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片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7735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片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片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卷绕类电池和电容;一类为叠片类电池和电容。然而,叠片类电池和电容在叠片时存在两个甚至多个极片重叠的现象,会导致电池和电容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叠片时可能产生的极片重叠问题,现有大型叠片机在叠片时一般通过增加超声波多片检测报警功能来解决。该功能主要原理是依靠超声波传感器进行多片判断并进行报警,但目前市场上能找到的超声波多片检测传感器直径最小的约Φ18mm,而对于小于该尺寸的极片则无法检测,会将极片直接吸入,从而导致极片重叠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当前技术缺陷,实现小型叠片电池和电容多片重叠时报警功能,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低成本快速定制的多片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多片报警装置,包括吸盘、吸盘连接件、第一滑板、导轨垫块、支撑板、测量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导轨垫块包括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下端板垂直安装在上端板下方,所述导轨垫块整体呈T型,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纵向导轨,所述第一滑板安装在第一纵向导轨上,所述导轨垫块的上端板 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板上,所述上端板远离第一滑板的一端上设置有测量装置安装孔,测量装置安装在测量装置安装孔内且测量装置的下端露出上端板,所述测量装置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电极端子,所述下端板远离第一滑板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纵向导轨,所述第二纵向导轨上安装有第二滑板,所述吸盘连接件的一端上设置一个槽,在所述吸盘连接件的一侧设置一个孔,所述孔与所述槽的底部连通,在所述槽内安装第二电极端子,在所述孔内安装第三电极端子,第三电极端子与第二电极端子连通;所述吸盘连接件安装在第二滑板上,测量装置的下端部与第二电极端子上下相对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吸盘安装在吸盘连接件上,在吸盘的上端设置有气嘴;所述第一纵向导轨的上方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正对第一滑板;所述报警装置安装在支撑板上,报警装置的信号线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三电极端子上。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装置的下端部与第二电极端子之间的间隙小于单片极片的厚度。通常,测量装置可选择为千分尺。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垫块的下端板的底部设置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位于吸盘连接件的下方且在该端上设置第一限位部件,限位部件一般采用螺丝、螺栓等,第一限位部件可限制吸盘与极片放置位置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固定在槽的底部,第一弹簧与第三电极端子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垫块的上端板与吸盘连接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3个,在上端板和吸盘连接件之间连接第二弹簧,可以在吸盘连接件沿着第二导轨上下移动的时候起到延缓移动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固定第二弹簧,会在上端板、吸盘连接件上开设一些凹 槽,第二弹簧就安装在这些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垫块的上端板位于测量装置安装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件。一般情况下,第二限位部件采用螺丝、螺栓等,为了安装方便,会在上端板上开设安装槽,第二限位部件就安装在安装槽内,第二限位部件可以阻挡吸盘连接件与上端板相碰撞,避免第二电极端子和测量装置下端部碰撞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各部件之间的干扰、得到更为精准的信号,所述测量装置安装孔、槽、孔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绝缘材料。

为方便安装,在支撑板的位于第一纵向导轨的上方设置一个垂直于支撑板的平板,气缸安装在平板上;在第一滑板的上端设置垂直于第一滑板的平台,导轨垫块的上端板通过螺栓等固定在平台上。

实际使用时,启动气缸,气缸推动第一滑板带动吸盘向下移动并将吸盘对准极片放置位置,在第一限位部件的作用下,使得吸盘与极片接触后即停止向下移动,当极片放置位置上只有一片极片时,吸盘不会因为厚度超过设定而使吸盘在反作用下带动吸盘连接件沿着第二纵向导轨向上移动,此时测量装置的下端部即千分尺末端没有与第二电极端子接触,未将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三电极端子导通,报警装置未接收到报警信号,不报警,此时吸盘在气缸的作用下返回原位,极片转入下工序;当极片放置位置上超过一片极片时,吸盘与极片接触后会在反作用力下带动吸盘连接件沿着第二纵向导轨向上移动,此时测量装置的下端部即千分尺末端与第二电极端子接触,此时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三电极端子导通,报警装置接收到报警信号,发出报警,此时可以提醒操作人员暂时关闭工序开关,将多出的极片取出后重启工序开关,此时吸盘在气缸的作用下 返回原位,极片转入下工序。如此反复工作,直至全部极片流转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片报警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维护,投入成本低,使用该多片报警装置,在锂离子电池或电容制作过程中的极片叠片前的流转工序中可快速发现是否多出极片,及时解决叠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多片报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1中多片报警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不含吸盘连接件、支撑板)

图3图1中在第一电极端子处横向剖开后从后往前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多片报警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吸盘1、吸盘连接件2、第一滑板3、导轨垫块4、支撑板5、千分尺6和报警装置7,导轨垫块4包括上端板41和下端板42,下端板42垂直安装在上端板41下方,导轨垫块4整体呈T型,在下端板42的底部设置拉杆25,在支撑板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纵向导轨8,在支撑板5的位于第一纵向导轨8的上方设置一个垂直于支撑板5的平板23,平板23上安装有气缸21,第一滑板3安装在第一纵向导轨8上,第一滑板3的上端设置垂直于第一滑板3的平台24,气缸21的伸缩杆正对第一滑板3上端的平台24;导轨垫块4的上端板41安装在平台24上,上端板41远离第一滑板3的一端上设置有测量装置安装孔9,千分尺6安装在测量装置安装孔9内且千分尺6的下端露出上端板41,千分尺6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电极端子10,下端 板41远离第一滑板3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纵向导轨11,第二纵向导轨11上安装有第二滑板12,吸盘连接件2的一端上设置一个槽13,在吸盘连接件2的一侧设置一个孔14,孔14与槽13的底部连通,在槽13内安装第二电极端子15,第二电极端子1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16,第一弹簧16固定在槽13的底部,在孔14内安装第三电极端子17,第一弹簧16与第三电极端子17连通;吸盘连接件2安装在第二滑板12上且位于拉杆25一端的上方,在拉杆25的正对吸盘连接件2的该端上设置限位用的第一螺丝26,千分尺6的下端部与第二电极端子15上下相对且两者之间留有小于单片极片的厚度的间隙,导轨垫块4的上端板41与吸盘连接件2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二弹簧18;导轨垫块4的上端板41位于测量装置安装孔9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用的第二螺丝19;吸盘1安装在吸盘连接件2上,在吸盘1的上端设置有气嘴20;报警装置7安装在支撑板5上,报警装置7的信号线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极端子10和第三电极端子17上。为了避免各部件之间的干扰、得到更为精准的信号,测量装置安装孔9、槽13、孔14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绝缘材料22。

实际使用时,启动气缸,气缸推动第一滑板带动吸盘向下移动并将吸盘对准极片放置位置,在第一限位部件螺丝的作用下,使得吸盘与极片接触后即停止向下移动,当极片放置位置上只有一片极片时,吸盘不会因为厚度超过设定而使吸盘在反作用下带动吸盘连接件沿着第二纵向导轨向上移动,此时千分尺的下端部没有与第二电极端子接触,未将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三电极端子导通,报警装置未接收到报警信号,不报警,此时吸盘在气缸的作用下返回原位,极片转入下工序;当极片放置位置上超过一片极片时,吸盘与极片接触后会在反作用力下带动吸盘连接件沿着第二纵向导轨向上移动,此时千分尺的下端部与 第二电极端子接触,此时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三电极端子导通,报警装置接收到报警信号,发出报警,此时可以提醒操作人员暂时关闭工序开关,将多出的极片取出后重启工序开关,此时吸盘在气缸的作用下返回原位,极片转入下工序。如此反复工作,直至全部极片流转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