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站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6215发布日期:2018-06-16 01:2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到站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站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移动终端不仅可以提供语音通话功能,而且还可以提供浏览网页、打游戏、听音乐及看小说等一系列的娱乐功能。

目前,用户在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习惯性地通过移动终端来看电视、打游戏、听音乐、看小说或打电话等一系列方式消磨时间。用户经常会因为太过投入而错过公交车或地铁的到站提醒,导致用户错过下车目的站点,耽误用户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到站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可以及时为用户提供到站提醒,降低用户错过目的站点的概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到站提醒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站点;

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所述定位模块;

在经过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所述定位模块,并根据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到站提醒装置,包括:

目标站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站点;

目标历史行驶时长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所述定位模块;

第一定位模块开启模块,用于在经过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所述定位模块,并根据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

到站提醒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到站提醒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到站提醒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到站提醒方案,首先获取目标站点,然后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定位模块,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定位模块,并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及时为用户提供到站提醒,降低用户错过目的站点的概率,而且还可以合理控制定位模块的开启时机,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减少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延长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到站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到站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到站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到站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到站提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到站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到站提醒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目标站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站点可以理解为用户乘坐公交车或地铁时将要到达的目的地,即用户乘坐公交车或地铁时将要下车的站点。其中,可以通过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信息中,获取目标站点。例如,当检测到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中的目标站点输入框中的输入操作时,从目标站点输入框输入的信息中提取目标站点。当检测到用户在目标站点输入框中输入的为文本信息时,从文本信息中提取目标站点;当检测到用户在目标站点输入框中输入的为语音信息时,从语音信息中提取目标站点。可选的,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站点数据库,在站点数据库中包含了一系列的站点名称,将用户从站点数据库中选中的站点名称作为目标站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获取目标站点的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102、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定位模块。

其中,定位模块可以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定位模块、网络定位模块、基站定位模块及蓝牙定位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定位模块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并将当前的位置信息作为当前的第一位置。其中,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可以为用户上公交车或地铁的起始位置,即用户上公交或地铁的起始站点。当然,此时也可以将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起始站点作为第一位置。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还可以是当用户乘坐公交车或地铁一段时间后,通过定位模块获取的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行驶线路可以理解为用户当前乘坐的公交车或地铁的行驶线路,因为对某一固定的公交的或地铁,其行驶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定位模块。当然,也可以在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后,就关闭该定位模块,然后再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本申请实施例对获取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和关闭定位模块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定。可以先获取该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再关闭定位模块;也可以先关闭定位模块,再获取目标历史行驶时长;还可以同时执行这两个操作,即获取该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定位模块。

其中,可以由移动终端或服务器对该公交车或地铁从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历史行驶时长进行统计,将各个历史行驶时长的均值作为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还可以将各个历史时长中最短历史时长作为该目标历史行驶时长。

步骤103、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定位模块,并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即在用户当前乘坐的公交车或地铁行驶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可以理解的是,因为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为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历史行驶时长,在经过该目标历史时行驶时长后,即用户当前乘坐的公交车或地铁行驶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越来越靠近目标站点,此时,开启定位模块。开启定位模块后,通过该定位模块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将实时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作为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

步骤104、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步骤103中的确定的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其中,可以通过调用地图,从地图中查找在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的距离。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其中,第一预设距离阈值设置的比较小,例如将第一预设距离阈值设置为15m,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15m时,表明用户乘坐的公交车或地铁即将到达目标站点,提醒用户准备下车,以免错过目标站点。

