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904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探测报警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火灾探测报警器。



背景技术:

目前,探测报警器成为消防设备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随着探测报警器不断的发展,探测报警器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有一些探测报警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申请号为201010217930.4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公开了一种以激光管为发光元件的吸气式点型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装有圆形通用底座,由螺丝固定在房顶或天花板上,底座上螺旋卡扣有报警器;底座上依次安装有底托、电路板、中托、主体、风机、过滤器盒,最后是报警器上盖;其中底托与中托形成一个空间内置有探测腔和电路板,中托上方为电路板,该空间四周壁全部包有铜箔,并具有出气口;外侧覆盖有主体;主体两侧分别有堵头固定;显示模块嵌于主体上;风机由中托和主体封闭包围;主体与过滤器底盖相连,过滤器底盖与过滤器上盖形成空间中安装有过滤网。上述专利存在体积较大,安装不便,不具备摄像、照明的功能,工作性能不够稳定,并且探测效果不好。因此需要一种多功能火灾探测报警器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火灾探测报警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功能火灾探测报警器,包括外壳体、探测器、控制开关、报警器、工作信号灯,所述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探测器,所述探测器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工作信号灯,所述工作信号灯的下方设置有应急灯,所述应急灯的下方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侧下方设置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下方设置有加强筋。

上述结构中,首先通过所述电池盒安装电池,当电池安装上之后在通过所述安装底座进行固定到墙体上,然后打开所述控制开关,当所述控制开关打开之后所述工作信号灯就会亮起,然后所述摄像头也会进行摄像监控,如果烟雾飘到所述探测器之后所述应急灯就会自动亮起,并且所述报警器会进行报警,所述外壳体起到保护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探测报警器质量,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探测器通过卡扣相连接,所述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开关相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报警器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探测报警器质量,所述报警器与所述工作信号灯通过信号线相连接,所述工作信号灯与所述应急灯相连接,所述应急灯与所述摄像头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探测报警器质量,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安装底座相连接,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电池盒相连接,所述电池盒与所述加强筋相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体积小巧,便于安装,并且具备摄像、照明、报警、的功能,工作性能稳定,探测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多功能火灾探测报警器的空间立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多功能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多功能火灾探测报警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壳体;2、探测器;3、控制开关;4、报警器;5、工作信号灯;;6、应急灯;7、摄像头;8、安装底座;9、电池盒;1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火灾探测报警器,包括外壳体1、探测器2、控制开关3、报警器4、工作信号灯5,外壳体1用于固定和保护作用,外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探测器2,探测器2用于探测是否有火情,探测器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3,控制开关3用于接通或断开进行控制,控制开关3的一侧设置有报警器4,报警器4用于自动报警进行提示,报警器4的一侧设置有工作信号灯5,工作信号灯5用于进行提示,工作信号灯5的下方设置有应急灯6,应急灯6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照明,应急灯6的下方设置有摄像头7,摄像头7用于进行监控,摄像头7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底座8,安装底座8便于固定安装,安装底座8的侧下方设置有电池盒9,电池盒9用于安装固定电池,电池盒9的下方设置有加强筋10,加强筋10起到加强的作用。

上述结构中,首先通过电池盒9安装电池,当电池安装上之后在通过安装底座8进行固定到墙体上,然后打开控制开关3,当控制开关3打开之后工作信号灯5就会亮起,然后摄像头7也会进行摄像监控,如果烟雾飘到探测器2之后应急灯6就会自动亮起,并且报警器4会进行报警,外壳体1起到保护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探测报警器质量,外壳体1与探测器2通过卡扣相连接,探测器2与控制开关3相连接,控制开关3与报警器4相连接,报警器4与工作信号灯5通过信号线相连接,工作信号灯5与应急灯6相连接,应急灯6与摄像头7相连接,摄像头7与安装底座8相连接,安装底座8与电池盒9相连接,电池盒9与加强筋10相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