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燃气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7729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红外燃气报警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探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燃气报警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对于汽车排放的严格要求,新能源动力行业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天然气发动机及天然气汽车行业也逐渐变得异常火热。但是,在天然气汽车运行过程中存在因燃气部件老化损毁而导致燃气泄漏引发火灾的情况,所以天然气汽车安全成为阻碍天然气汽车推广的最大阻力。

基于上述安全方面的需要,天然气汽车普遍开始增加燃气报警器,燃气报警器的核心部件是气体传感器,目前的燃气报警器采用的气体传感器普遍是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接触燃烧式气敏传感器或电化学气敏传感器等。采用气敏传感器存在的问题是,使得此种燃气报警器在使用过程中因气敏传感器出现中毒或抑制、燃气浓度高损坏以及受氧气浓度影响等因素导致燃气报警器无法正常工作。总体来说,现有的燃气报警器存在易损坏、稳定性差、寿命短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外燃气报警器,该红外燃气报警器便于通讯,稳定性好,不易损坏,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红外燃气报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出的内部空间中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红外气体传感器模块、警示模块和微处理器,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检测光路和光电转换电路,所述警示模块、所述光电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壳体的壳壁上设有供泄漏燃气进入的燃气入口,以及通讯接口,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通讯接口外接有数据线。

其中,所述燃气入口处设置有过滤器。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与其固定连接的盖板,所述壳体主体呈一 侧敞口的矩形槽结构,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敞口处。

其中,所述壳体主体的底部四角处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安装通孔。

其中,所述安装通孔处设有减震垫。

其中,所述警示模块包括状态指示灯和蜂鸣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燃气报警器在壳体内部的电路板上设置有红外气体传感器模块、警示模块和微处理器,红外气体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检测光路和光电转换电路,警示模块、光电转换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壳体的壳壁上设有泄漏燃气入口和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通讯接口;发生燃气泄漏时,泄漏燃气经燃气入口进入壳体内,经红外检测光路时吸收红外光能量,红外光发生衰减,通过光电转换电路得到弱电信号并传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弱电信号的强弱判断泄漏燃气的浓度,若达到设定的燃气泄漏界限值,微处理器向警示模块发出指令,进行声光报警提示;燃气报警器不仅可以自身发出报警,同时通过通讯接口可以实现与车辆ECU之间的通讯,车辆ECU得到信息后会在驾驶室里发出故障报警并及时限制车辆的速度和扭矩,从而可以保证天然气汽车安全行驶;红外气体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不易受有害气体的影响而中毒老化、响应快、稳定性好、防爆性好、寿命长等特点,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燃气报警器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图1去掉盖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主体;11-固定板;12-安装通孔;2-电路板;3-红外气体传感器模块;31-电池;32-探测光源;33-滤镜;34-分离镜;35-透镜;36-光电转换电路;41-燃气泄漏指示灯;42-正常状态指示灯;43-故障状态指示灯;5-蜂鸣器;6-盖板;7-数据线;8-微处理器;9-过滤器;10-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燃气报警器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和图4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燃气报警器包括壳体,为便于加工制作,壳体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壳体主体1和与其固定连接的盖板6,其中,壳体主体1呈一侧敞口的矩形槽结构,盖板6固定于壳体主体1的敞口处,在盖板6上设有盖板透孔(图中未具体标注),便于观察下述的蜂鸣器5和状态指示灯;在壳体主体1的底部四角处分别设有固定板11,在固定板11上设有安装通孔12,在安装通孔12处设有减震垫10,可以减轻因震动对燃气报警器造成的影响;在壳体主体1的壳壁上设有供泄漏燃气进入的燃气入口(图中未具体标注),在燃气入口处设置有过滤器9,用于滤掉其中的灰尘及杂质;在壳体主体1的壳壁上还设有通讯接口(图中未具体标注),该通讯接口与下述的微处理器8电连接并外接数据线7。如图2所示,在壳体围出的内部空间中设有电路板2,在电路板2上设置有红外气体传感器模块3、警示模块和微处理器8,微处理器8具体采用了单片机;其中,红外气体传感器模块3包括红外检测光路和光电转换电路36,警示模块、光电转换电路36分别与微处理器8电连接;其中,红外检测光路包括电池31、探测光源32、滤镜33、分离镜34、透镜35等部件;其中,警示模块包括蜂鸣器5和状态指示灯,状态指示灯包括燃气泄漏指示灯41(红灯)、正常状态指示灯42(绿灯)和故障状态指示灯43(黄灯)。

以下以应用于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车辆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燃气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予以介绍:

将红外燃气报警器通过固定板11上的安装通孔12安装到发动机支架上或者车辆的大梁上距燃气源较近处,有燃气泄漏时,泄漏燃气经过滤器9滤掉其中的灰尘及杂质后进入壳体内,穿过红外检测光路的两透镜35之间的区域时,甲烷(CH4)分子在红外区吸收有自己特征频率谱线光能,从而使该频率光能减 弱,通过光电转换电路36得到弱电信号,该弱电信号传至微处理器8进行处理,微处理器8将弱电信号与预先设定的参数值进行比较,根据弱电信号的强弱来判断甲烷气体的浓度,并发出相应指令给警示模块,若输出电压达到设定的燃气泄漏界限值,微处理器8向蜂鸣器5和燃气泄漏指示灯41(红灯)发出指令,进行声光报警提示;若输出电压未达到此界限值,微处理器8发出指令给正常状态指示灯42,绿灯亮;如果设备故障,微处理器8发出指令给故障状态指示灯43,黄灯一直亮。本实用新型的燃气报警器不仅可以自身发出报警,通过数据线7还同时实现与车辆ECU之间的通讯,车辆ECU得到信息后会在驾驶室里发出故障报警并及时限制车辆的速度和扭矩,从而可以保证天然气汽车安全行驶;红外气体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不易受有害气体的影响而中毒老化、响应快、稳定性好、防爆性好、信噪比高、寿命长等特点,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燃气报警器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燃气报警器不仅适于车载,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检测燃气泄漏的场所,例如CNG加气站、LNG加气站,通过数据线实现与加气站控制中心的数据通讯,确保加气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