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账管理系统及其实现的信号优化维护流程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7572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账管理系统及其实现的信号优化维护流程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台账管理系统及其实现的信号优化维护流程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领域,每个路口的交通运行情况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导致变化的因素通常是周边建设用地的变化、道路施工影响等。所以控制路口的信号方案是需要不断调整优化管理的。但是常见的信号优化管理方法通常局限于对问题路口的信号控制策略进行一次性优化,忽略了全面的信号控制优化管理工作,无法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科学的管理数据。同时,对各种渠道反映的交通问题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回复机制。这种管理方法的不足是缺乏后续跟踪巡查管理流程,无法做到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持续的、全面的运维管理和数据整理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信号优化管理方法缺乏后续跟踪巡查管理流程,无法做到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持续的、全面的运维管理和数据整理分析的缺陷,提供一种台账管理系统及其实现的信号优化维护流程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现实:一种台账管理系统,包括路口优化流程模块,用于新建优化任务、发送任务、任务提醒、标记误报任务、任务信息查看与执行、并设定任务跟进人;

路口入库数据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优化任务重新绘制信号优化方案,将新绘制的信号优化方案进行保存,并派送给审核人员审核,也可以用于查看信号优化方案的修改记录;

数据查询统计与管理模块,用于查询路口基础信息,并对路口基础信息进行汇总;对优化任务进行分类汇总,并导出汇总数据;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登陆验证,查询用户列表和用户显示状态,以及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

一种信号优化维护流程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对路口交通问题信息收集汇总:

二、判断问题是否属于交通优化类问题;是,建立优化任务,并派发给任务跟进人;否,将问题反馈给信号设施单位;

三、任务跟进人将交通优化类问题分为常识类、解释类、冲突类、信号时间类;

四、任务跟进人根据分类问题判断是否需要对路口的信控方案进行优化;是,对路口的信控方案进行优化;否,对问题进行解释。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的常识类问题是指对交通法规和常识误解而造成的问题;解释类问题是指对路口信控方案所产生的疑问;冲突类问题包括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机动车与行人冲突;信号时间类问题包括行人等待时间过长,行人过街时间不足,机动车等待时间过长,机动车通行时间不足。

所述步骤四中当分类问题为常识类和解释类时,对问题进行解释回复并对问题和解释进行记录;当问题为冲突类和信号时间类时,则对路口的信控方案进行优化。

所述对信控方案进行优化包括以下步骤:

(1)查看路口原有信控方案;

(2)对原有信控方案进行优化,并发送给审核人员审核;具体优化内容包括修改相位放行方式、调整相位相序、调整绿信比方案以及调整时间参数设置;

(3)对优化后的信控方案进行审核,判定优化后的信控方案是否能通过;是,优化完成;否,则返回步骤(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使信号控制交叉口的日常优化方案实施、舆情管理等联系更加规范紧密,便于全面、长期的进行信号控制优化维护管理工作,动态的管理路口数据,提高了路口日常优化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节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工作流程,解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避免了工作上一些重复性错误。间接地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减少路段行程时间,减少路口等待时间,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信号优化维护流程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信控方案优化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台账管理系统,包括路口优化流程模块,用于新建优化任务、发送任务、任务提醒、标记误报任务、任务信息查看与执行、并设定任务跟进人。

路口入库数据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优化任务重新绘制信号优化方案,将新绘制的信号优化方案进行保存,并派送给审核人员审核,也可以用于查看信号优化方案的修改记录。

数据查询统计与管理模块,用于查询路口基础信息,即通过关键字道路名称、路口名称、路口编号等搜索路口位置,并可查看路口现有信控方案的VISIO缩略图;对路口信息进行汇总和导出,即对所有路口按道路名称、路口编号、路口所属区域、辖区负责人、信号机类型、路口重要程度、路口片区、路口主干道、路口名称等进行分类汇总,可将汇总信息以Excel文件导出;对优化任务进行分类汇总,并导出汇总数据,即所有任务完成后,自动将数据按优化任务类型进行分类汇总。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登陆验证,查询用户列表和用户显示状态,以及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用户列表是指所注册用户的列表;用户显示状态是指显示用户的在线与离线状态;用户信息管理是指查看用户状态和个人信息,对用户进行添加、删除以及权限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台账管理系统的主界面由左到右分别是:用户列表、信息列表、路口列表以及表格列表。

其中,用户列表属于用户管理模块,其又分在线用户和离线用户两项。当有任务送达的时候,相应的任务跟进人的头像会闪烁。点击闪烁的头像会定位到消息列表中的任务消息。

消息列表属于路口入库数据管理模块,其是存放任务消息的消息池;消息列表对任务消息分好组,包括:日常优化组、巡查跟踪组、审核组、误报组;当有消息派达时,会在相应的分组下显示,点击消息项,主界面会在右端展开相应的消息框。

所有路口的详细信息都储存路口入库数据管理模块中。路口列表可显示片区路口信息,并可增加片区、删除片区、编辑片区的基本信息;同时可对路口的信息进行编辑,如增加主干道、删除主干道、编辑主干道基本信息、增加路口、删除路口等。在路口列表中可以查看路口历史信控方案列表,该列表也会关联到建立信号优化任务界面中,供派发任务者选择问题路口。

表格列表属于数据查询统计与管理模块,其对所有路口按道路名称、路口编号、路口所属区域、辖区负责人、信号机类型、路口重要程度、路口片区、路口主干道、路口名称等进行分类汇总,并可将汇总信息以Excel文件导出;当按下相应的表格按键时,会打开相应的excel模块,使路口信息以excel表格的形式输出,可供条件查询之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一的台帐管理系统的信号优化维护流程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一、通过微博、电话、邮件、媒体、巡查、支/大队等渠道对路口交通问题信息进行收集汇总。

