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优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7392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城市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优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和交通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交叉综口合待行区优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道路网中,交叉口是整个路网中的瓶颈地段,其通行能力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而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交叉口的拥堵现象也在日益加重。为了在现有的道路条件下,通过各种交通组织措施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左转待行区、直行待行区及潮汐车道等措施不断涌现。目前,综合待行区作为一种新的交通组织方法被人们所重视,逐渐在一些城市交叉口应用,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交叉口综合待行区是在交叉口进口道原有的停车线上游,增设一条停车线,并将原有的车道功能设计移动至增设的停车线处,这两条停车线中间的区域就形成了综合待行区。这种设置方法使每个流向的车辆在绿灯时间都能利用进口道的所有车道,以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缓解交叉口拥堵现象。

但是现有交叉口综合待行区设置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这种设置方法使每个流向的车辆在绿灯时间能通过交叉口进口道的所有车道,所以当车辆位于进口道靠外侧车道时,相较于靠内侧车道的车辆,其通过交叉口所需要的转弯半径更大、行驶时间更长,这可能导致其在下一个相位绿灯启亮前还未通过交叉口,从而影响到下一个相位车辆的通行,造成冲突。且现有交叉口综合待行区标志标线设置还不完善和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驾驶员通过交叉口时的驾驶任务难度,使驾驶环境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靠外侧车道车辆进行左转时,转弯半径更大、行驶时间更长,影响下一相位车辆的通行的缺陷,提供一种城市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优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优化装置,它包括位于道路中心的道路交叉口和围绕道路交叉口设置的多条马路,每条马路上均设有进口道和出口道,进口道包括右转车道和非右转车道,右转车道设置在出口道的最外侧,非右转车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多条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

非右转车道前方设置有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内设置有多条车道,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内相邻车道的长度由内向外依次减少3-4m;

非右转车道的前端设有第一停车线,交叉口综合待行区的前端设有第二停车线;第一停车线处设有预信号灯,第二停车线处设有主信号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右转车道外侧设置有车道线边缘线,非右转车道和交叉口综合待行区的内侧设置有对向车道分界线。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进口道的上方设置有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距离第一停车线的距离为200-300m,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包括预告标志背板,预告标志背板上设置有预告标志告示信息和预告标志距离信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进口道距离交叉口综合待行区30-60m位置的上方设置有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包括告知标志背板,告知标志背板上设置有告知标志告示信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包括缓冲段和待行段,缓冲段的道路地面上设置有虚线,且虚线的长度由内向外依次递增;待行段的道路地面上设置有实线,且实线的长度由内向外依次递减。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第一停车线前方5m位置上方设置有综合待行区前车辆行进方向及交通预信号标志。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优化装置的控制方法,道路交叉口的预信号灯包括预直行信号和预左转信号,道路交叉口的主信号灯包括直行信号和左转信号;

相位一:道路交叉口内某一条马路上的预信号灯的直行信号放绿灯,左转信号放红灯,直行车道的车辆进入交叉口综合待行区;

相位二:该马路上的主信号灯的直行信号放绿灯,左转信号放红灯,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内的车辆进行直行通行;

相位三:该马路上的预信号灯的左转信号放绿灯,直行信号放红灯,左转车道的车辆进入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且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内靠外侧的排队车辆数小于靠内侧的排队车辆数;

相位四:该马路上的主信号灯的左转信号放绿灯,直行信号放红灯,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内的车辆进行左转通行;

以上四个相位依次轮流循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右转车辆不受信号灯控制。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控制道路交叉口的主信号灯和预信号灯的相序,避免车辆左转时对向车道车辆通行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城市交叉综口合待行区优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将每条车道综合待行区长度按其车道在道路上位置由内向外向减少适当距离,以缩短外侧车道排队长度,从而保证外侧车道最后一辆车能够在绿灯时间内通过交叉口,避免与下一相位通行车辆发生冲突;合理完善统一交叉口综合待行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法,使驾驶员易于理解,降低交叉口驾驶任务难度,引导驾驶员快速、准确、安全的通过交叉口。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城市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优化设置方法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平面图;

图中:1-车行道边缘线,2-对向车行道分界线,3-交叉口综合待行区,4-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5-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6-综合待行区前车辆行进方向及交通预信号标志,7-道路交叉口,8-预告标志告示信息,9-预告标志距离信息,10-预告标志背板,11-告知标志告示信息,12-告知标志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城市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优化装置,它包括位于道路中心的道路交叉口和围绕道路交叉口设置的多条马路,每条马路上均设有进口道和出口道,进口道包括右转车道和非右转车道,右转车道设置在出口道的最外侧,非右转车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多条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

非右转车道前方设置有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内设置有多条车道,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内相邻车道的长度由内向外依次减少3-4m;

非右转车道的前端设有第一停车线,交叉口综合待行区的前端设有第二停车线;第一停车线处设有预信号灯,第二停车线处设有主信号灯。

右转车道外侧设置有车道线边缘线,非右转车道和交叉口综合待行区的内侧设置有对向车道分界线。

进口道的上方设置有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距离第一停车线的距离为200-300m,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包括预告标志背板,预告标志背板上设置有预告标志告示信息和预告标志距离信息。

进口道距离交叉口综合待行区30-60m位置的上方设置有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包括告知标志背板,告知标志背板上设置有告知标志告示信息。