其中,到站提醒方式可以包括语音提醒、震动提醒、响铃提醒及文字体提醒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一步判断该距离是否大于第三预设距离阈值,其中,第三预设距离阈值大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的距离大于第三预设距离阈值时,可以将第二位置作为步骤102中的第一位置,重新执行步骤102-104。该情况针对用户乘坐的车辆为公交车的情况较为适用。可以理解的是,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用户乘坐的公交车因为道路拥堵,第二位置距离目标站点的距离还很远,此时若使定位模块保持开启状态,会大量消耗移动终端的电量,减少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因此,重新执行上述操作。当然,上述情况也可以适用于用户乘坐的车辆为地铁的情况,如地铁由于故障阶段性停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到站提醒方法,首先获取目标站点,然后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定位模块,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定位模块,并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及时为用户提供到站提醒,降低用户错过目的站点的概率,而且还可以合理控制定位模块的开启时机,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减少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延长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定位模块,可以包括: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获取语音播报信息;对语音播报信息进行识别,提取第一站点;当第一站点与目标站点之间的间隔站点数目小于预设数目阈值时,开启定位模块。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可以根据用户乘坐的公交车或地铁的语音播报信息,合理控制定位模块的开启时机,可以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提供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示例性的,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检测是否存在语音播报信息,其中,语音播报信息可以理解为用于对车辆(公交车或地铁)停靠的站点进行提示的信息。当检测到语音播报信息时,获取该语音播报信息,并从该语音播报信息中提取站点信息。其中,站点信息通常为站点名称,将提取到的站点信息作为第一站点。基于目标行驶线路获取第一站点与目标站点之间间隔的站点数目。可以理解的是,目标行驶线路中包含了站点列表,在该站点列表中,查找第一站点与目标站点之间间隔的站点数。示例性的,用户乘坐的为22路公交车,22路公交车的目标行驶线路对应的站点列表为:站点A-站点B-站点C-站点D-站点E-站点F-站点G-站点H-站点L-站点M-站点N,用户的目标站点为站点H,而通过语音播报信息获取的第一站点为站点E。显然,第一站点(站点E)与目标站点(站点H)间隔的站点数目为2。若设置的预设数目阈值为3,第一站点与目标站点间隔的站点数目小于预设数目阈值,此时,开启定位模块。若设置的预设数目阈值为1,第一站点与目标站点间隔的站点数目大于预设数目阈值,此时,使定位模块继续保持关闭状态。可以理解的是,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进一步判断第一站定与目标站点间隔的站点数目是否小于预设数目阈值,当所述站点数目小于预设数目阈值时,表明用户乘坐的车辆距离目标站点越来越近,此时开启定位模块。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车辆距离目标站点还很远时,开启定位模块的情况的发生,可以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提高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获取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其中,道路拥堵信息包括拥堵、畅通和行驶缓慢。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定位模块,可以包括:当道路拥堵信息及目标历史行驶时长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定位模块。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道路拥堵信息,合理控制定位模块的开启时机,可以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提供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进一步的,当道路拥堵信息及目标历史行驶时长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定位模块,可以包括:当道路拥堵信息为畅通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当道路拥堵信息为行驶缓慢时,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当道路拥堵信息为拥堵时,在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目标历史行驶时长。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第一位置到目标站点的道路通畅时,在经过小于目标历史行驶时长的第一预设时长后,就开启定位模块,可以避免由于道路通畅车辆提前到达目标站点,错过到站提醒的情况发生;当第一位置到目标站点的道路行驶缓慢时,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可以及时为用户提供定位信息;而当第一位置到目标站点的道路拥堵时,在经过大于目标历史行驶时长的第二预设时长后,再开启定位模块,可以避免因道路拥堵导致车辆距离目标站点较远时,就开启定位模块大大浪费移动终端电量的情况发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适用于用户乘坐的车辆为公交车的情况,下面主要以用户乘坐的车辆为公交车为例进行说明,但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定。获取用户乘坐的公交车在目标行驶线路中,从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其中,道路拥堵信息可以理解为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在目标行驶线路中的路况信息。因为路况信息不同,公交车在目标行驶线路中从第一位置行驶至目标站点所用的时间不同。示例性的,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在目标行驶线路中从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道路非常拥堵,此时,公交车从第一位置行驶至目标站点所用时间较长。而在工作日中除早晚高峰之外的其他白天时段,如上午9:00-11:00期间,在目标行驶线路中从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道路拥堵信息为行驶缓慢,此时,公交车从第一位置行驶至目标站点所用时间较短。如在晚上22:00-23:00期间,在目标行驶线路中从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道路拥堵信息为畅通,此时,公交车从第一位置行驶至目标站点所用时间最短。

