请求返回的车位信息调整界面。其中,车位信息调整界面设置有输入控件,供车位拥有者更新其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还设置有完成控件,当完成控 件被点击时,第一用户终端将生成携带车位拥有者新输入的车牌号信息和车位拥有者的车位信息的调整请求发送至云平台。例如,车位拥有者的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为“粤b123456”,车位拥有者可以通过调整界面的输入控件输入新的车牌号信息“粤b123546”,在车位拥有者完成输入并点击完成控件之后,第一用户终端将生成携带车牌号信息“粤b123546”和车位拥有者的车位信息的调整请求发送至云平台。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调整请求时,更新模块10从中提取出车位信息以及车牌号信息,然后将该车位信息对应的车位(即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提取出的车牌号信息,实现车位拥有者对车牌号信息的修改。可选地,更新模块10在完成修改之后,返回修改成功的提示信息至第一用户终端,由第一户终端将接收的提示信息展示给当前操作的车位拥有者。

控制模块20,用于在侦测到更新后的车牌号信息对应的第一车辆进场时,开启进场道闸以供侦测到的所述第一车辆进场停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车场设备至少包括车牌号信息识别装置、道闸以及嵌入式主板。具体的,车牌号信息装置用于采集进出停车场车辆的车牌号信息,并发送至嵌入式主板;嵌入式主板用于将接收到车牌号信息的实时时间以及接收到的车牌号信息发送至云平台,由云平台储存并进行相应处理,并根据云平台返回的控制指令相应控制道闸的开闭。

云平台在接收到嵌入式主板发送的车牌号信息(由进场道闸处的车牌号信息识别装置采集),且由控制模块20识别到接收的识别信息为前述更新后的车牌号信息时,即侦测到更新后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第一车辆当前需要进场停车,此时控制模块20发送道闸开启指令至前述嵌入式主板,由嵌入式主板响应接收的道闸开启指令驱动电机转动,开启进场道闸供第一车辆进场停车。

本实施例提出的云平台,通过实时响应用户操作对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调整,使得车位拥有者能够随时操作用户终端对自己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进行修改,方便自己使用,还可以将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修改为他人的车牌号信息,供他人使用,达到提升车位利用率的目的。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云平台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还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基于预设车位的调整请求时,识别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第二车辆是否在场;

所述更新模块10还用于在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第二车辆不在场时,将所述预设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车牌号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辆的防冲突检测,以确保车位的正常使用。以下仅针对该区别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云平台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调整请求,并由第一识别模块从中提取出车位信息以及车牌号信息之后,第一识别模块进一步识别提取出的车位信息对应的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第二车辆是否在场。具体可发送识别指令至管控提取出的车位信息对应的车位所在停车场的嵌入式主板,并接收嵌入式主板返回的识别结果。若识别到第二车辆不在场,则指示更新模块10执行车牌号信息的更新操作,由更新模块10将提取出的车位信息对应的车位当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更新为提取出的车牌号信息。

其中,嵌入式主板可通过多种方式识别第二车辆是否在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识别方式:

(1)、嵌入式主板发送图像采集指令至设置在前述车位信息对应的车位处的图像采集装置,接收该图像采集装置返回的前述车位的实时图像,进而对该实时图像进行识别,若识别出第二车辆,则第二车辆在场,否则第二车辆不在场。