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包括缓冲段和待行段,缓冲段的道路地面上设置有虚线,且虚线的长度由内向外依次递增;待行段的道路地面上设置有实线,且实线的长度由内向外依次递减。

第一停车线前方5m位置上方设置有综合待行区前车辆行进方向及交通预信号标志。

本发明实施例的城市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优化装置的控制方法,道路交叉口的预信号灯包括预直行信号和预左转信号,道路交叉口的主信号灯包括直行信号和左转信号;

相位一:道路交叉口内某一条马路上的预信号灯的直行信号放绿灯,左转信号放红灯,直行车道的车辆进入交叉口综合待行区;

相位二:该马路上的主信号灯的直行信号放绿灯,左转信号放红灯,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内的车辆进行直行通行;

相位三:该马路上的预信号灯的左转信号放绿灯,直行信号放红灯,左转车道的车辆进入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且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内靠外侧的排队车辆数小于靠内侧的排队车辆数;

相位四:该马路上的主信号灯的左转信号放绿灯,直行信号放红灯,交叉口综合待行区内的车辆进行左转通行;

以上四个相位依次轮流循环。

右转车辆不受信号灯控制。通过控制道路交叉口的主信号灯和预信号灯的相序,避免车辆左转时对向车道车辆通行产生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城市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优化装置,通过将每条车道综合待行区长度按其车道在道路上位置的不同进行适当缩短,结合路面交通标线及交通标志对城市交叉口综合待行区现有设置方法进行优化,改善综合待行区内靠外侧车道的左转车辆在绿灯时间内通过交叉口困难的现象,并通过交通标志与标线的合理设置引导驾驶员快速、准确、安全的通过交叉口。

本发明实施例的城市交叉口综合待行区优化装置,主要由车行道边缘线1,对向车行道分界线2,交叉口综合待行区3,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4,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5,综合待行区前车辆行进方向及交通预信号标志6,道路交叉口7组成(参见图1)。

由于现有交叉口进口道右转车辆一般不受交通信号灯控制,故综合待行区的设置不考虑右转车辆。交叉口进口道内最内侧车道综合待行区长度不变,其余车道综合待行区长度由内向外,根据交叉口实际交通条件,较其左侧车道减少3-4m适当距离。综合待行区内设置“综合待行区”辅助文字,根据《GB51038-2015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规定,字体采用黑体,字高3m,字宽1m,字间距2m。综合待行区内设置导向车道线,以向驾驶员明确提示每条车道综合待行区位置及长度。

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主要由预告标志告示信息8,预告标志距离信息9,预告标志背板10组成(参见图2)。根据《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1038-2015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规定,预告标志采用蓝底白字;预告标志告示信息8文字采用黑体正方形汉字,字高50cm;预告标志距离信息9汉字、数字字高采用30cm,字母字高采用15cm;告示信息文字与距离信息文字间距采用30cm;预告标志文字与标志边缘距离采用20cm;预告标志背板10采用铝合金板,厚3mm。

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主要由告知标志告示信息11,告知标志背板12组成(参见图3)。根据《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1038-2015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规定,告知标志采用蓝底白字;告知标志告示信息11文字采用黑体正方形汉字,字高50cm;告知标志文字与标志上下边缘距离采用30cm,与标志左右边缘距离采用20cm;告知标志背板12采用铝合金板,厚3mm。

综合待行区前车辆行进方向及交通预信号标志6主要由各车道车辆行进方向标志,交通信号标志组成。根据《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1038-2015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规定,各车道车辆行进方向标志采用规定标志形式,尺寸采用80cm,背板采用铝合金板,厚2mm;交通信号标志采用LED可变信息标志形式,黑底红、绿字,字高采用50cm。

1)参见图1,根据道路实际条件,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4设置于距离综合待行区200-300m位置,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5设置于距离综合待行区30-60m位置;考虑到驾驶员视线范围,综合待行区前车辆行进方向及交通信号标志6设置于交叉口第一条停车线前方5m位置;每条车道综合待行区过渡段结束后即在车道路面中心线位置施画“综合待行区”字样。

2)参见图1、图2、图3,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4、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5、综合待行区前车辆行进方向及交通预信号标志6设置高度要满足城市道路净高要求,标志下边缘距路面垂直距离大于5m;标志面向行车方向,与水平路面垂直设置;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4、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5支撑方式采用悬臂式;综合待行区前车辆行进方向及交通预信号标志6支撑方式采用门架式,各车道车辆行进方向标志设置于门架下侧,车道中心线上方位置,LED可变交通信号标志设置于车辆行进方向标志同一门架上侧位置。

本发明将每条车道综合待行区长度按其车道在道路上位置不同进行不同设置,结合交叉口综合待行区标志标线的合理设置,引导驾驶员快速、准确、安全的通过交叉口。通过将每条车道综合待行区长度按其车道在道路上位置由内向外较左侧车道减少3-4m适当距离,以缩短外侧车道排队长度,从而保证外侧车道最后一辆车能够在绿灯时间内通过交叉口,避免与下一相位通行车辆发生冲突。考虑到驾驶员视线范围,将综合待行区前车辆行进方向及交通预信号标志设置于交叉口第一条停车线前方5m位置,以保证驾驶员能够获取相关道路交通信息。通过设置综合待行区预告标志、综合待行区告知标志,并于每条车道综合待行区过渡段结束后即在车道路面中心线位置施画“综合待行区”字样,使驾驶员及时获取道路交通信息,降低交叉口驾驶任务难度。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