其中,目标历史行驶时长是对用户乘坐的公交车或其他车辆在目标行驶线路中从第一位置行驶至目标站点用时的一个大致预估,而在实际行驶的过程中,行驶时长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根据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及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合理确定开启定位模块的时机。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调用地图,从地图中查找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例如,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在地图中呈红色或存在至少一个红色路段时,表明该道路拥堵信息为拥堵;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在地图中呈橙色,而不存在红色路段时,表明该道路拥堵信息为行驶缓慢;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在地图中呈绿色,而不存在红色路段和橙色路段时,表明该道路拥堵信息为畅通。可选的,当道路拥堵信息为畅通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为畅通时,公交车行驶速度较快。所以,在公交车行驶时长不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时,就提前开启定位模块,可以避免由于道路通畅公交车提前到达目标站点,错过到站提醒的情况发生。当道路拥堵信息为行驶缓慢时,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为行驶缓慢时,公交车行驶近乎于以正常的速度行驶,所以,公交车行驶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达到的位置与目标站点相差不是很多,此时开启定位模块,可以及时为用户提供定位信息。而当道路拥堵信息为拥堵时,在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为拥堵时,公交车行驶速度较慢。所以,在公交车行驶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可能与目标站点的距离还很长,若此时开启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较大,会降低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因此,可以在公交车行驶时长大于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即公交车行驶第二预设时长后,再开启定位模块,这样可以增加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根据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进行设定。第一预设时长对应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为畅通时的情况;第二预设时长对应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为拥堵时的情况。其中,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为拥堵时,拥堵路段的长短(可以理解为,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在地图中呈红色路段的长短)不同,设定的第二预设时长不同。拥堵路段越长,设定的第二预设时长越大,拥堵路段越短,设定的第二预设时长越小。例如,可以为第二预设时长设定三个不同的值,每个值对应三段不同长度区间的拥堵路段。移动终端根据当前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拥堵路段长短,相应的调用不同的第二预设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可以包括:按照预设周期对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数据进行统计或学习;根据统计结果或学习结果确定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时长;将历史行驶时长中的最短历史时长作为目标历史行驶时长。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充分利用能够真实反映车辆行驶情况的历史行驶数据,确定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各个历史行驶时长,并将最短的历史行驶时长作为目标历史行驶时长,这样可以保证在车辆到达目标站点前开启定位模块,进一步避免错过到站提醒的情况发生。

示例性的,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数据可以理解为样本数据。样本数据的选择可以是本机用户所乘坐的车辆在设定时间区间内,在目标行驶线路中从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数据,还可以是设定数量满足预设条件的车辆在设定时间区间内从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数据。例如,获取本机用户所乘坐的车辆一个月内在目标行驶线路中从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对该样本数据进行学习,生成历史行驶时长集,其中,历史行驶时长集中包含了多个不同的历史行驶时长。又如,获取本机用户所乘坐的车辆在一年内每天的早6:00-12:00,在目标行驶线路中从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数据,作为样本数据,统计出该车辆的各个历史行驶时长,并将所有的历史时长中的最短历史时长作为目标历史行驶时长。