(2)、嵌入式主板判断是否接收到设置在前述前述车位处的地感线圈所产生的电感应信号,若是则识别到第二车辆在场,否则第二车辆不在场。

此外,由于云平台储存有各停车场的嵌入式主板实时上传的其所在停车场进出车辆的车牌号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识别模块在识别第二车辆是否在场时,还可查询本地是否储存有对应第二车辆且储存时间新于进场信 息的离场信息,若不存在则说明第二车辆仍然在场停车,若存在则说明第二车辆不在场停车。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云平台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包括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验证请求时,将所述验证请求转发至所述预设车位信息关联的第二用户终端进行验证;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返回的验证结果时,将所述验证结果关联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储存,并将所述验证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车位归属的验证操作,以防止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被非法修改。以下仅针对该区别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云平台在将第一用户终端标记为授权终端之后,首先由验证模块判断是否储存有关联的车位归属的验证结果,若存在且验证结果为成功时,发送车位管理界面至当次登录的第一用户终端;若存在且验证结果为失败时,发送再次进行车位归属验证的提示信息至第一用户终端;若不存在则发送车位归属验证界面至第一用户终端。其中,车位归属验证界面设置有可供车位拥有者输入其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输入控件,以及触发验证请求的完成控件。例如,车位拥有者需要输入的用户信息至少包括其身份证号码,需要输入的车位信息可以形如“**市**小区**号车位”。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包括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验证请求时,验证模块将所述验证请求转发至所述预设车位信息关联的第二用户终端进行验证。其中,第二用户终端即管控所述预设车位所在停车场的管控人员当前登录的用户终端,如小区物业人员等。

具体的,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包括验证请求的验证界面时,解析出验证请求中携带的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并在验证界面显示,由相应的管控人员进行验证。其中,验证界面设置有通过控件和撤回控件,当管控人员验证第二用户终端显示的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无误后,可以点击通过控件,触发第二用户终端返回成功的验证结果至云平台;当管 控人员验证第二用户终端显示的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有误时,可以点击撤回控件,触发第二用户终端返回失败的验证结果至云平台。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用户终端还在显示前述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若未接收到基于通过控件或撤回控件的点击操作,则自动将前述预设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与车位归属数据库中的车位信息以及用户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自动返回成功的验证结果至云平台,否则返回失败的验证结果至云平台,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按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例如,本实施例将其设置为1分钟;前述车位归属数据库包括各停车场中的各车位的车位信息及关联的其归属用户的用户信息。

云平台在接收到第二用户终端返回的验证结果之后,由验证模块将接收的验证结果关联第一用户终端储存,具体将接收的验证结果与当前登录第一用户终端的车位拥有者的用户标识关联储存。同时,将接收的验证结果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进行显示,以告知前述车位拥有者其车位归属是否验证成功。

进一步地,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云平台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请求还携带有与其携带的车牌号信息所对应的生存时长,所述云平台,还包括: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在到达所述生存时长之外时,识别所述第一车辆是否在场;

提示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车辆在场时,发送提示所述第一车辆离场的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车辆关联的第三用户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对车位拥有者将自身车位给予他人使用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更新后的车牌号信息增加了生存时长的限制,并在他人停车超时时,发送提示信息进行提示,以确保车位拥有者能够正常停车。以下仅针对前述区别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云平台在接收到嵌入式主板发送的第一车辆的车牌号信息,并控制嵌入式主板开启进场道闸的同时,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在到达之前接收到的调整请求中携带的生存时长之外时,触发识别操作,由第 二识别模块识别第一车辆是否在场停车,具体可参照前述第一识别模块识别第二车辆是否在场的操作,此处不再赘述。其中,若识别到第一车辆不在场,则由更新模块10将所述预设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恢复为更新前的车牌号信息;若识别到第一车辆在场,则由提示模块发送提示所述第一车辆离场的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车辆关联的第三用户终端,以提示第一车辆的车主尽早驾车离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还包括:

结算模块,用于在侦测到所述第一车辆离场时,获取并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超时时长进行超时费用的结算。

容易理解的是,当车位拥有者欲使用车位停车时,若车位仍然被他人占用,将导致车位拥有者无法正常停车,进而需要另觅他处停车,并付出相应的停车费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车辆超时停车时,可对其收取一定的超时费用用作车位拥有者的停车补偿。

具体的,云平台在接收到嵌入式主板发送的第一车辆的车牌号信息(由出场道闸处的车牌号信息识别装置采集)时,即侦测到第一车辆离场时,由结算模块计算第一车辆离场时的实时时间与前述到达生存时长之外的实时时间的差值,作为第一车辆的超时时长,然后基于该超时时长以及预设的计费费率进行超时费用的结算。其中,计费费率可由车位拥有者和停车方预先协商,或者由云平台缺省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车辆进场停车后的任一时刻侦测到第一车辆离场的同时,由更新模块10将所述预设车位关联的车牌号信息恢复为更新前的车牌号信息,以便于车位拥有者正常使用车位停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