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266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遥控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遥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体积做的越来越薄的同时功能也更加强大,方便用户携带。而且,随着网络技术更新迭代,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可以进行短距离或长距离的通讯交互,有利于用户及时收发信息,提高了办事效率。

但是,由于这些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等)在用户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存储大量的有用信息,一旦这些通常情况下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找不到了或者丢失时,这些设备上的重要信息将很有可能被他人查看、窃取或者利用,造成诸如经济损失等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遥控设备来控制电子设备并对电子设备进行安全管理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设备,使得遥控设备控制与其匹配的电子设备从而进行安全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遥控设备,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该遥控设备包含控制面板、外壳、微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指纹识别模组;无线通信模块、指纹识别模组以及控制面板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微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外壳的内部;控制面板镶嵌在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方式通过设计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遥控设备,可以对移动终端实现安全管理。而且于遥控设备上设置指纹识别模组,增加了遥控设备与移动终端交互的安全性。

另外,指纹识别模组为以下任意一种:光学式指纹识别模组、电容式指纹识别模组、射频式指纹识别模组。避免了记忆或键入密码的繁琐,而且提高了遥控设备的安全性。

另外,控制面板设有一与指纹识别模组的感应区对应的开口。方便用户通过该开口触摸感应区,从而实现了指纹识别的功能。

另外,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器;显示器与微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显示器输出信息,方便用户及时了解各种信息的处理及反馈的结果,并指导用户下一步的操作,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显示器为O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具有驱动电压低、为自发光材料且亮度高、色彩丰富、分辨率高等优点使得OLED显示屏的不仅能耗低而且显示效果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控制面板上设置有至少1个按钮;按钮均匀间隔的设置于控制面板上,且与微控制器电连接。通过真实的按钮实现控制信息的输入,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另外,按钮为物理按键或者触摸按键。

另外,控制面板上设有触摸屏以及与触摸屏重叠设置的显示屏;触摸屏和显示屏与微控制器电连接。这样就节省了在控制面板上设置按钮所占据的空间,进而增加了显示屏的显示尺寸,而且通过触摸屏来输入信息,使得遥控设备的大屏显示、触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控制器还包括一警示器;警示器镶嵌安装在外壳上,且与微控制器电连接。通过警示器来提醒用户,使得用户可以方便找寻遥控设备。

另外,警示器为以下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喇叭、闪光灯、显示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遥控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遥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遥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遥控设备,如图1所示。该遥控设备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该遥控设备100包含控制面板101、外壳(图中未示出)、微控制器105、无线通信模块102以及指纹识别模组103;无线通信模块102、指纹识别模组103以及控制面板101分别与微控制器105电连接;微控制器105、无线通信模块102、指纹识别模块103设置于外壳的内部;控制面板101镶嵌在外壳上。

具体地说,在实际的应用中,许多情况下需要对非常机密的文件进行加密保护,大都使用“用户ID+密码”的方法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但是,如果一旦密码忘记,或被别人窃取,计算机系统以及文件的安全问题就受到了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最成熟且价格便宜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指纹,由于其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已几乎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代名词。指纹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凸凹不平产生的纹线。纹线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不同的纹型。纹线的起点、终点、结合点和分叉点,称为指纹的细节特征点。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间,指纹也有明显区别,因此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目前来说指纹识别的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我们不仅在门禁、考勤系统中可以看到指纹识别技术的身影,市场上有了更多指纹识别的应用: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汽车、银行支付都可应用指纹识别的技术。

在本实施方式中,于遥控装置中加入了指纹识别模组103,指纹识别模组103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光学式指纹识别模组103、电容式指纹识别模组103、射频式指纹识别模组103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遥控设备100采用射频式指纹识别模组103,而且射频式指纹识别模组103是通过射频传感器本身发射出微量射频信号,穿透手指的表皮层去控测里层的纹路,来获得最佳的指纹图像。因此对干手指,汗手指,脏手指等困难手指通过可高达99%,防伪指纹能力强,指纹敏感器的识别原理只对人的真皮皮肤有反应,从根本上杜绝了人造指纹的问题。而且具有宽温区的特性,适合特别寒冷或特别酷热的地区。因为射频传感器产生高质量的图像,因此射射频式指纹识别模组103是最可靠,最有力的解决方案。而且,通过指纹识别模组103避免了记忆或键入密码的繁琐,提高了遥控设备100与移动终端交互的安全性。但是,本实施方式不应以所列的指纹识别模组103为限。