其中,历史行驶时长可以包括: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线路相同的车辆上报的行驶时长。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进一步保证在车辆到达目标站点前开启定位模块,避免错过到站提醒的情况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存在多条线路从第一位置到达目标站点,不同车辆的目标行驶线路不同,对应的站点列表不同。例如,第一位置为站点B,目标站点为站点H,用户乘坐的车辆为5路公交车。5路公交车的目标行驶线路对应的站点列表为:站点A-站点B-站点D-站点E-站点F-站点H-站点L-站点M,10路公交车的目标行驶线路对应的站点列表为:站点A-站点C-站点N-站点B-站点D-站点O-站点P-站点F-站点H,600路公交车的目标行驶线路对应的站点列表为:站点E-站点F-站点H-站点K-站点M。则统计从第一位置(站点B)到目标站点(站点H)中,与目标行驶线路(站点B-站点D-站点E-站点F-站点H)中线路相同的各个车辆上报的行驶时长。可以理解的是,不仅要统计5路公交车在目标行驶线路中的行驶时长,还统计10路公交车在站点B-站点D间的行驶时长,及600路公交车在站点E-站点F-站点H间的行驶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关闭定位模块之后,还可以包括:开启运动传感器;基于运动传感器实时采集移动终端的运动信息,并根据运动信息计算移动终端的位移变化量;根据第一位置和位移变化量,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三位置;当第三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开启定位模块。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移变化量,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位置,而不需要一直开启定位模块来获取移动终端的实时位置,并当实时确定的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一定距离时,再开启定位模块,可以进一步地减少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增加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示例性的,关闭定位模块后,开启运动传感器,其中,运动传感器可以包括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通过速度传感器获取移动终端在第一位置时的运动速度,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信息,其中,加速度信息包括加速度大小和加速度方向。方向传感器可以进一步检测加速度方向的准确度。然后根据第一位置对应的运动速度及加速度信息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移变化量。根据第一位置和所述位移变化量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三位置,当第三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开启定位模块。其中,可以通过调用地图,从地图中实时查找在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三位置与目标站点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运动传感器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三位置,当第三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开启定位模块,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可以是两个并行执行方案。当满足其中任意一个条件时,均可开启定位模块。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目标站点。

步骤202、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定位模块。

步骤203、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获取语音播报信息。

步骤204、对语音播报信息进行识别,提取第一站点。

步骤205、当第一站点与目标站点之间的间隔站点数目小于预设数目阈值时,开启定位模块,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

步骤206、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到站提醒方法,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定位模块,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根据用户乘坐的公交车或地铁的语音播报信息,合理控制定位模块的开启时机,可以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提供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目标站点。

步骤302、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定位模块。

步骤303、获取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

其中,道路拥堵信息包括拥堵、畅通和行驶缓慢。

步骤304、当道路拥堵信息为畅通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

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目标历史行驶时长;

步骤305、当道路拥堵信息为行驶缓慢时,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

步骤306、当道路拥堵信息为拥堵时,在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

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目标历史行驶时长。

步骤307、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

步骤308、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及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开启定位模块时,步骤304-306只能择一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到站提醒方法,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定位模块,然后根据道路拥堵信息及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合理控制定位模块的开启时机,可以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提供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目标站点。

步骤402、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并关闭定位模块。

步骤403、按照预设周期对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数据进行统计或学习。

步骤404、根据统计结果或学习结果确定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时长。

其中,历史行驶时长可以包括: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线路相同的车辆上报的行驶时长。