二、判断问题是否属于交通优化类问题,即判断问题是否属于可通过优化路口信控方案或通过解释来解决;是,建立优化任务,并派发给任务跟进人;否,将问题反馈给信号设施单位,即问题不录入台账系统,而是以告知或者文档的形式发送给信号设施单位。其中,上述步骤中建立优化任务,并派发给任务跟进人,包括以下步骤:

(Ⅰ)派发任务者在台账系统客户端主界面上的用户列表中选择任务跟进人,新建任务窗口,在新建的任务窗口中的路口列表里选择任务路口,即关联绑定该任务路口的数据信息,在任务界面中,路口名称可以连接查看到该路口的信控方案,在任务信息描述一栏中描述路口问题,并记录问题接受日期和信息渠道来源,从而完成优化任务的建立。任务派发时,若跟进人选择错误或任务信息描述错误,派发任务者可以选择误报机制,即把该信号优化任务返回,重新设定任务跟进人及任务信息。

(Ⅱ)当有任务送达时,任务跟进人的头像会闪烁,点击闪烁的头像会在消息列表中相应的分组下显示,点击消息项,主界面会在右端展开相应的任务消息框,任务跟进人查看任务信息描述。

三、任务跟进人将交通优化类问题分为常识类、解释类、冲突类、信号时间类。其中,常识类问题是指对交通法规、常识误解而产生的问题。解释类问题是指对路口信控方案所产生的疑问,如绿灯时间过短、路口周期时间过大、车辆与行人冲突转向和直行冲突等问题,但这一类的问题是现状合理,信控方案已为最优,不需要再进行改进的问题。冲突类问题包括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机动车与行人冲突。信号时间类问题包括行人等待时间过长,行人过街时间不足,机动车等待时间过长,机动车通行时间不足。

在上述步骤二中,当问题为信号灯视线不佳、右转车道无灯控,行人过街不安全、信号灯亮灯时间过短、车流量大的路口行人过街无灯控等问题时,则不属于交通优化类问题,即上述问题无法通过优化路口信控方案或通过解释来解决的;此时则将问题反馈给信号灯及杆件的硬件单位、电子警察设备单位、标志标线维护单位等信号设施单位,由信号设施单位采取撤销灯组、增加灯组、安装倒计时、增加辅灯、增加黄闪灯等措施。

四、任务跟进人根据交通优化类问题判断是否需要对路口的信控方案进行优化;是,对路口的信控方案进行优化;否,对问题进行解释。

上述步骤四中,当交通优化类问题为冲突类和信号时间类时,对路口的信控方案进行优化。当交通优化类问题为常识类和解释类时,则对问题进行解释并对问题和解释进行记录。

在上述步骤四中,对问题进行解释是指:当交通优化类问题为常识类时,任务跟进人结合交通法规、交通知识、信号控制路口特点以及路网特点对问题进行知识详解。当分类问题为解释类时,则对现有路口信控方案的设置进行解释。

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四中对路口的信控方案进行优化包括以下步骤:

(1)跟进人在接收到的任务窗界面中点击路口名称,连接查看到该路口的原有信控方案VISIO图。

(2)对路口原有信控方案进行修改优化,即采用路口入库数据管理模块中的基础路口信息台账数据库内的路口基础信息自定义VISIO形状图元对信控方案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信控方案发送给审核人员审核。信控方案的具体优化内容包括修改相位放行方式、调整相位相序、调整绿信比方案以及调整时间参数设置;修改的内容直接保存在路口入库数据管理模块中。

上述步骤(2)中的基础路口信息台账数据库的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新建自定义VISIO形状图元。(b)对新建的自定义VISIO形状图元进行底层数据预处理,使各图元之间具备形成关联的条件。(c)对路口基础信息自定义VISIO形状图元设置自定义属性字段。上述创建基础路口信息台账数据库的方法已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上述步骤(2)中对信控方案进行优化,即对原有信控方案进行修改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绘制路口形状图元,即从路口形状图元中选择实际路口的形状,如十字型、T字型。如果路口形状不是常规形状,需要根据直线、曲线模具手动绘制;添加车道箭头图元,即添加进口道车道箭头和出口道车道箭头,并根据路口的实际情况摆放;添加行人过街图元,并根据路面情况添加辅助图元等;最后对路口基础信息自定义VISIO形状图元进行编码及关联绑定,使其自动生成新的信控方案。

上述步骤(2)中的修改相位放行方式是指修改各相位路口进口道方向车辆的通行权,从而避免人车冲突、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增大路口的通行效率。调整相位相序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对相位的前后顺序做合并相位、增设专用相位或过渡相位的调整。调整绿信比方案是指调整绿灯有效时间与周期时长的比值。调整时间参数是指调整行人过街时间、相位最小绿灯时间、绿灯间隔时间、周期时长等参数。

上述步骤(2)中,将优化后的信控方案发送给审核人员审核的步骤为:任务跟进人对修改后的信控方案进行保存,并在任务窗口的解决措施一栏中填写解决方法及措施,最后派送给派发任务者或者其他用户进行审核。

(3)任务审核人员对优化后的信控方案进行审核,判定优化后的信控方案是否能通过;是,优化完成;否,则选择误报机制,即把该信号优化任务返回给任务跟进人,重新进行优化,即返回步骤(2)。

上述步骤(3)中判定优化后的信控方案能通过的标准是,信控方案优化后冲突类问题减少,各流向车流通行权分配合理,路口通行效率提高;反之则优化后的信控方案不能通过。

经过优化后的路口信控方案直接存入到路口入库数据管理模块中,通过点击路口列表中的路口名称,可以查询该路口的日常优化维护历史信息,即可以查询路口信息编辑时间、编辑人、编辑内容等优化信息。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