另外,控制面板101设有一与指纹识别模组103的感应区对应的开口。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指纹识别模组103的感应区对应装配到控制面板101上的开口位置处,在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中,手指按压感应区或手指与感应区轻触时,指纹识别模组103就会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通信模块102构成包含至少以下方式之一:蓝牙模块、WIFI模块、红外发射模块、ZigBee模块、超平宽带模块。但是本实施方式不应以此为限。

值得一提的是,控制面板101上还可以设有显示器110,如图2所示。显示器110与微控制器105电连接。通过显示器110输出信息,方便用户及时了解各种信息的处理及反馈的结果,并指导用户下一步的操作,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器110为OLED显示屏。具体地说,OLED为自发光材料,不需用到背光板,同时视角广、画质均匀、反应速度快、较易彩色化、用简单驱动电路即可达到发光、制程简单、可制作成挠曲式面板,符合轻薄短小的原则,应用范围属于中小尺寸面板,这样就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遥控设备100可以做到体积相对较小,方便用户携带。而且OLED显示屏可以主动发光、视角范围大、响应速度快,图像稳定、亮度高、色彩丰富、分辨率高等优点,为用户带来更加极致的视觉体验。另外,OLED显示屏需要的外接驱动电压低、可与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等相匹配,这样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遥控设备100的壳体镶嵌装配太阳能电池板为OLED显示屏或者是遥控设备100内部的其他低电压用电器供电成为可能,进一步提升了遥控设备100的续航能力。而且由于OLED是全固态、非真空器件,具有抗震荡、耐低温(-40℃)等特性,使得OLED显示屏的适用范围较广,进一步提升了遥控设备100工作于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但是,本实施方式对显示屏不做任何限制,显示屏还可以是LED等其他显示屏,只要能够正常实现显示功能的显示屏均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面板101上还可以设置有至少1个按钮;按钮均匀间隔的设置于控制面板101上,且与微控制器105电连接。也就是说,控制面板101上可以设置独立的按钮区和显示区。而且,在按钮区内的按钮可以为物理按键或者是触摸按键106。而触摸按键106相较于物理按键而言,触摸按键106的实际使用体验较佳,用户可以通过轻触触摸按键106就可以实现信息的输入,提升了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本实施方式对控制面板101上按钮的数量不做任何限制。本实施方式中以按钮为触摸按键106且触摸按键106的个数为15个对遥控设备100的功能和遥控设备100与移动终端的交互进行详细说明:

遥控设备100的控制面板102上的触摸按键106分别为:“1-9”的数字按键、可以进行移动终端IMEI号和身份号码输入的“X”功能按键、表示确定的“Q”功能按键、可以实现清除的“C”功能按键以及用于控制的“找”、“锁”、“取消”的功能按键。触摸面板上的“F”区域为指纹识别的感应区域107。

在使用遥控设备100前,可以预先在受控移动终端上安装支持遥控设备100对应的控制App软件,而且此控制App可以为不可卸载式App。

首次使用遥控设备100时,需要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验证来匹配连接。如:在遥控设备100中输入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简称“IMEI”)、本人的身份证号码以及录入指纹信息。由于移动设备的IMEI号是有效区分各个移动设备的重要标识信息,这样就极大提高了遥控设备100与移动终端匹配连接的准确性;而且,同时录入本人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本人的指纹信息,这样极大提高了遥控设备100的加密等级,用户可放心对遥控设备100的管控。同时,需在移动终端上安装的控制App软件中录入遥控设备100的编号实现与遥控设备100的匹配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实现匹配连接的无线连接方式可以既有无线蓝牙也有无线WIFI。移动终端与遥控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蓝牙传输方式进行蓝牙数据的匹配,进而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与遥控设备100的无线连接。另一种实现方式是通过将移动终端与遥控设备100连接在同一个WIFI环境下,通过无线WIFI的传输方式来实现遥控设备100对移动终端的控制。第三种连接方式是移动终端(或遥控设备100)建立WIFI热点,遥控设备100(或移动终端)搜索到对应的WIFI信息后与其进行配对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WIFI直连技术实现了移动终端与遥控设备100的无线连接。但是本实施方式对移动终端与遥控设备100之间的连方式不做任何限制,本实施方式中只是举例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移动终端与遥控设备100进行了这些蓝牙数据或者WIFI数据的匹配成功连接之后,遥控设备100(或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无线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或者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弱自由切换无线网路的连接方式,实现较可靠的无线网络连接。但是本实施方式对自由切换网络连接的切换标准不做任何限制。