步骤405、将历史行驶时长中的最短历史时长作为目标历史行驶时长。

步骤406、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定位模块。

步骤407、开启运动传感器。

步骤408、基于运动传感器实时采集移动终端的运动信息,并根据运动信息计算移动终端的位移变化量。

步骤409、根据第一位置和位移变化量,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三位置。

步骤410、当第三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开启定位模块。

步骤411、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

步骤412、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3-步骤406与步骤407-步骤410可以分别看作是两个不同的整体执行方案,可以选择性的择一执行,即只执行步骤403-步骤406,而不执行步骤407-步骤410,也可以只执行步骤407-步骤410,而不执行步骤403-步骤406。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3-步骤405可以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前执行。可以理解的是,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前,已经对目标行驶线路中各个位置与每个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数据进行统计或学习,并根据统计学习结果,确定好各个位置与每个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时长。当需要获取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时,从预先确定好的历史行驶时长中,调用与之对应的历史行驶时长,作为目标历史行驶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到站提醒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能够真实反映车辆行驶情况的历史行驶数据,确定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间的各个历史行驶时长,并将最短的历史行驶时长作为目标历史行驶时长,这样可以保证在车辆到达目标站点前开启定位模块,进一步避免错过到站提醒的情况发生。同时,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移变化量,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位置,而不需要一直开启定位模块来获取移动终端的实时位置,并当实时确定的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一定距离时,再开启定位模块,可以进一步地减少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增加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到站提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集成在移动终端上,可通过执行到站提醒方法来及时为用户提供到站提醒。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目标站点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目标站点;

目标历史行驶时长获取模块502,用于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所述定位模块;

第一定位模块开启模块503,用于在经过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所述定位模块,并根据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

到站提醒模块504,用于当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到站提醒装置,通过获取目标站点,然后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定位模块,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定位模块,并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不仅可以及时为用户提供到站提醒,降低用户错过目的站点的概率,而且还可以合理控制定位模块的开启时机,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减少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延长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长。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开启模块,用于:

在经过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获取语音播报信息;

对所述语音播报信息进行识别,提取第一站点;

当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目标站点之间的间隔站点数目小于预设数目阈值时,开启所述定位模块。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道路拥堵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行驶线路中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目标站点间的道路拥堵信息,其中,所述道路拥堵信息包括拥堵、畅通和行驶缓慢;

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开启模块,包括:

定位模块开启单元,用于当所述道路拥堵信息及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满足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所述定位模块。

可选的,所述定位模块开启单元,用于:

当所述道路拥堵信息为畅通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开启所述定位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

当所述道路拥堵信息为行驶缓慢时,在经过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后,开启所述定位模块;

当所述道路拥堵信息为拥堵时,在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开启所述定位模块,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

可选的,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获取模块,用于:

按照预设周期对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目标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数据进行统计或学习;

根据统计结果或学习结果确定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目标站点间的历史行驶时长;

将所述历史行驶时长中的最短历史时长作为目标历史行驶时长。

可选的,所述历史行驶时长包括: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目标站点间线路相同的车辆上报的行驶时长。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运动传感器开启模块,用于在所述关闭所述定位模块之后,开启运动传感器;

位移变化量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运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信息,并根据所述运动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移变化量;

第三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位移变化量,实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三位置;

第二定位模块开启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开启所述定位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到站提醒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站点;

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所述定位模块;

在经过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所述定位模块,并根据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RAM、SRAM、EDO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到站提醒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到站提醒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中可集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到站提醒装置。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移动终端600可以包括:存储器601,处理器602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到站提醒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首先获取目标站点,然后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第一位置至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定位模块,在经过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定位模块,并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当第二位置与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及时为用户提供到站提醒,降低用户错过目的站点的概率,而且还可以合理控制定位模块的开启时机,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减少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延长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长。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存储器701、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702(又称处理器,以下简称CPU)、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和电源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CPU702和所述存储器70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7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CPU702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7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站点;

根据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基于目标行驶线路中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目标站点的目标历史行驶时长,并关闭所述定位模块;

在经过所述目标历史行驶时长之后,开启所述定位模块,并根据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结果实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目标站点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进行到站提醒。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外设接口7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705、音频电路706、扬声器711、电源管理芯片7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709、其他输入/控制设备710、触摸屏7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710以及外部端口7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7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移动终端700仅仅是移动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7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到站提醒的移动终端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

存储器701,所述存储器701可以被CPU702、外设接口7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7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703,所述外设接口7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702和存储器701。

I/O子系统709,所述I/O子系统7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7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710,连接到外设接口703。I/O子系统7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7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7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7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7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7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7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7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7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712,所述触摸屏712是用户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709中的显示控制器7091从触摸屏7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7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7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7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7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7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7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7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7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7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7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7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711。

扬声器7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7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708,用于为CPU7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到站提醒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对应的到站提醒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到站提醒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