当用户再次使用遥控设备100时,用户只需要输入用户的身份证号码以及进行指纹验证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遥控设备100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遥控设备100可以帮助用户近距离找到移动终端。尤其是当移动终端不在视线范围内或用户无法通过其他的方式及时、快速发现移动终端的情况下找到移动终端。

本实施方式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近距离寻找手机时可以通过无线蓝牙(或无线WIFI)建立与遥控设备100的连接。当遥控设备100开启蓝牙功能时,手机上的控制App会立刻感应到遥控设备100的蓝牙已开启,控制App会自动将手机的蓝牙打开,实现遥控设备100与手机的无线连接。当我们按下遥控设备100的控制面板102上“找”的按钮时,手机即使在静音模式下也会发出设置好的铃声或者通过震动提示用户手机的具体位置。当用户找到手机并将铃声或者震动关闭后,按下控制面板102上的“取消”按钮时,才能最终完成近距离找寻手机的操作。

(2)当移动终端丢失的情况下对移动终端进行锁定。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手机不慎丢失的情况,这样极有可能出现移动终端上的重要信息泄露。在此情况下,当遥控设备100开启蓝牙功能无法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时,遥控设备100可以开启WIFI功能快速连接手机,当通过判断手机与遥控设备100的WIFI连接极不稳定时,遥控设备100会自动发出控制信息对手机进行锁定;又或者移动终端与遥控设备100处于无线WIFI连接时,用户通过按下“找”的功能键还是不能够找到手机时,而且用户不确定移动终端是否真正丢失,用户可以按下控制器的“锁”的功能键,遥控设备100会将手机进行锁定。锁定状态下的手机,用户将不能对其做任何操控,也就说,用户对手机的操控是得不到反馈。对移动终端锁定之后,唯一解锁的方式就是按下遥控设备100上的“取消”的功能按键,这是针对控制器在室内的情况。

在控制器在室外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手机和控制器进入另一种模式,当手机检测不到遥控设备100的信号时,手机上的控制App会操控手机进而使手机默认锁定,这样我们既可以用手机解锁也可以用控制器解锁。通过手机解锁可以采用输入手机的IMEI号;利用遥控设备100解锁就是按下遥控设备100的“解锁”功能按键。

(3)控制App软件可以进行版本更新。

当控制App软件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时可以重新安装当前版本的软件;当控制App软件有新的版本时可以更新到最新版本;当用户感觉当前版本的控制App软件相比较之前的版本软件体验较差时,可以回退到之前的任意版本的软件。上述的这些控制App软件的更新、重装或回退必须进过遥控设备100的验证之后才可以实现,当需要进行这些功能的操作时,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控制App软件发送相应的控制信息到遥控装置,待遥控装置确认之后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

以上对遥控设备100功能的举例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遥控设备100与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并非是对遥控设备100功能的限定,遥控设备100的其他功能在此不一一列举。

值得一提的是,遥控设备100还包括一警示器104;警示器104镶嵌安装在外壳上,且与微控制器105电连接,如上述图1所示。

具体地说,在实际的使用遥控设备100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与移动终端丢失、找不到等相类似的情况,所以会在遥控设备100上安装具有提示功能的警示器,用于找回遥控设备100。该警示器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喇叭、闪光灯、显示屏。通过喇叭发出预设的报警音乐、闪光灯通过不断的闪烁发光使用户可以通过声觉和视觉捕获这些信号来寻找移动终端。另外,也可以通过显示屏的闪屏功能也可以实现警示的作用,这样就可以不必辅加其他的报警装置、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方式通过设计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遥控设备100,可以对移动终端实现安全管理。而且于遥控设备100上设置指纹识别模组,增加了遥控设备100与移动终端交互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遥控装置。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遥控设备100的控制面板102上设置有独立的按钮位置区域。而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遥控设备100的控制面板102上省去了独立的按钮位置区域,通过触摸显示屏107同时实现显示与信息输入的功能,具体如图3所示。

具体地说,控制面板102上设有触摸屏以及与触摸屏重叠设置的显示屏;触摸屏和显示屏与微控制器电连接。也就是说,显示屏不但具有显示的功能而且还支持触摸功能,用户在需键入数字信息或者确认信息时,显示屏上会直接显示出以虚拟按键109的信息标识。用户可以通过触控生成的虚拟按键109实现信息的输入。这样就节省了在控制面板102上独立设置按钮所占据的位置空间,进而增加了显示屏的显示尺寸,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而且通过触摸屏来输入信息,实现了零压力触控输入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